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分享
Mon, Feb 10, 2025 4:40 AM
130
20
歷史
中世紀
筆記
私生子→公爵→征服者→國王
最近發現BBC在拍征服者威廉的影集,聚焦1066年的諾曼征服,於是重新整理了多年前的筆記,分享六段印象深刻的故事。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41 AM
Mon, Feb 10, 2025 7:04 AM
■ 私生子公爵
年輕的諾曼第公爵羅貝爾初次看見皮革工的女兒埃爾蕾瓦,就為她深深著迷。
儘管埃爾蕾瓦替他生下一個兒子,羅貝爾沒有娶她為妻,而是在三年後為她另找一位貴族丈夫。有些故事宣稱羅貝爾深愛埃爾蕾瓦,卻因階級差距無法成婚,為了讓她過更好的生活,才安排她嫁給信賴的貴族,自己終生未婚。
四年後,羅貝爾不顧眾人反對,堅持去耶路撒冷朝聖,出發前宣布威廉為他的繼承人。
1035年,羅貝爾在歸途因病去世。他唯一的兒子威廉年僅七歲,繼任成為諾曼第公爵,敵人環伺。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42 AM
Mon, Feb 10, 2025 7:07 AM
早在羅貝爾還活著時,就有刺客錯殺睡在威廉房裡的另一個孩子,讓他逃過一劫。
父親死後,幾位輔佐威廉的貴族接連死於非命。威廉的舅舅不得不睡在孩子的寢室保護他。威廉也常在半夜被叫醒,跟著舅舅逃到平民的屋裡躲藏。
15歲那年,威廉被法蘭西國王封為騎士。有了國王援助,19歲的威廉擊敗叛亂的諾曼貴族,逐漸重掌自己的命運。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42 AM
Mon, Feb 10, 2025 4:42 AM
■ 瑪蒂爾達
法蘭德斯伯爵的女兒瑪蒂爾達個性強悍,是前任法蘭西國王的外孫女。
根據傳說,年輕的諾曼第公爵遣使向她求婚,她斷然告訴對方,自己血統高貴,不可能也不願嫁給一位私生子。
威廉最痛恨別人看不起自己的出身(他的對手與敵人總是叫他「雜種」威廉)。他氣極敗壞地騎馬趕路,在瑪蒂爾達與隨從前往教堂的途中攔截他們。滿腔怒火的威廉上前抓住瑪蒂爾達的髮辮,將她一把拉下馬來,扔在路上,隨後策馬離去。
法蘭德斯伯爵氣得要與威廉決鬥,沒想到瑪蒂爾達卻告訴父親,自己除了這個男人誰也不嫁,答應與威廉結婚。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43 AM
歷史學家認為這段故事只是杜撰。真實的歷史應該是雙方政治聯姻,結合法蘭德斯與諾曼第的勢力。
1051年,23歲的威廉娶了20歲的瑪蒂爾達。
在那個時代,許多王公貴族都有情婦。但威廉對瑪蒂爾達相當忠誠,也沒有私生子(或許和他的出身有關)。許多當代文獻都表示夫妻倆鶼鰈情深。兩人育有九或十個孩子,其中四個是兒子。
根據後世測量,瑪蒂爾達身高152公分,威廉則有178公分。他高大強壯,是訓練有素的戰士,喜歡騎馬和打獵。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43 AM
Mon, Feb 10, 2025 4:59 AM
■ 哈雷彗星
1066年,英王懺悔者愛德華去世。同年,夜空出現狀似長髮的彗星(哈雷彗星),被視為惡兆。
愛爾蘭的《四大師年鑑》如此描述彗星:「那顆星星出現在五月七日,小復活節後的星期二,光輝好比月亮,整整四夜,每個人都能清楚看見它。」
在英格蘭,馬姆斯伯里修道院的僧侶艾爾默研究占星術,1066年時已是一位老人。據稱他看見彗星後驚恐地俯身。
「你來了,是嗎?」他說,「你來了,令許多母親以淚洗面的泉源。我已經很久沒見到你,但現在我發現你變得更可怕了,因為你揮舞著我國家的覆滅。」
歷史學家估算艾爾默初次看見哈雷彗星時,應是76年前的989年,大概只有五、六歲,但已足以記得彗星。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45 AM
■ 無骨者的海岸
威廉作為懺悔者愛德華的表親,宣稱自己是合法的英格蘭王位繼承人,獲得教宗支持。
瑪蒂爾達出資替丈夫建造指揮艦,威廉同母異父的兩個弟弟也隨他出航,率領諾曼聯軍的艦隊在英格蘭登陸。
相傳威廉踏上海岸時,曾不慎失足跌倒。眾人驚愕之際,威廉卻爬起來哈哈大笑,雙手握滿沙土。
「看啊!」他喊道,「如今我掌握英格蘭的土地。」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45 AM
