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3:55 PM
1
今天我的腦又突然不知道被什麼戳到,跳出了Dąbrowski
然後也是第一次認真的去看他的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 正向非統整理論
不然我對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OE(Overexcitabilities)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3:58 PM
關於 OE 與發展潛能的一些個人意見
之前是看到這個,但我沒完整看完,或是說沒完整印象
可能我只撿了OE的部分來吃,也可能當時想看的重點不是TPD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01 PM
和英專刊總覽-和英出版社
滿有趣的,很久以前的書會寫這個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07 PM
Dabrowski 正向非統整理論(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
回顧反覆掙扎的過程就會覺得,欸,真的跟他的理論很接近
尤其是在階段間會碎掉某些東西再重生的部分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10 PM
然後好像不知不覺最近又進化了一點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12 PM
可惜討論這個的人好少,查了一下發現可能只有特教還是資優組的才會讀到
哎當年應該讀特教,但大部分都是教資源班的後來也沒特別想轉系就那樣了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13 PM
好像之前還有關注的時候有聽到有老師不滿所以想要搞資優班那邊的事
但我已經畢業就不管了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17 PM
最近統整自己的生活和做過的事情後發現,我原本一直以為已經萎縮的那些特質還在我的身上
我沒有注意到,但那些東西沒有不見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20 PM
重新再看這個理論就會發現那些碎掉的時候不是碎了就結束,而是它碎掉,然後成為下一階段的骨材,重新黏起來之後變得更堅固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23 PM
我也認同裡面講到的,需要讓有這種特質的人學會自我覺察、自我教育、自我療癒、自我控制
雖然可能自我覺察是第一個可以自己學會的(畢竟如果說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比較好一點的話就有機會點到這個技能樹)
但覺察後的面對與接受就比較需要引導了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29 PM
噢,資優班不會教這個
我不知道現在的啦,但當年的資優班一堆只在乎成績的(超級偏見)
雖然有週五的輔導課,拿來上藝術、研究方法、大地遊戲、也有比較心靈成長的東西
但我覺得不是不夠深入(拜託一般人也沒那麼多心碎),就是不夠針對需求(但說實在的那種考試方式就是會篩一堆成績好的模範生出來,oe明顯的怪咖要嘛被當其中吊車尾要嘛因為過動被其他人排斥,或是兩者皆有)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34 PM
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的oe特質很有趣,因為想東西會跳來跳去
但大多數時間我覺得這個應該被歸類在精神病的一種
我也不想但我的初始設定就跟ptsd一樣很容易直接把一些很微小的像是預兆的東西連起來然後直接串到情緒反應出來讓自己事後後悔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36 PM
還很難治
因為那個反應是要後續回頭抽絲剝繭才能知道原來我剛剛一瞬間連到這麼多東西才會這樣反應
頂多只能學到當下有情緒,但不馬上動作
事後光是那個情緒就要拆很久,還很難消失因為它被收進記憶了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53 PM
太聰明所以不幸福?
之前遇到的那個朋友推的書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53 PM
解讀資優生輸入眾多輸出困難的原因。-推薦《太聰明所以不幸福?》
啊這個有提到為什麼我覺得我很不會講話
輸出很難欸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4:56 PM
Tue, Apr 15, 2025 4:57 PM
最麻煩的就是發散過頭回不來,超討厭
但在這個社會生存就是必須要把那些散亂的東西撿回來,只拿其中幾個重組,然後對某人有意義
很難欸我分不清楚什麼是重要的
這個對某人來說重要,那個對某人來說重要,然後怎樣算是多數,少數就一定是少數嗎?
