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ntia M.
【日常】
上週才回外婆家,結果觸景喚情(?),這週整個很喪 (才發現又是跟原生家庭有關的議題,只是逃避很久沒處理……)

https://images.plurk.com/4OiUJ8vBzOEMjNCtLqJD4C.jpg
剛好寶寶的益生菌快沒了,在社團遇到同在彰化的媽媽,約面交,但兩個南北彰化交換跑、超級碰不到
今天陪同公差田尾,喝到好柔和的咖啡 ~ 回程走了一下羅厝天主堂,跟輔祭弟弟聊天!回來湊巧對方去鹿港散心,終於見到面,沒想到先生居然是同鄉。小聊了一會,舒緩好多,原來我是需要媽媽友的
Cleantia M.
真的很巧,整個到處收集神岡人ㄟ 自從結婚證件照遇到神岡人之後,縣府記者會也遇到,然後現在又在日常生活遇到 (銀行申請東西也遇到,不過是在臺中就是了,在彰化碰上比較有趣)

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我會主動介紹哈哈哈,主要是這地方太鮮為人知了!95%都「蛤,石岡喔?」!
(&因為彰化芳苑的臺語跟神岡很像,我又老是發音不標準,也會有「喔,芳苑喔!」的反應……)
Cleantia M.
姐姐說他是第一次遇到這麼近的。我其實也沒遇過!(都用寄的)
是有一個媽媽教室的二寶媽媽友啦,但領域不大一樣,目前也還沒什麼寶寶以外的話題好聊。

姐剛好是藝術相關,超驚喜XDD 而且Baby是小女生 ~~ 身邊一堆男孩子,收到女生的東西也不知道還有哪些人需要XDDD
Cleantia M.
最近一個月比較有融入彰化的感覺了……之前很像看課本旅遊,大概知道什麼歷史故事或者地理條件啦blabla,但實際上哪裡有什麼東西可以使用、再來推進到「運用」,是先熟悉環境才有辦法深入的……^q^
Cleantia M.
前兩個禮拜帶朋友小小導覽孔廟-八卦山路線,隔天剛好陪同出席,又跟寶寶走了一下永樂街。果然有些探索是需要自己來的……!!
Cleantia M.
也算是跟伴侶的個性差啦,我會嘗試到處趴趴走、看哪裡有什麼可以用,但伴侶習慣用那些就那些 (看到FB推薦很喜歡的sebo(二手書店)老闆聯絡方式,想起來認真從市中心徒步到公車總站的故事)
Cleantia M.
-
Cleantia M.
奇怪的事情告一段落約莫兩週。回歸自己的思考,不用一直support,真好……!! (一直support也是很累的)
▶雪凜
看到這個噗暖暖的
金のないアルリ(◞‸◟)
想請問 怎麼知道自己需要媽媽友?
Cleantia M.
▶雪凜 : 真的嗎……!!我還有點擔心會不會講太多寶寶的事情,但想來想去,確實啦,生活也是多了一個新成員,很難不提到XDD

收到這樣的回饋更有勇氣往糾結的下一階段邁進了嗚嗚(努力說服自己原先決定的時間點應該不是真正的時間點)
Cleantia M.
金のないアルリ(◞‸◟) : 好問題!我想了一下,主要有三點影響因素:
1. 「懷孕→生產→產後母嬰照護」的經歷是生理上的與眾不同,沒有體驗過很難具體get到那個點是怎麼樣的(每個人的體驗又不完全相似,只能以階段彼此靠近,這又是後話了)
2. 照顧嬰兒彷彿照顧需要復健的長輩,有不少細節需要注意,反饋到「使用產品」上是一個不僅於金錢,尤其於心力的成本負擔,能有除了醫生以外的前輩分享借鏡,比較能降低照護風險
3. 於花費面,媽媽社團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資訊取管道,例如物資的流通
Cleantia M.
1. 有點像複雜系統(Complex system)的基礎,這個過程中的「選擇」必有前因後果。像是我自己身體比較弱、肌肉量不足,雖然產後食療有補回來一些,可是肌肉量會影響到說抱小孩時的支撐怎樣怎樣,增加媽媽手的風險XD

但同時還有很多影響因素!原先的工作性質啦,生活習慣啦,與家庭的磨合啦,等等等,涉及的東西變多了,蠻考驗「如何應對困難」這件事的。
Cleantia M.
2. 的話,像這位姐姐,他們家小朋友異膚(異位性皮膚炎),需要注意的地方會多很多,選用產品時也會特別小心。這種時候跟著篩選過的資訊風險比較能降低,一直測試寶寶也蠻累的QQ

