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nca162
@Blanca162
Mon, Mar 31, 2025 12:56 AM
Mon, Mar 31, 2025 12:58 AM
Sexual assault allegations seem to be a badge of hon...
八年前,「#MeToo」一詞在推特上被點擊超過1900萬次。專家們擔心,一項未經證實的指控就可能毀掉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現在,川普政府似乎將此類指控視為工作要求。
Blanca162
@Blanca162
Mon, Mar 31, 2025 12:58 AM
川普內閣中有兩名成員被指控犯有性侵犯罪,另一名成員則涉嫌縱容對兒童進行性虐待。據稱,伊隆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門」目前正在拆分聯邦機構,他對待女性就像性對像一樣,「根據她們的胸罩尺寸來評價她們」。當然,還有川普本人:一個以「抓住她們的陰部」為榮的男人,被判對一名女性進行性虐待,並面臨數十人性行為不端的指控。 (所有這些人都否認有不當行為,只有懷特除外,他承認打了妻子。)
同時,那些表示受到傷害的知名女性在網路上遭到了慘痛的批評。甚至連 Twitter 也消失了,被馬斯克蠶食,變成了 X。
這是怎麼發生的?美國最近成為全球製止性暴力運動的核心,但現在它怎麼會如此徹底、如此殘忍地倒退?
Blanca162
@Blanca162
Mon, Mar 31, 2025 1:04 AM
雖然網路一度點燃了#MeToo運動,但它也以男性圈子的形式助長了反彈。
男人圈 (manosphere) 曾是指那些為非自願獨身者、搭訕藝術家和其他「男性至上主義者」提供場所的網站、部落格和論壇,但現在人們有時認為,男人圈包含的是不那麼極端的人物,例如喬·羅根 (Joe Rogan) 和尼爾克兄弟 (Nelk boys)。這裡的居民有著共同的堡壘心態:男性不再受到主流媒體的歡迎,但在這裡,男孩可以做回自己。根據 YouGov 和「年輕男性研究計畫」對年輕男性右傾傾向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到 2024 年,65% 的 18 至 29 歲男性會同意「男人只要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會名譽掃地」的說法。這種信念有著深遠的政治影響:85% 為川普投票的年輕男性同意這項說法。
Blanca162
@Blanca162
Mon, Mar 31, 2025 1:04 AM
隨著男性圈的影響力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舉報網路騷擾,包括跟蹤、人身威脅或性騷擾。非經同意的圖像濫用,或稱“報復性色情”,也急劇增加:根據學者丹尼爾·西特龍 (Danielle Citron) 的說法,2013 年至 2023 年間,收集這些私密圖像的網站從 40 個增加到近 10,000 個。
研究員凱蒂·博根 (Katie Bogen) 表示:「#MeToo 運動後,網路空間的擴張真正蓬勃起來。」她懷疑,她們的成長構成了另一種反彈思維:「『女性想在網路空間談論性暴力?倖存者想在網路空間站出來?讓我們建立一個報復機制,讓這些人安分守己。』」
Blanca162
@Blanca162
Mon, Mar 31, 2025 1:07 AM
MeToo
運動之後,針對性暴力的教育工作並未取得成效。儘管州議員在 2018 年上半年提出了 109 項法案來推進全面性教育(包括同意方面的培訓),但只有 6 項獲得通過。另外六人則提倡禁慾性教育。這樣的性教育只教導人們對性說「不」;當有人對性說「不」而他們的伴侶不尊重這一點時,這無濟於事。到 2024 年,提出有關同意教學的州級法案幾乎消失了(這一發展也表明基督教宗教權利的權力日益增強)。
Blanca162
@Blanca162
Mon, Mar 31, 2025 1:08 AM
在對年輕男性的訪談中,右翼的美國企業研究所美國生活調查中心主任丹尼爾·考克斯發現,#MeToo 讓男性產生了防禦心理。他們擔心自己會被不公平地取消。
考克斯說:“很多年輕人都覺得,要更加警惕,要注意言行。” “因為它會給你帶來很多麻煩。”
可以理解,這種態度會讓女權主義者感到沮喪和疲憊。不僅男性仍然不太可能因性不當行為而被追究責任,而且在#MeToo運動之前,同意的門檻低得連螞蟻都能翻越過去。 1990 年代對數千名美國人性生活的調查發現,只有 3% 的男性表示他們曾對女性實施過性強迫,但約有 22% 的女性表示她們曾遭到男性的性強迫。這些女性有一半是被自己愛上的男人強迫的。研究人員總結道:“大多數強迫發生性關係的男性並沒有意識到女性認為他們的行為有多麼具有強迫性。”
載入新的回覆
同時,那些表示受到傷害的知名女性在網路上遭到了慘痛的批評。甚至連 Twitter 也消失了,被馬斯克蠶食,變成了 X。
這是怎麼發生的?美國最近成為全球製止性暴力運動的核心,但現在它怎麼會如此徹底、如此殘忍地倒退?
男人圈 (manosphere) 曾是指那些為非自願獨身者、搭訕藝術家和其他「男性至上主義者」提供場所的網站、部落格和論壇,但現在人們有時認為,男人圈包含的是不那麼極端的人物,例如喬·羅根 (Joe Rogan) 和尼爾克兄弟 (Nelk boys)。這裡的居民有著共同的堡壘心態:男性不再受到主流媒體的歡迎,但在這裡,男孩可以做回自己。根據 YouGov 和「年輕男性研究計畫」對年輕男性右傾傾向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到 2024 年,65% 的 18 至 29 歲男性會同意「男人只要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會名譽掃地」的說法。這種信念有著深遠的政治影響:85% 為川普投票的年輕男性同意這項說法。
研究員凱蒂·博根 (Katie Bogen) 表示:「#MeToo 運動後,網路空間的擴張真正蓬勃起來。」她懷疑,她們的成長構成了另一種反彈思維:「『女性想在網路空間談論性暴力?倖存者想在網路空間站出來?讓我們建立一個報復機制,讓這些人安分守己。』」
考克斯說:“很多年輕人都覺得,要更加警惕,要注意言行。” “因為它會給你帶來很多麻煩。”
可以理解,這種態度會讓女權主義者感到沮喪和疲憊。不僅男性仍然不太可能因性不當行為而被追究責任,而且在#MeToo運動之前,同意的門檻低得連螞蟻都能翻越過去。 1990 年代對數千名美國人性生活的調查發現,只有 3% 的男性表示他們曾對女性實施過性強迫,但約有 22% 的女性表示她們曾遭到男性的性強迫。這些女性有一半是被自己愛上的男人強迫的。研究人員總結道:“大多數強迫發生性關係的男性並沒有意識到女性認為他們的行為有多麼具有強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