然後我就跳進哲學兔子洞了,繼續進行沒有產值的思考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5:00 PM
我覺得我偶爾發廢噗感覺就是在放置一小塊我腦中曾經飄過的東西,撿起來重新用文字包一下放著
讓人看看我平常都在想什麼,但也沒有特別在意有沒有人看
最主要還是想要自己有天無聊回頭發現欸上次我想過這個,然後比對一下這時候的我和那時候的我差在哪
有時會改變很多,有時不會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5:01 PM
有時則會是概念跳針但語彙力下降,慘
晴葭☆星に願いを
@syusuke520
Tue, Apr 15, 2025 5:08 PM
好懂
特別是過度發散回不來這點(讓我想買這本回來看了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5:15 PM
晴葭☆星に願いを
: 也可以去圖書館找啦,畢竟是老書了
我的不知道塞去哪了
晴葭☆星に願いを
@syusuke520
Tue, Apr 15, 2025 5:16 PM
哇我不知道多久沒去過圖書館了
是說我剛好這幾天也跟你一樣在想類似的事 也太剛好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5:16 PM
《太聰明所以不幸福?》天才注定寂寞?|方格子 vocus
哇2023也有心得文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5:17 PM
我當年也應該寫,欸不對,我當年應該是有寫,只是不是寫心得,而是跟我那個朋友在聊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5:23 PM
蠻可惜過了那段時間之後她有點被生活磨掉了我有感的那塊
可能也不是她改變,而是我已經改變了,我高三的時候遇到她,大四再遇到她卻往下掉
很可惜,但好像也只能接受那種電源接通的感覺不會再出現在我們的對話中了
但上週我又一次感覺到自己在發光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5:29 PM
不過這次不是被啟動而是我在發光
(幹?
雖然心態上是有點社會實驗啦
前面我才整理出了一套說服我自己不要害怕說出自己在想的東西,管他尖不尖銳,然後用一種讓他們看看我平常都在想些什麼怪東西
直接跳進公民議題討論會裡面
然後我就感受到了條件滿足時會有多快樂
這種跟個人價值觀有關的主題、沒有太多專業到必須講出正確名詞的知識、純粹討論個人價值觀與過往經驗還有在場其他人提出的事物進行思考的聚會
剛好是我可以胡說八道(?)的場合
跟我同桌的也是平常很活的類型,好像是搞活動的,有主持經驗
所以我們直接講到提早把議題討論完,還繼續加碼針對題目進行修正以及如果主持人下一場要正式帶人的話可以怎麼玩弄其他成員
超級混亂邪惡但超級快樂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5:31 PM
我在瘋狂講可能會冒犯的言論但本質上我又本能習慣站在順風方
所以算是成功嘗試了一次不那麼小心的在講話也會有人接住,很多我不確定怎麼說的概念也會被在場人補完的感覺
蠻爽的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5:39 PM
跳回TPD
正因為有能力覺察所以才痛苦,然後正因為碎掉之後沒有選擇黏回原本的模樣所以才能進化到下一階
在黏合的過程中正視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價值觀,並且試圖在安全的範圍內嘗試,直到徹底實踐自己的人類世界生存守則(老娘超爽版)
那差不多應該就是第四階段了
但四跟五看起來很像,四比較像是正在統合然後投入社會進行實驗中
五應該就是已經完成的狀態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5:41 PM
看到脆上有人提,但也不多,是拿腦筋急轉彎來講
就突然想到最近的最後一次諮商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5:49 PM
我跟心理師說我的腦內後台有一堆我整天在吵架
然後每次都是誰搶到反應按鈕就贏了,所以我的反應感覺很沒有固定人設
有固定人設的時候是躲在角落伺機而動的討好小姐衝出來按按鈕
然後心理師建議我每次都觀察他們,然後給他們列一個版表出來
我覺得我最近的做法比較像是在老師大學長面前放討好小姐出門,平常時候想辦法把她灌醉,讓她跟著一起發瘋
所以我們就認真發瘋然後讓她修一下最後還是不那麼冒犯,她比較舒服一點
蜂蜜蛋糕魚
