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紹(偽大叔一枚)
黑熊學院:
https://images.plurk.com/596X3h4TnTjJ58Ca22af25.jpg
黑熊學院 Kuma Academy (@kuma.academy) on Threads
中國發動戰爭前,可能有的三大前兆

首先要說明,任何戰爭都不是在一夕之間突然發生。

如果有打過世紀帝國,就會知道玩家準備出兵前,必須盡可能儲備夠多的資源——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再來,得屯兵力、派斥侯勘查地形,乃至先做好防禦工事,建立前線軍營、軍事基地。

因此,歷史上任何戰爭在開打前,都會有一些徵兆。如果不是處在資訊封閉狀態,只要細心留意,一般不難察覺。

(文長下續)
徐子紹(偽大叔一枚)
烏俄戰爭開始前,俄羅斯就著手興建永久性與暫時性的設施,作為軍事戰爭的準備。

烏克蘭約4-6個月前就收到歐美的情報警示:俄羅斯即將出兵烏克蘭。

在2022年2月24日烏俄戰爭開始「前」,俄羅斯進行了無數次的網路攻擊。事後發現,隨著逼近開戰日,頻率是逐步增加。例如原本每個月10萬次攻擊,會到每個月30萬次,並且頻率仍急劇升高。

事實上,俄羅斯入侵前,烏克蘭政府也正是觀察到這一頻率,提早攔截並警戒。
徐子紹(偽大叔一枚)
台灣不是烏克蘭,地形和周邊局勢完全不同。但我們嘗試以易懂的方式,參照台灣現況寫可能的徵兆:

1️⃣中國對台挑釁行為增加,間接製造「狼來了」效應

包括陸海空越線,或是製造非傳統攻擊行為測試台灣的應對能力、增加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例如:

・海警船突然登艦檢查製造衝突
・駭客癱瘓我國網路及通訊設施
・破壞民生基礎設施,如割斷海纜、攻擊天然氣接收站
徐子紹(偽大叔一枚)
2️⃣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戰爭需要許多物資與人員準備,也需要許多支持戰爭運作的設施與基地。

若要大規模入侵台灣,則中國可能短期內在作戰區域附近增加許多暫時或半永久性的機場、港口與防空洞,甚至油料、物資儲藏設施與野戰醫院。

要開戰,一定需要有足夠空間儲藏武器彈藥、醫藥,甚至裹屍袋。後勤人力也必須足夠。

3️⃣法律戰、輿論戰、心戰的交錯運用

戰前的輿情操控無論從頻率或姿態,轉變會明顯地極具攻擊性,且十分好戰。 ​ 烏俄戰爭前,俄羅斯就曾公布大量假訊息、照片或影像,去指控烏克蘭攻擊俄羅斯,這項指控會充滿細節並相當具體,意圖讓外界相信侵略方論述。 ​ 簡單說,侵略國會塑造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合理化侵略行為。
徐子紹(偽大叔一枚)
上述這三個方向係以過往歷史所能推測的前兆,隨著現代戰爭的多樣性與非傳統性,若發生其中一項就是提醒大眾要有所警惕:

【個人與家庭應變計劃】

・家中的避難物資盤點補充(過期物資汰換)
・重整避難背包(家中成員重啟討論)
・通訊備案(行動電源、替代通訊手段如收音機)
・避難路線規劃確認與調整(例如哪裡可能封路)
・盤點與親友的集結地點
・確認避難所的狀態與替代方案
徐子紹(偽大叔一枚)
【政府的應對】

・「全民防衛動員計畫」啟動,動員徵召後備軍人
・組織各地民防單位(民防總隊、義警義消)
・組訓特種防護團(例如道路橋樑、通訊設施被破壞時,需要調動民間專業機具及專業人員進場支援)
・聯繫地方民間組織與民間民防單位,包括巡守隊以達社區守望相助

【戰爭開打後會面臨到的難題】

我們缺少戰爭後的討論,亟需社會共識與相關法規因應,礙於篇幅之後再來詳談。
徐子紹(偽大叔一枚)
敵國要發動戰爭,絕不是一步到位。最重要的是在平時就多多參與討論、建立個人與家庭的避難計畫。

人民在平時就應監督我們的政府建立國家防衛力量,而不是只喊著拼經濟。要有安全,才能確保經濟持續運作與增長。不然連命都沒了,如何拼經濟?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