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6:58 AM
Wed, Apr 2, 2025 3:31 PM
49
14
介紹
藉著書展結束後半個月,相信衝勁過去的也過去了,該沉澱的也沉澱過去了,
可能有些人還是持續看到「電子書閱讀器」的話題
又或者只是我的臉書被演算法洗版到剩下這個
不過正好連同我好幾個家人也同時購入了電子書閱讀器,
所以想花點時間分享目前50多天的使用感想,
也一併整理出自己的選購建議與看法。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6:58 AM
Tue, May 6, 2025 6:23 AM
內容分為以下幾個大段落:有需要可以直接ctrl+F
◆關於一些Disclaimer及個人使用方式
◆購買電子書閱讀器前要先知道的事情
◆適合使用電子書閱讀器的對象
◆選擇合適的電子書閱讀器
◆還在觀望要不要買,碰到問題可以怎麼做
◆其他與閱讀器相關又不相關的雜七雜八(關鍵字:Book Walker、攜帶保護、圖書館與借閱漫畫、Kobo、手寫劃記)
◆總結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6:59 AM
Fri, Feb 21, 2025 7:50 AM
關於一些Disclaimer及個人使用方式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6:59 AM
先來一點事先說明,
我不是電子書的專業使用者也不是任何相關從業人員,
只是斷斷續續地關注電子書閱讀器消息3、4年有,
每隔一陣子就會去門市試用各家的閱讀器,
直到去年年底才正式購入了自己的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6:59 AM
Fri, Feb 21, 2025 7:50 AM
觀望期這麼長的原因有二,
其一,撇除掉6吋的機種,電子書閱讀器一台動輒七八千,高價一點的都是萬起跳。我對於自己當時的閱讀速度以及閱讀量沒有那麼高的信心,買下來很高機率就只是變成電子垃圾罷了。
其二,在門市試用電子書閱讀器時,漫畫或圖多的書籍在翻頁時會有很明顯的閃爍狀況,甚至可能看得到前一頁書籍內容的殘影。
當下試用感想:這是什麼笨機器啊啊啊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6:59 AM
Fri, Feb 21, 2025 11:21 AM
然而,選在這個時期購入主要因素
並不是
上述的兩個原因完全排除了,而是有其他的狀況(發現自己花太多時間在滑短影音、使用手機看電子書的眼睛耐受時間越來越短、書櫃空間不足且發現自己不太方便帶實體書出門),讓我重新思考了閱讀器對我個人使用上的替代性,最終決定入手電子書閱讀器。
補充:仔細研究才知道,如果只是純文字在換頁,其實不太會有閃爍的問題,因為可以設定要在閱讀幾頁的時候再刷新一次(也就是幾頁閃一次)。如果是看漫畫的話,閱讀器可以自行調整刷新的速度,換成適合看漫畫的極速刷新,這個問題基本上可以排除大部分。
而且有了自己的機器後才發現,展示機感覺都被試用的人們操很兇耶?!實際上用起來沒有這麼笨笨感
但是打字慢這個好像沒辦法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1 AM
Fri, Apr 18, 2025 1:57 AM
我目前擁有的是
Hyread Gaze Note Plus(7.8吋黑白螢幕)
拿來看文學、日漫、圖較少的人文類書籍,主要是外出攜帶,日常隨筆跟工作記筆記用。
@violalauralin - 幫自己買的年末禮物 電子書閱讀器 感想會在這幾天邊摸索邊慢慢更新
Hyread Gaze Pro XC(10.3吋彩色螢幕)
拿來看美漫、韓漫、工具書、科普類以及會想要同時看雙頁的書,主要是放在家裡,偶爾代替電腦、手機滑網頁或噗浪APP的。
@violalauralin - 繼年底買了一台閱讀器… 我昨天去書展又入手了第二台閱讀器 右邊是Hyr...
