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1 PM
9
...1F027DCC3C6928D63B6FF01207C45E1AF73310DCA8......12567A...7A496...14LJQ... 省省吧。我的密碼可不是這個。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2 PM
>/
替換
" 第二人稱 "
為
" 第一人稱 "
請輸入密碼:
>/
*********
使用者 巫咒(Hex)
認證成功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2 PM
.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2 PM
..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2 PM
...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2 PM
Tue, Feb 11, 2025 4:03 PM
小天使們的體徵規模不與其生得的天賦成完全正比關係,通常。
但我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我得住在這個小鳥籠裡⋯⋯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2 PM
Tue, Feb 11, 2025 4:03 PM
就來說說「光輪圖書館」這個別名的來由吧。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3 PM
Tue, Feb 11, 2025 4:03 PM
還記得我在六歲以前都還常出入加護病房和手術室,諸如盲腸闌尾等這種有風險的部位都割得差不多了,還一度被以為是血液方面出了問題,移植、透析、刪改過的雞尾酒療法⋯⋯大概什麼都試過。而等到醫院最後發現這個孩子真的「只是」免疫功能不在線上時終於驚慌失措地把我這個罕見病例捧進無菌室,這才讓我有時間和空閒緩了下來⋯⋯對,沒有錯,很棒的觀察力。即使下肢循環已經改善有幾年了,至今我仍然很習慣坐著輪椅移動。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4 PM
幼年期的記憶怎麼能這麼清楚?還不只呢。世界上有少少一部分人記得自母胎產出後睜眼時的景象,想來我可以踏實地承認自己就屬於這些人口。
幸運嗎?與其說幸運,我更傾向於「詛咒」⋯⋯祝福與咒詛一體兩面,如同曠世奇才與瘋癲傻兒一線之隔。但要說人世間基準的話,同時擁有大學教授及腦科名醫作為雙親的我確實無法否認這樣子的描述。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4 PM
是的。如同一切均衡以待的天秤,我的父母一度以為這些只是高齡產子的必經風險,但在意識到我身上的「病狀」遠遠超乎他們想像之後,沒錯,完全可以想見地,他們幾乎放棄育兒。如今我能流暢地言語生活,首先還得多虧院方拿著我父母給的錢做了一系列的人道安排,再者就得感謝我這驚人的智商了,大腦袋──題外話,聽說我出生時的樣子還真的頗為醜怪,只不過當時醫生護士們都被保溫箱反射出的光嚇個半死,等到他們記得拍照時我水腫都退了,真是可惜。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4 PM
沒錯,這圈光輪⋯⋯用「圈」不太精確,畢竟我們能看到它環環交纏、又長出枝幹和氣根、還在視覺上佔據了幾乎整個房間。感謝院方在早期就替我舒適的籠子換上了能外部調整反射率的昂貴窗玻璃,不然呢,八九歲正著迷讀書的我可能會因為太亮而鬧更多脾氣。
問題來了。光輪很明顯,但圖書館呢?