跟對方拿的益生菌便是這類型 ~~ 醫院都推薦、開益生菌也是常見款,但他們家小朋友吃了會不舒服耶o_o……!!
照豬養的洋芋片……四個月了,目前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我也不知道是他體質不錯還是其實可能有什麼但我們沒有特別注意,我只知道昨天抱他去公園走走回來被叮了很多包……XDDDD
Cleantia M.
基本上寶寶用什麼都可能出事啦……奶粉啦,益生菌啦,布料材質啦,等等等,我們家的還有收到兩個矽膠奶嘴(比較高檔(?),但可能口腔還不夠深或者動作比較粗魯什麼的,吃一吃會噎到嘔出來,那兩顆現在就放著了XDDDD

ㄚ也不只他天生設定就是對那個過敏的問題,不同發展階段吼,都有可能變化……像是差不多要開始吃副食品的時候,覺得配方奶都同個味道,不好喝呢!開始拒喝(俗稱的「厭奶期」,但厭奶期又不只這個影響因素)……
Cleantia M.
實在是非常需要溝通的生物,為了降低溝通成本,為人父母們無所不用其極
Cleantia M.
ㄚ 跟朋友出門時還有分享到一個,「親餵派」跟「配方奶派」也會有很明顯不同的體驗喔……!

還有一個有趣的分類是「百歲派」跟「親密(教養)派」。(觀察了很久)
但是吼,可能因為跟先生都比較偏無性戀的狀態啦,我們會覺得那只是光譜?是不特別偏哪一邊,照我們自己的方式來ㄚ捏。
Cleantia M.
可是找資料要用哪一些關鍵字下去又是另一個問題,才會回來講分類XDDD

盡量簡化講應該是這樣!因為問題太複雜了,而且不是「想要就能透過什麼什麼獲取」的簡單A-B關係,才意識到自己是需要支持系統的XDD
金のないアルリ(◞‸◟)
原來
聽起來應該是每個階段會遇到的難題
剛開始媽媽群組也有不少來往
不過最近都散了
原本在想是不是個人問題
有個人能夠分享和交流這些事情 其實也是舒緩情緒的一種方式
Cleantia M.
金のないアルリ(◞‸◟) : ㄟ Loiuse原來也是媽咪嗎!我好像是因為食物噗很有趣關注的,沒有特別注意到XDDDDD 拍謝還講了這麼多有的沒的

LINE群組不管哪個領域好像都會這樣……我有好幾個不同方向,但情況差不多的群組,平常就潛水為主了……ww
畢竟Line訊息一定會通知嘛,如果是FB看看可能還好,也不一定滑得到(?)。我是傾向跟有機會互動的保持連結,有一次找揹巾很巧遇到跟洋芋片生日差沒幾天的,除了日期比較好記之外發展情況應該也差不多,比較有話題可以聊XDD
Cleantia M.
我也不會每天看媽媽社團 ~~ !有些議題太複雜了,需要討論的面向很多,有時候牽扯的又不只一個人,或者不是單純的說改變就改變這麼簡單

第一個月看看看吸收大家普遍會遇到的幾項問題、注意事項後,只有生活中可能有疑慮或者好奇更多元的做法,再或者要找東西時才會開XDDDD其他時候都隨緣,有看到就有看到,沒看到就沒看到
金のないアルリ(◞‸◟)
沒關係 很詳細很有趣~
因為我其實很少提也從不放照片的關係
多半噗友是不知道我的人設
群組在一開始的作用還是不小的
除了醫院月中的衛教 其餘就是請教那些比較有經驗的媽媽
又或是小兒科醫生 這樣~
寶寶(我的)現在年紀稍大一點 就有點脫離社群+重心挪回小家庭
Cleantia M.
跟媽媽教室遇到的姐還是會定期聯絡!主要是對方也很爽朗啦哈哈哈
Cleantia M.
金のないアルリ(◞‸◟) : 宅圈好像比較會特別不提吼 我後來想想也許讓小朋友提早接觸他就不會覺得自己宅了

真的,對長輩來說也超有效的樣子,我們家完全看月中的意思,儘管我們沒有去月中…… 可能認為比較專業,又有一些多元性吧
好奇偷問 ~~(預備做功課)是不是兩三歲,或者到幼稚園後,整體狀態會相對穩定呀?
Cleantia M.
ㄟ 還是類似說,前面提到的手忙腳亂點之類的,因為更加熟悉了,比較不會那麼手忙腳亂呀?(好像相輔相成的問題?)
金のないアルリ(◞‸◟)
一方面也是保護啦 另一方面清楚不是大家都對這話題有興趣
再者就是 除了小孩 應該要把生活重心稍微放自己身上(我的狀況
每個時期的手忙腳亂 是不同的狀況
目前還沒上學就是
Cleantia M.
金のないアルリ(◞‸◟) : 有道理,我想畫小朋友也是考量到這個部分……除了噗浪上幾張初生的之外,在社群媒體上是連公布都還沒公布(ㄟ),頂多私下傳給誰分享而已XDD(想想還是要跟小時候的同學朋友們重新連結的替代方案)
但小朋友的肉肉好難畫喔,而且吃一吃踢一踢肉又變多,或者變結實,皺摺和抓握的技巧慢慢細膩,細節持續增加。超難紀錄「就是那個時候」的寶寶的 最近好煩惱哈哈哈

