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5:07 AM
Thu, Mar 20, 2025 5:24 AM
Lily書籍記錄
書名:真相製造: 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
作者:劉致昕
心得:(正在看)
https://www.eslite.com/...
邊看書邊記錄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5:09 AM
Thu, Mar 20, 2025 5:10 AM
謊言與假話是人類史的常態,但如今它們堂而皇之侵入公共領域的速度與廣度,仍舊令人咋舌。我難忘二〇一七年一月美國NBC 電視新聞上,《會見媒體》(Meet the Press)的主持人陶德(Chuck Todd)追問白宮顧問凱莉安•康威(Kellyanne Conway),為什麼川普團隊會宣稱「這是歷史上最多群眾參與的總統就職典禮」,康威不帶愧色地說,這是「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
只見陶德回應得很直接,「另類事實不是事實,而是謊言。」
公眾人物公然說假話,製造假訊息,被讀者和觀眾接收並誤以為真,這樣悖反社會倫理與信任基礎的「另類事實」,近年大行其道,假象變為真相,以假亂真的內容透過媒體與社交網站擴散,影響你我的公眾生活,甚至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5:12 AM
左翼(Left-wing)與右翼(Right-wing)最初起源於18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議會座位安排,後來演變為政治光譜的兩個主要方向。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5:12 AM
Thu, Mar 20, 2025 5:13 AM
🔴 左翼(Left-wing)
• 主張平等、社會正義、政府干預經濟,以減少貧富差距。
• 傾向進步改革,支持社會福利、勞工權益、多元文化等議題。
• 代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民主主義、自由派等。
• 現代例子:歐洲的社會民主黨、美國的民主黨(相對偏左)。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5:12 AM
Thu, Mar 20, 2025 5:13 AM
🔵 右翼(Right-wing)
• 強調自由市場、個人責任、傳統價值,反對政府過度干預經濟。
• 傾向保守主義,支持民族主義、宗教價值、自由企業等。
• 代表:保守主義、自由意志主義、民族主義等。
• 現代例子:美國的共和黨、英國保守黨、部分民族主義政黨。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5:12 AM
Thu, Mar 20, 2025 5:13 AM
💡 補充:
• 中間派(Centrist):介於左右兩派之間,根據議題採取不同立場。
• 極端派:極左可能傾向無政府主義或共產主義,極右可能傾向法西斯主義或極端民族主義。
不同國家對左翼與右翼的定義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左派傾向變革與平等,右派強調傳統與自由市場。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5:18 AM
來自北馬其頓的網軍教練給讀者的三條建議是:
1. 真相不是非黑即白,你需要對一切保持懷疑。
2. 確保資訊來源的多元化,不要過度沉溺在新聞。
3. 多讀書,聚焦在真正喜愛的事務,讓自己變成這個領域最優秀的人。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5:20 AM
Thu, Mar 20, 2025 5:20 AM
來自俄羅斯的記者與反對派領袖,則這樣奉勸民主世界看待「境外勢力」的破壞:
「極權政府突然發現,只要開發一些工具,就可以用自由世界的產物(網路、社交網站)來操控世界,它沒辦法在其他地方進行資訊審查(censorship),但可以創造偏見,去限制人們的知識、塑造人們的認知。」但,「民主國家最有力的反擊,是從根本上重建公眾討論的能力,是徹底檢視民主失靈的原因,透過反省並自我修正而不斷進步。」
「外來勢力的影響要有效,前提是一國的民主失靈。失去抵抗力,病毒可能入侵。」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5:27 AM
Thu, Mar 20, 2025 5:27 AM
台灣 g0v。
g0v 台灣零時政府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5:28 AM
以商業運作的角度理解假新聞,讓我有更多與真相製造產業的全球商人們對話的可能,不能否認的是,商業利益仍是主導世界運行的主舵,而當主要網路科技企業大都以廣告模式盈利,它們真的可能放棄最能搶食注意力的假新聞、爭議訊息嗎?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5:33 AM
社群網站在過去十年間擴張全世界,登入社交帳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成了真相製造鏈接收/發布的一分子,本書探訪的人們因為不同的選擇而有了不同位置:有人甘之如飴地走進陰謀論,有人靠著控制認知、放大聲量而有了可以傳承兒女的家族事業,也有人還在乎真實,試著從謠言裡學習讓真相傳出去的秘訣……認識他們的選擇跟能耐,不僅能幫我們看清自己的選擇跟位置,也或許能幫助我們拿回情緒與認知的自由。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3:13 PM
