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IZA
@LOIZA0319
Mon, Feb 17, 2025 4:29 AM
126
28
上週六謝謝大家來d/art參加我的經驗分享會,很多人提出的問題都很棒,讓我有更多機會梳理想法。
可惜我沒有將講座時間掌控好,來不及做更多問答,我講報名朋友提供的問題直接寫在這,供你們參考,希望你們昨晚都聽得愉快。(問題庫留言收)
LOIZA
@LOIZA0319
Mon, Feb 17, 2025 4:29 AM
------------------------------------
Q有沒有特別為了保持創作能量的某些堅持或小習慣ex.固定閱讀書籍之類的
A:固定在開工前一小時翻閱資料庫的習慣,從圖釘或者原有的資料隨機複習,透過視覺刺激來激發想法,如果能產生一些支字片語的情報,也可以利用miro來幫助你整理心智圖來保存靈感紀錄。
時間許可,利用5分鐘-10分鐘的時間快速速寫這一小時內最受啟發性的的素材,透過分析加強該圖像的記憶力,擴充腦內知識的含金量,也可以活化腦部運作加強專注力。
LOIZA
@LOIZA0319
Mon, Feb 17, 2025 4:29 AM
------------------------------------
Q:從哪個繪畫方面的思想概念可以著重下手去練習概念設計的技藝?
Q:最推薦想成為概念藝術家的學生做什麼練習?
A:速寫,練得好可以幫助你快速將眼睛或腦內看見的情報進行視覺化組織的能力,幫助我在跟組員或業主進行設計溝通時更快建立默契。
透過極限時間的速寫操作,能養成將資訊由繁入簡的造型整合經驗,也能藉此幫助分析資料中各種形體規則跟邏輯。
LOIZA
@LOIZA0319
Mon, Feb 17, 2025 4:30 AM
------------------------------------
Q:請問LOIZA老師在職場管理方面是採甚麼樣的風格在管理? 例如遇到能力不錯但自我想法太強烈的後輩會怎麼溝通呢?
A:想法強烈的美術,值得花更多時間進行溝通,透過對方分享的想法與質詢的機會,我能快速讓自己了解自己執行方針上可能存在的盲點.
當某些疑問無法順利答覆時,這些都能成為我向上層管理溝通時很好的參考依據和關鍵核心討論問題。
LOIZA
@LOIZA0319
Mon, Feb 17, 2025 4:30 AM
當我能解答時就要盡可能將更多專案資訊分享給對方,試著讓藝術家理解透過更多透明化的信息理解任務的前因後果與產品目標。藉此建立更多信任與默契關係(例如時間成本,產品客戶目標,上層期望願景,客群期望與面對的執行困境等等等)
透過該成員的提問也能讓其他不發表意見的團隊成員能有機會理解更多專案的信息,並梳理更多自己的觀點來進行討論來釐清更多疑問,目的在讓他們能更心無旁騖來執行手邊任務。
我的理想的團隊狀態,讓意見領袖成為你的合作助力而不要變成阻力。
LOIZA
@LOIZA0319
Mon, Feb 17, 2025 4:30 AM
------------------------------------
Q:在設計一些具有功能性的物件時(例如槍械/載具),該如何在造型能靈活變化又同時保有合理性呢? 以及當要繪製陌生領域(例如槍械/載具)的物件時存不存在蒐集研究資料的sop呢?
A:通常先搜尋市面上基礎槍械的型號與參考圖,了解各類槍械子彈運轉時的構造與邏輯.我們仍然會盡可能在合理的邏輯為前提下進行造型改良.
至於靈活變化性這部分會參考市面上一些遊戲做為參考樣本,例如末日生存可能是用垃圾去組裝,又或者是某種外星生物科技,或者是魔法特性的武器組裝.
LOIZA
@LOIZA0319
Mon, Feb 17, 2025 4:30 AM
透過樣本中對於各物件的機能特性與解釋.我們在嘗試回到自己的目標槍械進行交叉試驗,評估是否有辦法將這一類[概念]參考至自己正在開發的遊戲世界觀中進行更多改良.
通常在下筆前我都會鼓勵盡量利用參考圖跟簡易備註跟你的客戶進行溝通取得初步的默契,如果對這個企劃沒有任何興趣或產生質疑,那我都會建議優先從資料下手做調整,而不是花高額的時間與精神成本透過繪製進行溝通.