另一個傳說是,根據十三世紀的《洛德布羅克傳奇》,維京首領無骨者伊瓦爾曾在死前下令,將自己葬在英格蘭的海岸,如此就能守護這片土地。
但威廉找到並掘開伊瓦爾的墓,發現無骨者的遺體不曾腐壞。於是他建起柴堆,燒毀伊瓦爾的遺體。諾曼征服因此成功。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46 AM
■ 愛的印記
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後,他遺孀的哥哥哈羅德繼位稱王。
哈羅德與愛人伊迪絲是以古老的「握手之約」儀式結為夫妻(新郎與新娘兩手交握,以繩或布綁住雙手,象徵永不分離)。因為是異教儀式,婚姻不被教會認可,伊迪絲即使是哈羅德實際上多年的妻子,與他育有四子二女,仍被外界視為情婦。
哈羅德稱王後,與威爾斯王的遺孀埃爾德吉絲政治聯姻。同年10月14日,英軍在持續整天的黑斯廷斯戰役潰敗,哈羅德戰死。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47 AM
Mon, Feb 10, 2025 5:01 AM
相傳他的母親為了替兒子安葬,願用與哈羅德體重相等的黃金交換,卻遭威廉拒絕。
哈羅德的愛人伊迪絲於是前往黑斯廷斯,在屍橫遍野的戰場四處尋找,終於找到了他。雖然遺體已嚴重毀損,她仍認得他胸前的記號──只有她才認得的記號。後世的詩人稱那是「愛的印記」。
因為伊迪絲,死去的英王才有機會安葬。哈羅德戰死後,埃爾德吉絲的兄弟立刻把她帶走,此後再沒有相關記載。伊迪絲則於二十年後逝世。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48 AM
■ 四個兒子
威廉有四個兒子:羅貝爾、理查、威廉與亨利。次子因打獵意外英年早逝。諾曼第爵位傳給長子,英格蘭王位由三子繼承,最小的兒子則獲得金錢購買土地。
羅貝爾是威廉的長子,成年後與威廉感情不睦。據說威廉曾笑稱羅貝爾為「短靴」,驍勇卻懶散的羅貝爾也因貴族挑撥,時常與父親和弟弟們爭吵。
1077年,羅貝爾的兩個弟弟一時無聊,從門廊上潑了羅貝爾一身汙水。威廉試圖調解,卻沒有嚴懲兩個兒子,羅貝爾憤而發起叛亂。他在1079年的戰役將父親擊落下馬,直到認出對方的聲音,才停止攻擊。
威廉詛咒他的長子,但在瑪蒂爾達的勸說下,父子不得不與彼此和解。1083年,瑪蒂爾達病逝,威廉陪伴她到最後。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49 AM
亨利是兩夫妻排行最小的兒子,在征服戰爭兩年後出生,和三位兄長年齡差距甚大,與三哥就差了12歲。
1100年,英王威廉二世死於打獵意外,被一箭射穿胸膛。趁著長兄還在十字軍東征,亨利繼承英格蘭王位,成為亨利一世。
羅貝爾在1106年的內戰被擊敗,餘生關押於威爾斯卡地夫城堡,亨利成為諾曼第公爵。
當年只分到錢財的小兒子,最後卻擁有英格蘭與諾曼第。
───────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50 AM
補充分享English Heritage做的兩部可愛動畫,仿「巴約掛毯」風格,用有趣易懂的方式講解歷史:
Harold vs William - Whose Crown? | Animated History
(威廉和哈羅德的王位之爭)
Why William Won at the Battle of Hastings 1066 | Ani...
(1066年10月14日的黑斯廷斯戰役)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51 AM
Mon, Feb 10, 2025 5:04 AM
BBC這次的影集名為《King and Conqueror》(暫譯為《國王與征服者》),主要也是講述哈羅德與威廉爭奪王位的故事。
飾演哈羅德的James Norton原本想演征服者威廉,無奈因其他片約規定,只能接會領便當的角色,於是改飾演哈羅德。
雖然找來《冰與火之歌》的「詹姆」Nikolaj Coster-Waldau飾演威廉,《哈利波特》的「花兒」Clémence Poésy飾演瑪蒂爾達,但整體扮相不是很還原那個年代
所以我就不貼劇照了。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4:51 AM
最後分享喜歡的繪師畫的圖
Forth! And fear no darkness!
