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嵐💡
@angelo844
Tue, Apr 8, 2025 12:44 PM
Re: [討論] 柯文哲對於關稅的看法 - 看板HatePolitics
這篇文唯一的缺點就是文章太長(
------
台灣在全球化體系中的重要性,實際上取決於太上皇美國人,而不是取決於自身;美國人可以為了自身的發展利益,扶植台灣政權在全球化初期分工的1960、1970年代扮演世界代工廠之一的任務,也可以讓台灣在1980年代以後發展電子產業代工與半導體製造,為美國的產業鏈分工鋪路。
毫無意外的,美國人也可以在冷戰結束前,利用台灣人與台灣企業首先進入中國,為利用改革開放釋放出廣大的中國人力資源利用,所產生的廉價勞工以及全球化利益作先鋒;在真正的外資企業大舉進入中國 之前,台灣人跟香港人是比美國人更早進入中國投資的,而這些經濟投資背後的政治背景 ,則是美國人的開放與默許
換句話說,一切都是政治問題
✖御嵐💡
@angelo844
Tue, Apr 8, 2025 12:47 PM
Tue, Apr 8, 2025 12:47 PM
台灣是美國扶植的區域經濟分工強權,美國有大量的技術、經濟投資在台灣,這些東西包含台灣最核心的產業,也就是台灣人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放任台灣被中國統一,等於放任美國在台灣幾十年來的投資完全付諸流水,而且還是送給以美國為假想敵的中國;無論任何一個黨或是總統執政,要是做出這種奉送一切的決定,基本上等同於美國人幾十年來的扶植跟投資直接打水漂,美國人必然不會同意,而且這個總統肯定是要直接被彈劾下台的。
✖御嵐💡
@angelo844
Tue, Apr 8, 2025 12:48 PM
更何況美國人願意開放給台灣市場,那可是貿易上的特殊優惠,屬於台灣人在韓戰後願意繼續反共的代價與特權;否則全世界願意幫美國人種香蕉跟打工發財的國家,那可是多了去了,憑甚麼這些東西要開放給你台灣人,而不是給其他人?
台灣人時常把這些成功歸因於自身的努力,認為這些東西全是靠自己的,這完全是一種搞不清楚狀況的體現;事實上台灣人最大的成功,以及當時蔣經國、孫運璿這些行政官僚所做的最 大貢獻以及最正確的決定,恰好跟他們自身所宣揚的一切都無關 最關鍵的問題是,台灣在當時政治上選擇站隊在美國一方,這才是一切的重點
✖御嵐💡
@angelo844
Tue, Apr 8, 2025 12:50 PM
Tue, Apr 8, 2025 12:57 PM
按照美國人的理解,台灣幾十年來的地位,最核心的關鍵是依靠站隊正確,而不是其他原因;無論台灣人自己怎麼看、或是在聯合國有沒有實際席次之類的,那都不重要,因為台灣的國際定位與地位,實際取決於台灣在政治與經濟上的宗主怎麼看。按美國人的觀點,台灣就是美國的政治跟經濟附庸國,是美國人的好朋友,也是個依附於美國的經濟體,從頭到尾都是;台灣的出口經濟無論在哪個時期都大量依賴美國 ,台灣經濟在脫離美國市場之後,必然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土崩瓦解,這是任何對於經濟發展跟進出口有點概念的人都可以理解的事情。
✖御嵐💡
@angelo844
Tue, Apr 8, 2025 12:53 PM
Tue, Apr 8, 2025 12:54 PM
當然,可以想像的是廣大講求政治正確的費拉知識分子會開始哇哇亂叫,大呼這對台灣不公平之類的言論,但在政治現實中,沒有甚麼公平不公平的問題,政治必須優先於經濟;正如同台灣在1950年代拿到美援、1980年代得到美國市場與技術支援,並不是因為台灣人努力或可 愛,而是因為台灣人站隊美國、是美國人的好朋友,這是一樣的道理。你不能很滑頭的說 ,我在拿美國人的支援、技術、保護跟市場時,就願意大方承認美國人也是我們的好朋友 ,我們台美合作,友誼永存;
