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0:23 AM
4
- 集中一下最近的學習雜念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0:25 AM
演奏風格差異
·國別上的差異:英德法
· 時代差異:巴洛克、浪漫時期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0:29 AM
本來今年抱著好久沒有學樂器的心態想摸摸看似乎很方便攜帶的古典吉他,最後被雷打到選了別說買下來了甚至拆下來也帶不走的管風琴
哈哈 我也不知道我是怎麼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0:33 AM
一些過去學過的:
鋼琴、小提琴、中提琴、長笛、阮樂器
鍵盤弦樂銅管跟彈撥類的樂器雖然稍微碰過有手感,不過管風琴依舊是一件很顛覆過去學習經驗的一樣樂器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0:40 AM
Sat, Mar 15, 2025 10:41 AM
顛覆的點其實滿多的⋯⋯
乍看之下跟鋼琴一樣都是鍵盤,但先不論多了腳踏板跟音栓,光是考量發聲就和大部分的樂器有差
體積問題,一樣樂器的發聲反射之類的考量範圍並不會太大,但管風琴由於是跟建築物息息相關,一種籠罩整個空間的一樣樂器,發出來的聲音自然不是眼前所及,聲音是從四面八方而來
不僅是單一演奏樂器,更像是以創造空間為出發點去思考演奏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0:44 AM
以前彈鋼琴時被要求一些演奏時要表現的動作
到最近學管風琴才發現是屬於浪漫樂派的風格
不過現在正在學巴洛克時期的作品所以直接從零開始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0:48 AM
指法差異
以前彈哈農琶音練習一些有的沒有的等等⋯⋯很多時候由於要求旋律演奏的連續性和圓滑,經常使用到拇指穿指的連貫彈奏技巧,以前會一直被要求按到第幾指必須要轉三指轉四指要轉指要記得轉指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0:52 AM
現在學的巴洛克式指法比較多運用在古樂器
正好被老師丟了一份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的觸技曲
自己起初是以鋼琴的習慣去彈奏,另外再遵照樂譜上的指法去彈,大致發現到一般鋼琴演奏上居多在習慣上使用拇指穿指轉指
拇指的指節相較於其他手指短,施力上更為強勁,有些演奏甚至是以拇指打下來的方式演奏
然而管風琴更多的是使用巴洛克式指法,考量到管風琴的發聲機制跟以前樂器製作的材質(至少我印象中大鍵琴古鋼琴這類的古樂器並不如現在堅固🤔)講求發音清晰的情況下,拇指的施力反倒很容易破壞聲音的平衡,一方面由於巴洛克時期的鍵盤較小,拇指則比較寬大,在演奏這類古樂器時拇指通常是懸在邊緣,也因此較常用到的手指比較是234指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0:55 AM
一方面巴洛克時期的作品講求清晰分明,所以移動上要不拖泥帶水的閃現平移
所以現在彈管風琴反而會被老師一直要求不要轉指不要轉指不要轉指
幹可是我就是會轉下去⋯⋯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0:59 AM
不過話說回來對比以前的學習經驗
管風琴的觸鍵並不如鋼琴沈重,鍵盤也比較小
撇除聲音從四面八方而來這點,手感上對我來說更接近長笛(?)至少我不需要腹部施力開口吹氣那些的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1:04 AM
但觸鍵上相比其他樂器更要求細緻
不論長音短音,哪怕再短促都要在指尖留下一點綿長
以前彈鋼琴經常被要求音要扎實
歐我一直記得小時候老師示範力度的時候會在我的腿上彈鋼琴,差點沒被痛死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1:05 AM
現在學管風琴
老師:不可以按太大力ㄛ
我:(皺掉並委屈)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1:13 AM
練習上
管風琴不管是什麼樣式都不太容易碰到,所以平常練習還是只能用傳統鋼琴一邊想像腳踏板的使用
稍微比較好的情況下,我會更偏向用Yamaha 的三層(手鍵盤2層+腳鍵盤),按鍵很多感覺也可以摸一點像是換音栓的感覺
不過音栓上真的沒辦法要求啦⋯⋯就是摸那個手感而已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1:13 AM
不過截至目前我實在找不到哪間琴房有這種電子琴
我還是只能摸傳統鋼琴一邊想像練習腳鍵盤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1:20 AM
Sat, Mar 15, 2025 4:19 PM
演奏風格差異
法國管風琴比較走浪漫&要求交響樂般的效果,在音栓使用上會特別指定,也會指定鍵盤分層,講求再現「作曲家」的意圖
德國經典巴洛克賦格,比較講求演奏對位清晰和粒粒分明,巴赫就是代表,比較沒有指定音栓使用跟鍵盤分層
英國比較傾向教堂和聲伴奏的角色,和德國一樣沒有指定音栓跟鍵盤。不過考量到建築特性,管風琴本身就是一種和建築相融的大型樂器,因此世上沒有一台管風琴是長得一模一樣的,不僅如此也更講求「演奏者」的適應性和判斷力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1:22 AM
看起來德國跟英國的管風琴相較法國更具操作上的靈活性
其中英國考量到宗教性與人聲合唱的伴奏下,英國的管風琴似乎更考驗演奏者的判斷力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1:31 AM
