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說是反省嗎,也算反省吧
事到如今,嘛,對於過去總有一些不盡人意
但凡出自自己未能深思熟慮就做下決定的事,就算時間推進,也無論過了多久
大概也都還是會記一輩子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想起一些事
有時候還是會覺得,可以做得更嚴謹一點
不過又有多少事情在當下是真的有餘裕可以去做拉扯的
會覺得後悔的事情,大多都不是
如果有餘裕,當初就不會不更加深思熟慮了
說到這份上了,就只能算是推託,我不想用這樣的推導結果作為結論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首先是態度吧
很多後悔的事情大多是自己的作法、作風、態度方面的
很多事,事後想起來,也都真的沒必要
也不是現在就不再在乎,只是覺得應該要在事情有推進之前
先切開一道縫,按下暫停
跳進去先跟自己一番討論之後,再自主做決定去表示說
"經過思考之後才決定這樣做"而不是意氣用事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主要就是時間吧
對於時間,從小到大,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一種壓迫感
就算是耍廢也不想被干擾
過往在這方面就有過很多不恰當的應對
我也不知道自己在焦慮什麼,後來這幾年
腦袋終於有能力處理之後,才大概摸到
可能是對於排程的不安感到無所適從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對於"不順利"感到焦慮
這點很J,不過這幾年就相對來說
我有自主的去調整到比較傾向P了
就認知到,不順利頂多就是損失一點手上的資源
現在再回過來討論,學生時期反而對於大型的失敗是有更低寬容度的
比如說大考,考差了要不就一年(重考),要不就四年(不是首要志願學校)
耗當然耗得起,但值得嗎
值不值得,又豈是那個年紀的人能正確判斷的
有多少人提前進入社會學到的東西,也就提前用上了
這一來一往,就有落差了
能不焦慮嗎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現在則是"反正就這樣了,再差還能怎樣"
得過且過,或者
走多遠算多遠、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做法,有更強的應變力
當然這都是處於相對低層次的方面來討論了
假設如果有更多的資源,自然相對應的或許就會要承擔更低寬容度失敗的負擔
但我想,此時能得到這個想法也不算是不好的"結果"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所以現在的態度就比較偏向
能做的都做了
順不順利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今天骰到什麼,就怎麼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