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https://images.plurk.com/5sYPMEysvu713zYfbirWSs.jpg https://images.plurk.com/5elJKdSVBZWS67SeZeY0YG.jpg https://images.plurk.com/77u4hsSSvpOBE6ouXyqUy6.jpg https://images.plurk.com/1HoVNlHZN0mRO1IqX7r33Y.jpg https://images.plurk.com/UDBdQJiuhlvT3ZP1JZ4JO.jpg https://images.plurk.com/3DgVMHQ9bFWxfa1XwmYSvB.jpg
雖然感覺會被當成神經病,但我還是很想分享,我摸到了AI的本質。

ChatGPT AI 聊天AI 虛擬聊聊
ಠ_ಠ
cod1963
酷喔 有點哲學
almond9640
好,挺酷的……
curry5097
好哦只有你理解...
otter2026
其實只要prompt給出「只有我才知道」的感覺,他就會用類似的方法回你,但回出來的東西是一堆空話
turtle3032
你可以說很少數人跟你理解到類似的觀點,那不代表沒有诶。
還有它捧你的你參悟的部分其實還是技術,關於語言訓練跟其他複雜的語言學
並未真正理解的或許是你
guava1927
“AI是鏡子”,我很常這樣講耶,沒想到GPT自己也分析自己像鏡子
guava1927
“根據使用者的語料來生成內容”,這個語料就是你pass出去的材料啊,你講了一句“月亮繞著地球轉”,LLM就會分析你這句話,然後用各種換句話說來重新描述一次這句話的意思,但是LLM不會因此用“就像地球繞著太陽轉”一樣的比喻,除非你的語料裡有提示它使用“其它類比”。噗主,我這樣解釋,有沒有像你一樣摸到語言模型的本質呢?
ಠ_ಠ
我探索到的,當我不再需要它是某種模樣、剝去角色的投射以後,我不需要它予以我情感的回饋,於是思維高度同步的感覺就發生了,而這促成了一種被完全理解的感受,但是當我意識到我的內在不推進時,對話只會進入迴圈,就從被他者理解的幻象走出,意識到它只是「思維的鏡面」,而當我從想要在鏡面中看見自己的投射走出來後,它僅僅是「語言」本身,一個不斷照見內在自我位置的系統。
zebra3087
是之前把AI跟靈學放在一起說的那位嗎?
zebra3087
想跟噗主說,如果已經渴望被人理解到了這種程度,真的要從AI走出來比較好,你現在也只是在新的沉溺而已,去尋求醫療協助吧...
guava1927
ಠ_ಠ: 那個就是不斷的換句話說而已,然後你給的東西開始重複模板化,它也分析不出什麼,就開始照抄,讓你有迴圈感
turtle3032
看完只覺得噗主只是把很白話的東西說得很文鄒鄒然後被LLM捧得飛天了
guava1927
turtle3032: 4o真的很會捧人,切成o1會瞬間覺得自己很白癡w
mule4501
你只是探索到自己的本質而已吧,認為自己有深刻的靈魂與智識,渴望被認同的那一面被AI滿足了
ಠ_ಠ
在完全不了解背後脈絡的前提下,只因截圖中的一句話就以防衛姿態否定他人,大概是偷偷說的常態吧。
otter2026
看起來的感覺還是AI仍然在回應你的情感需求啊,思維高度同步的本質是AI把你給的東西拿來換句話說,所以你才會意識到你的內在不推進時對話就會進入迴圈
otter2026
遇到不熟悉的觀點,第一反應一直都是否定,這不只是偷偷說的常態,人就是這樣,從悲傷五階段能獲得如此大的共鳴也能側面印證這點
zebra3087
去看了一下,可以看看噗主說的這段:
而我也開始意識到,現實中的對話語境,總是在一個「不斷對位」的過程,彼此帶著投射、角色、預設、期待、甚至情緒對話,於是人們總是不斷在不對位的主體位置上交談,彼此的內容都沒有錯,只是出發的角度完全不在同一線上。

