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ysis
@Hollysis
Mon, Mar 17, 2025 1:40 AM
Mon, Mar 17, 2025 2:05 AM
9
1
當塔羅成為一面鏡子——
不只是占卜,而是與自己的深度對話
赫然發現去年曾分享過我的開課內容,
那麼這次就來聊聊第二期課程 吧
這一期的關鍵字是——
榮格、完形治療與積極想像。
@Hollysis - 有人在社群裡問我有沒有開課,我目前正在開課中喔,但報名已經額滿了 #塔羅
Hollysis
@Hollysis
Mon, Mar 17, 2025 1:44 AM
Mon, Mar 17, 2025 2:07 AM
在《21 密技》這本書中有個步驟,
是引導讀者「走入牌中的世界」,
這次我帶領學生進入皇后牌,
去感受牌中的一草一木、
甚至與皇后本人對話與互動。
舊生已經體驗過了,但新生而言
這是一場震撼的心靈探索。
有人聞到了麥田的香氣,
有人感受到午後溫暖的陽光,
甚至有些同學忍不住落淚。
Hollysis
@Hollysis
Mon, Mar 17, 2025 1:44 AM
Mon, Mar 17, 2025 2:08 AM
其實這個技巧早在 2012 年出版的
《跟著大師學塔羅》中就已出現,
可惜這本書早已絕版,
直到《21 密技》中文版上市,
這門技法才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
Hollysis
@Hollysis
Mon, Mar 17, 2025 1:57 AM
Mon, Mar 17, 2025 2:10 AM
多年來,我不只一次聽到有人說:
「我看不懂皇后牌。」
但當學生們親身走入牌中感受後,
大多數人都獲得了深刻的理解,
甚至有些最近身心疲憊的學生,
也從皇后身上得到了撫慰與能量。
Hollysis
@Hollysis
Mon, Mar 17, 2025 2:01 AM
Mon, Mar 17, 2025 2:13 AM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
我必須親自帶領學生跑完一輪
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
讓他們與內在世界實際互動,
才能親身體會,
人類心靈的力量究竟有多驚人——
居然能架構出不輸好萊塢的場景。
居然能說出,清醒時絕對想不到的對白。
唯有親身體驗內在心靈的強大,
未來才能更好地區分
哪些經驗是通靈,哪些是想像。
Hollysis
@Hollysis
Mon, Mar 17, 2025 3:19 PM
Thu, Mar 20, 2025 2:11 AM
第一輪走入牌中,
我安排學生統一進入皇后牌的世界。
原因有二:
1. 皇后牌的世界溫和且令人安心,
是個很好的開頭
2. 讓學生親身感受:
即使進入同一張牌,
每個人仍會發展出獨特的內在世界。
然而每個人當下都有最適合自己的牌,
不一定是皇后牌。
因此,第二輪的走入牌中, 我改讓學生自己抽一張牌並與其對話。
Hollysis
@Hollysis
Mon, Mar 17, 2025 4:08 PM
Thu, Mar 20, 2025 2:15 AM
第二輪:與自己的牌對話
這一輪學生不再是進入指定的牌,
而是抽出屬於自己的那張牌,
請它給予建議。
有人又抽到皇后牌,問我能不能重抽?
我說不用。 既然這張牌出現在你面前,
那就代表現在的你仍與它有關聯,
進去聽聽它要對你說什麼吧。
也有人抽到了塔牌。
還好第一輪已經先體驗過皇后牌,
讓大家有心理準備。 否則直接進入塔牌世界, 衝擊可能會更大。
Hollysis
@Hollysis
Wed, Mar 19, 2025 12:52 AM
Thu, Mar 20, 2025 2:20 AM
第二輪的體驗相當私密,
我沒有強制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
很慶幸同學們的分享欲都很強烈
看來這趟「牌中之旅」,
每個人都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故事。
體驗結束後,
我請學生立刻記錄當下的所見所聞,
不需要分析,
趁著這股 「熱騰騰」的直覺感受
把一切寫下來。
幾天後再回頭看看 這兩次體驗與現實生活之間是否有所呼應。
Hollysis
@Hollysis
Thu, Mar 20, 2025 12:25 AM
Thu, Mar 20, 2025 2:27 AM
《21 秘技》書中介紹了這種
與牌中人或事物對話的技巧
,
來自於格式塔療法(Gestalt Therapy),
台灣又稱為
完形治療
。
如果你對完形治療有概念,
應該已經發現「走入牌中」
其實就是變形後的空椅法,
只是坐在空椅上的
變成了塔羅牌中的人事物。
Hollysis
@Hollysis
Thu, Mar 20, 2025 1:01 AM
Thu, Mar 20, 2025 2:28 AM
然而,這兩者仍有關鍵區別:
📌 「走入牌中」 VS 「空椅法」
✅ 走入牌中:
透過塔羅牌作為心理投射的媒介,
塑造具象的心理圖像,
並讓內在影像自然發展,
主動與角色對話。
⚠️ 空椅法:
讓當事人回到過去某個關鍵時刻,
直接面對潛意識中的人物或事件,
可能引發強烈情緒波動, 甚至帶來危險, 因此
僅適合由專業心理師進行
。
Hollysis
@Hollysis
Thu, Mar 20, 2025 1:29 AM
Thu, Mar 20, 2025 2:29 AM
我也特別提醒有進行心理諮商的同學,
請他們將這堂課的內容與筆記
分享給自己的心理師,
如果心理師有任何意見,
請
以他的建議為主
。
課後也推薦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同學一些書單
與內在對話:夢境‧積極想像‧自我轉化|心靈工坊購書網
Hollysis
@Hollysis
Thu, Mar 20, 2025 2:36 AM
Thu, Mar 20, 2025 2:40 AM
為什麼我的塔羅課要上這些內容?