這說來就比較異常了。或者根據人世間的標準來說,「並不可能」。這個渾名的真正意思是,雷卡勒・克拉夫曼能夠記憶所有由他本人親自接收過的情報。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5 PM
人信不信我無法掌控,但我在必要的時候從不吝於說謊、在需要的時刻也從不說謊。關於這個半開玩笑取得的外號我本人並沒有什麼意見,畢竟光看字面,它是一條符合情況的描述──那幾年我確實一不小心購入了大量的紙質書籍,麻煩院方一一除塵殺菌再送到我面前可確實花上了好一陣子。
或許有些人已經注意到主題了,別急。下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在玻璃籠子裡生活了僅僅不到人類平均壽命的四分之一時間,說起話來卻是如此模樣?答案很簡單。綜合以上我所提及的一切情報,要進行揣測理應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5 PM
整理出來了?很棒──噢,這可不是那麼淺薄的諷刺。現代人活在資訊的洪流裡,知覺忙著應對太多的刺激,因而難以靜下心來好好地聽人談論一些課題。光是願意催動大腦進行長思考,我就認為那是種值得嘉許的行為了。
我是雷卡勒。舊日月宗的「巫咒」。這兒還有很多我所能或不能提及的情報,是的,沒錯:我等潛落陰影,砥礪光明;世人應當保守、崇敬神秘⋯⋯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5 PM
我們下回見。
Code: 16
@siwasu_alt
Tue, Feb 11, 2025 4:06 PM
>/
退出
載入新的回覆
...1F027DCC3C6928D63B6FF01207C45E1AF73310DCA8......12567A...7A496...14LJQ... 省省吧。我的密碼可不是這個。
>/ 替換
" 第二人稱 "
為
" 第一人稱 "
請輸入密碼:
>/ *********
使用者 巫咒(Hex)
認證成功
小天使們的體徵規模不與其生得的天賦成完全正比關係,通常。
但我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我得住在這個小鳥籠裡⋯⋯
就來說說「光輪圖書館」這個別名的來由吧。
還記得我在六歲以前都還常出入加護病房和手術室,諸如盲腸闌尾等這種有風險的部位都割得差不多了,還一度被以為是血液方面出了問題,移植、透析、刪改過的雞尾酒療法⋯⋯大概什麼都試過。而等到醫院最後發現這個孩子真的「只是」免疫功能不在線上時終於驚慌失措地把我這個罕見病例捧進無菌室,這才讓我有時間和空閒緩了下來⋯⋯對,沒有錯,很棒的觀察力。即使下肢循環已經改善有幾年了,至今我仍然很習慣坐著輪椅移動。
幼年期的記憶怎麼能這麼清楚?還不只呢。世界上有少少一部分人記得自母胎產出後睜眼時的景象,想來我可以踏實地承認自己就屬於這些人口。
幸運嗎?與其說幸運,我更傾向於「詛咒」⋯⋯祝福與咒詛一體兩面,如同曠世奇才與瘋癲傻兒一線之隔。但要說人世間基準的話,同時擁有大學教授及腦科名醫作為雙親的我確實無法否認這樣子的描述。
是的。如同一切均衡以待的天秤,我的父母一度以為這些只是高齡產子的必經風險,但在意識到我身上的「病狀」遠遠超乎他們想像之後,沒錯,完全可以想見地,他們幾乎放棄育兒。如今我能流暢地言語生活,首先還得多虧院方拿著我父母給的錢做了一系列的人道安排,再者就得感謝我這驚人的智商了,大腦袋──題外話,聽說我出生時的樣子還真的頗為醜怪,只不過當時醫生護士們都被保溫箱反射出的光嚇個半死,等到他們記得拍照時我水腫都退了,真是可惜。
沒錯,這圈光輪⋯⋯用「圈」不太精確,畢竟我們能看到它環環交纏、又長出枝幹和氣根、還在視覺上佔據了幾乎整個房間。感謝院方在早期就替我舒適的籠子換上了能外部調整反射率的昂貴窗玻璃,不然呢,八九歲正著迷讀書的我可能會因為太亮而鬧更多脾氣。
問題來了。光輪很明顯,但圖書館呢?
這說來就比較異常了。或者根據人世間的標準來說,「並不可能」。這個渾名的真正意思是,雷卡勒・克拉夫曼能夠記憶所有由他本人親自接收過的情報。
人信不信我無法掌控,但我在必要的時候從不吝於說謊、在需要的時刻也從不說謊。關於這個半開玩笑取得的外號我本人並沒有什麼意見,畢竟光看字面,它是一條符合情況的描述──那幾年我確實一不小心購入了大量的紙質書籍,麻煩院方一一除塵殺菌再送到我面前可確實花上了好一陣子。
或許有些人已經注意到主題了,別急。下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在玻璃籠子裡生活了僅僅不到人類平均壽命的四分之一時間,說起話來卻是如此模樣?答案很簡單。綜合以上我所提及的一切情報,要進行揣測理應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整理出來了?很棒──噢,這可不是那麼淺薄的諷刺。現代人活在資訊的洪流裡,知覺忙著應對太多的刺激,因而難以靜下心來好好地聽人談論一些課題。光是願意催動大腦進行長思考,我就認為那是種值得嘉許的行為了。
我是雷卡勒。舊日月宗的「巫咒」。這兒還有很多我所能或不能提及的情報,是的,沒錯:我等潛落陰影,砥礪光明;世人應當保守、崇敬神秘⋯⋯
我們下回見。
>/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