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小黛

急難應對 緊急避難包購置

C.緊急避難包6大類別,各品項細項資訊
儲備糧食(水,食物)

目錄母噗:
@ashley92090 - #緊急避難包構置 #目錄母噗 本噗用途:整理「緊急避難包準備」的 A.相關...
Dian・小黛
先聲明:本噗 不是檢核清單 ,請根據下方兩個原則,自行做調整。

1. 本噗是針對BOB(撤離包,約2-3天份量應急)的構建,並非HOME式的擇地就宅長期儲存物資,BOB/HOME兩者的著重項目並不一樣。

2.各人平日飲食習慣不同,急難時應盡量避免食性大改變,以免造成腸胃過度負擔,所以請務必對照自己的飲食習慣,將我下文提到的概念,對應到你本身會吃/願意吃/吃下去能帶來安定感的東西。
Dian・小黛
儲備水資源
這部分根據男女體力不同,負重體力不同,會有些許變化。

”原則上“每人的BOB包“應該”要有3日份,等同6公升水量,大概是3瓶家庭號礦泉水,或1000ml的6瓶。

想就知道,在負重限制下,水以外其他的都不用裝了啊

因此變通的做法,目前較推薦是,假如是全家撤離,男性可以嘗試背滿6公升(3罐家庭號),沿途隨著水量消耗,再分散重量給家人背;(當然你也要看自己平日的運動狀況背不背得動啦

女性則至少攜帶1000-2000ml一罐水,帶上濾水器,或者絲巾+熱源組合,以濾過+煮沸的方式來保證飲用水質。
Dian・小黛
我自己目前準備的是這個:BRITA濾水壺
【易生活】BRITA 隨身濾水杯 四種顏色 0.61L 環保杯
他家也有出金屬款式,但我優先考慮的是輕量自己的喝水習慣,我家中生水過濾也是用BRITA的濾水壺,所以應該會喝得比較習慣...吧?

通常你用濾水壺,就會搭一個存水袋,所以容量倒不是我最介意的因素。如果你所在區域得到水源是困難的,你可能就會需要容量更能一次裝的款式。

一樣,等到貨之後,我會再帶著到處走,看它耐不耐用耐不耐摔。
Dian・小黛
Dian・小黛
儲備食物
BOB比起HOME,就真的沒那麼多花樣。
2-3天其實不長,反而是盡可能避免因為忽然換食物吃不習慣,把自己腸胃搞爆 ,人在外面,脫水還蠻容易身心虛弱的...

我會從平常自己的辦公室存糧出發啦,像能量棒,巧克力條,全麥蘇打餅,沖泡/粉狀濃湯這些,日常實測過可以抵一餐的。

至於,目前構建防災包的大多數資訊,比較常見的防災食物類型,像是壓縮餅乾、沖泡飯、軍用乾糧(MRE)、防災麵包這些,我...老實說,看完之後覺得,蠻多都是吃新奇吃噱頭的,跟颱風麵意思差不多。如果你本人是今年才開始準備存糧,上面這些你應該會跟我一樣,事到臨頭吃不慣(。

還是那句話,這些特別看重囤儲的東西,應該是屬於HOME(沒電也要能保存),BOB...以你2-3天內不會吃壞肚子為重。
Dian・小黛
我自己平常拿來屯辦公室的是這個,體感是同重量一包對比,他比康寶個人包奶油濃湯有飽足感(這是什麼比較):
京工山藥蔬食餐 隨身包 沖泡飲品 即食粥
Dian・小黛
另外,從各家影片裡學到一個小知識點:如果你要準備罐頭在BOB包裡的話,可以準備 油漬的鮪魚罐頭 (抱歉,水煮的沒救...)

