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h
節錄:該書出版75週年之際,該如何重新閱讀這部女性主義聖經?特別是當這位(西蒙波娃)倡導自由和民主的作者曾簽署公開信為戀童癖辯護,在納粹佔領下為維琪政府工作,並與一些前學生有至少不道德行為……

Springora回顧這份宣言:公開信由近70位知識分子、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簽名要求將戀童癖非刑事化……那時代人們將自由推向極限,無論是在習俗還是性方面。我一直在思考這些知識分子的盲目,特別是像西蒙波娃這樣的女性主義者。他們為年輕女性爭取性權利而戰,簽署了這封公開信,認為自己在保護女性。他們沒理解自己是在簽署一封支持戀童癖的信件。

如何在75年後重讀《第二性》 Vanessa Graell
Tenemos un problema con Simone de Beauvoir: "Ha habi...
elish
「科學文獻分析了針對犯下種族主義或性別歧視行為的人類的公民抗議日益增加。雖然歷史學家已經揭示西蒙波娃公開為戀童癖非刑事化辯護,並因自己的案件被定罪和禁止教學,但很少有研究承認這一點。」這篇(四位研究人員勇敢地在科學期刊《社會和教育歷史》發表的)文章……

指出性別研究如何在社會科學課程中呈現西蒙波娃:他仍是現代女性主義標誌,甚至他的形象。彷彿其追隨者Élisabeth Badinter喊出的「女人,你們欠他一切!」回聲仍在迴響,這位女性主義活動家特別活躍於反伊斯蘭面紗的鬥爭中。這深深影響了集體意識。西蒙波娃仍被呈現為爭取性自由、反對騷擾和虐待的榜樣,也是一位反納粹者。
elish
……更令人尷尬的是這份宣言的作者:Gabriel Matzneff,當時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知識分子,在他的書籍和日記中毫不掩飾地描述了他與未成年人的關係,無論是在法國還是他經常去菲律賓尋找只是孩子的少年。儘管他的文字非常明確,但在數十年間,Matzneff繼續獲得獎項和認可,如2013年獲得的著名Renaudot獎。直到2020年,編輯Vanessa Springora出版了《同意》,這是一個關於他在14歲時與這位當時50歲的作家關係的第一人稱自白。

他的書在法國引起了巨大震動,迫使社會面對自己的共謀。無論是Matzneff去學校接他,還是他被送去的兒科醫院,甚至他自己的家人,都沒有對這種所謂的愛情關係採取行動。在Springora之後,還有其他青少年和更多亞洲兒童。
elish
今天,88歲的Matzneff正因對未成年人的性侵犯被調查,儘管多數案件已經過了追訴期,沒出版社願意出版他的最新著作……

歷史學家Marie-Jo Bonnet是對西蒙波娃與女性不對等關係最具批判力的作者之一,他在2015年出版了一本西班牙從未翻譯的嚴厲隨筆《西蒙波娃與女性》,從個人回憶出發:「當我在1971年在女性解放運動中認識西蒙波娃時(這個新生的女性解放運動經常在這位作家家中聚會),他讓我們這一代人夢想。

他是自由女性的典範,拒絕結婚生子同時與沙特保持平等關係。隨著信件出版我們被迫重新審視這個神話:另一個西蒙波娃,真正的西蒙波娃公開出現,揭示一位不承認他對他的小朋友們(沙特的稱呼)肉體之愛的女人,波娃的私人生活與他言論形成殘酷對比。」
elish
為新一代人寫作的Tenenbaum提供了閱讀的關鍵:「不該把任何東西當聖經來讀。我們繼續閱讀他的作品是因為它對我們仍然有用。」
謎之女/四趴.宗教退散
elish : 同意你印用的最後一段
秀樹,自封跨運藍鑽講師
這篇我要收藏,把我對波娃的看法講太好了!
想當初我知道波娃護航戀童癖、甚至自己也參與其中時,感覺像吃到摻了大便的咖哩一樣噁心!
elish
謎之女/四趴.宗教退散 :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要讀經典的唯一解答了,所以我很喜歡菲利浦.普曼當初對英國出版社把羅爾德.達爾作品改寫成政治正確版的批評。時代會自己淘汰和撿回東西。

秀樹,自封跨運藍鑽講師 :現在回頭看當年這段歷史,總會不斷思索是什麼讓這些人做出那樣的決定? 一方面人無完人,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人情去跟糟糕的人和理念站在一起,還是相信糟糕的人和理念是對的,究竟哪個更糟?都很糟沒錯,但認真去想哪個更糟也是滿有意思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