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新石紀小秘密
第4季第11集
蓖麻果實製成的引擎機油
ಠ_ಠ
ಠ_ಠ
https://images.plurk.com/6iAOYs6jrYOOFEH9KAFu0P.png
Dr. Stone trivia ch164:
為什麼不同的引擎油會導致相同引擎的輸出馬力出現差異?

引擎的輸出是由「力矩×轉速=馬力」來決定的,因此轉速越高、馬力就越大。
然而,轉速增加會導致溫度上升而燒壞引擎。
ಠ_ಠ
當引擎油的黏度接近於零時會誘發引擎過熱損毀。在高溫之下,引擎油的品質越好黏度越不易變稀,因而能提高轉速。相反地,引擎油的品質越差就必須抑制轉速來運行。
ಠ_ಠ
例如,假設史丹利的飛機與一般的超輕型飛機引擎一樣的話:
力矩7kgf・m×轉速5500rpm=53馬力。
若千空能憑靠引擎油的優越性而增加1000rpm轉速來運行的話:
力矩7kgf・m×轉速6500rpm=62.6馬力。
就能提升9.6馬力,達到118%的引擎輸出。
ಠ_ಠ
飛機上會裝設機油溫度表來測量引擎油的溫度,而引擎油品質的差異會影響引擎能承受的溫度。
過去是以油壓來判斷,並非油的溫度。

油壓=油的粘度,油壓下降時引擎就會過熱損毀。
以前引擎過熱毀損的時候會說「油圧が落ちる(油壓過低)」也是同樣的原理。
ಠ_ಠ
引擎油的沸點高於燃料,從分子結構上來看是由長鏈碳組成的油。
戰爭時期的日本,「一滴血!」最初指的不是石油而是蓖麻油。
由於歷史上曾經強迫國民大量榨取油脂,因此多數人對其觀感不佳,但蓖麻油具有高性能,外國甚至成立了「嘉實多(Castrol)」這個品牌。
(※噗主註:「一滴血!」指的是戰爭時期以”石油の一滴は血の一滴(一滴汽油一滴血)”為口號呼籲撙節使用石油)
ಠ_ಠ
https://images.plurk.com/2WWGZoMP6ZC4DSanZxKANU.png https://images.plurk.com/7gxtBw89SeXMLkaqPTGV65.png
加州油田的是環烷烴油,蓖麻油則屬於礦物油。
東海岸的賓夕法尼亞州油田可以採集到高品質的礦物油,這使得賓夕法尼亞州的引擎油長年以來都是高性能引擎油的代名詞。
ಠ_ಠ
賓夕法尼亞州的優勢在合成油聚烯烴出現前都未被動搖。
從分子結構來看,環烷烴油大致上是環狀的,而礦物油則是線狀的,只要記住這點就很好分辨。
ಠ_ಠ
也就是說,如果將引擎油按照品質高低排序,會是這樣的:
化學合成油>半合成油>蓖麻油>賓夕法尼亞州引擎油>加州引擎油
科學王國則以蓖麻油>>加州引擎油的差距贏得了勝利。
ಠ_ಠ
美孚1號(Mobil 1)是最著名的合成油。
這是一種可以在負40度到攝氏300度範圍內使用的終極引擎油,用在火箭上也沒問題。
https://youtube.com/...
1981年CM モービル1 森山周一郎
ಠ_ಠ
礦物油具有「高黏度指數」「高燃點」等特徵,因此性能優越。
不過,蓖麻油也是有缺點的。
就如百田尚樹撰寫的《名叫海賊的男人》當中也有描述的那樣,蓖麻油在極低溫的環境下容易凍結。
而且因為添加劑不容易溶解於其中,所以要降低凝固點也難以辦到。

解決對策上雖然用科學方法改變分子結構做出了半合成油,然而伴隨著全合成油的出現,半合成的蓖麻油在短期間內就消失了。
ಠ_ಠ
蓖麻油的劣化速度較快,無法長期使用。
新石紀劇情中只做短暫使用所以未造成問題,但在戰爭中需要頻繁更換機油,因此日本軍需要大量的航空機用蓖麻油。
物資短缺的情況下即便品質劣化也只能繼續使用,這使得蓖麻油成為了劣等品。
ಠ_ಠ
https://images.plurk.com/YzwggtwPCJAhJFAndUwyr.png https://images.plurk.com/7CDvCYGI43Bko6EJ7bn2BS.png
另外補充,左圖是蓖麻油的分子結構,右圖是全合成油的分子結構。
ಠ_ಠ
ಠ_ಠ
https://images.plurk.com/5UotFfPV0RltjwftWSwQyk.png https://images.plurk.com/7dAMyBoK09PR5PKjv8lcwg.png
雖然劇中使用錘子敲打的方式榨出蓖麻油,不過榨油有其專用的工具。明治時代以前是使用名為「油絞木」的木製工具,而明治之後則從歐美引進了使用螺絲的油絞器,這使得榨油的效率大幅提升,因此油的價格也隨之降低。
ಠ_ಠ
日文裡的慣用句「油を絞る」的由來便是起源自這項艱苦的榨油工作。
是科學王國慣例的嚴峻工作。

賽諾則能輕鬆地用石油製作出引擎油。

(噗主註:日文的「油を絞る」原先是指「壓榨他人以獲得利益」,現代的用法則是「嚴厲訓斥他人過失」的意思。)
wasabi5781
ಠ_ಠ: 謝謝專業解說!!!
wasabi5781
第11集真的太帥了
ಠ_ಠ
wasabi5781: 我只是翻譯科學監督老師的推文而已
11集看得我熱血沸騰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