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藍青空
Facebook

內文節錄:
2月10日,沒想到事情又有了最新進展,伊藤詩織決定對望月衣塑子提告,要她為《東京新聞》的不實報導付出代價,求償330萬日幣(折合新台幣約70.8萬元)賠償。不過望月衣塑子卻回應辯稱自己的報導沒有錯,還稱伊藤詩織對她提告是要壓制言論自由,稱她覺得「深表遺憾」。

兩個人的戰爭,正要開打。

各位影迷,你們怎麼看待呢?如果作品涉及公共利益的主題,相關人士與機構的隱私被揭露是不是存在爭議呢?又或者,性變態或連續殺人魔,他們的臉有權獲得「馬賽克」嗎?

黑箱日記 性別 女性 metoo
海藍青空
日本人對女性嚴苛的程度,在《黑箱日記》上映之後屢屢超越我的認知與想像。
海藍青空
Grace Lu
我在日本跟女權相關的企業合作很多年。
多年的觀察之下,我只能說在一個有毒的環境下生長出來的女人;他們也只會揮舞的女權的大旗繼續荼毒他們自身之外的女性。
詩識是一個非常容易遭受日本女權份子嫉妒的女孩,因為他有很好的外語能力,能夠用國際的視野來把日本女權的高度提升到國際上,還有很關鍵的一點… 她非常的漂亮
在初識伊藤詩識時,我就知道這個女孩終於可以扭轉顢頇的日本女權。
但這條路肯定不好走。
這一路上從擁護男權系統的女性政治人物,到現在女權的後院都出來討伐她,為什麼這些女人最終都只是focus在自身的好惡,而不是整體日本女性的提升?
這個問題,我找不到答案,但是只有深深地悲傷
日本的社會讓我放棄作為一個女權主義者,至少是在日本這塊土地上我絕對不會做如此的認同。
海藍青空
YuTung Tu
看完全文兩遍,我覺得是視角的不同:
西廣陽子是以記者的角色。新聞記者的角色,保護消息來源是記者的職責。
伊藤詩織是站在法律性侵害被害者的角色。如果以本國(中華民國)法律來理解,錄音、錄像,只要舉證的當事人是錄音錄像中的角色,那就是有證據力的。反之,如果錄音中沒有自己的說話,只有其他人的說話,就是偷錄,不能做為證據。
伊藤詩織把整個性侵害案件過程用電影呈現,她必須放上一些證據,如果如她所訴,出鏡者的衣服顏色、聲音等等變造過有偽裝後才在電影呈現。
那那些指責被害者不能公開陳訴、公開事件始末影像的人,才是偽善者。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