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每天自我厭惡
@prpr67890
Fri, Apr 11, 2025 3:05 PM
Fri, Apr 11, 2025 4:31 PM
2
展示永遠是要打動人的
如何有效通過非文件書籍信的體驗的方式讓人理解/體會想要傳遞的資訊
運用AI整理摘要
空間成為展覽整體訊息的基本陳述(規劃的空間結構,給觀眾第一印象)與最終陳述(包含規劃的聽覺嗅覺觸覺視覺的狀態)>透過知識和即時反應進一步定義人和展品的關係並建立關係(觀眾的體會,包含情感記憶想像)
生理>知覺狀態,通過知覺狀態去誘發思考及情緒記憶心理的轉變
顛覆沒有不可以,顛覆要能夠想像,
如果要顛覆,要跟過往既定的認知有連結的東西才能做顛覆
香港故宮:乾隆與路易十四(兩個時間差不多,中國有郎世寧跟歐洲巴洛克產生對話,原來故宮不只是中國傳統的老文物,還包含跟西洋的交流狀態)
顛覆>要有一個既定已知,跟這個既定已知以外產生的連結卻又不同的東西,才產生顛覆的力量,不要讓人家不知道你在顛覆甚麼
《空間詩學》
沐↗每天自我厭惡
@prpr67890
Fri, Apr 11, 2025 5:18 PM
並非物件產生內容,而是敘事讓物件內容產生價值
載入新的回覆
如何有效通過非文件書籍信的體驗的方式讓人理解/體會想要傳遞的資訊
運用AI整理摘要
空間成為展覽整體訊息的基本陳述(規劃的空間結構,給觀眾第一印象)與最終陳述(包含規劃的聽覺嗅覺觸覺視覺的狀態)>透過知識和即時反應進一步定義人和展品的關係並建立關係(觀眾的體會,包含情感記憶想像)
生理>知覺狀態,通過知覺狀態去誘發思考及情緒記憶心理的轉變
顛覆沒有不可以,顛覆要能夠想像,
如果要顛覆,要跟過往既定的認知有連結的東西才能做顛覆
香港故宮:乾隆與路易十四(兩個時間差不多,中國有郎世寧跟歐洲巴洛克產生對話,原來故宮不只是中國傳統的老文物,還包含跟西洋的交流狀態)
顛覆>要有一個既定已知,跟這個既定已知以外產生的連結卻又不同的東西,才產生顛覆的力量,不要讓人家不知道你在顛覆甚麼
《空間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