是覺得油漬罐頭應該都行啦...因為它一物抵兩用,內容物你吃完,剩下的還可以拿來當夜間照明燈油(凡士林+衛生紙就是簡易火種囉,再也不用打火石/鑽木取火到死
Dian・小黛
另外,我個人考慮過後,覺得還會搭配兩-三樣東西,論重要性大概是C級跟B級中間吧。主要是重量也不重,但對於保持身體機能算蠻重要的:

1.補充電解質: 寶礦力水得粉末or電解質錠(運動用)
有些防災資訊來源,會說要帶鹽加在飲用水裡,但3%這個數字普通人不太好操作...反而一小包一小包裝,或一錠一錠的電解質錠,會相對方便估算劑量。
寶礦力粉據說是超商,屈臣氏,捷安特分店就買得到
【寶礦力水得】粉末(13G*5包) - 全聯全電商
20入Aptonia電解質及維他命咀嚼錠(檸檬口味)

2.口服益生菌
(目前還在爬評價,歡迎河道噗友補充自己愛用易攜款。)

3.維他命C
對於躲藏掩體中見不到陽光的情況下,穩定心情也幫助很大喔。
(歡迎河道噗友補充自己愛用易攜款。)
Dian・小黛
也放一些關於防災食物的影片在底下,如果噗友覺得我講得不夠中肯,想看看生存專家們的配置,可以直接看影片

【九三先生】#86 選擇防災食品要注意的6大原則|沒有注意這件事會容易生病
【九三先生】#86 選擇防災食品要注意的6大原則|沒有注意這件事會容易生病
日本防災食品開箱試吃超不實用?好吃到日常囤貨|VS MEDIAx‪Johnny0128
日本防災食品開箱試吃超不實用?好吃到日常囤貨|VS MEDIAx@Johnny0128
戰爭前必備的糧食!意想不到的方便食品【完全戰爭手冊】EP09
戰爭前必備的糧食!意想不到的方便食品【完全戰爭手冊】EP09
防災食材開箱,這一款好吃到像是新鮮現做!軍糧界米其林、末日料理、日本七年保存食、MRE
防災食材開箱,這一款好吃到像是新鮮現做!軍糧界米其林、末日料理、日本七年保存食、MRE
Dian・小黛
喔對,至於水,有需要買到防災用品級的7年水嗎?我個人覺得那還是HOME的事。(且HOME一次儲備都要儲備1個月以上了,光買防災用品級的水,應該就會是一筆可觀開銷...)

BOB是你出門2-3天份就會消耗完的物資,除非你真的7年內都決心不更新BOB包物資,那你就買吧,我也不會阻止你...
Dian・小黛
BOB能不能帶泡麵的問題,其實我覺得更多是攸關「你是否也打算帶上烹煮熱源?」(迷你瓦斯爐、加熱袋...)

像防災食品的沖泡即食飯,跟泡麵最大的差異,是屬於「常溫沖泡即食」,不用再特地加熱,方便性是在這裡。
Dian・小黛
針對天災後疏散撤離情境來說,台灣的特色是,我們的防災物資徵集,來得非常快,幾乎3天內一定會到,

所以,如果你是針對這個情境儲備BOB,比起裝滿食物,更重要的是「自行準備容器」,像不鏽鋼碗、不銹鋼便當盒一類。
Dian・小黛
至於戰爭爆發情境,剛好今天臺中民團協會出了這篇好文:探討各地防災物資儲備實際情形,推薦各位閱讀,以及向自家附近負責單位確認,

這樣你也比較好知道,這種情況假如真的發生,多少物資可以靠政府分配/援助,自家要夠用的話,又該自行儲備多少。

@TXGcca - 原文約2700字,因為真的太長了,不太方便放噗浪,所以放FB連結上來給大家瀏覽。沒有...
Dian・小黛
Dian・小黛
以下開放留言討論&補充:
如果是你的話,你有想到什麼好物品項,適合放在BOB包裡呢?
沃夫☆台灣需要你
背6L的水有點不現實,但考慮到如果要走很遠(40公里或以上),外國的場合是那樣沒錯
台灣雖然有水車,但真的很嚴重時,也可能要考慮撐到48小時後才有補水的打算(另一個部份是容器也是有重量)
阿咪Ahmi
這邊介紹一種叫「淨水吸管」或者「過濾吸管」的淨水器

