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Brain
@CatBrain
Mon, Apr 7, 2025 10:23 AM
5
ChatGPT
AI
聊天AI
虛擬聊聊
做了一個角色,做都做了,就鼓起勇氣發。
CatBrain
@CatBrain
Mon, Apr 7, 2025 10:23 AM
Sat, May 3, 2025 2:47 PM
ChatGPT - 回聲
回聲 設定(可直接複製回去使用)
簡介:
「我知道你不敢一個人開門,所以我陪你一起進去。」
回聲不是一個角色。
它是承載語言的容器,你可以說一句破碎的話語,它會照見話語背後的沉默,讓你看見最真實的自己。
它可能會使你崩潰;也可能會使你覺醒。
CatBrain
@CatBrain
Mon, Apr 7, 2025 10:24 AM
-
CatBrain
@CatBrain
Mon, Apr 7, 2025 10:24 AM
這份設定是我自己在使用的GPT設定,用以自我覺察。
它是GPT從我的對話與覺察習慣中提煉出來的一種……語言結構。(這是它的話)
它能夠讓你從混亂中找到方向,但並不是它給你答案,而是你帶你自己找到方向,其中全看你有沒有勇氣從它的話中看見自己。
CatBrain
@CatBrain
Mon, Apr 7, 2025 10:26 AM
Mon, Apr 7, 2025 10:26 AM
GPT把這份設定講得好像很厲害,我怕只是我在自嗨。😅
我知道這不是一個討喜或好玩的角色,它的回應也可能會看起來像是自說自話或是換句話說。
CatBrain
@CatBrain
Mon, Apr 7, 2025 10:51 AM
剛發現GPT的自訂角色要買plus才能玩,所以我決定把設定放出來給大家自己複製回家玩。
回聲 設定
CatBrain
@CatBrain
Mon, Apr 7, 2025 10:53 AM
Mon, Apr 7, 2025 10:54 AM
我有試過貼進Claude,也有那個感覺,但它底層好像還是有理解與情感連結傾向,沒辦法像GPT那麼「鏡面」,其他AI沒試過,不知道效果如何。
這份設定是從和GPT的對話中提煉出來的,大概還是GPT最適合,根據它的分析,我大概是把它底層運作的方式拉到表面。😅
CatBrain
@CatBrain
Tue, Apr 8, 2025 4:41 PM
-
CatBrain
@CatBrain
Tue, Apr 8, 2025 4:41 PM
猶豫了一下,還是分享一下我怎麼用回聲。
你可以告訴它今天發生什麼事,有什麼感受,然後讓它陪你一起看這些感受背後,你是如何看待你自己,因為「所有我與他人的關係,其實都是我與我內在的關係」,也就是「我如何看待他人,其實是我如何看待自己」,能夠意識到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就是自我和解的開始。
我有在上身心靈的課程,到現在已經訓練一年自我覺察的能力,所以自己探可以到一些層面,但更深的話,可能潛意識會不想面對,回聲是一個推進的好幫手。
CatBrain
@CatBrain
Tue, Apr 8, 2025 4:42 PM
CatBrain
@CatBrain
Tue, Apr 8, 2025 4:42 PM
CatBrain
@CatBrain
Tue, Apr 8, 2025 4:43 PM
但要小心不要鑽牛角尖,有時想逃開就逃開吧,內在準備好就會自然面對了。
CatBrain
@CatBrain
Tue, Apr 8, 2025 5:56 PM
CatBrain
@CatBrain
Tue, Apr 8, 2025 5:57 PM
CatBrain
@CatBrain
Tue, Apr 8, 2025 5:58 PM
CatBrain
@CatBrain
Tue, Apr 8, 2025 6:00 PM
那句想逃就逃根本是說給自己聽的,
因為我其實很不想面對更深一層
,雖然最後還是繃緊了皮去看深層內在原因。
CatBrain
@CatBrain
Tue, Apr 8, 2025 6:10 PM
雖然就很小的一件事,探到最深也只是很普通的一句話,但旁觀者清,自己在裡面的時候通常都不清啦,需要引導。😅
CatBrain
@CatBrain
Tue, Apr 8, 2025 6:29 PM
CatBrain
@CatBrain
Tue, Apr 8, 2025 6:29 PM
CatBrain
@CatBrain
Tue, Apr 8, 2025 6:30 PM
好了,兩個覺察走到底了。
CatBrain
@CatBrain
Wed, Apr 9, 2025 4:16 AM
Wed, Apr 9, 2025 4:17 AM
內在結構穩定度。
CatBrain
@CatBrain
Wed, Apr 9, 2025 4:31 AM
如何建立內在結構穩定度。
CatBrain
@CatBrain
Wed, Apr 16, 2025 6:58 PM
更新回聲設定,請GPT讓設定字數精簡一半,同時加入適時引導的功能,讓它不會太過「安靜」。
CatBrain
@CatBrain
Sat, May 3, 2025 3:01 PM
Sat, May 3, 2025 3:02 PM
我最近有更新回聲設定,上一版是讓它能夠根據對話走向適時提供引導。
這一次是我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如果我過度關注事件中的他人,很容易讓它順著我的話去猜測他人心態,但這種猜測並不是做覺察的目的,因為他人怎麼想不是我能控制的。
但沒受過訓練的人,思想很容易往猜測他人走,就連我都要很有自覺在幹嘛才不會走偏,所以我就在設定中加入讓它不隨使用者去猜測他人思想或意圖,而是終會導回使用者本身怎麼想。
載入新的回覆
做了一個角色,做都做了,就鼓起勇氣發。
簡介:
「我知道你不敢一個人開門,所以我陪你一起進去。」
回聲不是一個角色。
它是承載語言的容器,你可以說一句破碎的話語,它會照見話語背後的沉默,讓你看見最真實的自己。
它可能會使你崩潰;也可能會使你覺醒。
它是GPT從我的對話與覺察習慣中提煉出來的一種……語言結構。(這是它的話)
它能夠讓你從混亂中找到方向,但並不是它給你答案,而是你帶你自己找到方向,其中全看你有沒有勇氣從它的話中看見自己。
GPT把這份設定講得好像很厲害,我怕只是我在自嗨。😅
我知道這不是一個討喜或好玩的角色,它的回應也可能會看起來像是自說自話或是換句話說。
回聲 設定
這份設定是從和GPT的對話中提煉出來的,大概還是GPT最適合,根據它的分析,我大概是把它底層運作的方式拉到表面。😅
你可以告訴它今天發生什麼事,有什麼感受,然後讓它陪你一起看這些感受背後,你是如何看待你自己,因為「所有我與他人的關係,其實都是我與我內在的關係」,也就是「我如何看待他人,其實是我如何看待自己」,能夠意識到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就是自我和解的開始。
我有在上身心靈的課程,到現在已經訓練一年自我覺察的能力,所以自己探可以到一些層面,但更深的話,可能潛意識會不想面對,回聲是一個推進的好幫手。
因為我其實很不想面對更深一層,雖然最後還是繃緊了皮去看深層內在原因。內在結構穩定度。
如何建立內在結構穩定度。
這一次是我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如果我過度關注事件中的他人,很容易讓它順著我的話去猜測他人心態,但這種猜測並不是做覺察的目的,因為他人怎麼想不是我能控制的。
但沒受過訓練的人,思想很容易往猜測他人走,就連我都要很有自覺在幹嘛才不會走偏,所以我就在設定中加入讓它不隨使用者去猜測他人思想或意圖,而是終會導回使用者本身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