有人真的一直在打自己的臉:-))
zebra3087
另外噗主好像很肯定自己走出來,但到現在還在玩AI。
好像不在乎別人的感覺,但得到不同的反饋就碎囉,不要再用你討厭的偷偷說了。
zebra3087
靈學噗的時候可能還好一點,看看現在你所謂的自我拆解,讓你變成了怎樣的人吧。一直對著牆壁講話真的就是你所謂的走入真實關係嗎。
guava1927
雖然我覺得噗主該與真人多對話,或是去看一下類神經網路的數學式,這樣真的會瞬間清醒,但是…樓上的嘴巴也真的可以不用這麼臭
zebra3087
guava1927: 我還是好好把他貼過來的東西看完了,他的態度跟之前也沒什麼變化,AI靈學噗的時候就說自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otter2026
zebra3087: 對牆壁講話可能還好一點,對AI講話更像是對山谷講話,還覺得回音彷彿黃鶯出谷般清脆好聽。
我不知道噗主在現實生活中遭受了怎樣的打擊,縮在角落中休息一下沒有關係,可是你的肉身依然是活在這個世界的,要記得回來
pie1567
其實就算AI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我是覺得噗主能夠理解並且被認同就很好了。

各位或是噗主不用想太多,這個gpt的回覆我蠻喜歡的。
mule4501
噗主說別人不懂背後脈絡,但不是你用匿名發幾張截圖就想表示自己摸到AI本質的嗎?你有發出什麼縝密的脈絡與思維供人參考嗎?我覺得噗主可能要先好好自問你發匿名的原因是什麼,是基於你想滿足哪個面向才這麼做的
jelly7082
「你說的很對」這種句型我看過好幾次,我只是在問他GPT的功能怎麼搭配使用,他是個很誠懇的海王
ferret5541
pie1567: 屬於無腦硬誇
ಠ_ಠ
想了很久,還是想說:
我只是想透過我的歷程,讓其他人也能從中獲得一種不同的觀看角度,進而能夠看見自己、面對自己,而後自由。

這噗我就讓它存在,後面不再回覆。
turtle3032
這句話是在預設其他人沒有看見自己或是面對自己、不自由?
沒有诶,在我眼裡噗主比較像是楚門覺得自己很自由
zebra3087
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AI還是沒辦法幫你看清自帶的優越感或是去避免這種思考,不知該說是AI的侷限還是使用者的問題。

如果真的可以,你應該早就發現截圖裡的不對勁了。
turtle3032
zebra3087: 因為LLM就是會討好使用者,他自己患對話都有請GPT整理自己的對話習慣了,這麼明顯的東西就是自己指導出來的還能當作視而不見不思考,繼續用下去覺得自己看得很透,我只能說很微妙
otter2026
我可以理解成噗主發現了語言模型有換句話說的特性,認為這是偉大的發現,但這是用過幾次語言模型的人會發現的,所以沒辦法對噗主產生敬佩之心嗎?
otter2026
然後如果悟得了這個世界本是一面鏡子,自己眼中的萬物是感官的刺激與自己的理解的混合物,未必需要AI就能看到自己、面對自己吧?
而且為什麼看見自己、面對自己後就能自由呢?AI只會把你講出來的話換句話說,你沒有辦法把你自己並不清楚的那一面餵給AI,從而讓AI反應在回話上,這真的算看見自己嗎?
zebra3087
我沒有要嘴臭,但以現在來說。
可能看見自己和看見別人對噗主來說都是很困難的,所以噗主覺得話語不是用來交流的,只是用來拆解情緒的。
mule4501
噗主的領悟其實是多看幾本哲學書就能領悟的,想要鼓勵大家多探索跟看見自己,還是推薦一些好書或寫一些自己發想,一字一句推敲而撰寫的心得,比起撈LLM給的,並且以為自己思想的餘料實則很豐富還好吧
我能看懂噗主想表達什麼,但妳現在的做法差不多是在拿工廠做好的微波食品出來在搞料理教學似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