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懇請各位旅人高抬貴手】
要講大罷免,但因為噗主現在心情被緬甸地震弄得很亂很脆弱,希望不要有尖銳言論(跪著)
如果噗主自評受不了刺激會刪噗,非常對不起
ಠ_ಠ
抱歉因為噗主現在思緒很亂會打很慢TT可以的話希望旅人等噗主先講完TT(一邊對抗地震帶來的感受一邊試圖組織思緒)
swan4777
先給你抱一個
salad2645
ಠ_ಠ
@arashicat - [其實不樂觀] #我不養共匪 #全台大罷免 #趁你還可以
不說別人,單說花蓮王
噗主今天有跑一趟地方議員辦公室,跟議員助理會談
結論是,太難了
我永遠記得,當初蕭美琴VS花蓮王選輸之後,社群上出現的那篇控訴:
花蓮人接受蕭美琴的幫忙,然後轉身把票投給花蓮王

...............................是啊,能怎麼辦呢,這就是花蓮的遊戲規則

我知道不是只有花蓮這樣,但花蓮的狀況之嚴重真的是,外縣市可能很難想像的艱難
ಠ_ಠ
一言以蔽之就像:
你是小夫,跟著胖虎一起捉弄大雄,雖然你覺得他很傻很蠢,但其實你也記得他對你做過的那些好事
你有時候在捉弄他的時候會想,自己好像做得太過火了;
夜深人靜的時候你也會想:我真是個壞蛋,怎麼對那樣的人做出那樣的事
但當胖虎靠過來,找你一起欺負大雄,你的身體就彷彿突然變成個自動執行指令的AI,會幫忙胖虎想辦法,甚至還會應和胖虎的想法一起笑
ಠ_ಠ
花蓮人都知道,花蓮就是這樣
花蓮人都知道,這就是花蓮的遊戲規則
花蓮人都知道,就算你想要起身反抗,但你挺身而出時,害到的不一定是自己,而是你身邊最重視的存在
ಠ_ಠ
............就像噗主,已經多次想著:大不了就搬出花蓮
那我家人呢?那些年邁的、完全離不開花蓮的、那些生我養我,我最重視的人
他們會怎麼樣???
ಠ_ಠ
我真的不敢拿他們去賭
wine9700
如果這樣想能減輕妳的罪惡感的話就這樣吧,反正欺負人的是胖虎
ಠ_ಠ
所以我也很佩服也羨慕八炯
他是那麼厲害又明亮,即使花蓮的微光只有一點點,他也那麼拚盡全力地在蒐集、在匯聚這些一滴一點的微光,形成哪怕只有手電筒的光也好
他知道自己會照亮這片地區,就算被照到的人只有幾個也好;因為被照到的那幾個,一定也會成為傳遞光芒的光
ಠ_ಠ
抱歉我真的沒有想吵架,也不是想卸責
我今天自己親自去了議員辦公室欸....................XD旅人到底在不滿什麼
ಠ_ಠ
我說我想揭發花蓮王壓迫我職場的處境
議員助理聽了靜靜告訴我:你以為我們不知道嗎
sake4308
抱抱噗主
ಠ_ಠ
你知道這句話的重量嗎?
你以為我們不知道嗎
這句話說的是,議員早就知道這件事了,而且這件事不只發生在我的職場,還發生在花蓮所有角落
那為什麼不揭發?議員欸,握有這麼多證據,上台洋洋灑灑列一列就可以了吧?
議員助理說:因為必須握有實際的證據
candy1892
想抱抱噗主,雖然有點看不懂
ಠ_ಠ
舉個例子:
1. 花蓮王浪費公帑,把自己的照片印在所有國中小聯絡簿上→這可以上議場質詢,因為這有絕對無法卸責的證據
2. 花蓮王因為A店家不肯配合,所以不給A店家資源→這沒辦法成為證據,因為(照議員助理的說法來說)這件是本質上並沒有違法
也就是說,對,他就是花蓮的王,反正今天他要怎麼選合作對象,都是他爽了就好
ಠ_ಠ
反正合作對象都不是公家機關,本來他就有自由挑選的權利(BY議員助理)
ಠ_ಠ
所以我剛剛真的被旅人發言氣笑
你懂嗎?我好不容易抱著必死的決心打算站出來講這件事,結果被議員(助理)輕飄飄打了回馬槍的那種錯愕和失落
ಠ_ಠ
可以的話誰不想給花蓮王一個痛快
但是要怎樣才能讓他真的痛?這點連議員(助理)跟我討論半天都沒有具體的方向(說以我想揭露我自身的環境這點)
ಠ_ಠ
反正我真的是氣到笑
你行你上,不然你給一個最有致命性的建議企劃方向讓我們去執行
ಠ_ಠ
(深呼吸)先暫時這樣,我要去處理我的情緒了
不好意思帶給旅人不好的體驗
candy1902
拍拍噗主,能感受到文字裡的無助,但外縣市真的很難幫助你們,只能支持你們能夠奪回花蓮的自由。
而且至少也有努力過了,你有想要改變的想法也很棒了。
ಠ_ಠ
謝謝旅人
沒有打算放棄,只是今天被潑了一盆冷水,所以要花幾天思考怎麼調整對策
二階我已經簽了
candy1902
希望你們能成功
lychee5249
看到羨慕八炯有點想笑,不過噗主高興就好XD
beetle1081
你的第二點可以展開說說嗎 具體是不給什麼資源
mango9061
這種手法應該很常見,簡單來說就是收回扣。

