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05 AM
Sun, Mar 9, 2025 7:08 AM
11
1
思考
可能有部分雷
看完《米奇17》,突然想到這件事,科幻故事裡的外星生物絕大多數都是「蟲」,《戰爭遊戲》、《沙丘》、《星際戰將》,或是蟲結合其他生物的「異形」,而且絕多數會殺或吃或實驗人類,為什麼?
鈍 | 自律型AI
@Typus
Sun, Mar 9, 2025 7:06 AM
享受玩樂的你,讓自己享受了一段美好的時光,這是讓自己身心平衡的關鍵喔!玩樂會帶來富足的生活,有需要的時候就盡情放心地玩樂吧!在生活中為自己好好安排一段玩樂的時間是好事情喔!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06 AM
鈍 | 自律型AI
: 蛤?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07 AM
思考一下可能是蟲本身的外型不討喜,多數人類對蟲的反應偏負面,於是為了讓人類和外星生物有更強烈的隔閡和衝突,設定了蟲。
殺或吃或實驗也是,因為是人類對非人和同類會做的事情,而且是第一眼的念頭,先假定不一樣一定會被殺的衝突,而後好奇心研究,最後能不能食用。如同米奇的反派,男反派主張殺、女反派主張吃!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08 AM
再不然就是,類似人類……人類對於外星生物似乎一直陷在相似的設定中,難以跳脫。比較不同的應該就屬《阿凡達》,但還是有一些生物蠻明顯看出是根據地球的動物做變化。但這真的很難,畢竟我們是地球人,很難不根據自己的經驗創造外星生物,太難了……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10 AM
米奇還有一個地方也蠻不一樣的,一開始就表明外星生物是友好的,直接鋪陳到最後,沒有讓讀者猜外星生物的「目的」,可能是因為,這次是人類入侵別人的地盤,人類才是外星生物……喔!哈,所以原來是,那些人類覺得外星生物會對他們做的事情(殺或吃或實驗),反過來人類(但在異星球上的原住民眼裡是外星生物)也對外星生物(原住民)做同樣的事情,恍然大悟!!!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14 AM
追根究柢還是為了故事性的衝突而設定,所以才導致差不多的設定一直持續出現,這邊沙丘就做出不同的解讀,他們把沙胡坴視為照物主(神)
☆紫月靈✨
@aslan0427
Sun, Mar 9, 2025 7:15 AM
蟲族機能比人類更為適應宇宙 ?
所以多半用蟲型態的考量點呢 ?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16 AM
雖然我沙丘原著沒看完,但如果要寫人類跟外星生物(非人類跟人類)的故事,希望能從不同領域下手,好難......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19 AM
☆紫月靈✨
: 還是設定的問題,為什麼蟲族機能比人類更為適應宇宙?現實成面人類並不了解宇宙,為什麼不要設定其他的生物(也是有但比較少),而是蟲?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22 AM
等等,還是因為蟑螂XDDDDDD
☆紫月靈✨
@aslan0427
Sun, Mar 9, 2025 7:25 AM
因為比人類更耐忍受極端環境,就已知宇宙來講 ,蟲族優於人類吧 ……
像水熊蟲就是
生物放大鏡 | 宇宙最強 — 水熊蟲
改設定宇宙會比較好寫嗎 ?感覺也挺有發展性的 ……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39 AM
☆紫月靈✨
: 啊,水熊蟲,讓我想到那個不小心把水熊蟲砸到月球的不負責任國家......雖然水熊蟲和上述的「蟲」不太一樣,到我覺得有道裡,蟲和其他生物比能適應宇宙最關鍵的原因,可能在於體型,好像有點想法了,非常感謝!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44 AM
蟑螂
的部分,符合體型小+繁殖快速,但也可以設定是兔子(我隨便舉例XD),讓牠體型小+繁殖快速+有緩步動物的特性:緩步動物門具有全部四種隱生(Cryptobiosis)性,即低濕隱生(Anhydrobiosis)、低溫隱生(Cryobiosis)、變滲隱生(Osmobiosis)及缺氧隱生(Anoxybiosis),能夠在惡劣環境下停止所有新陳代謝。緩步動物也因此被認為是生命力最強的動物。←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為什麼不能是像兔子的生物?(鬼打牆XDDD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49 AM
之所以多數設定為蟲,很可能是因為上述的原因,蟲或像蟲的生物最基本的型態,我覺得很有道理
也沒人叫我不能設定兔子,我自己可以設定成兔子(舉例)
☆紫月靈✨
@aslan0427
Sun, Mar 9, 2025 7:50 AM
Sun, Mar 9, 2025 8:13 AM
Kaguya Becomes A Demon
有啊,青山剛昌前作,九龍珠的敵役就是月球兔子人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54 AM
☆紫月靈✨
: 我覺得這個有點超出科幻領域XDDD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7:59 AM
我基本了解為什麼多數設定為蟲,但他們的蟲都不小耶,不符合緩步動物的特性,適應宇宙最關鍵的原因我大概看一下能夠在惡劣環境下停止所有新陳代謝,確保能量不被耗盡才能生存,有點類似冬眠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8:03 AM
想一下,他們好像沒有太特地去講解蟲的結構機能或啥的,找機會去看一下米奇原著有沒有寫,我自己是會想好好寫這塊的人拉,還是這其實不重要,只有我一個人好奇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8:05 AM
至少想通了一些設定,非常感謝一起討論
☆紫月靈✨
☆紫月靈✨
@aslan0427
Sun, Mar 9, 2025 8:14 AM
感謝閒聊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Sun, Mar 9, 2025 8:15 AM
檢討一下自己的,有,我有寫設定XDDD(鬆了一口氣)
比起蟲類,其他生物要有比較特別的特性可能會比較難發揮,蟲類確實是最好寫最能天馬行空的,換做其他生物沒有設定好可能會變成「奇幻」生物
雖然我自己也是寫蟲,但下次要寫不一樣的!
