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xinnccu
@roxinnccu
Fri, Feb 28, 2025 8:01 AM
Fri, Feb 28, 2025 8:23 AM
3
1
GPS/衛星信號干擾這種事情是雙面刃,
Forbes報導,但是前幾天就已經有俄方寫手在講,因為戰線靜態化,所以現在基輔軍也可以在前線部署較密集的干擾器,因此現在俄軍那個手搓的UMPK導引滑翔炸彈精度也嚴重被影響。
Ukraine Is Jamming Russian Glide Bombs All Along The...
加上VKS出擊架次又少,影響就更大。
本來GPS輔助導航就是低端PGM把戲,或做為長程飛彈慣導的輔助措施,不是什麼大殺器,要夠準的還是要走老路,要嘛光電要嘛雷射,很奇怪的是後者,雷射導引從來就不是什麼高深觀念的武器,搭配地面人員標定更是有即時支援效果,但是俄軍似乎從未想過,配合152導引砲彈的地面照明組都有了,用在空地支援上應該也不是什麼技術上困難?
這種東西如果普及了,現在一點用也沒有的Su-25就會有用,不知VKS到底腦袋卡在哪裡。
John Smith
@john_smith_us
Fri, Feb 28, 2025 8:05 AM
有沒有也配合鏡頭辨識目標的那種
roxinnccu
@roxinnccu
Fri, Feb 28, 2025 8:08 AM
Fri, Feb 28, 2025 8:17 AM
John Smith
: 那就是要光電頭啦,就會比較貴,然後飛機也要有相應的影像資料鍊系統,要不就只能臨空直接瞄準那就會暴露在對方的短程防空火力射程內,A-10現在在美國空軍眼裡很難用就是這樣,因為欠缺先進導引武器系統,只能使用瞄準線(LOS)照準武器,那對方是白癡也罷,只要對方手上有一點起碼的短程防空武器那A-10就非常危險....但是A-10起碼還可以遠拋雷射導引炸彈去給地面部隊標定導引,Su-25是連這能力都沒有。
總之跟光電武器相比,搭配地面部隊的雷射標定裝置丟雷射標定炸彈會是一個不錯的折衷方式(Hell,雷射導引炸彈就是越戰中為了補充高價的光電導引武器所以出現的),但總之俄軍目前看來沒這個機制.....美國人從上世紀就連拍電影都拍的理所當然的戰法。
John Smith
@john_smith_us
Fri, Feb 28, 2025 8:15 AM
拍的理所當然
排骨專屬QB/人◕‿‿◕人\
@fred76963
Fri, Feb 28, 2025 8:17 AM
空地要順暢連線不就那種講起來簡單做起來OOXX的事,地面單位自己搞不好都有可能往剛剛還在一起吃飯的隔壁連開火了,何況是架構完全不同的單位
roxinnccu
@roxinnccu
Fri, Feb 28, 2025 8:21 AM
Fri, Feb 28, 2025 8:23 AM
當然不是說俄羅斯那些武器就沒用了,本來這種武器就不該用於前線密接支援,是兩幫空權觀念都落後西方至少一代的斯拉夫人打仗才打出這個變態的用法,俄羅斯空軍大可以把這些炸彈往干擾器不密集的地方丟,好好利用最少也有40公里的投擲距離(現在聽說彈道優化以後還可以丟到70公里),比方說,康士坦丁諾夫卡火車站就還沒炸乾淨,而且烏東基輔軍控制區那麼多火車站.....
tsaiking
@tsaiking
Sat, Mar 1, 2025 5:38 AM
想多了,就無力自製。
台灣曹董可以量產486被美日聯合圍剿的時候,蘇聯只能手搓286還不能量產,美國根本懶得告跟禁運。
沒有美國商規加固的半導體,蘇聯大概只能用真空管。
tsaiking
@tsaiking
Sat, Mar 1, 2025 5:46 AM
美軍的JDAM也有INS作為雙重導引。
軍規電子式的,俄羅斯做不出來,可能也很難在商用市場,買到合用的產品。
機械式也一樣,所有設備對俄羅斯禁售,也沒有保養。
大概就用大陸設備手搓好了。
載入新的回覆
Forbes報導,但是前幾天就已經有俄方寫手在講,因為戰線靜態化,所以現在基輔軍也可以在前線部署較密集的干擾器,因此現在俄軍那個手搓的UMPK導引滑翔炸彈精度也嚴重被影響。
加上VKS出擊架次又少,影響就更大。
本來GPS輔助導航就是低端PGM把戲,或做為長程飛彈慣導的輔助措施,不是什麼大殺器,要夠準的還是要走老路,要嘛光電要嘛雷射,很奇怪的是後者,雷射導引從來就不是什麼高深觀念的武器,搭配地面人員標定更是有即時支援效果,但是俄軍似乎從未想過,配合152導引砲彈的地面照明組都有了,用在空地支援上應該也不是什麼技術上困難?
這種東西如果普及了,現在一點用也沒有的Su-25就會有用,不知VKS到底腦袋卡在哪裡。
總之跟光電武器相比,搭配地面部隊的雷射標定裝置丟雷射標定炸彈會是一個不錯的折衷方式(Hell,雷射導引炸彈就是越戰中為了補充高價的光電導引武器所以出現的),但總之俄軍目前看來沒這個機制.....美國人從上世紀就連拍電影都拍的理所當然的戰法。
台灣曹董可以量產486被美日聯合圍剿的時候,蘇聯只能手搓286還不能量產,美國根本懶得告跟禁運。
沒有美國商規加固的半導體,蘇聯大概只能用真空管。
軍規電子式的,俄羅斯做不出來,可能也很難在商用市場,買到合用的產品。
機械式也一樣,所有設備對俄羅斯禁售,也沒有保養。
大概就用大陸設備手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