移民的後代看不見父母會看見的未來。
身為移民第二代,班艾里從小對未來抱持著希望,小時候的她志願是當飛行員,爸爸跟她說,「這世界沒什麼不可能,天空有多高妳的夢就能多大。」爸爸做為移工靠著雙手掙來了全家穩定的生活,「但我的小孩,他們成長在恐攻、經濟停滯的時代,又遇上了難民潮,」整個社會對穆斯林的敵意不斷攀升,「他們覺得當穆斯林跟殘障一樣,做自己是『不對』(指不被社會認可)的。」班艾里說,當《查理週刊》事件後,人們以「我也是查理」為反恕發聲,聽在穆斯林青年耳裡的,卻是:「你不是查理、你是恐怖分子!」這些青年即使拿的是歐洲國家的國籍,卻以自己的身分為恥。同時,比利時的國內政治紛亂,長期受法語、荷語區政黨政爭影響而停滯不前,對於弱勢的移民社群資源投入有限。班艾里會在比利時看見的未來,她的兒子看不到。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3:18 PM
每個人都是解方的一部分,她說,「我們都必須有同理心,要想,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反之亦然,他們吃的都是同樣的食物啊。而發生在我孩子身上的事,也可能發生在你的孩子身上。我們必須共同誠實地面對這些問題,是這個社會改變了這些孩子,包括警察、社會機制、學校裡的歧視等等,你如果把這些問題全都藏起來避而不談,不給弱勢任何支持,就等於把這個社會的弱點暴露在那裡,留給像 ISIS 這樣的極端團體趁隙而入了。」
禾子
@nogiko
Thu, Mar 20, 2025 3:22 PM
現在的中文書標題都好長喔......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3:27 PM
Thu, Mar 20, 2025 3:27 PM
禾子
: 冒號後面是副標題www 是我想一起記錄,方便以後搜尋
禾子
@nogiko
Thu, Mar 20, 2025 3:28 PM
Thu, Mar 20, 2025 3:28 PM
我知道啊~就現在的小標題都超長的XDDD
我寫閱讀紀錄也都會把小標都記下來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hu, Mar 20, 2025 11:36 PM
禾子
: 啊對吼小標也是標,真的長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Fri, Mar 21, 2025 1:37 AM
Fri, Mar 21, 2025 1:48 AM
「加上比利時政府基本上完全失能,」沃頓說,曾創下世界上民主國家中最長無政府狀態紀錄(五百四十一天)的比利時政府,長期以來,因為法語區、荷語區的競爭與不合,讓政爭影響國家政策的研擬。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Fri, Mar 21, 2025 1:48 AM
Fri, Mar 21, 2025 1:57 AM
我對比利時 🇧🇪 的認識只有 Belgium (EN), Belge (FR), chocolat belge,就這樣……
查了下簡介,認識的再加一個《藍精靈》。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Fri, Mar 21, 2025 1:54 AM
Fri, Mar 21, 2025 1:55 AM
比利時 🇧🇪
比利時王國(Kingdom of Belgium) 位於西歐,是歐洲聯盟(EU)、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等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
基本資訊:
• 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
• 官方語言:荷蘭語、法語、德語
• 主要城市:布魯塞爾、安特衛普、根特、列日、布魯日
• 政體:君主立憲制,現任國王為菲利普國王(King Philippe)
• 貨幣:歐元(EUR)
• 面積:約 30,689 平方公里
• 人口:約 1,200 萬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Fri, Mar 21, 2025 1:54 AM
Mon, Mar 24, 2025 1:53 AM
文化與特色
• 巧克力:比利時巧克力世界聞名,擁有如 Godiva、Leonidas 等知名品牌。
• 啤酒:擁有超過 1,500 種本地啤酒,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 華夫餅(鬆餅):比利時鬆餅(Belgian Waffles)分為列日鬆餅(甜)和布魯塞爾鬆餅(較輕盈)。
• 漫畫:是《丁丁歷險記》《藍精靈》的發源地,被稱為「漫畫王國」。
• 建築:擁有許多中世紀建築,如布魯塞爾大廣場、布魯日運河。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Fri, Mar 21, 2025 1:54 AM
Mon, Mar 24, 2025 1:54 AM
歷史與政治
比利時原屬於尼德蘭的一部分,19 世紀從荷蘭獨立(1830 年),並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它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成為戰場,歷史上多次被法國、荷蘭、德國等鄰國影響。現今,它是歐盟的核心國家之一,布魯塞爾是歐盟總部所在地,在國際政治上具有重要地位。
比利時以其多語言文化、歷史悠久的建築、美食和國際影響力而聞名,是歐洲的一個重要國家。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Fri, Mar 21, 2025 4:37 AM