J. S. Bach - Chorale Partita "O Gott, du frommer Got...
上次只讓我彈第一段ㄉ聖詠
老師:後面還有八段變奏喔,這次先把整份譜給你看
下一次上課
老師:你要不要整首彈完
老師您可真是太看得起我了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1:36 AM
昨天上課
老師:下次差不多可以讓你彈BWV565了
我:哦也是練習的ㄇㄚ
老師:
Bach -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565 - Van Do...
老師我真的是謝謝你把我的心聲大聲播出來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1:38 AM
Sat, Mar 15, 2025 11:38 AM
真是沒想到這麼快就可以摸到這首歌欸
謝謝老師
老師:學管風琴不就是很期待可以彈到這首嗎!
我:我⋯ㄜ我覺得我好像還沒有準備好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1:47 AM
上面那手聖詠的樂譜,乍看之下十度很難彈
不過因為管風琴的鍵盤間隔比較小所以彈下去反而沒問題
不過用鋼琴練就難了
我能按穩的極限只能跨九度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1:49 AM
O Gott, du frommer Gott, BWV 767: Partita I
好聽聖詠
我:這個彈起來好像我以前彈的終指式欸
老師:就是終指式沒錯喔
SULU
@CVRV_DS
Sat, Mar 15, 2025 11:50 AM
為什麼巴赫可以把終指式編成這麼好聽的九段變奏
SULU
@CVRV_DS
Tue, Mar 18, 2025 2:36 PM
一些視譜的東西
提琴跟長笛看的譜比較單一線性,提琴也可以拉出和聲不過不像鋼琴看兩行⋯⋯講一講就想到以前學中提琴看的還是中音譜
喔天啊我都快忘記怎麼看中音譜了
鋼琴左右手兩行,有的作品會有三行不過並不常見,而且那類作品已經太難了不是我彈得起的東西
SULU
@CVRV_DS
Tue, Mar 18, 2025 2:37 PM
現在彈管風琴一次要看三行
很像在開眼
有時候會把左手跟腳鍵盤的譜搞混,腳彈成手彈成腳直接原地當機
SULU
@CVRV_DS
Tue, Mar 18, 2025 2:41 PM
整理一下彈管風琴會做到的動作
·左右手
·腳鍵盤
· 一次看三行譜
· 音栓切換
聲音判斷觸鍵那些更細節的就
喔天吶我也覺得我做了很多動作腦袋會過熱
SULU
@CVRV_DS
Tue, Mar 18, 2025 2:45 PM
踩腳鍵盤還有特定的腳法,想想就是跟彈鋼琴一樣習慣成自然吧
小時候腿太短踩不到電子琴的腳鍵盤,現在坐在琴坐上很怕把腳鍵盤踩到底
載入新的回覆
- 集中一下最近的學習雜念
·國別上的差異:英德法
· 時代差異:巴洛克、浪漫時期
鋼琴、小提琴、中提琴、長笛、阮樂器
鍵盤弦樂銅管跟彈撥類的樂器雖然稍微碰過有手感,不過管風琴依舊是一件很顛覆過去學習經驗的一樣樂器
乍看之下跟鋼琴一樣都是鍵盤,但先不論多了腳踏板跟音栓,光是考量發聲就和大部分的樂器有差
體積問題,一樣樂器的發聲反射之類的考量範圍並不會太大,但管風琴由於是跟建築物息息相關,一種籠罩整個空間的一樣樂器,發出來的聲音自然不是眼前所及,聲音是從四面八方而來