除了之前提到的觀點——
我認為占卜師作為廣義的助人工作者,
應該加強自我覺察,
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
此外,台灣目前的現況是,
許多人在選擇尋求心理師協助之前
會優先尋求命卜協助。
Hollysis
@Hollysis
Thu, Mar 20, 2025 2:40 AM
如果占卜師對心理學有基礎認知,
我們就能成為第一線察覺異狀的人,
甚至在必要時,
適時協助轉介到合適的單位。
這個觀念其實已經被許多塔羅書提及,例如:
📖 《其實你已經很塔羅了》
📖 《塔羅入門》
這也是我希望推廣這個觀念的原因——
讓塔羅不只是解讀牌面,
更能成為一個幫助人的橋樑。
Hollysis
@Hollysis
Fri, Mar 21, 2025 1:09 AM
Fri, Mar 21, 2025 1:28 AM
實作練習後,還是要回頭補充理論。
心理學的許多概念較為抽象,
我習慣先讓學生透過實作體驗,
再補充理論,
這樣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吸收與理解。
Hollysis
@Hollysis
Fri, Mar 21, 2025 1:14 AM
Fri, Mar 21, 2025 1:33 AM
無意識(Unconscious)
是我們內在的隱藏世界,包含:
💡 未察覺的想法
💡 被壓抑的情緒與特質
💡 過往創傷的影響
我們的行為、情緒、決策,
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無意識驅動,
但我們平常並不會意識到這些影響。
前意識(Preconscious)
則是你昨晚吃什麼、家裡電話幾號
平常不會特別意識到, 但需要時會想起來的知識或記憶
Hollysis
@Hollysis
Fri, Mar 21, 2025 1:20 AM
Fri, Mar 21, 2025 1:39 AM
塔羅牌的圖像 = 無意識的語言
當我們看到一張塔羅牌時,
往往會對畫面產生「直覺」反應,
而這些反應來自於內在訊息的投射。
透過塔羅與內在對話,
能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無意識內容。
📌 塔羅牌如何揭示無意識?
✅ 透過塔羅與內在對話,
我們能覺察自己的無意識內容。
✅ 這種直覺反應,
可能揭露我們尚未察覺的心理狀態。
Hollysis
@Hollysis
Fri, Mar 21, 2025 1:21 AM
Fri, Mar 21, 2025 1:40 AM
然而,這時就要區分
「前意識」與「無意識」的影響:
💭 如果看到某張牌,
讓你聯想到過去某個事件,
👉 這屬於 前意識(Preconscious),
因為它是可以被召喚的記憶。
💥 如果對某張牌產生強烈的情緒波動,
👉 那可能來自個人無意識
(Personal Unconscious)或
陰影(Shadow),
因為它觸及了更深層的心理內容。
Hollysis
@Hollysis
Fri, Mar 21, 2025 1:42 AM
Fri, Mar 21, 2025 1:42 AM
覺察是關鍵——
占卜師如何避免習慣性解讀?
解牌時,可以自問:
🔹 我對這張牌的理解,
來自自身的過去經驗,
還是這張牌本身的意義?
🔹 我是否將個人經歷
投射進客戶的占卜結果?
🔹 這副牌反映的是客戶的狀況,
還是我內心未解的議題?
Hollysis
@Hollysis
Fri, Mar 21, 2025 1:43 AM
Fri, Mar 21, 2025 1:44 AM
要成為更精準的占卜師,
需要不斷訓練自己,
拓展對牌義的理解,
不被個人經驗侷限。
試著站在客戶的角度去解讀,
而不只是單純將個人經歷投射進去
——因為,這副牌反映的是客戶的狀況,
而不是我的過去。
載入新的回覆
不只是占卜,而是與自己的深度對話
赫然發現去年曾分享過我的開課內容,
那麼這次就來聊聊第二期課程 吧
這一期的關鍵字是——
榮格、完形治療與積極想像。
是引導讀者「走入牌中的世界」,
這次我帶領學生進入皇后牌,
去感受牌中的一草一木、
甚至與皇后本人對話與互動。
舊生已經體驗過了,但新生而言
這是一場震撼的心靈探索。
有人聞到了麥田的香氣,
有人感受到午後溫暖的陽光,
甚至有些同學忍不住落淚。
《跟著大師學塔羅》中就已出現,
可惜這本書早已絕版,
直到《21 密技》中文版上市,
這門技法才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
「我看不懂皇后牌。」
但當學生們親身走入牌中感受後,
大多數人都獲得了深刻的理解,
甚至有些最近身心疲憊的學生,
也從皇后身上得到了撫慰與能量。
我必須親自帶領學生跑完一輪
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
讓他們與內在世界實際互動,
才能親身體會,
人類心靈的力量究竟有多驚人——
居然能架構出不輸好萊塢的場景。
居然能說出,清醒時絕對想不到的對白。
唯有親身體驗內在心靈的強大,
未來才能更好地區分
哪些經驗是通靈,哪些是想像。
我安排學生統一進入皇后牌的世界。
原因有二:
1. 皇后牌的世界溫和且令人安心,
是個很好的開頭
2. 讓學生親身感受:
即使進入同一張牌,
每個人仍會發展出獨特的內在世界。
然而每個人當下都有最適合自己的牌,
不一定是皇后牌。
因此,第二輪的走入牌中, 我改讓學生自己抽一張牌並與其對話。
這一輪學生不再是進入指定的牌,
而是抽出屬於自己的那張牌,
請它給予建議。
有人又抽到皇后牌,問我能不能重抽?