「如果一開始我們就有公開的討論,很多事情說不定都有解決的辦法。」沃頓嘆道。
「這是ISIS 不想看見的,人們開誠布公地面對問題,公開地討論想法,」雷蒙認為,真誠的對話是打破心理結界的關鍵。但當時的社會氛圍,卻又讓對話難以進行。媒體可說是最大元凶。有媒體在莫倫比克架起直播,要讓大家找找ISIS在哪裡,有媒體在社區裡待了兩個月,最後卻只剪成十五分鐘的影片,其中,兩個月兩起警民衝突成為重點畫面,好像整個社區無時無刻都在跟警察對抗,記者甚至跑進學校拍攝小孩,「莫倫比克」在歐洲的恐攻年變成收視率的保證,群眾的情緒需要出口,任何來自「恐怖分子溫床」的畫面,都變得很好賣。
於是,在莫倫比克最需要與社會對話的時候,所有人都戴上了有色眼鏡,看不到莫倫比克的原色。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Fri, Mar 21, 2025 4:52 AM
ISIS的影片一直以來以品質媲美好萊塢而聞名,主要原因是ISIS的組織內,就有美國製作公司出身的後製人才,而負責網路宣傳的首腦,也是ISIS內的權力核心,透過社交網站散發不實資訊、發動網路宣傳戰,早在二〇一四年,就成為ISIS的成功方程式之一。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Fri, Mar 21, 2025 4:54 AM
莫倫比克的情況對他來說,是被媒體誇大的案例,所謂「恐怖分子的溫床」是錯的,因為同樣的結構、同樣的政治情況,「你在德國、英國、法國、荷蘭,全都找得到,有極端伊斯蘭滲透,人們販毒、偷車,巴黎西北邊的十八區就是這樣啊。」他隨口就說出另一個符合「溫床」特徵的地方,莫倫比克並不獨特,而這就是「莫倫比克現象」危險的地方。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Sun, Mar 23, 2025 11:42 AM
Sun, Mar 23, 2025 11:42 AM
和平需要付出代價,使用社交網站,人們需要對其運作有更多的理解,這是二〇一六年至今,各國總算學會的一課。
對生活處境的不滿與社交網站上極端訊息的相互加乘,在同溫層效應之下,打造出的「認知結界」,被困住的不只是布魯塞爾的移民社群,魚池裡的魚也不只是穆斯林青年,在往後幾年,我們看到類似的情況在不同國家、文化、膚色的群體上作用著。
只是我們必須記得,莫倫比克的故事不只是提醒我們星星之火如何燎原,更是提醒我們,因為膚色、宗教或各種不同身分認同元素而成為少數的群體,在偏見、媒體的嗜血之下,如何「被沉默」,我們或許不知不覺中都成為了築牆者,強化結界,助長了極端主義的崛起。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Sun, Mar 23, 2025 11:45 AM
Sun, Mar 23, 2025 11:46 AM
ISIS 網路作戰的四個層級
. 中央指揮官
在ISIS通緝名單中除了其「哈里發」、軍事指揮官外,地位排名第三。提供指令、網路分享材料給少數夠隱密、只有少數follow-ers的帳號。
. 第二層
不參與實體作戰,有多重帳號,負責觀察網路資料,必須根據潮流散布宣傳品,並且負責創造數個帳號,購買假粉絲增加可信度。
隨時有被刪除帳號的危險。
. 第三層
ISIS的支持者。不屬於軍方內部,活在ISIS的同溫層,幫助散布宣傳品、洗腦他人。ISIS軍方觀察支持者的極端化程度,從中選取準聖戰士。
.第四層
指非人類、殭屍帳號。它們會自動散布、複製網路宣傳內容,讓po文變得熱門。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Sun, Mar 23, 2025 11:50 AM
數位出版科技的普及,讓「建立」不實內容變得更簡單;網路,則讓「發布」不實內容變得更簡單,社群媒體讓「散布」不實內容變得更簡單。
這幾件事情,結合結構因素(對體制不信任、拒絕菁英、認同的極化、媒體的轉型危機等等),部分解釋了過去幾年對民主程序的千預,包括:二〇一六年荷蘭對歐盟」烏克蘭協議的公投、二〇一六年英國脫歐公投、二〇一六年美國總統大選、二〇一七年法國總統大選、二〇一七年德國聯邦選舉、二〇一八年愛爾蘭墮胎政策公投、二〇一八年臺灣地方大選。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Sun, Mar 23, 2025 12:05 PM
以堪稱經典的二〇一六年美國總統大選為例,境外勢力有馬其頓和俄羅斯。
俄羅斯的駭客盜走希拉蕊的電子郵件,匿名論壇上有人放出各式各樣關於候選人的假訊息,在北馬其頓的失業青年則架起網站,扮演川普支持者的主要訊息來源之一,散播「教宗支持川普」、「ISIS支持希拉蕊」等不實資訊。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Sun, Mar 23, 2025 12:38 PM
「他們用假的法國身分、傀儡社群媒體帳號,劫持了推特上的話題串(# ,即hashtag)、社群網站貼文還有新聞網站上的留言區,他們創作圖文,把馬克宏塑造成猶太富豪的可笑走狗,稱馬克宏會出賣勞工階級、對穆斯林投降。」
這群網民集體創作馬克宏的人物設定,包括了「瞧不起人的貴族」、「富有的銀行家」、「全球主義者的傀儡」、「支持極端伊斯蘭」等。
從這些人設出發,他們發展出假的網站,讓人們相信真的有相關的新聞報導。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Sun, Mar 23, 2025 12:39 PM
Sun, Mar 23, 2025 12:40 PM