不僅是單一演奏樂器,更像是以創造空間為出發點去思考演奏
到最近學管風琴才發現是屬於浪漫樂派的風格
不過現在正在學巴洛克時期的作品所以直接從零開始
以前彈哈農琶音練習一些有的沒有的等等⋯⋯很多時候由於要求旋律演奏的連續性和圓滑,經常使用到拇指穿指的連貫彈奏技巧,以前會一直被要求按到第幾指必須要轉三指轉四指要轉指要記得轉指
正好被老師丟了一份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的觸技曲
自己起初是以鋼琴的習慣去彈奏,另外再遵照樂譜上的指法去彈,大致發現到一般鋼琴演奏上居多在習慣上使用拇指穿指轉指
拇指的指節相較於其他手指短,施力上更為強勁,有些演奏甚至是以拇指打下來的方式演奏
然而管風琴更多的是使用巴洛克式指法,考量到管風琴的發聲機制跟以前樂器製作的材質(至少我印象中大鍵琴古鋼琴這類的古樂器並不如現在堅固🤔)講求發音清晰的情況下,拇指的施力反倒很容易破壞聲音的平衡,一方面由於巴洛克時期的鍵盤較小,拇指則比較寬大,在演奏這類古樂器時拇指通常是懸在邊緣,也因此較常用到的手指比較是234指
所以現在彈管風琴反而會被老師一直要求不要轉指不要轉指不要轉指
管風琴的觸鍵並不如鋼琴沈重,鍵盤也比較小
撇除聲音從四面八方而來這點,手感上對我來說更接近長笛(?)至少我不需要腹部施力開口吹氣那些的
不論長音短音,哪怕再短促都要在指尖留下一點綿長
以前彈鋼琴經常被要求音要扎實
老師:不可以按太大力ㄛ
我:(皺掉並委屈)
管風琴不管是什麼樣式都不太容易碰到,所以平常練習還是只能用傳統鋼琴一邊想像腳踏板的使用
稍微比較好的情況下,我會更偏向用Yamaha 的三層(手鍵盤2層+腳鍵盤),按鍵很多感覺也可以摸一點像是換音栓的感覺
不過音栓上真的沒辦法要求啦⋯⋯就是摸那個手感而已
法國管風琴比較走浪漫&要求交響樂般的效果,在音栓使用上會特別指定,也會指定鍵盤分層,講求再現「作曲家」的意圖
德國經典巴洛克賦格,比較講求演奏對位清晰和粒粒分明,巴赫就是代表,比較沒有指定音栓使用跟鍵盤分層
英國比較傾向教堂和聲伴奏的角色,和德國一樣沒有指定音栓跟鍵盤。不過考量到建築特性,管風琴本身就是一種和建築相融的大型樂器,因此世上沒有一台管風琴是長得一模一樣的,不僅如此也更講求「演奏者」的適應性和判斷力
其中英國考量到宗教性與人聲合唱的伴奏下,英國的管風琴似乎更考驗演奏者的判斷力
上次只讓我彈第一段ㄉ聖詠
老師:後面還有八段變奏喔,這次先把整份譜給你看
下一次上課
老師:你要不要整首彈完
老師您可真是太看得起我了
老師:下次差不多可以讓你彈BWV565了
我:哦也是練習的ㄇㄚ
老師:
老師我真的是謝謝你把我的心聲大聲播出來
老師:學管風琴不就是很期待可以彈到這首嗎!
我:我⋯ㄜ我覺得我好像還沒有準備好
上面那手聖詠的樂譜,乍看之下十度很難彈
不過因為管風琴的鍵盤間隔比較小所以彈下去反而沒問題
不過用鋼琴練就難了
好聽聖詠
我:這個彈起來好像我以前彈的終指式欸
老師:就是終指式沒錯喔
提琴跟長笛看的譜比較單一線性,提琴也可以拉出和聲不過不像鋼琴看兩行⋯⋯講一講就想到以前學中提琴看的還是中音譜
鋼琴左右手兩行,有的作品會有三行不過並不常見,而且那類作品已經太難了不是我彈得起的東西
現在彈管風琴一次要看三行
有時候會把左手跟腳鍵盤的譜搞混,腳彈成手彈成腳直接原地當機
·左右手
·腳鍵盤
· 一次看三行譜
· 音栓切換
聲音判斷觸鍵那些更細節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