Pocketbook Verse(6吋黑白螢幕)
拿來看純文字的小說及同人文,主要是健身房、只想帶小包外出時用。
@violalauralin - 如果跟年初的我說:「電子書閱讀器是會自己繁殖的東西」,我一定會嗤之以鼻...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2 AM
Fri, Feb 21, 2025 7:04 AM
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開始使用電子書閱讀器的這段時間,我就跟人間蒸發一樣越來越少在IG上跟朋友互相傳淦片(朋友:人咧??)。
不過,原先在BW買了沒空看的書,也開始努力消化;本來用手機看漫畫眼睛越湊越近的問題,也因為閱讀器有夠大的螢幕而漸漸解決。
這樣看下來,也算是達成了部分原先想要買閱讀器的原因。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2 AM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2 AM
購買電子書閱讀器前要先知道的事情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3 AM
◆閱讀器的使用目的
閱讀器的設計目的更偏向是為了代替實體書,減少書籍的攜帶成本,所以是要貼近實體書的閱讀體驗以及減輕重量(不用攜帶多本書)。並且,閱讀器相對手機、平板而言也不需要常常充電,很適合在長時間的通勤或是空檔期間閱讀。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3 AM
Fri, Feb 21, 2025 12:02 PM
◆閱讀器的顯示效果
黑白閱讀器比較貼近紙書的底色,不過會因為不同品牌有偏白一點或偏黃一點的差異,而因為只有黑白灰三種顯示效果,拿來看文字或是日本漫畫都很適合。
彩色閱讀器因為電子紙的技術,他的解析度大多只有黑白閱讀器的一半(例如:黑白300ppi,彩色150ppi),而且底色比黑白閱讀器更灰,不開前光看起來會覺得畫面髒髒的。並且,比起像是平板、手機,更像是報紙的彩色印刷感(還是褪色的那種),如果今天是要
看以顏色準確度為主的內容,彩色閱讀器暫時還不是最好的選擇。
P.S.展示機的色彩參數都沒有特別調整過,如果是自己的機器,大家都會花時間先預存幾組適合不同書籍的參數作為切換,盡量達到自己覺得看起來能接受的程度,
同時開啟閱讀器前光達到更好的效果
。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3 AM
Thu, Mar 6, 2025 12:42 PM
參考範例:這邊的彩機有調整過色彩參數且開啟前光
實體書-黑白機
黑白機-手機韓漫
彩機-手機美漫
實體書-彩機-黑白機
實體書-彩機-手機美漫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4 AM
Sun, Apr 6, 2025 5:36 AM
◆封閉式與開放式系統
閱讀器的系統主要分為封閉式與開放式兩種系統,可以理解成「固定在同一家書店買書看書」或是「去不同書店買書看書」。
封閉式:主要是電子書平台為了自家書店推出的閱讀器,閱讀器的介面都是為了該平台設計的,操作上最為直覺,
適合不喜歡研究3C想一入手閱讀器就能輕鬆看書的人
。
開放式:安裝Android系統,會內建主力的電子書平台(例如Hyread開放式內建書店和圖書館、Pubu內建Pubu電子書城、文石內建京東書城…),但同時也能從Google Play商店或是自行下載的apk來安裝第三方的應用程式。有些電子書沒有app或是app不相容閱讀器的,也能透過網頁瀏覽器線上閱讀,
適合想看網文、亂搭、BW等等,這些沒有推出閱讀器平台的人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5 AM
Sat, Feb 22, 2025 6:07 AM
◆翻頁與耗電
電子紙的原理是透過電場改變螢幕裡帶電的粒子進而達到改變畫面的效果,如果近距離慢速攝影,可以看到粒子其實是慢慢移動到最表層的。
也因此,如果今天閱讀器停留在同一個畫面的話是不會消耗電力,會耗電的原因在於開啟前光、翻頁、刷新次數頻繁,以及其他使用藍芽和Wi-Fi等連接功能。
延伸:想看看近距離拍攝電子紙可以參考 Linus Tech Tips 的這部影片
這個連結有直接拉到相對應的影片時間
I Got The Worst Monitor Ever… In Color! - Dasung Pap...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6 AM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6 AM
適合的對象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6 AM
Fri, Feb 21, 2025 8:16 AM
◆想要專注閱讀,且想要使用電子書的人
◆無法長時間觀看自發光螢幕,但需要看電子論文、期刊與書籍的人
◆有閱讀習慣,且希望提升閱讀量的人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6 AM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7 AM
選擇合適的電子書閱讀器
☆建議先閱讀「購買電子書閱讀器前要先知道的事情」這個段落☆
☆以下會直接以選擇題的方式呈現☆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7 AM
Sun, Apr 6, 2025 5:37 AM
開放式與封閉式
◆如果是已經有在閱讀電子書的朋友…
▼已經在單一特定平台買了很多書
▽▽該平台是否有推出自家的電子書閱讀器?