其中一個案例,是一篇以「馬克宏:法國總統大選中沙烏地阿拉伯最愛的候選人」為題的文章,刊登這篇文章的網站,外觀長得跟比利時媒體《黃昏日報》 (Le Soir)一模一樣,但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網址是 lesoir(點)info ,而不是《黄昏日報》的 lesoir(點)be. 。進一步查看Jesoirinfo的註冊資料,註冊人為Donald Thomas,登記地址與其他三個假網站,相同,這三個假網站是川普支持者、普丁支持者、阿薩德支持者、脫歐支持者以及反歐者經常轉發的訊息來源。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Sun, Mar 23, 2025 12:52 PM
Sun, Mar 23, 2025 12:53 PM
北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
• 獨立國家,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鄰近希臘、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科索沃和塞爾維亞。
• 首都:斯科普里(Skopje)。
• 歷史:1991 年從南斯拉夫聯邦獨立,2019 年正式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以解決與希臘的名稱爭議。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Sun, Mar 23, 2025 12:52 PM
Sun, Mar 23, 2025 12:53 PM
馬其頓(Macedonia)—希臘的一個地區
• 地理區域:馬其頓也是希臘北部的一個歷史與行政區域,主要城市包括塞薩洛尼基(Thessaloniki)。
• 歷史:這裡是古馬其頓王國的發源地,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曾在此統治。
• 現代政治:由於歷史因素,希臘一直主張「馬其頓」是其文化和歷史的一部分,並反對北馬其頓共和國在國際上單獨使用「馬其頓」這個名稱。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Sun, Mar 23, 2025 12:52 PM
Sun, Mar 23, 2025 12:53 PM
結論
• 如果指的是現代國家,馬其頓指的是「北馬其頓共和國」。
• 如果指的是歷史上的馬其頓,則它位於現今的希臘北部,是古馬其頓王國的所在地。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Mon, Mar 24, 2025 12:12 AM
一位馬克宏陣營的幕僚受訪時回憶,當時,國防部的資安單位在一七年二月到訪馬克宏陣營總部並提出警告。「雖然是國防部的人,但你知道背後其實是情報單位的訊息。」這位幕僚回憶,國防部告訴馬克宏陣營正被「緊密關注」,並要求他們小心使用俄羅斯製的 Telegram,隨後,馬克宏陣營全都轉用美國製的WhatsApp,他們稱,「我們必須在RGB(俄羅斯情報單位)跟 NSA(美國情報單位)間做選擇,我們選了
NSA。」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Mon, Mar 24, 2025 12:13 AM
Mon, Mar 24, 2025 1:32 AM
原來 Telegram 是 made in Russia
好奇來看一下我每天用的 SNS 是出自哪兒。
• Line: Korea
• 微信 (WeChat): China
• SeaTalk: Singapore
• QQ: China
• KakaoTalk: Korea
• WhatsApp: United States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Mon, Mar 24, 2025 12:18 AM
「極權政府突然發現,只要開發一些工具,就可以用自由世界的產物(網路、社交網站)來操控世界,它沒辦法在其他地方進行資訊審查(censorship),但可以創造偏見,去限制人們的知識、塑造人們的認知。」
他以俄羅斯國內為例,當時馬來西亞航空在烏克蘭境內墜毀,國際間認為是俄羅斯支持的烏克蘭叛軍誤擊造成(後被證實為真),俄羅斯政府當時探用的策略,並不是一昧審查訊息,而是以海量的訊息席捲境內跟境外的資訊環境,「如今他們還有網路上的機器人大軍,可以大量地發送訊息,不管是支持右派還是左派的言論,俄羅斯政府都可以海量製造,目的就是讓你們彼此起疑、製造混亂,然後用大量的假新聞,破壞你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最終讓公民全都冷感,這就是俄羅斯的目的。」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Mon, Mar 24, 2025 12:21 AM
當資訊對抗、網路攻擊是國與國間避不開的戰場,在法國的採訪和那些與普丁對戰過的俄羅斯受訪者提醒我,民主國家最有力的反擊,是從根本重建公眾討論的能力,是徹底檢視民主失靈的原因,透過反省並自我修正而不斷進步,那是民主國家走向強大的不二路徑,也是境外勢力、極權國家最害怕的事情。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Mon, Mar 24, 2025 12:55 AM
Mon, Mar 24, 2025 1:56 AM
矛盾的情況出現了,他信奉法國優先、堅守國家主權,卻又拿外國勢力的錢,在替俄羅斯政府發聲、多次「獨家」報導俄羅斯政府新聞的媒體工作?
高勒平靜地面對我的提問。他說,境外勢力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在中美市場皆有龐大商業利盒的LVMH集團,對法國媒體有更大的影響力,卡達、以色列都有資金介人法國不同媒體,石油集團、美國勢力就更不用提了。「俄羅斯的影響力,相較之下是微乎其微的。」
拿國外的錢,不會影響到媒體的可信度?資訊的真實性不會受影響嗎?
