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a
Facebook

「理所當然屬於中國」:中國將澳洲視為「下一個台灣」

澳洲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台灣?甚至變成類似南沙群島或喜馬拉雅拉達克那樣,被中國主張擁有主權的地區?

最近,華府保守派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公開來源情報分析師王世傑(Shijie Wang)偶然在網路上發現一場由中國一些新崛起的共青團青年發起的討論。這些年輕人在貼文中提出主張,認為澳洲這片土地應該被中國併吞,甚至將澳洲稱為「南方大陸」,主張這是中國應有的領土。
https://images.plurk.com/1yYCj8sCvqs14BigbYUih6.jpg
Deva
儘管這些貼文很快就被中國政府以「網路防火長城」封鎖,但仍清楚反映出他們的觀點與中國先前在喜馬拉雅地區、東海、南海、尖閣群島和南沙群島,以及台灣的主權主張如出一轍。這些年輕人主要的論點是:因為古代中國帝國曾經到過澳洲,所以澳洲理應屬於中國。

這股擴張主義的言論在上個月中國三艘軍艦首度環繞澳洲航行後開始迅速升溫。在這次航行中,中國艦隊甚至在一條繁忙的澳洲—紐西蘭航空路線正下方進行實彈射擊演習,引起澳洲各界的高度關注與爭議,目前另一艘中國船隻也正接近澳洲。根據消息來源指出,這艘第四艘來訪的中國船隻,是專門用於測繪海底資源及探測潛艦藏匿位置的海洋測量船,進一步加深外界的疑慮。
Deva
對此,王世傑在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發表的文章中說:「這些軍事活動不僅導致澳洲政府內部的緊張情勢升高,也在中國國內意外掀起一股奇特的民族主義熱潮。」

他特別指出:「在中國網路平台上,尤其是大部份使用者都有大學以上學歷的平台上,已經有人公然宣稱中國對澳洲大陸擁有主權,而最讓人不安的是,這類充滿爭議性的話題竟然吸引超過兩千萬的點擊量。」
Deva
有部分中國年輕知識分子甚至提出一種新版的「無主地」(terra nullius)概念,試圖為中國未來可能的擴張行動提供正當性。他們的論點認為,當初英國可以利用澳洲是「無主地」為藉口進行殖民,中國自然也能用相同的理由主張澳洲這塊土地屬於自己。在中國知名的問答平台「知乎」上,就有人發表:「如果當初蠻夷(西方人)能去澳洲,我們中國人憑什麼不行?」
Deva
除了這類論點外,還有人試圖從古代中國的地圖和民間流傳的故事中尋找所謂的「歷史證據」,主張中國對澳洲擁有主權。其實近幾年,台灣、沖繩,甚至菲律賓的巴拉望島,都曾經被中國官員提出類似的領土聲索。王世傑指出,這些主張往往透過人民耳熟能詳的論述,例如「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等方式,來引發民眾的認同。但這些說法背後的歷史根據通常相當薄弱,甚至有些根本只是來自傳說或民間故事,缺乏可靠的歷史依據。
Deva
澳洲也未能倖免於這股「自古以來」的領土聲索。早在2003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澳洲時,就曾經在澳洲國會的演講中提到:「幾個世紀前,中國人航行過浩瀚的海洋,抵達當時所謂的『南方大陸』,也就是現在的澳洲。他們將中華文化帶到這裡,與當地人民和諧共處,並且為澳洲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多元文化的興盛,作出令人驕傲的貢獻。」