→有,推薦先試用看看自家的封閉式閱讀器
→沒有,只能先考慮開放式閱讀器了
▼已經在多個平台買了不少書
→建議選擇開放式機種,如果有較多的預算也可以根據平台不同購入各平台自家的閱讀器。例如,一台封閉式再搭配一台開放式。
▼在一個或多個平台買少量的書
▽▽考慮要固定平台還是維持多平台買書
→回到上面再次做決定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09 AM
Thu, Feb 27, 2025 6:33 AM
◆如果是從來沒有閱讀過電子書的朋友…
▼了解平常的看書習慣,先去找找自己想看的書都出現在哪個平台。
▽▽使用看看該平台的網頁版、手機或平板app,看自己喜不喜歡他們閱讀的介面以及能夠調整的設定有哪些。
→考慮想使用固定平台還是多平台買書,回到前一題再次做決定。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0 AM
Fri, Feb 21, 2025 7:59 AM
螢幕尺寸
附上不太專業的尺寸-重量做參考
6~7吋 大多在150g~220g
7.8~8吋 大多在240g~310g
10.3吋 大多在350g~450g (少數幾家有260g左右的)
13.3吋 大多在350g~620g
P.S. 目前智慧型手機重量大約在150g~230g內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0 AM
Thu, Mar 6, 2025 8:56 AM
◆環境
▼喜歡外出攜帶,在通勤的時候閱讀
→建議7.8~8吋以下
▼想要放在口袋裡
→建議6吋以下,或是手機型
▼只會定點看書
→選擇喜歡的尺寸即可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1 AM
Thu, Mar 6, 2025 1:08 PM
◆書籍類型
▼日本漫畫
→6~7吋:適合看字少或是四格漫
→7.8~8吋:單頁比實體漫畫小一點,字多可能會有點辛苦,不適合看跨頁
→10.3吋:單頁比實體漫畫大,跨頁比實體漫畫小
▼兒童繪本、兒童漫畫、美漫等大本圖書
→10.3吋:單頁比實體書小一點
→13.3吋:單頁與實體書差不多~大一點
▼文字多圖少的,小說、人物傳記、人文類…等
→選擇喜歡的尺寸即可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2 AM
Fri, Feb 21, 2025 8:01 AM
▼雜誌、論文、期刊、食譜…等固定版面為主
→10.3吋:比實體書來得小,字有點小可能需要手指放大
→13.3吋:最推薦的尺寸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2 AM
Thu, Mar 6, 2025 9:00 AM
範例:
漫畫展示
10.3吋-7.8吋-青文BL實體書(單頁)
7.8吋-10.3吋-青文BL實體書(跨頁)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2 AM
Sat, Feb 22, 2025 6:34 AM
黑白與彩色
▼只看文字與黑白為主的內容
→最推薦黑白機
▼想要看雜誌、繪本、彩色漫畫
▽▽確認彩色機的色彩呈現方式能不能接受
→不能接受,建議使用一般的平板
→能接受,請看下一題
▽▽願不願意花時間調整自己喜歡的色彩參數
→不願意,建議使用一般的平板
→願意,推薦購買彩色機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2 AM
Tue, May 6, 2025 6:19 AM
額外需求
◆品牌國家
台灣品牌:Hyread、Pubu、Readmoo、MOMO、博客來…
中國品牌:Boox、掌閱、小米、海信、漢王…
其他國外品牌:Kindle、Kobo、Pocketbook、Nook…
◆製造地
目前已知Readmoo是台灣製造,其他品牌多為中國製造代工。
P.S.沒有足夠技術/產線或是為了降低成本找本身有在生產閱讀器的工廠(可能是中國也可能是別的國家)負責OEM或是ODM算是很常見的做法
◆價格
以同品牌來看閱讀器的價格高低,
大尺寸>小尺寸;彩色機>黑白機;新款>舊款;定價後打折>預購價格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3 AM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3 AM
