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千千
[噗首文字轉自下面文章]

降噪耳機長期阻擋了許多背景環境聲音,大腦因此「忘記」如何處理這些聲音,只聽到「自己想聽」的聲音,完全不需要「努力去區分」環境聲音。長期下來,大腦就會一直處於這種近似「聽力虛假」的狀況中,導致處理語言、噪音的能力就會變得緩慢、延遲,進而大腦的理解力降低。
長期戴降噪耳機,當心造成「聽覺處理障礙」:逐漸聽不懂別人說的話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聽力學家發現,越來越多年輕人因聽力問題求診,但檢查後發現,聽力正常,問題不是出在耳朵,而是大腦神經系統,他們罹患的是聽覺處理障礙 (APD),大腦很難處理聽到的音波。
年輕人聽力障礙多,專家:降噪耳機影響大腦神經系統
●△ ●←阿千千
↑雖然目前這個還在研究中,但由於大腦的前額葉皮質要到25歲才完整發育成熟,這個區域是掌管注意力、衝動控制、計畫、推理,以及「協調目標導向行為」等...高階運思能力的腦區。

換言之,在基本身體機能一切正常的情況下,如果25歲前沒有足夠的環境刺激讓人的大腦學習怎麼處理環境資訊,那就有可能無法發揮到該區域應有的發展水準。
●△ ●←阿千千
那我超過25歲很多了,應該還好;雖然本來就沒有在用降噪耳機
●△ ●←阿千千
其實演算法也有這個功能...讓人只看到自己想看的訊息(咦)
奇豆☆休眠模式
●△ ●←阿千千 : 不過脆是例外(遠目)
●△ ●←阿千千
奇豆☆休眠模式 : 這個要問有認真在使用的使用者群了~
(我沒有帳號,都看轉貼,很難判斷是不是真的常有同溫層外的訊息XDD)
奇豆☆休眠模式
●△ ●←阿千千 : 我跟你說,自己在去年年底加入直到現在,加入不久說演算法改成避免接觸陌生賬號,但是我覺得反而是相反,幾乎九成都是同溫層外的訊息,而且都是屬於罵人或争議的文章。
脆根本是負能量大本營。
●△ ●←阿千千
奇豆☆休眠模式 : 這評價還真的比較少聽到~
但我也不會因為這樣就去使用啦~(同理,IG跟FB也沒有在使用XDDD)
烏魯克魔法少女印玖
我的脆同溫層超級厚
沒有在發言 當初剛辦的時候追蹤了貓英跟月月鳥當作我有調整演算法
接著就普通的隨便滑看到有興趣的點進去看回應(我喜歡看回應)
體感是它蠻知道我想看什麼的
倒是月月鳥跟貓英的發文很少看到
elish
這樣回憶起來,學生時代一群人跑去速食餐廳或咖啡廳,在左邊保險右邊直銷前方小朋友團戰包夾下的K書往日,真是終極訓練(?)
●△ ●←阿千千
烏魯克魔法少女印玖 : 這樣看來還是會跟點閱的習慣有關,像我是沒有帳號的人,但點閱朋友轉的脆文,拉下去看是相關內容的延伸閱讀為主~
只是沒有帳號的話,每篇就都會是獨立從一開始點進去的主脆文衍生~
(也就是不受我的閱讀習慣影響)
●△ ●←阿千千
elish : 完全就是專注力訓練大挑戰耶~
我無法在外面唸書,所以都在家~(也沒在學校晚自習或是去圖書館)
雖然在家之後...書都沒摸兩下就會跑去摸其他的www
elish
我念書也是偏家裡派,不過偶爾還是會跑到外面念,通常都是先設定一個量偏少的進度,有念到再來就開始風花雪月,剩下多念都是賺的 XDDD 不過去圖書館的話,絕對會去摸其他書啊,基本上不可能在那裡念書的……
●△ ●←阿千千
elish : 對~如果去圖書館的話,絕對不是看教科書或是考用書,都看自己喜歡的類型XDDD
既然如此,還是乖乖在家不要干擾別人好了XDDD
所以沒有多唸是賺了的機會,從來都沒有達到進度過~但課外讀物永遠超前
Kana
脆目前用起來的感覺還是同溫層偏厚,越是互動相關的資訊會推越多給你。偶爾會有些完全陌生領域的文章也會飄過來,但如果沒特別互動之後就不太會推到。
●△ ●←阿千千
Kana : 這樣感覺就還是跟臉書和ig同一系統的演算方式啊~
雖然推特也差不多啦~但我推特本來就是用來追喜歡的作者,所以沒影響
奇豆☆休眠模式
●△ ●←阿千千 :同一個創辦人當然
●△ ●←阿千千
奇豆☆休眠模式 : 那妳還能玩出相反的結果也很厲害
奇豆☆休眠模式
●△ ●←阿千千 : 不是,因為發現後來是破圈文化啊,如果你以前點閱關鍵字不管好的壞都推給你看啊,脆專家建議滑過去無視就對了orz
●△ ●←阿千千
奇豆☆休眠模式 : 還好我只有打開朋友貼的脆文看XDDD
●△ ●←阿千千
剛好在友人那邊聊到,就順便補充一下短影音也對接收處理訊息有很大的影響(以下文字摘自下面文章):
抖音腦|短片上癮小一資優生專注力僅5分鐘 專家警告「抖音腦」3大後果
台灣職能治療師黃暐恬近日在電視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近年抖音式短片盛行,快速連續播放及情境切換,這對孩子有一定殺傷力。成人在休閒時間睇短片,令大腦得到偷懶的機會,其實孩子看短片時,同樣會令大腦偷懶。
●△ ●←阿千千
短影音看多變抖音腦? 研究:影響兒少腦部發育

前額葉皮質掌管認知、衝動控制,25歲才發育成熟」:

大腦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主掌人類認知靈活性(認知彈性,cognitive flexibility)、衝動控制、前瞻性記憶(prospective memory)等功能。認知靈活性,是針對環境人事進行客觀評估並靈活採取行動的思考與執行能力;前瞻性記憶,則是涉及更多的認知功能以及時間知覺的能力,攸關日常生活與工作表現。

↑短影音的影響主要也在疫情期間開始出現,所以相關研究大都在後疫情時代比較有具體說明的內容。換言之,如果和噗首的研究一起看,說不定都有相關交互的影響?(因為很難互斥,可能同時存在)
●△ ●←阿千千
這篇雖然是在講兒童專注力,但成人也可以回過頭來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專注力不足的情況?還是受到其他影響(如噗首的聽覺處理障礙、或是短影音對大腦產生的影響),導致自己有專注力下降或是不足的情況:
孩子做事慢吞吞,是專注力不足嗎?認識這些注意力種類-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閱讀新趨勢
五種專注力的類別:
1.集中性注意力(focused attention)
2.持續性注意力(sustained attention)

3.選擇性注意力(selective attention)
↑像這個跟噗首的文章所探討的內容就會有關係。

4.轉換性注意力(alternating attention)
5.分散性/分配性注意力(divided attention)

然後就會發現,其實現在也是有許多成人需要專注力的訓練(燈暗)。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