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Mikey在採訪里談角色的一些細節,讓我更明白了一些看電影時覺得 Ani 很特別的地方:Ani 既不是單薄的淘金女郎,也不是妄想浪漫的天真女孩,脆弱和活力這兩個有些矛盾的特質在她身上和諧地並存着。這體現在 Ani 為客戶進行熱情表演時的一些細微差別。
Mikey後面談到Yura每天給她帶膠水沾指甲,兩個人都好可愛www
不過看電影看到後半段入侵 Ivan 家的追逐動作戲時,忍不住在想:雖然是以喜劇和荒誕的方式在拍,但這也是提醒我們,真正的暴力對於像處在 Ani 處境中的人來說永遠不會遙遠。至於結局,我想不同觀眾對結局的感受可能表明了每個人對某種浪漫敘事的態度。喜歡這種多義的處理(我是覺得結尾的「柔情」「真心」是不存在的,或者說用這兩個詞去形容有些不合適
聽完這期get到一個自己看沒想過的點:Anora 和 Poor Things 都是喜劇類型。關於Anora,常用的社媒都在吵架。批評與喜歡都可以,討論的空間就在這種張力裏。我自己對大部分作品是兩者皆有,只是批評和贊美的配比不同,但很怕只能喜歡或只能批評(爲什麽不能有雖然喜歡但也想批評,或者批評也不妨礙喜歡
無論是哪一次觀影,當演到 「Look to your left. Look to your right. It’s one of us.」 這句台詞時,我周圍的觀眾(每次都是女性)似乎都在那一刻產生了一種共同的情感連結,像是在默默分擔著什麼。而散場後,也總能聽到不少人在討論這部作品中的司法問題與現實對應。
Mikey後面談到Yura每天給她帶膠水沾指甲,兩個人都好可愛www
不過看電影看到後半段入侵 Ivan 家的追逐動作戲時,忍不住在想:雖然是以喜劇和荒誕的方式在拍,但這也是提醒我們,真正的暴力對於像處在 Ani 處境中的人來說永遠不會遙遠。至於結局,我想不同觀眾對結局的感受可能表明了每個人對某種浪漫敘事的態度。喜歡這種多義的處理(我是覺得結尾的「柔情」「真心」是不存在的,或者說用這兩個詞去形容有些不合適
看到一篇寫得很認真也很值得閲讀的評論。解答了我的一些困惑,比如對爲什麽叫 初步舉證 的思考。也很喜歡這種討論方式:承認感情,但不被綁架。
其實《Prima Facie》在性侵橋段之前,鋪陳了非常多主角與其加害者曖昧,並發生合意性交的部分。文本在敘事上提供了非常大量的「不完美受害者」的背景資訊,這點在法庭陳述上確實會大幅降低原告證詞的可信度;無論做出審判結論的是陪審團或是法官,人類在社會過程中所凝結的「常識」就是會產生這種傾向,而這種傾向也確實是符合一貫理性邏輯發展的。
並且內容中有個很小,但是畫龍點睛的段落,是當主角發現陪審團中有四位女性時,他也自我詰問「這是好事嗎?還是女性更容易因為個人經驗更容易產生偏見?」因此我可以判斷,這並不是在劇情設計上企圖製造傳統的二元性別對立。(另一個文本證據則是,女主角其實有個男性同事也曾表達過支援。)
這雖然是可受檢驗的事實,但如此粗暴地被置入文本中,確實有種過於簡單化現況的感覺。
而且該橋段,或說整齣劇的核心意義在於「(一致的)邏輯」難以應用於性侵事件,因為在經常缺乏兩造說詞以外證據的情況下,受害者容易因為創傷經驗導致的記憶紊亂而失利。(另,我們其實也必須考慮到男性作為性侵受害者的情況,這並不純然是女性經驗。)
在結語論述上,劇本字面上的陳敘應該可以再更精準一點,這方面我也確實認為可惜了。
它確實很煽情,且有很多明顯是刻意營造不利環境的橋段。
但在理解它創作的核心在於疾呼改革(→only yes means yes)之後,我反而認為特定情節的減省(譬如被告視角的論述、精妙絕倫的法庭攻辯),可以讓內容更加聚焦且精煉。
畢竟如果真的通曉女性主義以及司法制度的人來看,甚至只要略有涉獵,多少可能會覺得有些兒科。但畢竟它所設定的核心觀眾,明顯並不是精通相關議題的人,而是對此只有模糊印象的大眾。我理解原 po 想講的點,主要是劇中對法律系統的批判過於簡化,忽略了法律系統本身的複雜性,以及對「同意」和「舉證責任」的討論未能更深入展開。這次重看時,我特別留意了 TS 提及的文本證據部分,也更加認同你的觀點——這部劇的設計並非簡單的二元對立,而是更強調觀眾的感知與參與。
無論是哪一次觀影,當演到 「Look to your left. Look to your right. It’s one of us.」 這句台詞時,我周圍的觀眾(每次都是女性)似乎都在那一刻產生了一種共同的情感連結,像是在默默分擔著什麼。而散場後,也總能聽到不少人在討論這部作品中的司法問題與現實對應。
記得前段時間看到社媒上有一個給future me寫信的鏈接。當時拖延着一直沒寫。
這兩天過生日回家,翻到了以前的同學簿(啊,還是會寫同學簿的時候)。泛舊帶潮的紙上除了同學的留言,也有自己對未來的各種想象。不過,我現在對知曉某一個版本的future me沒有太大的熱情了。此刻的自己覺得future me也意味着一種對未來的控制(只是對於自己而言)。
過去幾年,塔羅占卜紫薇八字,中外玄學,我從保持距離到半信半疑到不算完全相信但花錢不少再到很難完全不看,其實也是自己想抓取某種確定性(future me)。
好簡單的道理,為什麼現在才明白。但也不晚。
才知道 Jonathan Sterne 去世了,我從他的博客裏學到很多,感謝他。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