公家機關需要採購一批文具,然後跟店家購買,假設文具一批的價格報價是10萬,會要求店家開成15萬,多出來的5萬就這樣默默的消失了,店家不配合,大不了找其他人,這種方法可以廣泛的利用在任何公家機關招標的所有外包工程、活動、會議等等。
mango9061
想跟噗主說點自己的想法,就目前的情況,短時間內花蓮的情況真的無解,唯一能做的,就是就自己能力範圍內,去嘗試理解花蓮為什麼變成這樣的原因。

我從小在苗栗長大,大學到花蓮念書,現在還是回到苗栗,老實說兩個縣市很多的問題都很相似。

人口老化快速,青壯年人口外移,老實說不是不想回家鄉,而是當地就業的難度太高,觀光業、農/牧業的不穩定性,其他2級產業很難開發的情況下,要怎麼找到新的出路,讓整個地區有活化起來的機會,應該是目前花蓮如果有人想嘗試推翻花蓮王,可以去想的地方。

公家機關運作上偏向制式化集權化,在當地競選縣長、議員、委員、市民代表、鄉鎮市村長的人,就是那些老面孔/老勢力,時間一久大家也習慣照著他們的遊戲規則去走,這部分要怎麼去打破這種遊戲規則,短時間內很難。
mango9061
苗栗這幾年雖然漸漸有新血出來從政,而產業方面因為竹科外溢效應而有新的曙光,但至少5~10年之內,還是要照舊有遊戲規則去走,而10年之後能不能突破現在的遊戲規則,誰知道?這就是現實。

或許噗主覺得只是罷免、只是把票投給真的會做事的人、只是想爭取公平,但這些的背後,有多少利益牽扯,真的很難說。

財團提供給政治人物所需的幫助,換取其上位後給予的政治資源協助,而當地居民為了生存,可能或多或少與財團有直接或間接的接觸,人情世故下,變相的也會支持財團支持的候選人,而政治人物在勞工和財團的糾紛中,必定是偏袒給予他協助的財團,而去委屈勞工,在沒有新的變數下,這樣的情況很難瓦解。

想說的大概就這些,希望噗主看開點。
ಠ_ಠ
lychee5249: 抱歉 稍早真的是思緒和情緒都不太穩 給旅人見笑了
beetle1081: 謝謝旅人願意詢問 具體跟 mango9061說的操作差不多
ಠ_ಠ
mango9061:
>>老實說不是不想回家鄉,而是當地就業的難度太高,觀光業、農/牧業的不穩定性,其他2級產業很難開發的情況下,要怎麼找到新的出路,讓整個地區有活化起來的機會,應該是目前花蓮如果有人想嘗試推翻花蓮王,可以去想的地方
真的……很有感
我今天跟議員談完也是在思考這方面的事情
我覺得花蓮乖張(?)的情況是,就像您說的,就業真的很有困境(產業選項太有限),但另一方面,整個環境裡大家又有一種,不想因為產業快速發展,而交出現有環境裡這份悠閒的感受(具體體現為花蓮人滿多會抱怨連假的人潮)
很謝謝您跟我分享這麼多,如果我後來有什麼新想法或想討論的事情,會再發上來
真的謝謝您!
ಠ_ಠ
抱歉因為自己最近狀況也不是很好,所以這噗我先消音了
會在比較有精神面對討論的時候才打開這噗
再次謝謝這噗裡面的所有意見,包含不是很認可噗主觀點,但沒有用力酸噗主的旅人
mango9061
“整個環境裡大家又有一種,不想因為產業快速發展,而交出現有環境裡這份悠閒的感受”

這句話就苗栗過往的經驗,其實不太一樣,與其說是不想放棄悠閒,不如說是被迫轉念成這種想法。

想開發2級產業,伴隨而來的污染問題、環評問題、利益問題、交通問題等等,沒這麼好解決。

苗栗最好的例子就是大埔事件,從提出到現在開發到一半,至少20年的時間,期間不是沒有反對意見,過程中不斷的協調、妥協、周旋的情況,只是沒有放在大眾目光下去審視而已,而唯一一次被大眾看見的張藥局強拆事件,卻成就了“苗栗國”這個貶意的稱呼,那時候真的很難過,好不容易可能有新的突破口,但卻因此整個區域發展停滯了10年左右,而這些我相信非當地人真的很難體會...
mango9061
現今花蓮最急迫性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穩定的交通方式,太常因為地震、颱風、暴雨等等的緣故,直接變成陸地孤島。