高勒認為,發動「平衡資訊之戰」時,真實有不同的標準。「與宗教、科學不同,資訊只要相較之下的『真實』,嚴格來說,原始資訊並不存在,資訊永遠是有觀點的。」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Mon, Mar 24, 2025 12:55 AM
Mon, Mar 24, 2025 12:57 AM
他同時強調,自己不是政治宣傳(propaganda),而是資訊再造,後者並不壓制其他人的意識形態,只求補足。「是要讓我們的聲音被聽見,修補多元性,在被單一意識形態主宰的世界中創造更多的選項。」他鼓勵同胞去維基百科、網路留言寫上自己的想法,他自己接收資金,講「有觀點的資訊」,也都是平衡資訊之戰的一部分。
可能是對我的問題失去耐心,他提醒我,「難民對法國的影響、中心化的媒體對法國的影響,是真正的問題。」
探訪前,翻譯提醒我,老先生是個講求禮節的人,希望我的提問要符合「法國標準」,不要過於冒犯,否則可能會被拒訪。我沒有指出他話裡帶有的雙重標準、也沒有追問他打著資訊多元、言論自由的大旗,打的卻是意識形態之戰,是否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Mon, Mar 24, 2025 1:01 AM
Mon, Mar 24, 2025 1:07 AM
印尼(印度尼西亞)🇮🇩
基本資訊
• 全名:印度尼西亞共和國(Republic of Indonesia)
• 首都:雅加達(即將遷都至努山塔拉)
• 官方語言: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
• 貨幣:印尼盾(IDR)
• 人口:約2.8億人(全球第四多)
• 面積:約1,904,569平方公里(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
• 宗教:主要為伊斯蘭教(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有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
人口根據 2024 年的數據,印尼的人口約為 2.79 億,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Mon, Mar 24, 2025 1:02 AM
地理與自然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擁有超過 17,000 個島嶼,其中著名的有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蘇拉威西島、巴厘島等。印尼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因此擁有大量活火山,如默拉皮火山。
經濟與文化
• 經濟:東南亞最大經濟體,主要產業包括農業(棕櫚油、咖啡、橡膠)、石油、天然氣、製造業、旅遊業等。
• 文化:印尼民族多樣,有超過 300 個族群,官方語言是印尼語,但各地仍使用數百種地方語言。印尼的傳統音樂「甘美朗」與巴厘島舞蹈極具特色。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Mon, Mar 24, 2025 1:02 AM
著名景點
• 峇里島(Bali):著名度假勝地,以海灘、寺廟、瑜伽與文化活動聞名。
• 婆羅浮屠(Borobudur):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遺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
• 科莫多國家公園(Komodo National Park):以巨型「科莫多龍」聞名。
政治與國際地位
• 印尼為東協(ASEAN)創始會員國,在東南亞政治、經濟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 是G20 成員,經濟增長迅速,被視為新興市場之一。
結論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國家,擁有豐富的文化、多樣的自然景觀與快速發展的經濟。它既是傳統文化的寶庫,也在全球政治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Mon, Mar 24, 2025 1:06 AM
Mon, Mar 24, 2025 1:31 AM
小時候去過峇里島,現在工作遇到 IP 聯動的影片也需要做印尼本地化,不會直接和當地同事對到,中間還有窗口負責。
對我來說是不陌生但一點都不了解的國家,希望之後能多一點認識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Mon, Mar 24, 2025 1:45 AM
一條新聞足以證明假新聞在印尼的殺傷力。
五十三歲的布迪曼 (Maman Budiman),在二〇一七年三月一趟拜訪兒孫的路上迷路,走進店裡問路的他,最終被八百個憤怒群眾亂棒打死。原因是一則WhatsApp訊息稱,陌生人正在各地綁架孩童、販賣器官,要眾人起身守護正義。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Mon, Mar 24, 2025 1:47 AM
他們從可信賴的媒體抄材料,改寫部分內容做為產出。「我就是把它改得很好看就對了,(假的東西)會落下把柄,造成客戶的麻煩是大忌。」
他補充。「網軍(buzzers)分成兩種,一種是像我們一樣受僱的,一種是志願性質的,」他解釋,志工不在乎訊息真假,只想要享有說話的自由。
兩股力量最後在網路上合流,不管是受僱的還是志工,「可能」都收到了上頭客戶的指示,兩方彼此「對戲」而編織出「民意」,並集體將聲量推到最大。
「民眾以為那是網路上面的討論,其實那就是我們在跟彼此說話而已。」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Mon, Mar 24, 2025 1:52 AM
大學主修教育的拉赫曼認為,「這就是民主的一部分,只是一個手段,讓民眾被暴露在特定的資訊流中,這早就不是新鮮事了……民主就是這樣嘛,你想說什麼都可以,但現在有人會付你錢去說他要的東西。」
他願意接受我的探訪,是因為他想讓世人知道,社交網站上人們寄託希望、投入情緒的內容,「一切就是網軍間的對戰,」要解決問題他認為不難,「如果我是老師,我要教學生先看出那條消息的來源是誰、是哪家媒體,它是不是『詮釋』了資訊、加了個人意見,其實只要做背景確認,看看那個網站在幹嘛,問題就解決一半了。」
然而,現實中,拉赫曼知道問題不在於怎麼教,而是人們在不在意「真實」。
在選前的另一個場合,拉赫曼過去的「同行」從網路世界中來到現場,開粉絲見面會。拉赫曼口中社交網站對民主的影響、對人們的傷害,正是另一批人在政治圈崛起的新資本。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ue, Mar 25, 2025 1:28 PM
Tue, Mar 25, 2025 1:29 PM
事實上,網路平臺在面對不實資訊時,通常無法讓各國政府滿意。這些公司大多來自矽谷,註冊地為美國,在法規上,通常只有美國政府能對它們強制要求。特別是亞洲國家,在大部分情況裡,政府只會得到「需要總部回應」,或以全球政策一致性做為平臺無法配合的官方理由。
但不實資訊大量牽涉在地的政治、社會、文化,從不實資訊與仇恨言論的界定,到各地的法律何者適用網路平臺上的訊息傳遞等,如印尼與臉書這種爭執在各地都有。但能公開向媒體表示以封鎖平臺為要脅的,大概只有中國、俄羅斯及印尼等少數國家了。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ue, Mar 25, 2025 1:31 PM
平臺不願合作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不願分享數據,可能與平臺的商業原則有關;不願擔起辨認真假的責任,則與自我定位有關。政府要求平臺在不實言論的問題上負責必須謹慎,不然很容易就獎成把權力託給平墓業著。「如果把刪除內容的權力給了平臺,平臺會不會成為審查制度的代理人?會不會是國家卸責,把髒手(dirty)的工作丢給平臺?」伯拉塔以「審查制度的代理人」進一步形容,如果平臺真的「配合」政府,過度執行言論審查,更不是使用者樂見的後果。伯拉塔說,政府如果真的期待平臺解決不實資訊的問題,應該針對廣告透明化、資金透明化等平臺商業模式進行要求,也可以促使平臺業者與民間核質團體合作,才有辦法真的改善問題。一昧要平臺負擔責任,那只是政府挑了最簡單的做法回應問題罷了。
Lily ليلي
@petitstoryboard
Tue, Mar 25, 2025 1:32 PM
「在東歐,那些政府也都說要保護人民免於俄羅斯的影響,要平臺業者配合做些什麼,我都先問它們,『你們的媒體環境夠自由嗎?資訊夠多元嗎?』」伯拉塔說,政府透過強力要求網路平臺管控不實言論,很容易導致傷害言論自由的結果,如果真的是為了保護民眾,就應該培養消費者對政治宣傳和不實資訊的免疫力。而第一步,就是確保媒體跟資訊環境夠多元、品質夠高,才能培養閱聽人的素養。「能夠閱讀的資訊品質愈差愈單一,人們的免疫力就愈低,資訊素養也會不夠。」畢竟,「你不可能活在一個沒有不實資訊的世界啦,除非你在北韓。」
政府除了不該強力要求平臺,更不該自
載入新的回覆
書名:真相製造: 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
作者:劉致昕
心得:(正在看)
https://www.eslite.com/...
