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1 個月前
最近發現,在一個事情成形的過程中
關注的心態上跟人家差很多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1 個月前
還是在看教程,有些創作者會邊講邊分享思路跟為什麼
我發現,別人關注的是想法跟埋進去的內容
而我只關注事情怎麼成形
想法上就已經被拉開差距了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1 個月前
比如我在看一個材質的教學
創作者分享的不是為什麼這個東西要用什麼材質、什麼設定
而是他考慮到年代,技藝,所以思考固定的方式,用鉚釘、用焊接
隨即挑選了根本不是那個材質的材料來做那個材質,而且效果相當自然
在他們眼裡,創作的過程是"創作"
而我單純只是機械性的"製造"
爛,爛透了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1 個月前
當然我事後也想過,應該是因為人家已經了解了整個東西的生產流程
所以關注的地方不在生產的方法,而是怎樣加入想法在裡面
而且畢竟,人家做的是教程,他總不可能是邊摸索邊教
那種完整度的教學,客群應該就會相對比較少(畢竟可能學到錯的
這些創作者絕對是理解了整個流程中他有應用到的部分,才開始錄製這些分享的
人家已經是大師了我還在銅牌,這樣
就算如此,我也不認為我爬到同樣的牌位
會跟他們有相等程度自由的思考方式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1 個月前
而且這不是民族性造成的
我也看見過很多華人,在思考的方面超級不設限的
單純就是我死腦袋而已
他們怎麼可以有那樣的想法
脫離框架的思考真的在這個年代太重要了
載入新的回覆
關注的心態上跟人家差很多
我發現,別人關注的是想法跟埋進去的內容
而我只關注事情怎麼成形
想法上就已經被拉開差距了
創作者分享的不是為什麼這個東西要用什麼材質、什麼設定
而是他考慮到年代,技藝,所以思考固定的方式,用鉚釘、用焊接
隨即挑選了根本不是那個材質的材料來做那個材質,而且效果相當自然
在他們眼裡,創作的過程是"創作"
而我單純只是機械性的"製造"
爛,爛透了
所以關注的地方不在生產的方法,而是怎樣加入想法在裡面
而且畢竟,人家做的是教程,他總不可能是邊摸索邊教
那種完整度的教學,客群應該就會相對比較少(畢竟可能學到錯的
這些創作者絕對是理解了整個流程中他有應用到的部分,才開始錄製這些分享的
人家已經是大師了我還在銅牌,這樣
就算如此,我也不認為我爬到同樣的牌位
會跟他們有相等程度自由的思考方式
我也看見過很多華人,在思考的方面超級不設限的
單純就是我死腦袋而已
他們怎麼可以有那樣的想法
脫離框架的思考真的在這個年代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