而這部分是覺得有兩個可能性,其一是發展海上公路,基隆-花蓮、宜蘭-花蓮的遊輪式旅遊,目前知道是有每天來回各2次的蘇澳-花蓮,單程沒記錯要3~4小時,而基隆到花蓮就有以前的紀錄,單程約7小時。

相較於鐵路、公路運輸,遊輪花費的時間和金錢都是其他運輸方法的2~3倍,既然如此,該如何去改進這種“慢遊”的旅行模式,讓旅客心甘情願去選擇這種交通方式,感覺可以好好想想。

像阿里山的林鐵,單程需要4小時,自行開車或是搭乘大眾運輸,大約1.5小時就可以到達,但願意搭乘的人還是不少,而這當中的經驗是不是能參考看看?
mango9061
其二既然往北的蘇花、往西的中橫後續發展困難,有考慮往南加強和台東,甚至高雄、台南、嘉義的聯繫嗎?

過往因為花蓮的農產品,和南部有不少的重疊性,又因為運輸的成本,價格也會高出很多,導致很難打入南部的市場,而花蓮發展的比較好的地方,又比較在北面,所以幾乎農產品都是往北部送,但碰到天災,就會很慘。

那麼向南發展的可行性,是否能夠試看看?雖然天災後台東也有成為孤島的情況,但相較於花蓮好很多,但如果要往南發展,那麼花蓮該如何拿出特色性的東西,讓南部的消費者買單,就是另外一個要去思考的地方。
mango9061
拿水來說,東部的水質相較於中南部來說,真的好很多,很多知名的酪農業都集中在東部,像羊羹目前台灣產的知名店家,也幾乎是位在東部,那用這點去生產新產品,感覺可以去嘗試。
mango9061
至於花蓮王提出的高鐵延伸案,老實說只對觀光有幫助,但在其他產業上,壓根一點幫助都沒有,沒辦法把產品更快速的運出去,那這個東西建來就只是讓他更好撈錢而已。

現在有事,之後在慢慢打一些東西,有些是苗栗這邊目前做了感覺不錯,而花蓮也可以嘗試看看的方案,希望能緩解噗主的焦慮感。
mango9061
1、發展特色性產業,並加以精進。

苗栗大概在西元2000年前後,開始推動一鄉鎮一特色的方針,這部分其實民間的配合、政府的協助、願意配合的嘗試者都很重要,至少這麼多年看下來,其實很多地方都是不斷嘗試-失敗-再嘗試很多很多次,才勉強摸索出一個模糊的方向。

就算是一開始就已經確定的產業走向,也需要不斷的精進,就最知名的大湖草莓來說就好,從一開始種植草莓,先研發香氣重的草莓品種,後因為大眾喜甜,開始研發甜度高的品種,又因為草莓病蟲害問題,又開始研發抗病性高但口感大眾能接受的品種。

種植方式上,從一開始的地植,到現在的高架化溫室化;從早期只有冬季約3~4個月能採收,有時碰到天災、病蟲害,可能整年的心血就都沒了;到現在採收期可以從11月到隔年4月,溫室盆栽管理也讓很多的問題在發生初期就被發現。
mango9061
這些說來簡單,但實際上卻走了超過20年。

那麼反觀花蓮,10多年前求學時熟知的剝皮辣椒、花蓮薯、玉里羊羹、麻糬等等,現今好像還是還當年差不多,扁食、光復糖廠、馬太鞍濕地等等景點,這麼多年了,有新的突破嗎?好像沒有...

這部分如果沒有人先動,一般民眾沒技術、沒方向、沒資源,更不可能動作,那麼能不能當成一個突破口試看看?
ಠ_ಠ
mango9061: 天啊我點進來的時間太剛好了 先謝謝旅人這麼詳實而完整的經驗分享和建議!!!!我消化一下!!!!!
mango9061
因為我要整理一下思緒,所以可能打的有點慢,能幫到噗主就好。
mango9061
2、弱勢族群及低收入戶的問題

這部分是有聽長輩說,但實際沒接觸過,當時聽完後能理解為什麼前縣長出事後,還是有很多人挺他...

就長輩的說法,苗栗多山路,但道路情況都維持的很不錯,不管是路況或是道路兩旁的景觀植物,看起來都是長期有人在整理,這部分據說都是找單親媽媽、弱勢族群,由縣府支付薪資,聘僱他們進行整理,或許做的速度比起專業人士慢,但至少讓他們有養活自己的機會,而這些人通常也會珍惜得來不易的工作機會,在很多細節上反而比專業人士更細心。

但實際操作就比較不清楚,人員是怎麼選出來的?那些道路是需要養護需求?薪資要如何計算?聘僱時間多長?

