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03 PM
Wed, Mar 19, 2025 1:01 AM
32
12
【考據/歷史】
帝俄時代的寄宿學校制服;以及斯莫爾尼的簡介
寄宿學校是十九世紀小說常見的創作主題與場景,帝國時代的俄羅斯也不例外,從葉卡捷琳娜大帝建立的斯莫爾尼女子學院開始,興辦學校的風氣也隨之盛行。而既然是學校,就少不了要談及制服。
帝國時代的女子學校制服多是棕色連身裙與圍裙的搭配,並延續到了蘇聯時代。貴族學校(如斯莫爾尼、伊莉莎白學院)會附有白色的披肩和袖套,以方便清洗和更換,而且依照校規,得每日熨燙、保持清潔。
(下收)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06 PM
Tue, Mar 18, 2025 3:28 PM
髮型的部分,低年級生綁雙辮子;中年級綁單辮子;高年級(十六歲以上)則會把頭髮完全盤起。這些通則到革命時都沒有多少改變。
冬天會配有深色大衣,夏天則是連身裙與短袖襯衫。部分學校則會再配有一套黑色羊毛連身裙,用作特殊場合穿著;以及一套白色禮服,於舞蹈課練習時所穿。
在帝俄時代,能住得起私立寄宿學校的學生,多是出身貴族家庭、知識份子或實業家的子女,學校制服也成為了階級的特權與象徵。即便也存在受惠於獎學金而得以就讀的學生。
雖然學校會規定學生在家不需穿著制服,然而制服在社會上代表的榮譽感,讓許多學生即便在校外也會穿著制服活動。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08 PM
Tue, Mar 18, 2025 3:10 PM
斯莫爾尼女子學院
特別介紹一下聖彼得堡的斯莫爾尼女子學院,這座盛名與惡名皆有的學校。
斯莫爾尼招收六到十八歲的學生。想進入斯莫爾尼修習長達十二年的學業(後來縮短成九年),六歲(或九歲)的小女孩必須來自貴族或高等官員之家,會流暢地說俄文,並懂一點法文。
學生依據年齡穿著不同顏色的連身裙,六歲到九歲是棕色、十歲到十二歲是深藍色、十三歲到十五歲是天藍色,十六歲到十八歲是白色。另外還有一件正式的白色禮服,領口和袖口綴有荷葉邊,在去教堂禮拜、節日或特殊場合時穿著,比如皇室成員來訪、與其他學校的聯合舞會。
大部分的課程都以法語教學,學生們在校內也只說法語,並用「Parfait」(完美)來稱呼優等生,「Mauvais」(壞的)來稱呼劣等生。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08 PM
斯莫爾尼學院的校舍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09 PM
身著制式白色禮服的斯莫爾尼學生們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11 PM
Tue, Mar 18, 2025 3:11 PM
雖然作為俄羅斯第一所專屬女性的教育機構,還是由皇室所管轄,然而斯莫爾尼的學生所受的待遇並不太好。校舍一年到頭都十分寒冷,即便在冬天也很少升起爐火。飲食也非常寡淡,甚至會有學生為了搶麵包皮而爭吵。
教師與舍監會嚴厲地處罰學生,且方式常常很羞辱人,比如在圍裙上別上縫得歪七扭八的襪子,用餐時間得站在角落罰站。娛樂更是稀少,一天只被允許集體散步一次,珠寶首飾等讓人分心的奢侈品只能放在寢室裡。
女孩們在週末和節日才能與家人在校內見面,除非學生或是學生的家人重病,才被允許臨時離校。直到滿十八歲前,她們都會受困在這座機構,導致學生畢業後常常與社會嚴重脫節。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16 PM
即便寄宿學校的惡劣環境時有所聞,但斯莫爾尼的嚴厲與冷漠在當時也是鮮有的。把女兒送進這座學校受苦有什麼好處呢?
撇除當時為兒童成長與受教權的權益考量,只要學生是貴族出身,就讀斯莫爾尼的學費就會由政府出資。富有的家庭自然不需要這種補助,也捨不得把女兒送去形同監獄的學校,更傾向尋找家庭教師;但對貧窮的家庭來說(比如契訶夫小說裡那些不得不變賣莊園的落魄貴族),斯莫爾尼便是最好的教育資源。
再者,斯莫爾尼的設立目的,首先是培養出能在宮廷服務的女官,其二是教導出盡責順從的妻子,非常符合當時社會所期望的生涯目標,卻一反葉卡捷琳娜大帝起先的願景:她不希望宮廷裡的女子都腦袋空空。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17 PM
Tue, Mar 18, 2025 3:21 PM
雖然如此,但不是所有沒有雀屏中選的畢業生都會直直走向婚姻的單行道。也有人投身教育,成立新的女子學校。二十世紀初時,俄羅斯有600所女子教育機構,由斯莫爾尼畢業生擔任負責人的就有22所。(以台灣來說,每30個義務教育機構的校長就有一個是北一女畢業的。)
學院的藝術課程也在學生心中植下種子,有多名音樂家與演唱家都出身斯莫爾尼,甚至成為音樂學院的教授。
上音樂課的學生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23 PM
詩人尼娜・哈比亞斯,即是畢業於斯莫爾尼學院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25 PM
蘇聯時代的豎琴演奏家謝尼亞・埃爾德利(Ksenia Erdeli),同樣是該校校友。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26 PM
在十九世紀的俄羅斯,有一個乍聽很可愛,實則分外諷刺的名詞:「平紋細布小姐」(Кисейная барышня),用以戲謔地稱呼未知世事又嬌生慣養的年輕小姐,因為平紋細布恰好是年輕女性喜愛的布料,剛離開學校的斯莫爾尼學生們則向來是這個標籤的受害者。但這些在寒冷與飢餓中仍有富饒心靈的女性,卻又證明了這個稱呼有多麽荒謬。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26 PM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27 PM
終於生出這篇制服文,原本只是想簡單放一下可愛的制服而已,沒想到寫著寫著,後半段變成斯莫爾尼的專場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31 PM
盡責地附上照片來源
噗首:
https://www.rosodezhdaspb.ru/...