LOIZA
@LOIZA0319
Mon, Feb 17, 2025 4:30 AM
------------------------------------
Q:在團隊設計中,您如何在保有個人風格的同時,與其他設計師協作,確保最終設計符合需求?在這樣的過程中,團隊是否有固定的工作流程或討論SOP?例如概念發想階段、設計提案、到最終審核的步驟,這些環節是如何協調的
A:我不太會去特別著重自己的個人風格如何應用在自己的產品中,通常都是配合某一類型專案的企劃規則,我帶著團隊進行風格分析研究。
但如果真的希望能將專案引導向自己喜好的風格,那必須更積極採用前期企劃案的建構合作,根據文案提供你喜歡且完成水平更好的產品參考來說服製作人採納你的方向。
LOIZA
@LOIZA0319
Mon, Feb 17, 2025 4:30 AM
概念工作更多是負責協助產品前期建構階段時,協助解決更多曖昧,不確定的企劃的文字信息,透過圖像設計建立的視覺情報讓大家能獲得更充分地信息素材,讓企劃、製作人至其他客戶都能順利進行畫面想像,來決定整體方針是否要進行還是調整。
當產品方向獲得更進一步的確定時,我們才會集中針對這些參考方向來進行更多具體的繪製,後續的產品反饋我們儘量都針對最初建構的企畫案作為核心依據與邏輯,進行改良工作。
產品企劃本身也可能會視中途概念設計生產的過程來判斷是否需要改變方向或提供更充裕與合適的參考樣本.
LOIZA
@LOIZA0319
Mon, Feb 17, 2025 4:49 AM
END
載入新的回覆
可惜我沒有將講座時間掌控好,來不及做更多問答,我講報名朋友提供的問題直接寫在這,供你們參考,希望你們昨晚都聽得愉快。(問題庫留言收)
Q有沒有特別為了保持創作能量的某些堅持或小習慣ex.固定閱讀書籍之類的
A:固定在開工前一小時翻閱資料庫的習慣,從圖釘或者原有的資料隨機複習,透過視覺刺激來激發想法,如果能產生一些支字片語的情報,也可以利用miro來幫助你整理心智圖來保存靈感紀錄。
時間許可,利用5分鐘-10分鐘的時間快速速寫這一小時內最受啟發性的的素材,透過分析加強該圖像的記憶力,擴充腦內知識的含金量,也可以活化腦部運作加強專注力。
Q:從哪個繪畫方面的思想概念可以著重下手去練習概念設計的技藝?
Q:最推薦想成為概念藝術家的學生做什麼練習?
A:速寫,練得好可以幫助你快速將眼睛或腦內看見的情報進行視覺化組織的能力,幫助我在跟組員或業主進行設計溝通時更快建立默契。
透過極限時間的速寫操作,能養成將資訊由繁入簡的造型整合經驗,也能藉此幫助分析資料中各種形體規則跟邏輯。
Q:請問LOIZA老師在職場管理方面是採甚麼樣的風格在管理? 例如遇到能力不錯但自我想法太強烈的後輩會怎麼溝通呢?
A:想法強烈的美術,值得花更多時間進行溝通,透過對方分享的想法與質詢的機會,我能快速讓自己了解自己執行方針上可能存在的盲點.
當某些疑問無法順利答覆時,這些都能成為我向上層管理溝通時很好的參考依據和關鍵核心討論問題。
透過該成員的提問也能讓其他不發表意見的團隊成員能有機會理解更多專案的信息,並梳理更多自己的觀點來進行討論來釐清更多疑問,目的在讓他們能更心無旁騖來執行手邊任務。
我的理想的團隊狀態,讓意見領袖成為你的合作助力而不要變成阻力。
Q:在設計一些具有功能性的物件時(例如槍械/載具),該如何在造型能靈活變化又同時保有合理性呢? 以及當要繪製陌生領域(例如槍械/載具)的物件時存不存在蒐集研究資料的sop呢?
A:通常先搜尋市面上基礎槍械的型號與參考圖,了解各類槍械子彈運轉時的構造與邏輯.我們仍然會盡可能在合理的邏輯為前提下進行造型改良.
至於靈活變化性這部分會參考市面上一些遊戲做為參考樣本,例如末日生存可能是用垃圾去組裝,又或者是某種外星生物科技,或者是魔法特性的武器組裝.
通常在下筆前我都會鼓勵盡量利用參考圖跟簡易備註跟你的客戶進行溝通取得初步的默契,如果對這個企劃沒有任何興趣或產生質疑,那我都會建議優先從資料下手做調整,而不是花高額的時間與精神成本透過繪製進行溝通.
Q:在團隊設計中,您如何在保有個人風格的同時,與其他設計師協作,確保最終設計符合需求?在這樣的過程中,團隊是否有固定的工作流程或討論SOP?例如概念發想階段、設計提案、到最終審核的步驟,這些環節是如何協調的
A:我不太會去特別著重自己的個人風格如何應用在自己的產品中,通常都是配合某一類型專案的企劃規則,我帶著團隊進行風格分析研究。
但如果真的希望能將專案引導向自己喜好的風格,那必須更積極採用前期企劃案的建構合作,根據文案提供你喜歡且完成水平更好的產品參考來說服製作人採納你的方向。
當產品方向獲得更進一步的確定時,我們才會集中針對這些參考方向來進行更多具體的繪製,後續的產品反饋我們儘量都針對最初建構的企畫案作為核心依據與邏輯,進行改良工作。
產品企劃本身也可能會視中途概念設計生產的過程來判斷是否需要改變方向或提供更充裕與合適的參考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