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藍 ⧎ 精神白羅斯人
@yvonne1226
Fri, Mar 28, 2025 5:21 PM
2
最近在脆講的一點歷史故事
關於白羅斯,關於我所愛的她
黎明曦光
阿藍 ⧎ 精神白羅斯人
@yvonne1226
Fri, Mar 28, 2025 5:22 PM
關於白羅斯對立陶宛大公國的執念究竟有多深www
1918年,一戰後立陶宛恢復獨立、白羅斯初次成為獨立國家的時候:
白羅斯:讓我們合併成一個國家吧!我們還是一家人,可以一起恢復立陶宛大公國的榮光!
立陶宛:呃抱歉,我不太想要,我現在只想管好自己就好
1980年代,東歐國家準備從蘇聯獨立的前夕:
白羅斯:既然立陶宛不想跟我們合併,那我們就該自己把維爾紐斯搶過來;白羅斯獨立之時,就是立陶宛大公國復國之日!
立陶宛:?!?!?!
(後來是立陶宛和波蘭聯合安撫,才讓白羅斯接受現今的領土邊界,不再執著於「恢復立陶宛大公國的榮光」這個想法)
阿藍 ⧎ 精神白羅斯人
@yvonne1226
Fri, Mar 28, 2025 5:23 PM
白羅斯在1918年獨立建國後,一直很想恢復曾經的波蘭立陶宛聯邦,然後被波蘭和立陶宛都拒絕了(當時波立兩國的主流民意都傾向於民族主義,只有白羅斯更偏向過去的聯邦主義)
在1919-1921年的波蘇戰爭中與波蘭人並肩作戰,但在停戰後的《里加和約》中反遭波蘭背叛,波蘭人完全沒管盟友白羅斯人的意見,直接和蘇俄聯合瓜分白羅斯的領土
(烏克蘭的情況比較複雜一點,但也差不多是被這麼對待的……)
順帶一提,波蘇戰爭時的立陶宛其實是暗中支持蘇俄一方的,因為當時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被波蘭佔領,所以立陶宛在整個戰間期的20年都恨死波蘭了(
在1939年蘇德瓜分波蘭時,立陶宛也趁機拿回了維爾紐斯;所以嚴格來說,立陶宛在瓜分波蘭的時候有分到一杯羹,這算是蘇聯特意分給立陶宛的「賄賂」
阿藍 ⧎ 精神白羅斯人
@yvonne1226
Fri, Mar 28, 2025 5:25 PM
講講歷史、講講國擬:白羅斯的民族建構歷程,一月起義與娜潔雅的自我認同之路
(娜潔雅是我家白羅斯的名字,「Надзя」,寓意「希望」)
1863-1864年,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的前波立聯邦地區,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史稱「1863大起義」、「一月起義」
卡斯圖斯.卡利諾夫斯基,一月起義中最重要的白羅斯領袖
不僅親自領導武裝起義,還發行了歷史上第一份白羅斯語報紙《農民真理報》,也是歷史上第一份以拉丁字母拼寫的白羅斯語出版刊物
透過以本土語言發行報紙,喚醒民眾的民族意識與階級意識,讓他們意識到「我們農民是革命的主力軍」
由此,《農民真理報》成為白羅斯民族自決的起點
(自己在讀到卡利諾夫斯基被處死的時候才26歲時,我超震驚的……為什麼這麼年輕,為什麼這樣的精英只活了26歲?)
(續)
阿藍 ⧎ 精神白羅斯人
@yvonne1226
Fri, Mar 28, 2025 5:26 PM
卡利諾夫斯基是現今的白羅斯民族英雄,2022年在烏克蘭成立的白羅斯志願軍「卡利諾夫斯基軍團」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軍團的旗幟上寫著兩個年份:1863和2022,2022是代表軍團成立的年份,1863就是代表一月起義
一月起義期間的娜潔雅,第一次開始產生對自己的獨立認同:「我們也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化,原來我可以不是隸屬於立陶宛或波蘭的一部分,而是屬於白羅斯人的獨立白羅斯」
阿藍 ⧎ 精神白羅斯人
@yvonne1226
Fri, Mar 28, 2025 5:28 PM
《農民真理報》
「孩子們,我們是否已經忘記,我們曾多盼望光榮的自由
我們之中多少人長眠地下,在被蒙蔽的土地中
無論有多少莫斯科佬,我們都與你們一起追逐
或者最終『農民』一詞,再也不能拿來羞辱我們
俄羅斯沙皇壓迫我們,夥同那些領主老爺
他們佔據了我們的門廊,敲打著我們的門
我們怕什麼絞刑架,穆拉維約夫的領帶
我們不能繼續跪著,外國統治者再也不能指手畫腳」
(續)
阿藍 ⧎ 精神白羅斯人
@yvonne1226
Fri, Mar 28, 2025 5:29 PM
「孩子們,我們是否已經忘記,我們曾多盼望光榮的自由
我們之中多少人長眠地下,在被蒙蔽的土地中
我們有大鐮,我們有斧頭,有維爾紐斯來的雅西卡
我們一起揮舞戰鐮,你我只有這一條路」
《農民真理報》的故事有被改編成歌曲
【白羅斯歌曲】《農民真理報》 - Mužyckaja praŭda_哔哩哔哩_bilibili
歌詞中的「維爾紐斯來的雅西卡」是卡利諾夫斯基使用的筆名;「孩子們」則是他在報紙中對白羅斯人民的稱呼
(雖然白羅斯語的「維爾紐斯」,應該翻譯成「維爾涅」或「維爾尼亞」會更適合」)
載入新的回覆
關於白羅斯,關於我所愛的她
黎明曦光
1918年,一戰後立陶宛恢復獨立、白羅斯初次成為獨立國家的時候:
白羅斯:讓我們合併成一個國家吧!我們還是一家人,可以一起恢復立陶宛大公國的榮光!