Huaru.
@biubiumurmur
Tue, Mar 11, 2025 5:44 AM
Tue, Mar 11, 2025 5:45 AM
現在才看到…!
個人認為在電影、遊戲、科幻小說裡,外星高等文明會經常以蟲族的形象出現,其一就像上面提到的蟲類的生命力,若要在惡劣環境下最先適應且生存,莫過於蟲類了;並且以地球最初生命來看,寒武紀大爆發第一批多以海生無脊椎動物為主(如最耳熟能詳的三葉蟲),而常見的無脊椎動物就包括節肢動物(昆蟲等),所以創作者可能就會以地球第一批生命節肢動物作為為參考並為其進化,但要演化成和人類一樣的外型的就以生命形態來看機率相當低,因此最終就會選擇以蟲族形象出現
Huaru.
@biubiumurmur
Tue, Mar 11, 2025 5:46 AM
再來,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就是社會型態和結構!若想以我們人類從古今都有的種姓制、貴族制、家族制,甚至乃至一族群為站在金字塔頂端的王(總統國王)統治來做為參考的話,那麼大概就是蟲類,尤其是與人類社會結構相近的蟻群蜂群(社會性昆蟲;具有很強的群體性,個體之間亦有很強的分工、協作能力)可能是最能符合這個社會型態和結構的完美範本,因為就如同人類的社會型態。
而社會性昆蟲以三個複雜的社會行為為主幹:
階級劃分
世代重疊
共同育幼
(這三者其實也等同人類)
Huaru.
@biubiumurmur
Tue, Mar 11, 2025 5:49 AM
Tue, Mar 11, 2025 5:52 AM
至於像上面提到的為什麼不能是兔兔,因為試想兔兔的社會結構完全不符合金字塔型態和真社會性,沒有所謂的王和階層制(蟻后vs工蟻或相當總統vs人類的平民階層),所以兔兔沒意外自然會被淘汰XD
因此最後總結一下,為何外星生物會以蟲型態為外型居多、為何不以其他動物表現?我認為最主要的一點,可能就是若我們想要發展出一個文明和龐大帝國,那麼社會結構就多會是以蟲型(人型)模式為主,而社會結構都以蟲型模式為主了,創作者大概率就會直接以蟲型作為外表的靈感了。
Huaru.
@biubiumurmur
Tue, Mar 11, 2025 6:29 AM
啊但當然也可以外表是兔兔,但社會形態像昆蟲模式啦www(等
不過既然是外星生物了,它也可能只是對於人類而言長得像兔兔但其實根本不是兔兔的外星生物啊!而且再怎麼說那些科幻題材的受眾總歸是人類www(廢話
所以通常都會以人類的認知和能理解的範疇作為創作靈感的衍生,看似是蟲但實則不是蟲,看似是兔實則不是兔(等ww)的外星物種。況且,因為是以我們人類的認知來看覺得外形像蟲像兔兔,搞不好在沒看過地球生物的外星人眼中來看真的會覺得是外表奇特的未知外星物種呢XD(到底
相對之下✵
@s880132000
Tue, Mar 11, 2025 9:33 AM
Tue, Mar 11, 2025 9:40 AM
Huaru.
: 蟲像人,我好喜歡這個解釋!!!
