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エオルゼアの冒険者
百萬新住民選票,拋棄原本鐵票,然後那百萬新住民的不保證投給dpp
エオルゼアの冒険者
這女人怎麼整天製造小辮子給藍白吐槽 ,還會裝死不認錯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急診塞爆! 醫說出「關鍵字」:但沒人敢講 | ETtoday健康雲 | ETtoday新聞雲
只敢針對一般人說減少醫療需求,一堆罕病不治之症那個根本不會好
但每年一個病人上億開銷的你敢不敢砍?
還什麼掛號兩萬的資本主義健保XD
吃大便啦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https://images.plurk.com/7xCluNCTunDk0JxwffNKoJ.jpg
民進黨以後就不要跟身分不明的新住民拉票啊?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https://images.plurk.com/1PkJA0FTL1L2OtrOqyC02Y.jpg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我也不懂 (@nuueei) on X
當作發這篇文章的人不是林靜儀,看完這樣的說詞,假設發文的是徐巧芯,到現在還能護航的人自己捫心自問,這篇文章的作者真的有意識到自己錯誤或是覺得自己有錯嗎?

整天深切檢討,到底檢討了什麼,又打算做什麼改變,除了口號呼籲就一點忙都幫不上就算了,還在網路上跟人家打嘴砲,真是爛透了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https://images.plurk.com/2tlS46RjfygOkciiLwtfS6.jpg
Little K (二號機)
大概是因為這玩意兒被選票教訓過,所以懷恨在心,逮到機會就想教訓選民吧?

民進黨的都這個樣子,以為當了官或是民代,就高人一等了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tuanuu - 醫生圈最近鬧很大的事情是台大副院長提出解決急診人力短缺的方法是統一制定薪資(建議六到...
這種不正常的現象是靠著默默刪菜色(很多藥已不進台灣)大家吃大鍋飯,壓制廚師(醫護)薪水。

可是,醫療體系不正常化。硬是要大家一起吃便宜大鍋飯,以後飯裡不是參砂就是有屎……

現在要一張病床已經不是簡單拼正常財力,正常關係就拿的到,以後天知道要拼什麼東西?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全台醫院急診壅塞問題持續延燒,護理人力缺口問題再度浮上檯面。一名網友在Threads發文表示,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護理師年薪約155萬,痛批「我們根本沒拿到那麼多!」臉書粉專「高雄林小姐」轉發貼文,狠酸「護理師氣死了,哪來的平均155萬年薪,是賴導功德金嗎?」

日前轉行到美國當護理師的前主播薛楷莉,她曾分享台美護理師社會地位差很多、護病比也不一樣,薪資更比不上,衛福部先前資料顯示,不少歐美國家護理師年薪都能突破200萬,而台灣護理師年薪約155萬。不過一名基層護理師網友看到數據後,痛批「每天都有病人說我們護理師拿很多錢!偏偏我們根本沒有拿到那麼多啊!不要再害我們護理師了!」

護理人員年薪155萬?她曝基層爆炸心聲:去找陳時中要 | 政治快訊 | 要聞 | NOWnews今日新聞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03/05
衛福部揭護理人員薪水 護士公會一看納悶:沒這個行情 | 聯合新聞網
才剛入行未滿一年的護理師就高達6萬元,怎麼可能?

勞動部的資料顯示,護理人員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約為4萬7716元,這應該才是客觀的資料。

4萬7716元雖然是經常性薪資平均,但這並不是本薪,還有加上按月給付的固定津貼、獎金,以及危險津貼、交通費、膳食費、水電費、全勤獎金等。依照各家醫院的算法,雖不盡相同,不過都是「低底薪」再加上各種賣命的津貼,才可能達到平均標準。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03/23 帶風向的薪資比較w
5大醫界團體籲正視護理人員待遇 盼朝「平均薪資」努力 | 聯合新聞網
各界抨擊衛福部美化數字,根本沒領那麼多,甚至連入行薪資5萬都不到。台灣醫院協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今日發共同聲明,肯定衛福部為護理人員設立一個專屬薪資制度比較的網路,也盼改善護理人員執業環境。

另盼政府多給獎勵措施,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到6%以上,保障健保點值0.95以上,強化醫療機構經營韌性,只要財務穩定絕對會加碼回饋醫護人員。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護理師月薪49K還是60K? 5大團體同聲明籲:正確認識薪資結構
醫界團體強調,護理師的工作不只是發藥、打針,還要長時間值班,面對病人和家屬的各種需求,壓力很大,因此薪資應該合理反映他們的專業價值。不過,薪水不是唯一的問題,護理人力不足、工作環境吃緊,才是更大的挑戰。如果護理師人數不夠,工作量就會增加,導致更多人離職,形成惡性循環。

要解決護理人手不足的問題,除了醫院要調整薪資待遇外,政府也應該提供更多補助,例如提高健保經費,讓醫院能有更多資源改善環境、增加人力。醫界團體也呼籲政府應該提供獎勵措施,例如補助護理師回流職場,或者讓退休護理人員能夠彈性復職,這樣才能真正提升護理工作的吸引力,讓更多人願意投入這個行業。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