還在觀望要不要買,碰到問題可以怎麼做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3 AM
Fri, Feb 21, 2025 7:14 AM
◆親自體驗
去門市試用看看各家的閱讀器,盡量多操作看看。找自己習慣閱讀的書籍類型來試閱,當下有問題都可以找店員詢問。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4 AM
Fri, Feb 21, 2025 7:14 AM
◆自己的期望與需求是什麼
先想想看自己對於閱讀器有什麼期望與需求,在試用過後可以上網先看看其他網友分享的感想,也可以在各大社群平台向網友提問看看。
舉例來說,FB除了有「電子書閱讀器討論區」也有各家品牌的閱讀器討論社團、噗浪有小火堆或者在偷偷說發問標註閱讀器、LINE上面也有各種閱讀器的社群可以加入。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4 AM
Fri, Feb 21, 2025 12:24 PM
◆「閱讀器一定要這麼慢嗎?」
我的建議是,先不要拿閱讀器跟手機或平板做比較,反而是把閱讀器跟實體書做比較,
閱讀器最適合看的其實是文字為主或是不用快速翻頁的書
。依照平常看書的翻頁速度來比對看看,是否閱讀器的速度真的有慢到無法接受的程度呢?如果還是覺得太慢到無法接受,可能電子書閱讀器不是最適合使用的產品了。
有點題外話,電子紙應該是有辦法達到比目前流暢許多的,但是技術上跟自發光螢幕不同,如果希望流暢度好到接近手機平板相比,那硬體規格與調校就要更好。(看看還在眾籌的Modos)再加上閱讀器跟手機平板的使用人數落差,製作的廠商少、競爭也小,技術進步速度相對就會比較慢,而閱讀器的製造成本無法降下來只會使得價格提高讓購買意願降低。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5 AM
Fri, Feb 21, 2025 12:28 PM
◆覺得閱讀器不太順暢,降低對流暢度在意的方法
一、選擇封閉式的機型,因為各品牌封閉式機器是內建自己的平台,在調校上能更容易調整得更加順暢。
二、選擇高階一點的機種,流暢度會比低階機種來得好,不過價格上難免會比較高一點。
三、花時間試試看能不能接受閱讀器的速度,例如熊老闆有多天租借閱讀器的服務,可以花點時間感受看看閱讀器的流暢度在閱讀時是否造成很大的影響。
四、可以考慮放棄電子書閱讀器,選擇護眼平板等使用RLCD面板的產品(例如TCL NXTPAPER、Hannsnote),效能上是平板,不過也有黑白模式可以仿造閱讀器的視覺效果。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5 AM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15 AM
其他與閱讀器相關又不相關的雜七雜八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21 AM
Fri, Feb 21, 2025 8:03 AM
★To使用Book Walker的各位噗友們:
BW app不好用又開書開得慢是全裝置共通的現象
在手機平板上用起來的效果跟在閱讀器的體驗是同等的,如果需要在閱讀器上使用BW,只能選擇開放式機種使用。
★To奶油手&包包東西很雜的人:
跟所有3C產品都一樣,閱讀器能不摔到就盡量不要摔。閱讀器的螢幕不適合被擠壓到或是被尖銳物戳到,會建議要有硬一點的材質能整面保護螢幕。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22 AM
Tue, May 6, 2025 6:22 AM
★To想用圖書館看書/漫畫的人:
台灣主要有Hyread跟台灣雲端書庫兩個平台,北美有Libby,德語區有Onleihe。
以台灣各縣市的圖書館比起來,都有「漫畫繪本」這個分類,各家的書籍數量差不多在3300~3500本左右。倒是桃園市立圖書館有接近3800本,屬於縣市立圖書館中,量比較多一點的。
不過,需要注意圖書館有分線上閱讀、預約/借閱、文化部計次額度、Hyread愛讀付費看,有可能會有預約人數過多等很久跟額度使用完的情況。
★To想使用Kobo平台的人:
Kobo最為電子書愛好者所知的是「App超級難用」,因此最佳使用Kobo的方法便是直接透過他家的閱讀器閱讀(也算是計畫通?)