@Hichian
Tue, Apr 15, 2025 5:58 PM
哦差點忘了當時心理師在某次跟我提過的工具
身心容納之窗
但當時沒有深講
我覺得我去諮商根本就是在想辦法修心理系 的
我的心理師快被我挖光工具了
載入新的回覆
然後也是第一次認真的去看他的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 正向非統整理論
不然我對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OE(Overexcitabilities)
可能我只撿了OE的部分來吃,也可能當時想看的重點不是TPD
滿有趣的,很久以前的書會寫這個
回顧反覆掙扎的過程就會覺得,欸,真的跟他的理論很接近
尤其是在階段間會碎掉某些東西再重生的部分
哎當年應該讀特教,但大部分都是教資源班的後來也沒特別想轉系就那樣了
但我已經畢業就不管了
雖然可能自我覺察是第一個可以自己學會的(畢竟如果說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比較好一點的話就有機會點到這個技能樹)
但覺察後的面對與接受就比較需要引導了
我不知道現在的啦,但當年的資優班一堆只在乎成績的(超級偏見)
雖然有週五的輔導課,拿來上藝術、研究方法、大地遊戲、也有比較心靈成長的東西
但我覺得不是不夠深入(拜託一般人也沒那麼多心碎),就是不夠針對需求(但說實在的那種考試方式就是會篩一堆成績好的模範生出來,oe明顯的怪咖要嘛被當其中吊車尾要嘛因為過動被其他人排斥,或是兩者皆有)
但大多數時間我覺得這個應該被歸類在精神病的一種
我也不想但我的初始設定就跟ptsd一樣很容易直接把一些很微小的像是預兆的東西連起來然後直接串到情緒反應出來讓自己事後後悔
因為那個反應是要後續回頭抽絲剝繭才能知道原來我剛剛一瞬間連到這麼多東西才會這樣反應
頂多只能學到當下有情緒,但不馬上動作
事後光是那個情緒就要拆很久,還很難消失因為它被收進記憶了
輸出很難欸
但在這個社會生存就是必須要把那些散亂的東西撿回來,只拿其中幾個重組,然後對某人有意義
很難欸我分不清楚什麼是重要的
這個對某人來說重要,那個對某人來說重要,然後怎樣算是多數,少數就一定是少數嗎?
然後我就跳進哲學兔子洞了,繼續進行沒有產值的思考
讓人看看我平常都在想什麼,但也沒有特別在意有沒有人看
最主要還是想要自己有天無聊回頭發現欸上次我想過這個,然後比對一下這時候的我和那時候的我差在哪
有時會改變很多,有時不會
特別是過度發散回不來這點(讓我想買這本回來看了
我的不知道塞去哪了
是說我剛好這幾天也跟你一樣在想類似的事 也太剛好
可能也不是她改變,而是我已經改變了,我高三的時候遇到她,大四再遇到她卻往下掉
很可惜,但好像也只能接受那種電源接通的感覺不會再出現在我們的對話中了
但上週我又一次感覺到自己在發光
雖然心態上是有點社會實驗啦
前面我才整理出了一套說服我自己不要害怕說出自己在想的東西,管他尖不尖銳,然後用一種讓他們看看我平常都在想些什麼怪東西
直接跳進公民議題討論會裡面
然後我就感受到了條件滿足時會有多快樂
這種跟個人價值觀有關的主題、沒有太多專業到必須講出正確名詞的知識、純粹討論個人價值觀與過往經驗還有在場其他人提出的事物進行思考的聚會
剛好是我可以胡說八道(?)的場合
跟我同桌的也是平常很活的類型,好像是搞活動的,有主持經驗
所以我們直接講到提早把議題討論完,還繼續加碼針對題目進行修正以及如果主持人下一場要正式帶人的話可以怎麼玩弄其他成員
超級混亂邪惡但超級快樂
所以算是成功嘗試了一次不那麼小心的在講話也會有人接住,很多我不確定怎麼說的概念也會被在場人補完的感覺
蠻爽的
正因為有能力覺察所以才痛苦,然後正因為碎掉之後沒有選擇黏回原本的模樣所以才能進化到下一階
在黏合的過程中正視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價值觀,並且試圖在安全的範圍內嘗試,直到徹底實踐自己的人類世界生存守則(老娘超爽版)
那差不多應該就是第四階段了
但四跟五看起來很像,四比較像是正在統合然後投入社會進行實驗中
五應該就是已經完成的狀態
就突然想到最近的最後一次諮商
然後每次都是誰搶到反應按鈕就贏了,所以我的反應感覺很沒有固定人設
有固定人設的時候是躲在角落伺機而動的討好小姐衝出來按按鈕
然後心理師建議我每次都觀察他們,然後給他們列一個版表出來
我覺得我最近的做法比較像是在老師大學長面前放討好小姐出門,平常時候想辦法把她灌醉,讓她跟著一起發瘋
所以我們就認真發瘋然後讓她修一下最後還是不那麼冒犯,她比較舒服一點
身心容納之窗
但當時沒有深講
我覺得我去諮商根本就是在想辦法修心理系 的
我的心理師快被我挖光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