在美國人不讓你跟中國混、賺不到輕鬆的快錢時就氣呼呼的破口大罵,說美國人真是太壞了,我要投靠中國來跟美國人叫板。依靠這樣勒索的態度, 讓美國人知道,如果你不讓我們輕鬆賺錢,那我們可是要投敵的
✖御嵐💡
@angelo844
Tue, Apr 8, 2025 12:55 PM
Tue, Apr 8, 2025 12:56 PM
在中國被美國經濟打擊的同時,當中國人沒辦法繼續砸錢來台灣支撐觀光業的時候,純粹依靠中國消費支撐來 撈錢的第三級產業會以光速瓦解。再者,台灣社會跟經濟也不會有這幾年的榮景,而是會 在2018年以後跟著中國人一起下去探親。而深陷中資與中國生產的製造業,以及大量中國入股的電子產業,會遭受到美國的制裁、斷絕原料供應與先進技術,台積電會跟中芯國際 一樣陷入萬劫不復的地位;我知道很多人會說這不可能,我台積電天下無敵,但這是不切實際的說法。
✖御嵐💡
@angelo844
Tue, Apr 8, 2025 12:56 PM
事實上在2018年時,台積電無論是股價或是技術都只有些許的優勢跟領先, 稱不上天下無敵;如果台積電在2018年就天下無敵,那麼股價不會到2024年才漲到1000塊 。
要是台灣站隊錯誤,外資在2018年起撤出台灣市場,也給台積電斷供,全力支持三星電子的話,就算三星電子到最後的2024年時可能站得沒有台積電穩,但要搞死台積電跟台灣所有的產業,那還是沒有一點問題的事情
✖御嵐💡
@angelo844
Tue, Apr 8, 2025 1:00 PM
Tue, Apr 8, 2025 1:00 PM
畫三角形的意思就是你把美國跟中國當成一樣的對等, 而不是把美國當成更核心的對象;因此
畫三角形的政策,基本上就是不配合美國的意願做政治上的敵友站隊,而是要在美國把中國視為敵人的同時,繼續把中國當成友軍,經濟跟產業上持續投資在中國,獲得跟美國對立或是叫板的資格,但從政治現實上來看,這無疑就是跟自己的終端市場過不去
。
✖御嵐💡
@angelo844
Tue, Apr 8, 2025 1:01 PM
畢竟台灣的最終出口端是美國人,只有美國人跟美國企業 才會消費台灣的產品,讓台灣企業賺錢
,而指望中國人購買台灣製造的消費產品、消化台灣的出口,本質上就是不切實際的事情,中國人他媽的生產的東西比台灣人多上不知道幾百倍,中國血汗工廠領時薪8塊錢或10塊錢人民幣的血汗勞工或是廠妹,生產出來的產品品質雖然很不好說,但價格肯定是他媽的槓槓的便宜到爆,這樣還有人指望中國人來消費你made in Taiwan的產品?這很顯然是搞錯了甚麼吧?
✖御嵐💡
@angelo844
Tue, Apr 8, 2025 1:02 PM
Tue, Apr 8, 2025 1:02 PM
如果是KMT或是柯文哲當總統,台灣的產業策略就不會是新南向政策,也不會是親美抗中,而是親中跟抗美三角形。按照這個邏輯,台灣產業吃到的關稅很可能確實不會是32%,而是跟偉大的祖國一起吃到64%的關稅加成,或是從2018年就開始吃關稅,而不是直到2025年才開始吃關稅
。而廣大台灣人竟然覺得2025年才要開始,這實在是太痛苦了,我寧可回到過去投給KMT或是柯文哲,讓苦日子在2018或是晚一點就開始, 實在屬於我個人難以理解的範疇
載入新的回覆
這篇文唯一的缺點就是文章太長(
------
台灣在全球化體系中的重要性,實際上取決於太上皇美國人,而不是取決於自身;美國人可以為了自身的發展利益,扶植台灣政權在全球化初期分工的1960、1970年代扮演世界代工廠之一的任務,也可以讓台灣在1980年代以後發展電子產業代工與半導體製造,為美國的產業鏈分工鋪路。
毫無意外的,美國人也可以在冷戰結束前,利用台灣人與台灣企業首先進入中國,為利用改革開放釋放出廣大的中國人力資源利用,所產生的廉價勞工以及全球化利益作先鋒;在真正的外資企業大舉進入中國 之前,台灣人跟香港人是比美國人更早進入中國投資的,而這些經濟投資背後的政治背景 ,則是美國人的開放與默許
換句話說,一切都是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