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皮

关于性别消费和女性主义和政治正确
貓皮
我其实之前好长一段时间对这个话题也是偏回避的。
今天偶然翻到了一个讨论2022年的暴力犯罪案件的电台评论和性别议题延展,突然感触很深。
感觉很多小事情往大往小都是串在一起的。
貓皮
电台里提到一句关于「互联网社群舆论环境和消费形式对于女性的性尊严的隐形的侵害确实是在助长性暴力犯罪案件的增长」
这种观点居然会听到是男性说出来我是有点小震撼。不过在这点上面他也没有针对一点深入讲更多,只是作为佐证和举例自己阐述社会集体漠视女性性尊严的现实问题之一。
这种漠视就是表现之一就是「把女性当做性凝视对象的理所当然」,而且集体消费这种凝视也是理所当然。
貓皮
虽然如今文化消费市场是比较开阔的,女性凝视男性的性别消费市场当然是存在的,但我个人觉得这两者无论是性质还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和影响力都是完全无法划等号的。

我想说的并不是对于性别消费本身的质疑,「因为我也想消费帅哥,所以可以默许男性们一如既往的消费美女」不是这个问题
而是男性向的性别消费里多少是包含了对于性骚扰的纵容,以及对于女性价值的评判,这些点点滴滴汇聚起来多少是会影响到很多现实的事件。
这种影响的文化广度深度以及会运用到现实事件的数量上,女性向性别消费根本上没有可比性的。而且也很少存在女性向性别消费里包含无视或者漠视男性的性尊严的内容。
貓皮
结合到最近几年对于欧美政治正确流行在进一步削减主流一般向文娱作品里的男性凝视内容,引起的网络社群里男用户的触底反弹一般的抗议。
在我看来非常像既得利者的惊慌失措和愤怒
隱名(遊戲山積中
貓皮現在說得跟我的想法差不多哈哈,對我來說某些遊戲對女角的外貌要求只是調整成跟一般男角的外貌要求(外表不用特別美型,年齡層可以比較大)差不多的程度,某些人就急了
還認為自己的審美就是所有作品必須遵守的準則
貓皮
感觉在大众文娱作品领域里对于女性符号化标签化的性别消费和凝视逐渐被弱化都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不过过程肯定比我们想的都要漫长。任何文化的新旧交替和价值观的更新都是伴随了各种试错和阵痛的,但是反思和前进总比退步要好。
貓皮
隱名(遊戲山積中 : 只能说没办法把文娱作品里的异性当成人看是他们自己的局限性了,那种男性需要早点被淘汰才行,不然指不定50个人里面会出1个暴力犯罪
隱名(遊戲山積中
說到底有不同審美取向的作品有不同的市場,市面上有美型性感角色需求的作品,那也有不需要角色性感美型而是著重在其他面向的作品,懂得挑選符合自己喜好的作品不是基本常識嗎,就是有人理所當然以為所有作品都要為自己喜好服務
某些人嘴上說所有人都愛看帥哥美女,要求所有主角跟角色都要長得好看,但只有對於女角才會以高標準檢視外貌,批評不應存在於作品市場上,但對於長得普通或是醜的男角就認為是正常,想也知道明顯只是個人的雙重標準罷了
貓皮
隱名(遊戲山積中 : 那种双标的直男人本质就是对于不能像以前一样理所当然的随处可以消费标签化的女性感到不满罢了
其中一部分特别反对同性恋内容的人,就换成男性被消费和凝视自己还会害怕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