邊看書邊記錄
只見陶德回應得很直接,「另類事實不是事實,而是謊言。」
公眾人物公然說假話,製造假訊息,被讀者和觀眾接收並誤以為真,這樣悖反社會倫理與信任基礎的「另類事實」,近年大行其道,假象變為真相,以假亂真的內容透過媒體與社交網站擴散,影響你我的公眾生活,甚至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主張平等、社會正義、政府干預經濟,以減少貧富差距。
• 傾向進步改革,支持社會福利、勞工權益、多元文化等議題。
• 代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民主主義、自由派等。
• 現代例子:歐洲的社會民主黨、美國的民主黨(相對偏左)。
• 強調自由市場、個人責任、傳統價值,反對政府過度干預經濟。
• 傾向保守主義,支持民族主義、宗教價值、自由企業等。
• 代表:保守主義、自由意志主義、民族主義等。
• 現代例子:美國的共和黨、英國保守黨、部分民族主義政黨。
• 中間派(Centrist):介於左右兩派之間,根據議題採取不同立場。
• 極端派:極左可能傾向無政府主義或共產主義,極右可能傾向法西斯主義或極端民族主義。
不同國家對左翼與右翼的定義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左派傾向變革與平等,右派強調傳統與自由市場。
1. 真相不是非黑即白,你需要對一切保持懷疑。
2. 確保資訊來源的多元化,不要過度沉溺在新聞。
3. 多讀書,聚焦在真正喜愛的事務,讓自己變成這個領域最優秀的人。
「極權政府突然發現,只要開發一些工具,就可以用自由世界的產物(網路、社交網站)來操控世界,它沒辦法在其他地方進行資訊審查(censorship),但可以創造偏見,去限制人們的知識、塑造人們的認知。」但,「民主國家最有力的反擊,是從根本上重建公眾討論的能力,是徹底檢視民主失靈的原因,透過反省並自我修正而不斷進步。」
「外來勢力的影響要有效,前提是一國的民主失靈。失去抵抗力,病毒可能入侵。」
g0v 台灣零時政府
身為移民第二代,班艾里從小對未來抱持著希望,小時候的她志願是當飛行員,爸爸跟她說,「這世界沒什麼不可能,天空有多高妳的夢就能多大。」爸爸做為移工靠著雙手掙來了全家穩定的生活,「但我的小孩,他們成長在恐攻、經濟停滯的時代,又遇上了難民潮,」整個社會對穆斯林的敵意不斷攀升,「他們覺得當穆斯林跟殘障一樣,做自己是『不對』(指不被社會認可)的。」班艾里說,當《查理週刊》事件後,人們以「我也是查理」為反恕發聲,聽在穆斯林青年耳裡的,卻是:「你不是查理、你是恐怖分子!」這些青年即使拿的是歐洲國家的國籍,卻以自己的身分為恥。同時,比利時的國內政治紛亂,長期受法語、荷語區政黨政爭影響而停滯不前,對於弱勢的移民社群資源投入有限。班艾里會在比利時看見的未來,她的兒子看不到。
我寫閱讀紀錄也都會把小標都記下來
查了下簡介,認識的再加一個《藍精靈》。
比利時王國(Kingdom of Belgium) 位於西歐,是歐洲聯盟(EU)、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等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
基本資訊:
• 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
• 官方語言:荷蘭語、法語、德語
• 主要城市:布魯塞爾、安特衛普、根特、列日、布魯日
• 政體:君主立憲制,現任國王為菲利普國王(King Philippe)
• 貨幣:歐元(EUR)
• 面積:約 30,689 平方公里
• 人口:約 1,200 萬
• 巧克力:比利時巧克力世界聞名,擁有如 Godiva、Leonidas 等知名品牌。
• 啤酒:擁有超過 1,500 種本地啤酒,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 華夫餅(鬆餅):比利時鬆餅(Belgian Waffles)分為列日鬆餅(甜)和布魯塞爾鬆餅(較輕盈)。
• 漫畫:是《丁丁歷險記》《藍精靈》的發源地,被稱為「漫畫王國」。
• 建築:擁有許多中世紀建築,如布魯塞爾大廣場、布魯日運河。
比利時原屬於尼德蘭的一部分,19 世紀從荷蘭獨立(1830 年),並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它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成為戰場,歷史上多次被法國、荷蘭、德國等鄰國影響。現今,它是歐盟的核心國家之一,布魯塞爾是歐盟總部所在地,在國際政治上具有重要地位。
比利時以其多語言文化、歷史悠久的建築、美食和國際影響力而聞名,是歐洲的一個重要國家。