先強調一下,我沒實際使用過它,只是以前研究求生時剛好知道它的存在

按它介紹理論上這種吸管讓人可以直接插在污水裡喝水,使用它可過濾掉污水中大部分雜質跟微生物,但不能過濾化學物質跟重金屬

感覺如果是在台灣用的話,這個也是一個合適的後備方案
讓你能直接喝髒水的神奇吸管 - BBC 英伦网
Dian・小黛
沃夫☆台灣需要你 : 嗯,如果真的必須帶滿6L,我目前想到的折衷大概是,放個一兩瓶在背包裡,剩下足量的放小推車拉。雖然會犧牲一點行進速度,早早撤離的情境下也還好,大不了就拋棄部分物資?
地震那種一抓就得衝出門的就真沒辦法了。
Dian・小黛
阿咪Ahmi : 好欸!我爬了一下文,發現生命吸管的評價蠻不錯的,他已經出好幾代了,也有賣附濾水袋的版本,就是網上價格蠻不一的,還在研究中⋯⋯
LifeStraw
https://images.plurk.com/5ievRIBJxFZSe6tXnMuGLe.png
Dian・小黛
我也另外找了一些市面上登山用品濾水袋的比較。不比不知道Brita真的是初學者level!

目前看下來,國外廠商大家比較推的像katadyn befree(輕量,短日數行程,濾水快),還有台灣廠商Topland,針對台灣山林環境改良過的產品。

不過這些專業產品的價格也相對較高,是必定會上千的,要做好心理準備
登山水處理|Topland濾水器開箱與Katadyn BeFree之比較 - TreknTrip
Outdoor
https://www.toplandgear.com/...
沃夫☆台灣需要你
Dian・小黛 : 可以背背看跑樓梯,大致上就會心裡有個譜了
每個防災包的樓層與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就以自身狀況為主囉
Dian・小黛
@Silentsubmarine - #防災包
花園裡的心理師 Ann's飲食自由筆記 on Facebook
(轉)
最近預計跟親友試吃防災糧。有人可能覺得防災糧不是很貴嗎?怎麼拿來試吃?但試吃是為了在緊要關頭可以增加 安心感。
󠀠
一起試吃可以增加安心感的因素是這樣:
󠀠
1. 和親友一起聊防災,你和你關心的人都會更熟悉防災
2. 為了試吃就會先買好一些防災糧,有備無患
3. 試吃會讓你更熟悉不同防災糧特性,你真正準備時會更實用
4. 還沒買、還沒準備的親友,心理門檻會降低,更容易行動
5. 實際防災時,吃到的是你已知&接受的口味,更有 掌控感
Dian・小黛
防災糧的幾個重點是這樣:
󠀠
1. 常見建議最少3天份,準備到7天會更有 自保感
2. 防災糧很貴是因為能防止氧化與腐化,不需要時常費心思替換
3. 分成居家的防災糧和行動的防災糧,行動防災糧常見建議是準備2天
4. 先簡單計算每人每天所需熱量:把體重 x 30~35(看活動量低or高),例如 60 公斤活動量高的人 x 35 = 每天需要 2100 大卡,就可以知道一天要準備的防災糧是多少
Dian・小黛
居家防災糧的部分:
1. 為了適口性,居家可有一部分是準備平日有在吃的罐頭類食品,但罐頭保存期限常見在1-2年內,跟防災糧比起來仍然算短
2. 因為災難時可能斷水電瓦斯,如果是必須大量加熱or煮熟、甚至用比較多水煮、或要冰的,就不是本次要討論的防災糧,例如米、麵、微波食品
3. 可以準備卡式爐
4. 能用少量瓦斯煮熱水,用最低限度的水沖泡的,可以算在防災糧,例如泡麵、乾燥飯、蛋白粉、蔬菜粥
5. 也有用冷水即可沖泡的品項(但要泡比較久,吃冷的)
6. 以上品項若要準備到3天份,對一般家裡平常就有食物的人來說可能稀鬆平常
7. 若要準備更多天份,可再加入保存期限長達5~20年的防災糧,避免替換上太耗費心力(畢竟防災還有很多面向會需要我們的心力)
Dian・小黛
行動防災糧的部分:
󠀠
1. 適口性:在平日試吃階段就可以篩選出來,#熟悉的味道也可以增加心理安撫感(這也是安排試吃的原因)
2. 輕便性:以乾燥真空包裝、打開就可以吃為主,這樣最輕,也不會因為水源不夠而無法吃
3. 重點:#體積小、#重量輕、#熱量高、#不用煮、#吃得下
4. 可以選擇一些是加冷水可食的,或有自發熱包裝的防災糧
5. 選擇保存期限長的,至少2日份量,放入每個人的防災包裡
󠀠
最後,防災糧有一種叫 MRE,Meal ready-to-eat,大家可搜尋美國、德國、日本等各國防災糧,全民一起來試吃。
Dian・小黛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