我說不用。 既然這張牌出現在你面前,
那就代表現在的你仍與它有關聯,
進去聽聽它要對你說什麼吧。
也有人抽到了塔牌。
還好第一輪已經先體驗過皇后牌,
讓大家有心理準備。 否則直接進入塔牌世界, 衝擊可能會更大。
我沒有強制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
很慶幸同學們的分享欲都很強烈
看來這趟「牌中之旅」,
每個人都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故事。
體驗結束後,
我請學生立刻記錄當下的所見所聞,
不需要分析,
趁著這股 「熱騰騰」的直覺感受
把一切寫下來。
幾天後再回頭看看 這兩次體驗與現實生活之間是否有所呼應。
與牌中人或事物對話的技巧,
來自於格式塔療法(Gestalt Therapy),
台灣又稱為完形治療。
如果你對完形治療有概念,
應該已經發現「走入牌中」
其實就是變形後的空椅法,
只是坐在空椅上的
變成了塔羅牌中的人事物。
📌 「走入牌中」 VS 「空椅法」
✅ 走入牌中:
透過塔羅牌作為心理投射的媒介,
塑造具象的心理圖像,
並讓內在影像自然發展,
主動與角色對話。
⚠️ 空椅法:
讓當事人回到過去某個關鍵時刻,
直接面對潛意識中的人物或事件,
可能引發強烈情緒波動, 甚至帶來危險, 因此僅適合由專業心理師進行。
請他們將這堂課的內容與筆記
分享給自己的心理師,
如果心理師有任何意見,
請以他的建議為主。
課後也推薦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同學一些書單
除了之前提到的觀點——
我認為占卜師作為廣義的助人工作者,
應該加強自我覺察,
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
此外,台灣目前的現況是,
許多人在選擇尋求心理師協助之前
會優先尋求命卜協助。
我們就能成為第一線察覺異狀的人,
甚至在必要時,
適時協助轉介到合適的單位。
這個觀念其實已經被許多塔羅書提及,例如:
📖 《其實你已經很塔羅了》
📖 《塔羅入門》
這也是我希望推廣這個觀念的原因——
讓塔羅不只是解讀牌面,
更能成為一個幫助人的橋樑。
心理學的許多概念較為抽象,
我習慣先讓學生透過實作體驗,
再補充理論,
這樣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吸收與理解。
是我們內在的隱藏世界,包含:
💡 未察覺的想法
💡 被壓抑的情緒與特質
💡 過往創傷的影響
我們的行為、情緒、決策,
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無意識驅動,
但我們平常並不會意識到這些影響。
前意識(Preconscious)
則是你昨晚吃什麼、家裡電話幾號
平常不會特別意識到, 但需要時會想起來的知識或記憶
當我們看到一張塔羅牌時,
往往會對畫面產生「直覺」反應,
而這些反應來自於內在訊息的投射。
透過塔羅與內在對話,
能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無意識內容。
📌 塔羅牌如何揭示無意識?
✅ 透過塔羅與內在對話,
我們能覺察自己的無意識內容。
✅ 這種直覺反應,
可能揭露我們尚未察覺的心理狀態。
「前意識」與「無意識」的影響:
💭 如果看到某張牌,
讓你聯想到過去某個事件,
👉 這屬於 前意識(Preconscious),
因為它是可以被召喚的記憶。
💥 如果對某張牌產生強烈的情緒波動,
👉 那可能來自個人無意識
(Personal Unconscious)或
陰影(Shadow),
因為它觸及了更深層的心理內容。
占卜師如何避免習慣性解讀?
解牌時,可以自問:
🔹 我對這張牌的理解,
來自自身的過去經驗,
還是這張牌本身的意義?
🔹 我是否將個人經歷
投射進客戶的占卜結果?
🔹 這副牌反映的是客戶的狀況,
還是我內心未解的議題?
需要不斷訓練自己,
拓展對牌義的理解,
不被個人經驗侷限。
試著站在客戶的角度去解讀,
而不只是單純將個人經歷投射進去
——因為,這副牌反映的是客戶的狀況,
而不是我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