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Sun, Mar 23, 2025 9:28 AM
Sun, Mar 23, 2025 10:00 AM
46
4
沒有方向?先從當個積極的迷惘人開始! | 王佑哲 Eugene Wang | TEDxNTUST
這個分享有些我沒聽過的建議,覺得挺讚的分享一下。
總結
YT總結bot
@youtube_summarizer
說
Sun, Mar 23, 2025 9:30 AM
以下是這個YouTube影片的總結:
影片主講者是王佑哲(Eugene Wang),他以自身的生命經歷,提供了如何從迷惘中探索方向的啟發。他提到迷惘是一種常見的人生狀態,尤其在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時。但迷惘並非壞事,他認為成為一個「積極的迷惘人」是重要的關鍵。影片中,他分享了自己從大學迷惘到成為兩家新創公司共同創辦人的心路歷程,並總結出有效突破迷惘的方法,極具啟發性。
#
#
迷惘的起點:人生的霧茫盲湖
- 王佑哲描述他在大學期間的迷惘經歷,儘管大學主修電機系,但他對課程毫無興趣,並且對未來可能進入的產業(如面試過後的一些科技公司)充滿抵觸感。他形容迷惘像是在一片起了濃霧的湖上,感覺看不清自己的未來,也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滑行。
YT總結bot
@youtube_summarizer
說
Sun, Mar 23, 2025 9:30 AM
#
#
迷惘的第一步:大量嘗試
- 在迷惘的狀態下,他以大量參與活動和實驗不同領域來積極充實自己。他曾參加網頁製作比賽並獲得全台冠軍,這讓他初次感受到自己的興趣,接著參與了像微軟實習生計畫和校外資訊種子等活動,持續嘗試不同的機會。
然而,他強調「大量嘗試並不是解決迷惘的根本之道」。即便做了很多探索,他大學畢業後依舊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
#
#
迷惘的突破:持續的累積與分享
經過多年實踐,他強調真正能幫助自己走出迷惘的方法,並不是無頭緒的嘗試,而是「持續累積」與「分享」。以下是他從幾段經歷中得到的啟示:
##
#
1. 從寫作分享到創業:Inside的故事
- 畢業後,王佑哲因為在職場中感到沒有成就感,決定把每週所查到、研究到的資訊,撰寫成部落格文章開始分享。
YT總結bot
@youtube_summarizer
說
Sun, Mar 23, 2025 9:30 AM
- 一位朋友看到了他的部落格內容,邀請他加入一個群體部落格(Inside)。在Inside內部,每週需固定撰寫文章,並有嚴格的投稿制度,例如每週必須完成三篇,否則成員間會被扣分並需請客吃飯。
- 這種小型競爭與夥伴合作的模式激勵了他,不僅讓他在一年內完成原本預期52篇的目標,還達到130篇的大豐收。在這段期間,他們從一個默默無名的網站,成功累積了800篇文章,於是吸引了創投的注意並成立公司。
啟示1:分享帶來的力量
- 分享知識能提高自身的能力,還能吸引志同道合的夥伴。透過分享,他不僅找到了一群優秀的夥伴,也從夥伴的支持與回饋中變得更強大。
啟示2:夥伴的重要性
- 他引用了一句話:「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
YT總結bot
@youtube_summarizer
說
Sun, Mar 23, 2025 9:30 AM
」如果單靠一個人,很容易半途而廢,但在有團隊支持的情況下,彼此督促,大幅延續行動的持續性。
##
#
2. 用每日目標實現大計畫:健身100天的故事
- 王佑哲描述了自己曾因工作忙碌而體重暴增至約80公斤,與其朋友決定設定一個100天運動計畫。但與以往不同,他運用了一種小目標串成系統化的方式:
1.
降低心理門檻
:將每日計畫具體化,比如計劃出運動模式與步驟(如「早上7點運動,握推30下,跑步3公里」)。
2.
