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噗~
對呀 我也這麼覺得
風弒▶< ( ̄ ︶  ̄)>
風弒▶< ( ̄ ︶  ̄)>
一、中國對國家主權之威脅:
全力推動「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
擬定行動計畫,向全世界宣達我們反對中國併吞台灣的國家意志與社會共識,反制中國意圖在國際社會消滅台灣、矮化台灣主權的野心作為。
風弒▶< ( ̄ ︶  ̄)>
二、中國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之威脅
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
進行相關配套改革,包括訂定「軍法官人事條例」及軍事法院、軍事檢察署組織法等。
國防部須研擬在陸海空軍刑法增訂「對敵人效忠表示」之處罰,並修正對於領取退除給與人員之相關規範。
風弒▶< ( ̄ ︶  ̄)>
三、中國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之威脅
請相關機關就國人同胞申請中國涉及身分認定的各種證件,持續進行必要的清查及管理,尤其是對國家有忠誠義務的軍公教人員
對中國人士及港澳人士歸化及融入台灣社會,在兼顧台灣社會發展及個人權益下,須有更多國安考量。
原籍中國人士申請來台定居,應確實依照我國法律放棄中國戶籍與護照,不能兼具雙重身分。有關香港及澳門人士申請來台定居、居留等相關制度,將增列長期居留規定,以符合實際需要。
風弒▶< ( ̄ ︶  ̄)>
四、中國藉兩岸交流對台灣社會統戰滲透之威脅
提高國人赴中國旅遊風險意識,持續加強公眾溝通,並落實各種登錄制度。
應落實中央及地方各級公職人員赴中國交流的揭露制度。內政部也應建立宗教團體等公益組織赴中國交流之揭露制度。
對中國人士來台交流進行風險管理
應嚴格限制具有統戰背景的中國人士來台,以及禁止中國人士來台進行具統戰性質之活動。
風弒▶< ( ̄ ︶  ̄)>
兩岸交流要避免受中國政治干預及衍生國安風險。包括宗教、文化、學術、教育等交流案件之審查及管理,應本於「去政治化」、「去風險化」之原則。
研擬提升本土文化產業競爭力方案,加強輔導及獎勵國內影視及文創產業。
強化影藝從業人員在中國發展的輔導與管理。
相關主管機關應採取積極有效作為,防止中國透過網路、應用程式、AI等工具,對台灣進行認知作戰及危害資安。
風弒▶< ( ̄ ︶  ̄)>
五、中國藉「融合發展」吸引台商、台青之威脅
基於「台灣優先」及「立足台灣、佈局全球」之經貿戰略,就台灣與中國的經貿關係,進行策略性的結構調整;並本於「強本固台、風險管理」原則,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
深化青年學子對中國的識讀教育,以及對兩岸交流應有的認知,同時也要廣泛宣導國內青年就業創業的各種機制,提供充分資訊及協助。
風弒▶< ( ̄ ︶  ̄)>
每一位國民都是守護民主自由的第一線,我們可以一起這樣做:
第一、提高媒體識讀能力,不傳播、不轉發中國官宣的統戰資訊;
第二、參與、組織公民教育活動,增強對統戰的認識,強化社會防衛韌性;
第三、即時揭露各種協力統戰的行為,讓所有惡意企圖寸步難行;
第四、拒絕參加所有犧牲國家利益的活動。
風弒▶< ( ̄ ︶  ̄)>
(以上部分擷取文字稿)
還有一個很重要也很難做的一點是,抖音少看一點。
風弒▶< ( ̄ ︶  ̄)>
Facebook
https://images.plurk.com/30miZTPRn9AbKxxlq1nIAE.png
別人整理得比較簡潔扼要。
風弒▶< ( ̄ ︶  ̄)>
風弒▶< ( ̄ ︶  ̄)>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