立陶宛:呃抱歉,我不太想要,我現在只想管好自己就好
1980年代,東歐國家準備從蘇聯獨立的前夕:
白羅斯:既然立陶宛不想跟我們合併,那我們就該自己把維爾紐斯搶過來;白羅斯獨立之時,就是立陶宛大公國復國之日!
立陶宛:?!?!?!
(後來是立陶宛和波蘭聯合安撫,才讓白羅斯接受現今的領土邊界,不再執著於「恢復立陶宛大公國的榮光」這個想法)
在1919-1921年的波蘇戰爭中與波蘭人並肩作戰,但在停戰後的《里加和約》中反遭波蘭背叛,波蘭人完全沒管盟友白羅斯人的意見,直接和蘇俄聯合瓜分白羅斯的領土
(烏克蘭的情況比較複雜一點,但也差不多是被這麼對待的……)
順帶一提,波蘇戰爭時的立陶宛其實是暗中支持蘇俄一方的,因為當時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被波蘭佔領,所以立陶宛在整個戰間期的20年都恨死波蘭了(
在1939年蘇德瓜分波蘭時,立陶宛也趁機拿回了維爾紐斯;所以嚴格來說,立陶宛在瓜分波蘭的時候有分到一杯羹,這算是蘇聯特意分給立陶宛的「賄賂」
(娜潔雅是我家白羅斯的名字,「Надзя」,寓意「希望」)
1863-1864年,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的前波立聯邦地區,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史稱「1863大起義」、「一月起義」
卡斯圖斯.卡利諾夫斯基,一月起義中最重要的白羅斯領袖
不僅親自領導武裝起義,還發行了歷史上第一份白羅斯語報紙《農民真理報》,也是歷史上第一份以拉丁字母拼寫的白羅斯語出版刊物
透過以本土語言發行報紙,喚醒民眾的民族意識與階級意識,讓他們意識到「我們農民是革命的主力軍」
由此,《農民真理報》成為白羅斯民族自決的起點
(自己在讀到卡利諾夫斯基被處死的時候才26歲時,我超震驚的……為什麼這麼年輕,為什麼這樣的精英只活了26歲?)
(續)
軍團的旗幟上寫著兩個年份:1863和2022,2022是代表軍團成立的年份,1863就是代表一月起義
一月起義期間的娜潔雅,第一次開始產生對自己的獨立認同:「我們也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化,原來我可以不是隸屬於立陶宛或波蘭的一部分,而是屬於白羅斯人的獨立白羅斯」
「孩子們,我們是否已經忘記,我們曾多盼望光榮的自由
我們之中多少人長眠地下,在被蒙蔽的土地中
無論有多少莫斯科佬,我們都與你們一起追逐
或者最終『農民』一詞,再也不能拿來羞辱我們
俄羅斯沙皇壓迫我們,夥同那些領主老爺
他們佔據了我們的門廊,敲打著我們的門
我們怕什麼絞刑架,穆拉維約夫的領帶
我們不能繼續跪著,外國統治者再也不能指手畫腳」
(續)
我們之中多少人長眠地下,在被蒙蔽的土地中
我們有大鐮,我們有斧頭,有維爾紐斯來的雅西卡
我們一起揮舞戰鐮,你我只有這一條路」
《農民真理報》的故事有被改編成歌曲
(雖然白羅斯語的「維爾紐斯」,應該翻譯成「維爾涅」或「維爾尼亞」會更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