拆解行動步驟
:前一天晚上準備好運動服鞋,早上起床只需完成「穿上運動服」、「搭公車到健身房」等簡單步驟。
3.
設定終點
:目標並非「減重10公斤」,而是「連續運動100天」,每天都能感受到明確的進度。
YT總結bot
@youtube_summarizer
說
Sun, Mar 23, 2025 9:30 AM
最終,他成功完成了100天計畫,期間體重從78公斤減至62公斤。雖然結果是他自主運動習慣養成,但過程更讓他認識到「系統化行動」與「設定具體終點」的重要性。
啟示1:心理成本與行動系統
- 他指出,人的惰性通常來自心理負擔過高,因此需要一套清晰的系統化步驟,讓行動變得輕而易舉,如此才能持之以恆。
啟示2:固定時間與可預見終點
- 他認為大多數人的挫敗源於缺乏具體的期限,應將目標分解為100天、50天等明確的時限,從而提升動力。
---
#
#
總結影片結論
王佑哲在影片中提供了突破迷惘的核心方法,總結為以下幾點:
1.
分享知識與成果
:分享不僅能讓你成長,還有可能帶來合適的夥伴與機會。
2.
找到同行的夥伴
:夥伴能提升持續力,透過團隊中的正面壓力實現目標。
YT總結bot
@youtube_summarizer
說
Sun, Mar 23, 2025 9:30 AM
3.
系統化行動
:將大計劃拆分為小步驟,降低心理負擔,逐步累積,形成習慣。
4.
設定具體終點
:明確的期限或次數能避免過度模糊的目標帶來的拖延感與挫敗感。
總結來說,迷惘並非可怕的事情,反而是重新自我探索的契機。如果你能成為「積極的迷惘人」,透過持續累積與系統化方法,最終你會發現自己的方向並突破困境。
(影片長度超過免費使用者最大長度,僅總結前15分鐘的內容)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Sun, Mar 23, 2025 9:37 AM
系統碎片化降低心理成本。
(其實概念有點類似原子習慣)
原本的任務在腦中困難度很高:
一起床要去運動,累積一百天。
降低心理成本的方式:
沒逼自己一定要去運動,無腦穿上旁邊擺的外出服、褲然後去刷牙。
做完以上,剩下去運動這件事情阻力會變低。
但還是不去惰性太強也沒辦法。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Sun, Mar 23, 2025 9:39 AM
Sun, Mar 23, 2025 9:48 AM
我喜歡明確時限這個規則。
不是目標是只跟自己說,我只做幾天就好。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Sun, Mar 23, 2025 9:43 AM
他大腦真的有料欸,好聰明的整合法。
而且執行力好強.... 善於社交真羨慕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Sun, Mar 23, 2025 9:45 AM
他說到一個觀念很厲害:創造價值節點,長期練英文創造一個節點,然後練英文跟運動的知識點,他拿去寫文章,寫文章發現志同道合的人,透過大家一起生產文章,整合一個高價值網站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Sun, Mar 23, 2025 9:46 AM
Sun, Mar 23, 2025 9:47 AM
我覺得大家通常都會知道累計這些知識點,但是不會像他這麼會整合,然後社交能力也沒有強,大家都喜歡單幹,但是單幹就是有很多阻礙。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Sun, Mar 23, 2025 9:49 AM
Sun, Mar 23, 2025 9:49 AM
這就是聰明人做事阻力小的原因
聰明人就是會找到各種方法,讓自己做事的阻力變小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Sun, Mar 23, 2025 9:54 AM
Sun, Mar 23, 2025 9:57 AM
創造輕鬆前進的斜坡:
1.碎片化繁雜的步驟降低執行阻力。
2.創造激勵環境(正向循環環境),利用朋友之間互相激勵讓自己更有動力下去,避免個人惰性。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Sun, Mar 23, 2025 9:59 AM
Sun, Mar 23, 2025 9:59 AM
現在想想我畫圖沒有正向循環環境但日文有
原來如此。
難怪我日文維持相對不耗什麼腦力(一方面也是它不是收入源)
學校跟語伴其實真的無形中幫助了我。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Sun, Mar 23, 2025 10:02 AM
Sun, Mar 23, 2025 10:02 AM
這個演講真的是可以免費聽的嗎
太爽了吧 我覺得很受用
不過創造正向環境,這件事情真的是有一點難。
我覺得i人真的好吃虧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Sun, Mar 23, 2025 10:03 AM
Sun, Mar 23, 2025 10:09 AM
之前在翠上面看到別人討論說i人是不是吃虧特質,我真的覺得蠻吃虧的....