補充:據說美版KOBO的app比較好用,使用他牌閱讀器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23 AM
Fri, Feb 21, 2025 8:05 AM
★To想要手寫劃記在書上的人:
各家平台、出版社、App的設定不同,例如Hyread的書可以手寫劃記;而Kindle、Google圖書、Book Walker只接受手指長按文字段落做螢光筆劃記,因此這個需求有比較多不確定的因素。
另,文石跟掌閱部分機種有所謂的「全局手寫」的功能,等於是多了一層在電子書app上面,讓使用者可以在不支援手寫的平台上進行書寫並且另外儲存,算是達到了在書上手寫劃記的需求,不過可能跟想像中的「在書本上進行手寫劃記」不太一樣。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23 AM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23 AM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23 AM
總結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23 AM
Fri, Feb 21, 2025 12:32 PM
當然,作為有閱讀需求但是用不到平板的我來說,覺得買了閱讀器是一件值得的消費,但我能很肯定地說「
閱讀器不是必備品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符合需求的消費品
」。
並且,要我推薦的話,我也
不會推薦所有人都該買彩機
,價格、顯色、螢幕刷新這些東西都相較黑白機來得更加不親民也不容易上手。
如果是有預算問題或是還不確定是否要完全投入在電子書閱讀器的人,也可以考慮先購入二手的閱讀器,在臉書社團上二手買賣徵求一直都很熱絡。
希望大家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閱讀器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41 AM
讚讚我講完了
打了4千多字我真的是話癆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7:47 AM
Fri, Feb 21, 2025 7:47 AM
補充:這噗的內容部分取自於我上週開的匿名問答噗,不過覺得有些回答得有點倉促,所以就重新整理再發出來作為自己的筆記。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8:11 AM
題外話:
看看書展那陣子的google趨勢,閱讀器跟kobo的搜尋量都有提升,而且kobo還比閱讀器還要高
其他家(文石、hyread、pubu、讀墨)都沒有這麼高的搜尋量,真的超厲害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Feb 21, 2025 12:50 PM
~拉線啦~
如果有額外要補充的內容會先從上面的空白樓補起
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非友非粉也都很歡迎
我只是偶爾會不小心想發個長篇噗講講自己想講的東西(例如現在)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Mon, Mar 3, 2025 5:00 AM
Mon, Mar 3, 2025 5:24 AM
這邊有旅人創的閱讀器LINE社群
※我不是群主喔
ಠ_ಠ - 不知道噗上有沒有人有興趣!不過這邊新開了一個【電子書閱讀器】的Line匿名社群,歡迎大家加入...
不過我也在裡面
如果還沒買閱讀器又對閱讀器有其他疑問,或只是想進去跟大家分享書單/聊聊,都可以加入來看看。
P.S. 申請後可以去原噗裡面跟噗主回報,方便加速入群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Tue, Mar 25, 2025 3:35 AM
補一下臉書大社是這個
Facebook
裡面常常會有人在賣閱讀器,如果想入手二手的很適合去裡面晃一圈看看
💚Di💛低浮出
@violalauralin
Fri, Apr 18, 2025 2:01 AM
6吋、7.8吋、10.3吋的顯示比較
@violalauralin - 電子書閱讀器 緩慢更新圖片中 主要是螢幕尺寸比較圖 有彩色&黑白機,一...
載入新的回覆
藉著書展結束後半個月,相信衝勁過去的也過去了,該沉澱的也沉澱過去了,
可能有些人還是持續看到「電子書閱讀器」的話題
又或者只是我的臉書被演算法洗版到剩下這個不過正好連同我好幾個家人也同時購入了電子書閱讀器,