「這是ISIS 不想看見的,人們開誠布公地面對問題,公開地討論想法,」雷蒙認為,真誠的對話是打破心理結界的關鍵。但當時的社會氛圍,卻又讓對話難以進行。媒體可說是最大元凶。有媒體在莫倫比克架起直播,要讓大家找找ISIS在哪裡,有媒體在社區裡待了兩個月,最後卻只剪成十五分鐘的影片,其中,兩個月兩起警民衝突成為重點畫面,好像整個社區無時無刻都在跟警察對抗,記者甚至跑進學校拍攝小孩,「莫倫比克」在歐洲的恐攻年變成收視率的保證,群眾的情緒需要出口,任何來自「恐怖分子溫床」的畫面,都變得很好賣。
於是,在莫倫比克最需要與社會對話的時候,所有人都戴上了有色眼鏡,看不到莫倫比克的原色。
對生活處境的不滿與社交網站上極端訊息的相互加乘,在同溫層效應之下,打造出的「認知結界」,被困住的不只是布魯塞爾的移民社群,魚池裡的魚也不只是穆斯林青年,在往後幾年,我們看到類似的情況在不同國家、文化、膚色的群體上作用著。
只是我們必須記得,莫倫比克的故事不只是提醒我們星星之火如何燎原,更是提醒我們,因為膚色、宗教或各種不同身分認同元素而成為少數的群體,在偏見、媒體的嗜血之下,如何「被沉默」,我們或許不知不覺中都成為了築牆者,強化結界,助長了極端主義的崛起。
. 中央指揮官
在ISIS通緝名單中除了其「哈里發」、軍事指揮官外,地位排名第三。提供指令、網路分享材料給少數夠隱密、只有少數follow-ers的帳號。
. 第二層
不參與實體作戰,有多重帳號,負責觀察網路資料,必須根據潮流散布宣傳品,並且負責創造數個帳號,購買假粉絲增加可信度。
隨時有被刪除帳號的危險。
. 第三層
ISIS的支持者。不屬於軍方內部,活在ISIS的同溫層,幫助散布宣傳品、洗腦他人。ISIS軍方觀察支持者的極端化程度,從中選取準聖戰士。
.第四層
指非人類、殭屍帳號。它們會自動散布、複製網路宣傳內容,讓po文變得熱門。
這幾件事情,結合結構因素(對體制不信任、拒絕菁英、認同的極化、媒體的轉型危機等等),部分解釋了過去幾年對民主程序的千預,包括:二〇一六年荷蘭對歐盟」烏克蘭協議的公投、二〇一六年英國脫歐公投、二〇一六年美國總統大選、二〇一七年法國總統大選、二〇一七年德國聯邦選舉、二〇一八年愛爾蘭墮胎政策公投、二〇一八年臺灣地方大選。
俄羅斯的駭客盜走希拉蕊的電子郵件,匿名論壇上有人放出各式各樣關於候選人的假訊息,在北馬其頓的失業青年則架起網站,扮演川普支持者的主要訊息來源之一,散播「教宗支持川普」、「ISIS支持希拉蕊」等不實資訊。
這群網民集體創作馬克宏的人物設定,包括了「瞧不起人的貴族」、「富有的銀行家」、「全球主義者的傀儡」、「支持極端伊斯蘭」等。
從這些人設出發,他們發展出假的網站,讓人們相信真的有相關的新聞報導。
• 獨立國家,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鄰近希臘、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科索沃和塞爾維亞。
• 首都:斯科普里(Skopje)。
• 歷史:1991 年從南斯拉夫聯邦獨立,2019 年正式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以解決與希臘的名稱爭議。
• 地理區域:馬其頓也是希臘北部的一個歷史與行政區域,主要城市包括塞薩洛尼基(Thessaloniki)。
• 歷史:這裡是古馬其頓王國的發源地,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曾在此統治。
• 現代政治:由於歷史因素,希臘一直主張「馬其頓」是其文化和歷史的一部分,並反對北馬其頓共和國在國際上單獨使用「馬其頓」這個名稱。
• 如果指的是現代國家,馬其頓指的是「北馬其頓共和國」。
• 如果指的是歷史上的馬其頓,則它位於現今的希臘北部,是古馬其頓王國的所在地。
NSA。」
好奇來看一下我每天用的 SNS 是出自哪兒。
• Line: Korea
• 微信 (WeChat): China
• SeaTalk: Singapore
• QQ: China
• KakaoTalk: Korea
• WhatsApp: United States
他以俄羅斯國內為例,當時馬來西亞航空在烏克蘭境內墜毀,國際間認為是俄羅斯支持的烏克蘭叛軍誤擊造成(後被證實為真),俄羅斯政府當時探用的策略,並不是一昧審查訊息,而是以海量的訊息席捲境內跟境外的資訊環境,「如今他們還有網路上的機器人大軍,可以大量地發送訊息,不管是支持右派還是左派的言論,俄羅斯政府都可以海量製造,目的就是讓你們彼此起疑、製造混亂,然後用大量的假新聞,破壞你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最終讓公民全都冷感,這就是俄羅斯的目的。」
高勒平靜地面對我的提問。他說,境外勢力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在中美市場皆有龐大商業利盒的LVMH集團,對法國媒體有更大的影響力,卡達、以色列都有資金介人法國不同媒體,石油集團、美國勢力就更不用提了。「俄羅斯的影響力,相較之下是微乎其微的。」
拿國外的錢,不會影響到媒體的可信度?資訊的真實性不會受影響嗎?