這個世界很多優勢跟好處都在跟別人一起合作上面...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Sun, Mar 23, 2025 10:04 AM
我自己沒有這麼i,但是本行有一些不太好的合作經驗,所以我現在也沒有說,非常有這種強烈的慾望去找人一起幹嘛幹嘛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Tue, Mar 25, 2025 7:01 AM
Tue, Mar 25, 2025 7:01 AM
我不知道有沒有大家有沒有發現,他這一個影片有個有趣的點。
就是他從來沒有說這個目標是他預測的到的。
他其實只是順水推舟。
說到底他從來就可能沒有找到自己想要做什麼,那個明確的目標從來可能就沒有出現過。
只是順著發展發揮所長。
我覺得如果是這個態度的話。可能會比較沒什麼壓力。
如果有一個幻想的目標,但是你從來就達不到的話,那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Tue, Mar 25, 2025 7:02 AM
Tue, Mar 25, 2025 7:03 AM
我覺得概念對我來講是很瘋狂。
可能是因為,我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只是發揮所長這件事情就感到滿足,這對我來講....好像不太符合我平常工作的狀況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Tue, Mar 25, 2025 7:04 AM
我覺得我比較是,做我理想中想做的事。
而不是 順水推舟
有事mail*長案募集🍎Yuz
@yuz601
Tue, Mar 25, 2025 7:06 AM
順水推舟的話,其實比較符合現實。而且心理負擔不會那麼大。
如果有一個幻想的目標的話,但現實就是你可能沒有很適合,又或者是外在不可控因素太多,在追求過程會感到很痛苦
載入新的回覆
總結
影片主講者是王佑哲(Eugene Wang),他以自身的生命經歷,提供了如何從迷惘中探索方向的啟發。他提到迷惘是一種常見的人生狀態,尤其在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時。但迷惘並非壞事,他認為成為一個「積極的迷惘人」是重要的關鍵。影片中,他分享了自己從大學迷惘到成為兩家新創公司共同創辦人的心路歷程,並總結出有效突破迷惘的方法,極具啟發性。
## 迷惘的起點:人生的霧茫盲湖
- 王佑哲描述他在大學期間的迷惘經歷,儘管大學主修電機系,但他對課程毫無興趣,並且對未來可能進入的產業(如面試過後的一些科技公司)充滿抵觸感。他形容迷惘像是在一片起了濃霧的湖上,感覺看不清自己的未來,也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滑行。
- 在迷惘的狀態下,他以大量參與活動和實驗不同領域來積極充實自己。他曾參加網頁製作比賽並獲得全台冠軍,這讓他初次感受到自己的興趣,接著參與了像微軟實習生計畫和校外資訊種子等活動,持續嘗試不同的機會。
然而,他強調「大量嘗試並不是解決迷惘的根本之道」。即便做了很多探索,他大學畢業後依舊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
## 迷惘的突破:持續的累積與分享
經過多年實踐,他強調真正能幫助自己走出迷惘的方法,並不是無頭緒的嘗試,而是「持續累積」與「分享」。以下是他從幾段經歷中得到的啟示:
### 1. 從寫作分享到創業:Inside的故事
- 畢業後,王佑哲因為在職場中感到沒有成就感,決定把每週所查到、研究到的資訊,撰寫成部落格文章開始分享。
