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小兔
我自己會因為立場而不想看到一些人,比如我曾經好長一段時間不聽梁文音,但最近……我又能拋下立場,去欣賞她的歌聲了。
黑心小兔
我在想,因為立場去否定一個人的全部,是否正確?我決定聽自己心的聲音,也許心就是雙標的。有時候可以、有時候不行,她不支持同婚,說到底也是一種立場,而我已經可以接受這種不包容。
黑心小兔
但比如朱學恒這種,身為性騷擾犯,我就不行,雖然我本來就討厭他。但拿黃健瑋舉例吧,我現在完全不想看到他的臉~
黑心小兔
我不知道這種轉變,和跨性別運動和LGBTQ團體本身的不包容有沒有關係,聽的愈多,我就愈同理不包容的人群。
黑心小兔
所謂的包容,是不該建立於強迫侵入別人空間裡吧。你可以宣稱你跨,但你還是回你的廁所,並且希望原來性別平等包容眼光看你,這樣比較合理吧?
黑心小兔
然後,我在YT看到一個女生說她青少年時,加入一個相關團體,慢慢開始討厭自己女性特質,內心就是很想像那些很酷的LEADER一樣,跨!但…當她後來宣稱她發覺自己不是跨,是個女生、要當個女生,立刻就被團體排擠踢出了。
黑心小兔
我們想像中的包容,是一個人可以發現探索自己的性向,發現自己或許是、或許不是,但跟你想的不一樣,他們就是單行道,對不起,你回頭發覺你自己還是更傾向是個女的,是一種背叛。真是,蛤?!
黑心小兔
再來很可怕一點是,他們在團體中,會一直創造一種孤立妳和家人的氛圍,她們不懂你、我們才懂,所有的青春抑鬱也許都是潛在的性向、性別認同混亂,勇敢大膽的跨出一步吧
黑心小兔
你會覺得,這是全部的解答,而且不跟家人討論。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