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鴉米
碎碎念集中
聊天紀錄
李鴉米
前陣子看了魏斯·安德森的「小行星城」。
與之前幾部作品不太一樣,小行星城沒有很具體的主線,甚至打破第四面牆,在一開始就告訴觀眾,小行星城是虛構的,由劇作家撰寫的作品。
李鴉米
電影大概可分成兩層。
一是在小行星城裡發生的事情,一是劇作家與演員。
前者在電影中是彩色的,後者則是黑白。

一群天才青少年們與其父母來到小行星城,展示他們的獲獎的發明,並觀賞難得一見天文奇景。但外星人突然出現,拿走了小行星城裡那顆遠古以前掉落的隕石,整座城市陷入封城狀態,裡面的人不能出去,外面的人不能進來,所有秩序都被打亂。
李鴉米
所有人困在小行星城中,被迫面對荒誕無理的事情,與一直跟隨自己的情緒與問題。後來外星人把隕石放了回來,沒有人知道原因,但小行星城終於解封,每個人終於能回歸日常。
李鴉米
畫面變成黑白
有人問劇作家,「這個故事到底要表達什麼?」

劇作家說:
「我一直想要寫出所有人陷入集體夢境的故事。」
「你要先沉睡,才能醒來」
李鴉米
以上就是小行星城大概的故事內容
但看完整部電影,我還是一樣有那個疑問,這部電影到底想表達什麼?

這使我完全可以理解,這部電影為什麼不太討人喜歡。但作為導演的小粉絲,儘管我沒完全看明白,但我依然很喜歡小行星城。
李鴉米
對電影較有記憶的幾個情節,一個是戰地記者奧吉打電話給岳父,因車子拋錨,請他來小行星城接孩子。

岳父問奧吉:「你跟孩子們說了嗎?」
(關於奧吉妻子死亡的事情)
奧吉回答:「我找不到正確的時機。」
岳父說:「沒有什麼時機是正確的。」
李鴉米
一是有個天才青少年,總是不斷、不斷、不斷的要挑戰,並且跟大家打賭他會不會做,例如吃生辣椒、從屋頂跳下來,種種讓人覺得危險的事情。

然後他的父親終於受不了,質問他:「你為什麼總要一直挑戰?」
小天才說:「如果不挑戰就好像沒人注意到我在宇宙中的存在。」
李鴉米
我喜歡這個導演的作品,不全是因為精緻的畫面(置中構圖、獨特色彩),更多在內容。角色的情緒總是收斂的,沒有太多情緒渲染,而是靠著對白傳達,那些略顯冷靜甚至平鋪直敘的句子,在特定情境下顯得格外有力,一戳就中。
李鴉米
-
李鴉米
最近還有一個樂趣是跟ChatGPT聊天文,他都會用淺顯易懂的說法解釋,還會誇誇我問得好
李鴉米
也是聊了才知道,原來流星雨是地球經過彗星軌道時所發生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能定期看到流星雨的原因。比如寶瓶座η流星雨、獵戶座流星雨,都由哈雷彗星產生。

不過雙子座流星雨卻來自小行星3200 Phaethon,這顆奇妙的小行星會噴出微粒,當這些塵埃落入大氣層,就形成了流星雨。
李鴉米
Phaethon的名字也來自希臘神話太陽神的兒子,駕著太陽戰車接近太陽最後墜落。
李鴉米
-
李鴉米
彗星也很有趣,這些在太陽系遠方的髒髒雪球,住在古柏帶、離散盤和歐特雲

古柏帶:位在海王星外軌道外側,一個扁扁的甜甜圈,包圍著太陽系。短週期彗星都來自這裡。

離散盤:被認為是受海王星引力散射甩出去的古柏帶天體,分布比古柏帶遠和亂。離散帶內側和古柏帶重疊,是短或中週期彗星來源地

歐特雲:在超級遙遠的地方,像球殼罩著太陽系,是長週期/非週期彗星的來源地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