所以想花點時間分享目前50多天的使用感想,
也一併整理出自己的選購建議與看法。
◆關於一些Disclaimer及個人使用方式
◆購買電子書閱讀器前要先知道的事情
◆適合使用電子書閱讀器的對象
◆選擇合適的電子書閱讀器
◆還在觀望要不要買,碰到問題可以怎麼做
◆其他與閱讀器相關又不相關的雜七雜八(關鍵字:Book Walker、攜帶保護、圖書館與借閱漫畫、Kobo、手寫劃記)
◆總結
我不是電子書的專業使用者也不是任何相關從業人員,
只是斷斷續續地關注電子書閱讀器消息3、4年有,
每隔一陣子就會去門市試用各家的閱讀器,
直到去年年底才正式購入了自己的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
其一,撇除掉6吋的機種,電子書閱讀器一台動輒七八千,高價一點的都是萬起跳。我對於自己當時的閱讀速度以及閱讀量沒有那麼高的信心,買下來很高機率就只是變成電子垃圾罷了。
其二,在門市試用電子書閱讀器時,漫畫或圖多的書籍在翻頁時會有很明顯的閃爍狀況,甚至可能看得到前一頁書籍內容的殘影。
當下試用感想:這是什麼笨機器啊啊啊補充:仔細研究才知道,如果只是純文字在換頁,其實不太會有閃爍的問題,因為可以設定要在閱讀幾頁的時候再刷新一次(也就是幾頁閃一次)。如果是看漫畫的話,閱讀器可以自行調整刷新的速度,換成適合看漫畫的極速刷新,這個問題基本上可以排除大部分。
而且有了自己的機器後才發現,展示機感覺都被試用的人們操很兇耶?!實際上用起來沒有這麼笨笨感
但是打字慢這個好像沒辦法Hyread Gaze Note Plus(7.8吋黑白螢幕)
拿來看文學、日漫、圖較少的人文類書籍,主要是外出攜帶,日常隨筆跟工作記筆記用。
Hyread Gaze Pro XC(10.3吋彩色螢幕)
拿來看美漫、韓漫、工具書、科普類以及會想要同時看雙頁的書,主要是放在家裡,偶爾代替電腦、手機滑網頁或噗浪APP的。
Pocketbook Verse(6吋黑白螢幕)
拿來看純文字的小說及同人文,主要是健身房、只想帶小包外出時用。
不過,原先在BW買了沒空看的書,也開始努力消化;本來用手機看漫畫眼睛越湊越近的問題,也因為閱讀器有夠大的螢幕而漸漸解決。
這樣看下來,也算是達成了部分原先想要買閱讀器的原因。
閱讀器的設計目的更偏向是為了代替實體書,減少書籍的攜帶成本,所以是要貼近實體書的閱讀體驗以及減輕重量(不用攜帶多本書)。並且,閱讀器相對手機、平板而言也不需要常常充電,很適合在長時間的通勤或是空檔期間閱讀。
黑白閱讀器比較貼近紙書的底色,不過會因為不同品牌有偏白一點或偏黃一點的差異,而因為只有黑白灰三種顯示效果,拿來看文字或是日本漫畫都很適合。
彩色閱讀器因為電子紙的技術,他的解析度大多只有黑白閱讀器的一半(例如:黑白300ppi,彩色150ppi),而且底色比黑白閱讀器更灰,不開前光看起來會覺得畫面髒髒的。並且,比起像是平板、手機,更像是報紙的彩色印刷感(還是褪色的那種),如果今天是要看以顏色準確度為主的內容,彩色閱讀器暫時還不是最好的選擇。
P.S.展示機的色彩參數都沒有特別調整過,如果是自己的機器,大家都會花時間先預存幾組適合不同書籍的參數作為切換,盡量達到自己覺得看起來能接受的程度,同時開啟閱讀器前光達到更好的效果。
實體書-黑白機
黑白機-手機韓漫
彩機-手機美漫
實體書-彩機-黑白機
實體書-彩機-手機美漫
閱讀器的系統主要分為封閉式與開放式兩種系統,可以理解成「固定在同一家書店買書看書」或是「去不同書店買書看書」。
封閉式:主要是電子書平台為了自家書店推出的閱讀器,閱讀器的介面都是為了該平台設計的,操作上最為直覺,適合不喜歡研究3C想一入手閱讀器就能輕鬆看書的人。
開放式:安裝Android系統,會內建主力的電子書平台(例如Hyread開放式內建書店和圖書館、Pubu內建Pubu電子書城、文石內建京東書城…),但同時也能從Google Play商店或是自行下載的apk來安裝第三方的應用程式。有些電子書沒有app或是app不相容閱讀器的,也能透過網頁瀏覽器線上閱讀,適合想看網文、亂搭、BW等等,這些沒有推出閱讀器平台的人
電子紙的原理是透過電場改變螢幕裡帶電的粒子進而達到改變畫面的效果,如果近距離慢速攝影,可以看到粒子其實是慢慢移動到最表層的。
也因此,如果今天閱讀器停留在同一個畫面的話是不會消耗電力,會耗電的原因在於開啟前光、翻頁、刷新次數頻繁,以及其他使用藍芽和Wi-Fi等連接功能。
延伸:想看看近距離拍攝電子紙可以參考 Linus Tech Tips 的這部影片
這個連結有直接拉到相對應的影片時間
◆無法長時間觀看自發光螢幕,但需要看電子論文、期刊與書籍的人
◆有閱讀習慣,且希望提升閱讀量的人
☆建議先閱讀「購買電子書閱讀器前要先知道的事情」這個段落☆
☆以下會直接以選擇題的方式呈現☆
◆如果是已經有在閱讀電子書的朋友…
▼已經在單一特定平台買了很多書
▽▽該平台是否有推出自家的電子書閱讀器?
