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Mon, Feb 24, 2025 3:15 PM
Mon, Feb 24, 2025 3:28 PM
8
今天又去上日本酒科學課 (第二堂)
覺得接下來要有點走火入魔了 (?),現在滿腦子都是要怎麼設計米麴的溫度曲線
剛好可以驗證我上周去兩間酒藏參觀的一些問題。
簡單來說米麴(菌)的生長酵素(有多種酵素),會基本上影響酒母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量
所以這邊出麴為止的控制很重要,然後控制的溫度濕度時間都是可以設計的,會大幅影響不同的口味(反而生酛也好、米的品種也好,影響不那麼多)
姊鷗酒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Mon, Feb 24, 2025 3:17 PM
貼個筆記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Mon, Feb 24, 2025 3:21 PM
人與生俱來會覺得開心的味道是甜味、旨味、滑順口感(非味覺),小朋友大部分都喜歡吃這樣的東西,而有一些其他的味覺像酸味苦味刺激性的味道,在本能上會視為有毒物質而有些人會不適,但長大之後會透過學習去理解這些味覺的美味之處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Mon, Feb 24, 2025 3:22 PM
所以一開始先感受到的是甜味,旨味、滑順,數秒後會漸漸的感受到其他的味道,然後基於這樣的時間線去做品飲筆記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Mon, Feb 24, 2025 3:25 PM
Mon, Feb 24, 2025 3:25 PM
控制不同的溫度曲線可以決定澱粉酶生成葡萄糖和蛋白質酶生成氨基酸的程度,於是未來提供給酵母的養分也會因此決定,便可以先預測(或事先設計)要做成什麼味道
姊鷗@人生迷宮
@xkamome1231
Mon, Feb 24, 2025 3:26 PM
接下來開始的品飲
就以自己感受到的味道、味道的來源,去和米麴設計的邏輯做搭配,大致上就可以知道酒標上面的數值的前因後果
載入新的回覆
覺得接下來要有點走火入魔了 (?),現在滿腦子都是要怎麼設計米麴的溫度曲線
剛好可以驗證我上周去兩間酒藏參觀的一些問題。
簡單來說米麴(菌)的生長酵素(有多種酵素),會基本上影響酒母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量
所以這邊出麴為止的控制很重要,然後控制的溫度濕度時間都是可以設計的,會大幅影響不同的口味(反而生酛也好、米的品種也好,影響不那麼多)
姊鷗酒
就以自己感受到的味道、味道的來源,去和米麴設計的邏輯做搭配,大致上就可以知道酒標上面的數值的前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