斯莫爾尼學生的禮服照
Smolny Institute: First Class in Sunday Clothes. (Th...
Dancing Lesson, the "Mazurka". (The J. Paul Getty Mu...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32 PM
校舍與課程:
Институт благородных девиц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34 PM
畢業生:
哈比亞斯
Хабиас, Нина Петровна — Википедия
埃爾德利
Эрдели, Ксения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 Википедия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lotusy1112
Tue, Mar 18, 2025 3:38 PM
找著資料意外對斯莫爾尼改觀很多,以前的印象就是:
根本是把小孩送進去虐待的機構!!!
早期確實是窮困貴族才會把女兒交給國家,然而後期名氣提升後,有很多高級貴族也願意讓女兒去讀了,於是一長串校友名單羅列下來人數真的不少,甚至有人後來成為了革命家。
載入新的回覆
帝俄時代的寄宿學校制服;以及斯莫爾尼的簡介
寄宿學校是十九世紀小說常見的創作主題與場景,帝國時代的俄羅斯也不例外,從葉卡捷琳娜大帝建立的斯莫爾尼女子學院開始,興辦學校的風氣也隨之盛行。而既然是學校,就少不了要談及制服。
帝國時代的女子學校制服多是棕色連身裙與圍裙的搭配,並延續到了蘇聯時代。貴族學校(如斯莫爾尼、伊莉莎白學院)會附有白色的披肩和袖套,以方便清洗和更換,而且依照校規,得每日熨燙、保持清潔。
(下收)
冬天會配有深色大衣,夏天則是連身裙與短袖襯衫。部分學校則會再配有一套黑色羊毛連身裙,用作特殊場合穿著;以及一套白色禮服,於舞蹈課練習時所穿。
在帝俄時代,能住得起私立寄宿學校的學生,多是出身貴族家庭、知識份子或實業家的子女,學校制服也成為了階級的特權與象徵。即便也存在受惠於獎學金而得以就讀的學生。
雖然學校會規定學生在家不需穿著制服,然而制服在社會上代表的榮譽感,讓許多學生即便在校外也會穿著制服活動。
特別介紹一下聖彼得堡的斯莫爾尼女子學院,這座盛名與惡名皆有的學校。
斯莫爾尼招收六到十八歲的學生。想進入斯莫爾尼修習長達十二年的學業(後來縮短成九年),六歲(或九歲)的小女孩必須來自貴族或高等官員之家,會流暢地說俄文,並懂一點法文。
學生依據年齡穿著不同顏色的連身裙,六歲到九歲是棕色、十歲到十二歲是深藍色、十三歲到十五歲是天藍色,十六歲到十八歲是白色。另外還有一件正式的白色禮服,領口和袖口綴有荷葉邊,在去教堂禮拜、節日或特殊場合時穿著,比如皇室成員來訪、與其他學校的聯合舞會。
大部分的課程都以法語教學,學生們在校內也只說法語,並用「Parfait」(完美)來稱呼優等生,「Mauvais」(壞的)來稱呼劣等生。
教師與舍監會嚴厲地處罰學生,且方式常常很羞辱人,比如在圍裙上別上縫得歪七扭八的襪子,用餐時間得站在角落罰站。娛樂更是稀少,一天只被允許集體散步一次,珠寶首飾等讓人分心的奢侈品只能放在寢室裡。
女孩們在週末和節日才能與家人在校內見面,除非學生或是學生的家人重病,才被允許臨時離校。直到滿十八歲前,她們都會受困在這座機構,導致學生畢業後常常與社會嚴重脫節。
撇除當時為兒童成長與受教權的權益考量,只要學生是貴族出身,就讀斯莫爾尼的學費就會由政府出資。富有的家庭自然不需要這種補助,也捨不得把女兒送去形同監獄的學校,更傾向尋找家庭教師;但對貧窮的家庭來說(比如契訶夫小說裡那些不得不變賣莊園的落魄貴族),斯莫爾尼便是最好的教育資源。
再者,斯莫爾尼的設立目的,首先是培養出能在宮廷服務的女官,其二是教導出盡責順從的妻子,非常符合當時社會所期望的生涯目標,卻一反葉卡捷琳娜大帝起先的願景:她不希望宮廷裡的女子都腦袋空空。
學院的藝術課程也在學生心中植下種子,有多名音樂家與演唱家都出身斯莫爾尼,甚至成為音樂學院的教授。
上音樂課的學生
噗首:
https://www.rosodezhdaspb.ru/...
斯莫爾尼學生的禮服照
哈比亞斯
埃爾德利
早期確實是窮困貴族才會把女兒交給國家,然而後期名氣提升後,有很多高級貴族也願意讓女兒去讀了,於是一長串校友名單羅列下來人數真的不少,甚至有人後來成為了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