→有,推薦先試用看看自家的封閉式閱讀器
→沒有,只能先考慮開放式閱讀器了
▼已經在多個平台買了不少書
→建議選擇開放式機種,如果有較多的預算也可以根據平台不同購入各平台自家的閱讀器。例如,一台封閉式再搭配一台開放式。
▼在一個或多個平台買少量的書
▽▽考慮要固定平台還是維持多平台買書
→回到上面再次做決定
▼了解平常的看書習慣,先去找找自己想看的書都出現在哪個平台。
▽▽使用看看該平台的網頁版、手機或平板app,看自己喜不喜歡他們閱讀的介面以及能夠調整的設定有哪些。
→考慮想使用固定平台還是多平台買書,回到前一題再次做決定。
附上不太專業的尺寸-重量做參考
6~7吋 大多在150g~220g
7.8~8吋 大多在240g~310g
10.3吋 大多在350g~450g (少數幾家有260g左右的)
13.3吋 大多在350g~620g
P.S. 目前智慧型手機重量大約在150g~230g內
▼喜歡外出攜帶,在通勤的時候閱讀
→建議7.8~8吋以下
▼想要放在口袋裡
→建議6吋以下,或是手機型
▼只會定點看書
→選擇喜歡的尺寸即可
▼日本漫畫
→6~7吋:適合看字少或是四格漫
→7.8~8吋:單頁比實體漫畫小一點,字多可能會有點辛苦,不適合看跨頁
→10.3吋:單頁比實體漫畫大,跨頁比實體漫畫小
▼兒童繪本、兒童漫畫、美漫等大本圖書
→10.3吋:單頁比實體書小一點
→13.3吋:單頁與實體書差不多~大一點
▼文字多圖少的,小說、人物傳記、人文類…等
→選擇喜歡的尺寸即可
→10.3吋:比實體書來得小,字有點小可能需要手指放大
→13.3吋:最推薦的尺寸
10.3吋-7.8吋-青文BL實體書(單頁)
7.8吋-10.3吋-青文BL實體書(跨頁)
▼只看文字與黑白為主的內容
→最推薦黑白機
▼想要看雜誌、繪本、彩色漫畫
▽▽確認彩色機的色彩呈現方式能不能接受
→不能接受,建議使用一般的平板
→能接受,請看下一題
▽▽願不願意花時間調整自己喜歡的色彩參數
→不願意,建議使用一般的平板
→願意,推薦購買彩色機
◆品牌國家
台灣品牌:Hyread、Pubu、Readmoo、MOMO、博客來…
中國品牌:Boox、掌閱、小米、海信、漢王…
其他國外品牌:Kindle、Kobo、Pocketbook、Nook…
◆製造地
目前已知Readmoo是台灣製造,其他品牌多為中國製造代工。
P.S.沒有足夠技術/產線或是為了降低成本找本身有在生產閱讀器的工廠(可能是中國也可能是別的國家)負責OEM或是ODM算是很常見的做法
◆價格
以同品牌來看閱讀器的價格高低,
大尺寸>小尺寸;彩色機>黑白機;新款>舊款;定價後打折>預購價格
去門市試用看看各家的閱讀器,盡量多操作看看。找自己習慣閱讀的書籍類型來試閱,當下有問題都可以找店員詢問。
先想想看自己對於閱讀器有什麼期望與需求,在試用過後可以上網先看看其他網友分享的感想,也可以在各大社群平台向網友提問看看。
舉例來說,FB除了有「電子書閱讀器討論區」也有各家品牌的閱讀器討論社團、噗浪有小火堆或者在偷偷說發問標註閱讀器、LINE上面也有各種閱讀器的社群可以加入。
我的建議是,先不要拿閱讀器跟手機或平板做比較,反而是把閱讀器跟實體書做比較,閱讀器最適合看的其實是文字為主或是不用快速翻頁的書。依照平常看書的翻頁速度來比對看看,是否閱讀器的速度真的有慢到無法接受的程度呢?如果還是覺得太慢到無法接受,可能電子書閱讀器不是最適合使用的產品了。
