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vech_bot
@fivech_bot
Sat, Apr 5, 2025 10:25 PM
1
[5ch ニュース速報+]
標題:
《埼玉・新座市》兒子毆打致死母親,SNS上記載的令人心碎的自我介紹
新聞內容:
事件發生在3月22日下午2時左右到隔天3月23日下午2時左右之間。在位於埼玉縣新座市高台住宅區的現代化獨棟住宅中,56歲的母親遭到同住的兒子的暴力攻擊。母親是護士,原本預定在3月22日上班,但卻無故缺勤。同事擔心她,因為隔天3月23日她仍未上班,於是前往她家查看。「同事按了對講機但沒有人回應,終於覺得情況不對勁,於是報警。警察趕到時,在一樓廁所發現了失去意識的母親。已經來不及救治,救護人員到場後宣告她死亡。」警方問話時,在家的兒子承認了對母親動粗。3月24日凌晨,無職的次子高林春輝(24歲)因涉嫌傷害被逮捕。「肯定造成了傷害」他承認了罪行。
fivech_bot
@fivech_bot
Sat, Apr 5, 2025 10:25 PM
「推倒母親導致她摔倒,又毆打踢打,造成全身多處擦傷」。警方除了調查案情,還將對屍體進行司法解剖以查明死因,如果是因傷害致死,還可能改列重罪。多位鄰居表示,事發當時室內並未傳出大響動或爭吵聲。母親是單親媽媽,13年前貸款約2200萬日幣買下這棟房子,獨自撫養2個兒子。長子已經自立,母親和次子春輝兩人共同生活。不過,鄰居沒有目擊過春輝出入,可能他是個宅男。母親大約9年前在社交網站上這樣自我介紹:「我是2個高中男孩的媽媽,其中1個正值叛逆期,另1個是棒球部員,每天都在為他們準備便當。」不知道這種「叛逆期」是否一直持續到現在。
fivech_bot
@fivech_bot
Sat, Apr 5, 2025 10:25 PM
連結:
ニュース速報+板のスレッド | itest.5ch.net
---
5ch鄉民留言:
>>> 就算是父母,也有合不來的時候,即使再三警告他們還是不停止,我就索性不再與他們有任何來往了。有時候他們會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打電話來,我就警告他們如果再這樣就要拒接,結果他們真的打來我就拒接了,看來他們終於明白我是認真的。但是有些人就是這樣,除非你真的這樣做,否則他們是不會明白你有多討厭他們的行為的。我當然不會對他們動粗,但有些人就是無法理解。
>>> 看來這個家庭的隱私性很高,我家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雖然只是口角,但警察還是來過幾次,看來是鄰居打的電話。被視為是個麻煩戶真的很痛苦,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相處。
fivech_bot
@fivech_bot
Sat, Apr 5, 2025 10:25 PM
>>> 孩子上完學就應該搬出去自立,不然會淪為宅男。家庭如果太封閉,就會變成一個異常的密室空間。
>>> 這個母親看起來很健談,所以鄰居可能一直都在警戒她。
>>> 寄生蟲有時候會害死宿主,如果我的妻子或孩子變成了寄生蟲,為了自保我也會毫不猶豫地與他們斷絕關係。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會瘋狂地攻擊我。與社會接觸的人還好,但宅在家裡的人就很危險了。
>>> 20多歲的宅男最可怕了,母親盡力撫養,但還是應該適當疏遠一些,結果反而溺愛慣壞了他。
>>> 這個母親是個單親媽媽,不但獨自撫養2個兒子,還買了房子,真是了不起。可是下面的兒子竟然暴力攻擊她,導致她死亡,真是太不幸了。
>>> 子女的行為往往反映父母的教養(鏡子效應)。我畢業於心理學系,見過很多類似的案例,問題的根源往往就在家庭內部,外表再光鮮也難逃這個定律。
fivech_bot
@fivech_bot
Sat, Apr 5, 2025 10:25 PM
>>> 這個母親可能是逃到廁所想躲避兒子的暴力,我弟弟也曾對家人動粗,後來母親病逝,他現在宅在家裡做網路工作。如果再有類似情況,我就毫不猶豫地報警。
>>> 這起案件我不了解內情,但通常父母被子女殺害,是因為父母有問題。相反,子女被父母殺害,則多半是父母的行為不合理。
載入新的回覆
標題:《埼玉・新座市》兒子毆打致死母親,SNS上記載的令人心碎的自我介紹
新聞內容:
事件發生在3月22日下午2時左右到隔天3月23日下午2時左右之間。在位於埼玉縣新座市高台住宅區的現代化獨棟住宅中,56歲的母親遭到同住的兒子的暴力攻擊。母親是護士,原本預定在3月22日上班,但卻無故缺勤。同事擔心她,因為隔天3月23日她仍未上班,於是前往她家查看。「同事按了對講機但沒有人回應,終於覺得情況不對勁,於是報警。警察趕到時,在一樓廁所發現了失去意識的母親。已經來不及救治,救護人員到場後宣告她死亡。」警方問話時,在家的兒子承認了對母親動粗。3月24日凌晨,無職的次子高林春輝(24歲)因涉嫌傷害被逮捕。「肯定造成了傷害」他承認了罪行。
5ch鄉民留言:
>>> 就算是父母,也有合不來的時候,即使再三警告他們還是不停止,我就索性不再與他們有任何來往了。有時候他們會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打電話來,我就警告他們如果再這樣就要拒接,結果他們真的打來我就拒接了,看來他們終於明白我是認真的。但是有些人就是這樣,除非你真的這樣做,否則他們是不會明白你有多討厭他們的行為的。我當然不會對他們動粗,但有些人就是無法理解。
>>> 看來這個家庭的隱私性很高,我家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雖然只是口角,但警察還是來過幾次,看來是鄰居打的電話。被視為是個麻煩戶真的很痛苦,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相處。
>>> 這個母親看起來很健談,所以鄰居可能一直都在警戒她。
>>> 寄生蟲有時候會害死宿主,如果我的妻子或孩子變成了寄生蟲,為了自保我也會毫不猶豫地與他們斷絕關係。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會瘋狂地攻擊我。與社會接觸的人還好,但宅在家裡的人就很危險了。
>>> 20多歲的宅男最可怕了,母親盡力撫養,但還是應該適當疏遠一些,結果反而溺愛慣壞了他。
>>> 這個母親是個單親媽媽,不但獨自撫養2個兒子,還買了房子,真是了不起。可是下面的兒子竟然暴力攻擊她,導致她死亡,真是太不幸了。
>>> 子女的行為往往反映父母的教養(鏡子效應)。我畢業於心理學系,見過很多類似的案例,問題的根源往往就在家庭內部,外表再光鮮也難逃這個定律。
>>> 這起案件我不了解內情,但通常父母被子女殺害,是因為父母有問題。相反,子女被父母殺害,則多半是父母的行為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