今天碰到這位姐說平日是單打獨鬥,好不容易假日要趁機放風,我光是月子就受不了了,超難想像那個疲累程度的XDD
要怎麼平衡照護與自己的事情,現在也還在學習……T_T(有時候還是會心累)想問Louis目前的時間大概怎麼分配呀?如果是用百分比計算的話
Cleantia M.
前陣子研究了一下職場媽媽跟全職媽媽的作息,但我好像,沒辦法match到任何一者……otzz
Cleantia M.
這兩天是在嘗試早一點起來先做個半小時的瑜伽啦…… (凌晨筋骨會特別痠痛,通常五六點又有一餐奶,餵完之後覺得累只想繼續睡,但其實不需要睡那麼久)
金のないアルリ(◞‸◟)
我是你口中那位姐姐的作息
現在小孩大了才比較有個人時間
雖然主要還是配合小孩作息 不過現在有時間創作
整體還過得去
Cleantia M.
金のないアルリ(◞‸◟) : 辛苦了……!(捏捏肩)

有前輩分享感覺比較能看到希望(?) 一直在一個循環裡,像是三個小時喝一次奶、接下來玩一玩就要哄睡了的時候,我會懷疑自己到底幾天、幾個禮拜下來做了什麼,有沒有「產值」,去想什麼時候可能才有突破點之類
金のないアルリ(◞‸◟)
得試著跳脫那個循環 做點其他事情
不然我也很容易忘記時間
Cleantia M.
金のないアルリ(◞‸◟) : 真的 ~~~ 先生對於這個超絕障礙,三小時過了要喝奶,目前收到的第一反應都是「?!剛不是才喝過?!」 我有時候也會擔心會不會讓小朋友一直溝通說肚子餓但大人聽不懂,不太敢出門XDD

這兩天疫苗,原本可以自己睡床的洋芋片回來睡媽媽身上(放下去就哭,除非是晚上長覺已經到抱了好幾個小時ry),昨天整天都在當人肉床墊到跟著睡,有種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感覺😂
Cleantia M.
YT有時候會推薦那種生活規律的三寶~七寶家庭,太、太強了……但也是很多差異啦,不能說想調整就調整成那樣
金のないアルリ(◞‸◟)
辛苦了 2歲前超多疫苗要打…
不過寶寶如果作息固定對大人也好四小時餵一次確實頻繁
我大概都是趁他睡覺空檔做別的事情
Cleantia M.
金のないアルリ(◞‸◟) : 之前是讓洋芋片自然生成他的作息規律,但我們外出拜訪時間比較不一定,現在有點糾結要不要調整過來😂

剛也是趁睡覺讓爸爸接手趕快吃飯,往好處想比坐月子時連準時吃都有困難還好了……!!(莫名的激勵(?)
Cleantia M.
最近收到有趣的討論,跟長輩們對於「帶小孩→對照護者的影響範疇」的想法有關,想了一下。

一開始只是將自己的界線以對方價值觀能理解的說清楚,今天突然意識到,好像不是那麼簡單。
問題不只是「小朋友不是沒有你不行,是你黏著小朋友才覺得小朋友沒有你不行」,也不是「送去托嬰/保母人家不會照顧得比你差」或者「先生幫不幫忙」就能解決吧,以「對方應該做」的角度去闡述,難道就能讓先生、或者其他親近的照護者,感到一定得做嗎?又做的跟「希望對方做到的」一樣好嗎?
Cleantia M.
什麼是「照顧得好」呢?如果單純以嬰兒照護來說,答案也許是更加單純的吧。

可是這段時間,是不是也不只有這件事該做?這也是一個不同個體會有不同回答的議題哇。
那又要怎麼說是誰黏著誰,又或者對誰來說無可或缺呢?也是蠻有趣的一個方向XD
Cleantia M.
為什麼與「陰影」同行,才能「好好活」?|回歸之路10-3|【第二人生#30】

「凡抗拒必有陰影,凡關注必有情節。」

目前覺得,對這個事件來說,是蠻適切的一個階段性想法
Cleantia M.
但也有可能因為我自己的陰影在去釐清這些議題上,所以才關注啦。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