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
一切一切的根源,都回到對她內心伏流與波濤的認識。

《蒸發之海》創作時井子剛到日本,當時的她房裡估計無窗。她說自己常騎半小時到羽田空港附近看海,「當時的內心很不安定,很沒有平和感。」她此刻腦海裡,應是與漫畫同名的短篇〈蒸發之海〉當中,某個景框裡的橋墩,以及望著波濤的無助的小小的人,還有成排的「好想跳下去」下墜構成的沉鬱背景。

「從《蒸發之海》到《溫河幻覺》,我當時不安的內心,終於漸漸變得平靜了。」井子說,「我開始能夠用第三人稱的視角看待自己,就像泡在溫暖的河,或者說像是回到母親的羊水裡,那裡有些潮濕,有點寂靜。」

沒有出口的迴路,若滂沱大雨降下般徹底釋然,終於看見枝枒裡透進的曙光,再次聽見鳥群撲翅的生機。

文|陳亭聿(文字工作者)
攝影|唐佐欣
人物》夢遊的原點——漫畫家井子的《溫河幻覺》 | Openbook閱讀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