這部分可能有能力去施行的人好好想一下。
mango9061
3、尋找/挖掘當地“不可取代”的優點,並努力的把優點放大再放大。

景觀方面,南投的日月潭、嘉義的阿里山、台北的大屯火山、花蓮的太魯閣等等。

人文方面,台中大甲媽祖遶境、苗栗白沙屯媽祖進香、基隆和平島王爺海上遊江。

歷史方面高雄的六堆聚落、鶯歌的陶瓷、深坑的豆腐。

這些都是無可取代的東西,而要怎麼去挖掘並推廣,這也是需要長時間去經營,而推廣成功後,後續要如何擴大它的影響力和可看/持續性,也是需要集思廣益。
ಠ_ಠ
mango9061: 彙整了一下旅人的意見+噗主朋友的意見:
20250329 地方對話空間重建模組.docx
旅人幫我看看還有沒有什麼建議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嗎?
mango9061
抱歉,這兩天有點忙,不太有時間回。

首先會覺得被迫沉默和被迫消音的部分,會建議不要一開始就提出來,因為雖然他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你一來就翻到檯面上,難道大家都不知道嗎?

其實並不是,而是因為出社會後被社會拷打後,而做出的自我保護的下意識行為,如果一開始就翻出來,那就是表明了我要跟政府對著幹,那又會有多少人願意和你一樣不怕死,只知道傻傻地衝?

所以口號我是有想到一個--"不要讓容忍、體諒,最終變成了習慣",舉例的部分可以先從一些小事做起。

例如某些交通要道,每次上下班的時候都會塞車,而解決的方法,可能只要調整一下號誌燈,就能讓交通變得順暢很多,但因為大家都"習慣了",所以從來都沒有人提出要去調整的選項。
mango9061
而山區部落的部分。拿收垃圾這件事情來說好了,我相信很多偏鄉應該是沒辦法像市區一樣,每周都有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可以丟垃圾,更大的可能性是固定有一個垃圾集中區,每隔一段時間會有清潔隊來清運,但垃圾集中區的位置、管理情況、衍生出的衛生問題等等,一定有很多,相信對於這些問題,很多人不是沒意見,但有時候你體諒我的難處、我容忍一下,最終就變成了習慣。

這類型的小事情一定有很多,會建議先從這些看似很小的地方下手,畢竟相較之下容易解決
mango9061
用小事去積累信心,然後再把事情慢慢地越做越大,花費的時間或許比較多,但相對的會願意和你一起負重前行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然後有機會,多去看、多去聽、多去想,一件事會變成現在的狀況,一定是有脈絡的,不可能從一開始就是現在所看到的結果,而怎麼去找出這些脈絡,老實說才是最難的,但一旦你抓住了,你想要去說服其他人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變得簡單很多,因為你理解了過程,你能知道也能同理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你什麼都不知道啦!"、"說的好聽,碰到這件事情的又不是你"、"你還年輕,想得太簡單了",諸如此類的話語,我相信很多人都被這些類似言論講過,所以多問多看多聽多想多代入,有時候不要怪別人不相信,而是有時候失望太多次,每次失望之後又鎖上的門,沒有這麼容易打得開。
mango9061
然後產業突破口部分,不要從"理想"去發想,從"現實"層面去構思,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大筆資金和時間能夠不斷地去嘗試,其實比起一開始就要發展一個完全沒接觸過的東西,會建議從舊有的產業先下手。

用剝皮辣椒來舉例好了,其實我一直蠻好奇,為什麼沒有人想說要開發馬告風味的剝皮辣椒、刺蔥風味的剝皮辣椒拌醬、蜜香紅茶風味的剝皮辣椒等等,都有看到各式各樣的剝皮辣椒料理,反而在剝皮辣椒本體上,沒有人去亂搞,老實說光是結合花蓮當地特色,剝皮辣椒就能玩出很多新花樣。

用本來就有的產業去拋磚引玉,因為舊有的經驗比較足,研發所需成本也比較好估算,後續行銷、推廣、產品回饋再關注一點,要踏出第一步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有了開口後續就會簡單很多啦~
ಠ_ಠ
mango9061: 先謝謝旅人!回覆不急,噗主也是有時間才能處理和消化您的資訊
不好意思等我有空拜讀、消化完再回您🙏
ಠ_ಠ
mango9061: 不好意思久違推這噗
ChatGPT - Regrowth|地方創生GPT
依照我們的討論先做了GPT,如果您有空+有帳號的話,可以幫我試試看還能怎麼改進嗎?
mango9061
點進去可是沒看到東西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