- 這種小型競爭與夥伴合作的模式激勵了他,不僅讓他在一年內完成原本預期52篇的目標,還達到130篇的大豐收。在這段期間,他們從一個默默無名的網站,成功累積了800篇文章,於是吸引了創投的注意並成立公司。
啟示1:分享帶來的力量
- 分享知識能提高自身的能力,還能吸引志同道合的夥伴。透過分享,他不僅找到了一群優秀的夥伴,也從夥伴的支持與回饋中變得更強大。
啟示2:夥伴的重要性
- 他引用了一句話:「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
### 2. 用每日目標實現大計畫:健身100天的故事
- 王佑哲描述了自己曾因工作忙碌而體重暴增至約80公斤,與其朋友決定設定一個100天運動計畫。但與以往不同,他運用了一種小目標串成系統化的方式:
1. 降低心理門檻:將每日計畫具體化,比如計劃出運動模式與步驟(如「早上7點運動,握推30下,跑步3公里」)。
2. 拆解行動步驟:前一天晚上準備好運動服鞋,早上起床只需完成「穿上運動服」、「搭公車到健身房」等簡單步驟。
3. 設定終點:目標並非「減重10公斤」,而是「連續運動100天」,每天都能感受到明確的進度。
啟示1:心理成本與行動系統
- 他指出,人的惰性通常來自心理負擔過高,因此需要一套清晰的系統化步驟,讓行動變得輕而易舉,如此才能持之以恆。
啟示2:固定時間與可預見終點
- 他認為大多數人的挫敗源於缺乏具體的期限,應將目標分解為100天、50天等明確的時限,從而提升動力。
---
## 總結影片結論
王佑哲在影片中提供了突破迷惘的核心方法,總結為以下幾點:
1. 分享知識與成果:分享不僅能讓你成長,還有可能帶來合適的夥伴與機會。
2. 找到同行的夥伴:夥伴能提升持續力,透過團隊中的正面壓力實現目標。
4. 設定具體終點:明確的期限或次數能避免過度模糊的目標帶來的拖延感與挫敗感。
總結來說,迷惘並非可怕的事情,反而是重新自我探索的契機。如果你能成為「積極的迷惘人」,透過持續累積與系統化方法,最終你會發現自己的方向並突破困境。
(影片長度超過免費使用者最大長度,僅總結前15分鐘的內容)
系統碎片化降低心理成本。
(其實概念有點類似原子習慣)
原本的任務在腦中困難度很高:
一起床要去運動,累積一百天。
降低心理成本的方式:
沒逼自己一定要去運動,無腦穿上旁邊擺的外出服、褲然後去刷牙。
做完以上,剩下去運動這件事情阻力會變低。
但還是不去惰性太強也沒辦法。
不是目標是只跟自己說,我只做幾天就好。
而且執行力好強.... 善於社交真羨慕
聰明人就是會找到各種方法,讓自己做事的阻力變小
創造輕鬆前進的斜坡:
1.碎片化繁雜的步驟降低執行阻力。
2.創造激勵環境(正向循環環境),利用朋友之間互相激勵讓自己更有動力下去,避免個人惰性。
難怪我日文維持相對不耗什麼腦力(一方面也是它不是收入源)
學校跟語伴其實真的無形中幫助了我。
不過創造正向環境,這件事情真的是有一點難。
我覺得i人真的好吃虧
這個世界很多優勢跟好處都在跟別人一起合作上面...
就是他從來沒有說這個目標是他預測的到的。
他其實只是順水推舟。
說到底他從來就可能沒有找到自己想要做什麼,那個明確的目標從來可能就沒有出現過。
只是順著發展發揮所長。
我覺得如果是這個態度的話。可能會比較沒什麼壓力。
如果有一個幻想的目標,但是你從來就達不到的話,那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可能是因為,我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只是發揮所長這件事情就感到滿足,這對我來講....好像不太符合我平常工作的狀況
而不是 順水推舟
如果有一個幻想的目標的話,但現實就是你可能沒有很適合,又或者是外在不可控因素太多,在追求過程會感到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