--那又怎麼樣??
Deva
事實上,澳洲北部地區確實曾經發現一些來自中國的古代文物,包括石製的錨和中國錢幣,證明中國與澳洲曾經有一定程度的早期貿易往來。此外,2019年在西澳鯊魚灣也曾經挖出一尊青銅佛像,被推測可能屬於14世紀明朝的文物,似乎被部份人士視為「1421年中國鄭和船隊」早在歐洲人抵達澳洲的兩百年前,就曾經先到訪並探索澳洲大陸的證據之一。儘管這些文物顯示雙方曾經有過接觸,但是否能據此合理主張主權的聲索,則引起廣泛的質疑。
Deva
但在這些中國主權主張者的眼中,澳洲當地原住民(First Australians)的存在似乎完全被忽視了。這跟新疆、西藏、台灣、沖繩,以及菲律賓巴拉望島等地原住民所面對的情況如出一轍。事實上,澳洲大陸早在大約六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定居,這批人類是從歐亞大陸向外遷徙的一個分支。相較之下,另一支向東遷徙並抵達中國境內的人類,則還要晚大約一萬五千年才到達。換言之,中國對澳洲的主權聲索如果是基於古代移動歷史,那麼澳洲原住民才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群體。
Deva
澳洲似乎也逐漸成為一些中國年輕世代民族主義主張的新目標。一位受過中國共產黨培養的新世代律師甚至直言,澳洲長期以來就是亞洲黃種人與西方白種人對抗的前線。他提到澳洲在1901年制定歧視亞洲人的「白澳政策」,這項政策一直到1973年才被正式廢除。這名律師更進一步表示,中國現在有責任要「懲罰」澳洲,作為對這段種族歧視歷史的回應。
Deva
對此,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分析師王世傑感到憂心。他認為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國年輕人展現出的強烈民族主義傾向,讓外界對中國未來世代的政治走向產生疑慮。雖然「併吞澳洲」這種極端主張現階段連中國政府可能都無法接受,但這種看似誇張的想法,未來仍可能透過逐漸接受某些論點而滲入主流,值得外界持續關注。
Deva
泛亞洲主義(Pan-Asianism)是一種主張亞洲各民族和國家在主權與經濟上團結的意識形態。在二戰期間,日本曾經用這套理論作為軍事擴張的藉口,包括偷襲珍珠港及入侵亞洲各國。

然而這種主張不但沒有帶來所謂的和平或團結,反而對被佔領的中國、南韓及東南亞人民造成嚴重傷害。美國分析師王世傑指出,近年流行於中國年輕世代間的新泛亞洲主義,很可能受到2009年一部名為《臨高啟明》(Illumine Lingao)的網路小說啟發。這部穿越時空的小說內容,描述在漢族的領導下,亞洲共同邁向所謂的「黃金時代」。
Deva
王世傑認為,這種當前流行於中國年輕人之間的泛亞洲主義,本質上就跟九十年前日本提出的版本並沒有太大差異。他強調,正如二戰時期的日本一樣,目前的主張者同樣依靠強大的海軍力量來實現自己的擴張野心,並且同樣幻想由一個強勢東亞國家來主導整個亞太地區的秩序。這個國家因為自身的經濟發展成就而自認具有道德上的正當性,同時結合強烈的種族優越感,甚至越來越走向極端的亞洲人種至上主義,這實在讓人非常擔心。
Deva
一位自稱是中國「未來領袖」的年輕人如此評論:「澳洲是一個孤立於海外的大陸,國土面積廣達774萬平方公里,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鐵礦,而且氣候條件非常優越。這樣一片土地,足以激發無窮無盡的擴張野心。」

儘管目前中國政府並沒有公開支持這種言論,但中國網路的審查機制卻沒有嚴格限制或封殺這類民族主義的主張。從喜馬拉雅山區、西藏到沖繩和南海,中國領土主張所使用的歷史依據通常極為模糊,理論上甚至可以適用於從東非一直延伸到美國西海岸的任何區域,這也讓外界對中國這種無限擴張的夢想產生疑慮。
Deva
前中國駐美大使劉曉明曾經表示,中國之所以聲稱擁有整個南海的主權,是基於中國古代就已經跟這片海域有貿易及進貢往來。他在一篇後來遭到刪除的外交部談話中提到:「早在西元前200年,也就是中國漢代時期,中國人就已經在南海一帶頻繁航行與進行漁業活動。由於往來如此頻繁,因此中國人是最早發現南海諸島的民族。」
Deva
在另一份同樣被刪除的中國外交部聲明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強調:「中國人在南海地區的活動至少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以前。中國人最早發現、命名、開發並利用南海諸島,因此中國自然對該地區享有領土主權。」這種以歷史活動來主張主權的方式,跟近年來中國聲稱對其他地區擁有主權的理由非常相似。

目前主張「併吞澳洲」的聲音看起來還只是中國網路上的少數意見,但這種極端言論所吸引的受眾,卻都是一些有政治抱負的年輕世代,他們或許正是中國未來的領袖人物,這才是真正讓人感到憂心的地方。
Deva
王世傑指出:「雖然當下這種泛亞洲主義的論調主要是透過網路平台自發形成,並沒有立即對澳洲或南太平洋地區構成直接的安全威脅,但我們絕不能忽視這種激烈民族主義言論所潛藏的長遠風險。這些言論現在看似無害,但其中部份支持者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例如商業菁英甚至中共官員。他們的想法或許會在未來數十年內,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帶來深遠又難以預測的影響。」
Deva
Deva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