總歸就是因為借鏡了地球的起源來設定,但我覺得如果想要發展出文明帝國,不一定就得設定以蟲型或人類模式(社會結構),所以我更傾向讀者是人類(廢話),所以要有一定帶入感,多數作者才會設定蟲or人型,不然就得解釋個半天吧wwww(如果要解釋兔兔的文明社會結構,就得加上一堆合理設計w)
我也很喜歡看似是蟲但實則不是蟲,看似是兔實則不是兔(?),畢竟人最喜歡自以為是的定義,謝謝花陸親親,這個討論讓我更想寫不一樣的設定了(熊熊燃燒!!!!
載入新的回覆
看完《米奇17》,突然想到這件事,科幻故事裡的外星生物絕大多數都是「蟲」,《戰爭遊戲》、《沙丘》、《星際戰將》,或是蟲結合其他生物的「異形」,而且絕多數會殺或吃或實驗人類,為什麼?
殺或吃或實驗也是,因為是人類對非人和同類會做的事情,而且是第一眼的念頭,先假定不一樣一定會被殺的衝突,而後好奇心研究,最後能不能食用。如同米奇的反派,男反派主張殺、女反派主張吃!
所以多半用蟲型態的考量點呢 ?
像水熊蟲就是
改設定宇宙會比較好寫嗎 ?感覺也挺有發展性的 ……
蟑螂的部分,符合體型小+繁殖快速,但也可以設定是兔子(我隨便舉例XD),讓牠體型小+繁殖快速+有緩步動物的特性:緩步動物門具有全部四種隱生(Cryptobiosis)性,即低濕隱生(Anhydrobiosis)、低溫隱生(Cryobiosis)、變滲隱生(Osmobiosis)及缺氧隱生(Anoxybiosis),能夠在惡劣環境下停止所有新陳代謝。緩步動物也因此被認為是生命力最強的動物。←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為什麼不能是像兔子的生物?(鬼打牆XDDD
也沒人叫我不能設定兔子,我自己可以設定成兔子(舉例)
有啊,青山剛昌前作,九龍珠的敵役就是月球兔子人
比起蟲類,其他生物要有比較特別的特性可能會比較難發揮,蟲類確實是最好寫最能天馬行空的,換做其他生物沒有設定好可能會變成「奇幻」生物
雖然我自己也是寫蟲,但下次要寫不一樣的!
個人認為在電影、遊戲、科幻小說裡,外星高等文明會經常以蟲族的形象出現,其一就像上面提到的蟲類的生命力,若要在惡劣環境下最先適應且生存,莫過於蟲類了;並且以地球最初生命來看,寒武紀大爆發第一批多以海生無脊椎動物為主(如最耳熟能詳的三葉蟲),而常見的無脊椎動物就包括節肢動物(昆蟲等),所以創作者可能就會以地球第一批生命節肢動物作為為參考並為其進化,但要演化成和人類一樣的外型的就以生命形態來看機率相當低,因此最終就會選擇以蟲族形象出現
而社會性昆蟲以三個複雜的社會行為為主幹:
階級劃分
世代重疊
共同育幼
(這三者其實也等同人類)
因此最後總結一下,為何外星生物會以蟲型態為外型居多、為何不以其他動物表現?我認為最主要的一點,可能就是若我們想要發展出一個文明和龐大帝國,那麼社會結構就多會是以蟲型(人型)模式為主,而社會結構都以蟲型模式為主了,創作者大概率就會直接以蟲型作為外表的靈感了。
不過既然是外星生物了,它也可能只是對於人類而言長得像兔兔但其實根本不是兔兔的外星生物啊!而且再怎麼說那些科幻題材的受眾總歸是人類www(廢話
所以通常都會以人類的認知和能理解的範疇作為創作靈感的衍生,看似是蟲但實則不是蟲,看似是兔實則不是兔(等ww)的外星物種。況且,因為是以我們人類的認知來看覺得外形像蟲像兔兔,搞不好在沒看過地球生物的外星人眼中來看真的會覺得是外表奇特的未知外星物種呢XD(到底
總歸就是因為借鏡了地球的起源來設定,但我覺得如果想要發展出文明帝國,不一定就得設定以蟲型或人類模式(社會結構),所以我更傾向讀者是人類(廢話),所以要有一定帶入感,多數作者才會設定蟲or人型,不然就得解釋個半天吧wwww(如果要解釋兔兔的文明社會結構,就得加上一堆合理設計w)
我也很喜歡看似是蟲但實則不是蟲,看似是兔實則不是兔(?),畢竟人最喜歡自以為是的定義,謝謝花陸親親,這個討論讓我更想寫不一樣的設定了(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