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愛上爛梗
今天看到大坦誠的文章,可能是因為跟我的本科系有很大的關聯,所以又沒忍住打了一長串的話。

就下收吧
Fish🐳愛上爛梗
Fish🐳愛上爛梗
我想到實習時候那個因為媽媽覺得小孩沒問題,而被迫待在普通班的特殊生,那時候我幾乎天天去找她,老師原先會管她,最後放任她,她在上課時很像是班上的幽魂。

但不要責怪老師,因為她盡力了。已經有二十多個學生要照顧,我覺得可以理解這樣的崩潰感。但在我心中她是一個好老師,是因為她試著讓這個班的學生了解這位學生的狀態,不能說每個學生都對她友善,但或許這對小一的學生來說是第一次遇到與他們不一樣的人。

而他們試著去了解這樣的不一樣。
Fish🐳愛上爛梗
我又想到畢業前從別系的教授聽到的事情。總而言之,我們系上教授的小孩也是特生,狀況可能跟一般生有些落差,而老師指派一個學生要照顧他,那個學生恰恰就是別系教授的小孩。其實,別系教授對這件事很生氣,因為他小孩幾乎是必須事事照顧這個同學。
Fish🐳愛上爛梗
融合教育真的好嗎?我其實一直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但同時我又覺得他有一個必要性存在,只是融合這件事,他背後必須要有很多的努力,要有普通班老師、要有特教老師、要有家長、要有特殊生,要有一般學生等等,缺一不可。
Fish🐳愛上爛梗
這不是一個光喊口號,甚至說把學生硬塞進普通班就成功的事情。因為實習的經驗,所以我一直是支持不能硬把一個學生放在不適合的位置,強制放在一個地方的融合我覺得是最爛的做法,這件事必須循序漸進,不管是對一般生來說,還是對特殊生來說。因為特生不該影響到一般生的受教權,他們的特殊不會是他們的擋箭牌。
Fish🐳愛上爛梗
我自己會認為有必要性存在,是因為我覺得對特生來說融合是一種讓他們適應社會的一種方式,畢竟這是一個一般人居多的世界。

但我覺得融合這件事對一般生來說,其實也很重要。這是一個機會讓他們去理解「不一樣」。

人會因為不一樣而去傷害、去排擠他人。可是,我在想如果當他們在小時候就理解不一樣也不要害怕,試著去理解這樣的不一樣,甚至了解人的多元性,這樣電視上出現的攻擊、對罵是否就會少很多呢?
Fish🐳愛上爛梗
但也有可能我這是理想化的想法,
只是我在打這段文字時,我突然想起來實習時候那些小一生會在每次我來的時候都會很開心的跟分享這個小孩又做了什麼事。
或許他們其實還未明白這樣的不一樣意味著什麼,
但我又覺得或許是可以相信的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