高勒認為,發動「平衡資訊之戰」時,真實有不同的標準。「與宗教、科學不同,資訊只要相較之下的『真實』,嚴格來說,原始資訊並不存在,資訊永遠是有觀點的。」
可能是對我的問題失去耐心,他提醒我,「難民對法國的影響、中心化的媒體對法國的影響,是真正的問題。」
探訪前,翻譯提醒我,老先生是個講求禮節的人,希望我的提問要符合「法國標準」,不要過於冒犯,否則可能會被拒訪。我沒有指出他話裡帶有的雙重標準、也沒有追問他打著資訊多元、言論自由的大旗,打的卻是意識形態之戰,是否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
基本資訊
• 全名:印度尼西亞共和國(Republic of Indonesia)
• 首都:雅加達(即將遷都至努山塔拉)
• 官方語言: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
• 貨幣:印尼盾(IDR)
• 人口:約2.8億人(全球第四多)
• 面積:約1,904,569平方公里(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
• 宗教:主要為伊斯蘭教(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有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
人口根據 2024 年的數據,印尼的人口約為 2.79 億,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擁有超過 17,000 個島嶼,其中著名的有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蘇拉威西島、巴厘島等。印尼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因此擁有大量活火山,如默拉皮火山。
經濟與文化
• 經濟:東南亞最大經濟體,主要產業包括農業(棕櫚油、咖啡、橡膠)、石油、天然氣、製造業、旅遊業等。
• 文化:印尼民族多樣,有超過 300 個族群,官方語言是印尼語,但各地仍使用數百種地方語言。印尼的傳統音樂「甘美朗」與巴厘島舞蹈極具特色。
• 峇里島(Bali):著名度假勝地,以海灘、寺廟、瑜伽與文化活動聞名。
• 婆羅浮屠(Borobudur):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遺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
• 科莫多國家公園(Komodo National Park):以巨型「科莫多龍」聞名。
政治與國際地位
• 印尼為東協(ASEAN)創始會員國,在東南亞政治、經濟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 是G20 成員,經濟增長迅速,被視為新興市場之一。
結論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國家,擁有豐富的文化、多樣的自然景觀與快速發展的經濟。它既是傳統文化的寶庫,也在全球政治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對我來說是不陌生但一點都不了解的國家,希望之後能多一點認識
五十三歲的布迪曼 (Maman Budiman),在二〇一七年三月一趟拜訪兒孫的路上迷路,走進店裡問路的他,最終被八百個憤怒群眾亂棒打死。原因是一則WhatsApp訊息稱,陌生人正在各地綁架孩童、販賣器官,要眾人起身守護正義。
他補充。「網軍(buzzers)分成兩種,一種是像我們一樣受僱的,一種是志願性質的,」他解釋,志工不在乎訊息真假,只想要享有說話的自由。
兩股力量最後在網路上合流,不管是受僱的還是志工,「可能」都收到了上頭客戶的指示,兩方彼此「對戲」而編織出「民意」,並集體將聲量推到最大。
「民眾以為那是網路上面的討論,其實那就是我們在跟彼此說話而已。」
他願意接受我的探訪,是因為他想讓世人知道,社交網站上人們寄託希望、投入情緒的內容,「一切就是網軍間的對戰,」要解決問題他認為不難,「如果我是老師,我要教學生先看出那條消息的來源是誰、是哪家媒體,它是不是『詮釋』了資訊、加了個人意見,其實只要做背景確認,看看那個網站在幹嘛,問題就解決一半了。」
然而,現實中,拉赫曼知道問題不在於怎麼教,而是人們在不在意「真實」。
在選前的另一個場合,拉赫曼過去的「同行」從網路世界中來到現場,開粉絲見面會。拉赫曼口中社交網站對民主的影響、對人們的傷害,正是另一批人在政治圈崛起的新資本。
但不實資訊大量牽涉在地的政治、社會、文化,從不實資訊與仇恨言論的界定,到各地的法律何者適用網路平臺上的訊息傳遞等,如印尼與臉書這種爭執在各地都有。但能公開向媒體表示以封鎖平臺為要脅的,大概只有中國、俄羅斯及印尼等少數國家了。
政府除了不該強力要求平臺,更不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