有點題外話,電子紙應該是有辦法達到比目前流暢許多的,但是技術上跟自發光螢幕不同,如果希望流暢度好到接近手機平板相比,那硬體規格與調校就要更好。(看看還在眾籌的Modos)再加上閱讀器跟手機平板的使用人數落差,製作的廠商少、競爭也小,技術進步速度相對就會比較慢,而閱讀器的製造成本無法降下來只會使得價格提高讓購買意願降低。
一、選擇封閉式的機型,因為各品牌封閉式機器是內建自己的平台,在調校上能更容易調整得更加順暢。
二、選擇高階一點的機種,流暢度會比低階機種來得好,不過價格上難免會比較高一點。
三、花時間試試看能不能接受閱讀器的速度,例如熊老闆有多天租借閱讀器的服務,可以花點時間感受看看閱讀器的流暢度在閱讀時是否造成很大的影響。
四、可以考慮放棄電子書閱讀器,選擇護眼平板等使用RLCD面板的產品(例如TCL NXTPAPER、Hannsnote),效能上是平板,不過也有黑白模式可以仿造閱讀器的視覺效果。
BW app不好用又開書開得慢是全裝置共通的現象在手機平板上用起來的效果跟在閱讀器的體驗是同等的,如果需要在閱讀器上使用BW,只能選擇開放式機種使用。
★To奶油手&包包東西很雜的人:
跟所有3C產品都一樣,閱讀器能不摔到就盡量不要摔。閱讀器的螢幕不適合被擠壓到或是被尖銳物戳到,會建議要有硬一點的材質能整面保護螢幕。
台灣主要有Hyread跟台灣雲端書庫兩個平台,北美有Libby,德語區有Onleihe。
以台灣各縣市的圖書館比起來,都有「漫畫繪本」這個分類,各家的書籍數量差不多在3300~3500本左右。倒是桃園市立圖書館有接近3800本,屬於縣市立圖書館中,量比較多一點的。不過,需要注意圖書館有分線上閱讀、預約/借閱、文化部計次額度、Hyread愛讀付費看,有可能會有預約人數過多等很久跟額度使用完的情況。
★To想使用Kobo平台的人:
Kobo最為電子書愛好者所知的是「App超級難用」,因此最佳使用Kobo的方法便是直接透過他家的閱讀器閱讀(也算是計畫通?)
補充:據說美版KOBO的app比較好用,使用他牌閱讀器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各家平台、出版社、App的設定不同,例如Hyread的書可以手寫劃記;而Kindle、Google圖書、Book Walker只接受手指長按文字段落做螢光筆劃記,因此這個需求有比較多不確定的因素。
另,文石跟掌閱部分機種有所謂的「全局手寫」的功能,等於是多了一層在電子書app上面,讓使用者可以在不支援手寫的平台上進行書寫並且另外儲存,算是達到了在書上手寫劃記的需求,不過可能跟想像中的「在書本上進行手寫劃記」不太一樣。
並且,要我推薦的話,我也不會推薦所有人都該買彩機,價格、顯色、螢幕刷新這些東西都相較黑白機來得更加不親民也不容易上手。
如果是有預算問題或是還不確定是否要完全投入在電子書閱讀器的人,也可以考慮先購入二手的閱讀器,在臉書社團上二手買賣徵求一直都很熱絡。
打了4千多字我真的是話癆
看看書展那陣子的google趨勢,閱讀器跟kobo的搜尋量都有提升,而且kobo還比閱讀器還要高
其他家(文石、hyread、pubu、讀墨)都沒有這麼高的搜尋量,真的超厲害
如果有額外要補充的內容會先從上面的空白樓補起
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非友非粉也都很歡迎
我只是偶爾會不小心想發個長篇噗講講自己想講的東西(例如現在)
如果還沒買閱讀器又對閱讀器有其他疑問,或只是想進去跟大家分享書單/聊聊,都可以加入來看看。
P.S. 申請後可以去原噗裡面跟噗主回報,方便加速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