(威廉與瑪蒂爾達)
Forth! And fear no darkness!
(歷代諾曼第公爵)
───────
廢墟貓✟鬼靈精怪🍷
@FisherSakana
Mon, Feb 10, 2025 7:30 AM
上個月重溫英國史時有透過遊戲模擬一遍征服者威廉的戰役,看到這段格外親切。結果發現維基很厲害地列出了從北海帝國到征服者威廉的家譜,於是借力自己也寫了一遍王位繼承次序。埃爾蕾瓦的故事謝謝補充,在讀王國戰爭的部分很少提到這些細瑣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11:53 AM
廢墟貓✟鬼靈精怪🍷
: 用遊戲模擬感覺好有趣!黑斯廷斯戰役應該很精彩。記得讀這段英國史的時候,也是覺得王位繼承次序需要好好理解一下。很可惜關於埃爾蕾瓦的記載不多,就連出身也有不同說法,她在1050年左右過世,和丈夫孔特維爾的埃倫育有兩子兩女。
廢墟貓✟鬼靈精怪🍷
@FisherSakana
Mon, Feb 10, 2025 12:04 PM
Mon, Feb 10, 2025 12:11 PM
遊戲
本身有設置這場,碰巧實際理解一下,不過軍種可能沒有辦法到很講究貼合當代的情況
,是說哈雷彗星的軼事也好好玩,看芒果聊歷史都能發現專科書不一定會提到的趣事。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Feb 10, 2025 1:12 PM
Mon, Feb 10, 2025 1:12 PM
廢墟貓✟鬼靈精怪🍷
: 感謝分享遊戲紀錄
最後遊戲提到威廉為了打破自己已死的謠言,在黑斯廷斯戰場脫掉頭盔以重新集結部隊這件軼事,之前也有讀過~
哈雷彗星正好在那年經過也太戲劇性,就連紀錄諾曼征服的巴約掛毯都繡有彗星,對當時的人想必是很震驚的畫面吧。有時覺得從軼事或瑣事能看到歷史人物不同的面向,讓人物更加鮮活,也是豐富的靈感來源
載入新的回覆
私生子→公爵→征服者→國王
最近發現BBC在拍征服者威廉的影集,聚焦1066年的諾曼征服,於是重新整理了多年前的筆記,分享六段印象深刻的故事。
年輕的諾曼第公爵羅貝爾初次看見皮革工的女兒埃爾蕾瓦,就為她深深著迷。
儘管埃爾蕾瓦替他生下一個兒子,羅貝爾沒有娶她為妻,而是在三年後為她另找一位貴族丈夫。有些故事宣稱羅貝爾深愛埃爾蕾瓦,卻因階級差距無法成婚,為了讓她過更好的生活,才安排她嫁給信賴的貴族,自己終生未婚。
四年後,羅貝爾不顧眾人反對,堅持去耶路撒冷朝聖,出發前宣布威廉為他的繼承人。
1035年,羅貝爾在歸途因病去世。他唯一的兒子威廉年僅七歲,繼任成為諾曼第公爵,敵人環伺。
父親死後,幾位輔佐威廉的貴族接連死於非命。威廉的舅舅不得不睡在孩子的寢室保護他。威廉也常在半夜被叫醒,跟著舅舅逃到平民的屋裡躲藏。
15歲那年,威廉被法蘭西國王封為騎士。有了國王援助,19歲的威廉擊敗叛亂的諾曼貴族,逐漸重掌自己的命運。
法蘭德斯伯爵的女兒瑪蒂爾達個性強悍,是前任法蘭西國王的外孫女。
根據傳說,年輕的諾曼第公爵遣使向她求婚,她斷然告訴對方,自己血統高貴,不可能也不願嫁給一位私生子。
威廉最痛恨別人看不起自己的出身(他的對手與敵人總是叫他「雜種」威廉)。他氣極敗壞地騎馬趕路,在瑪蒂爾達與隨從前往教堂的途中攔截他們。滿腔怒火的威廉上前抓住瑪蒂爾達的髮辮,將她一把拉下馬來,扔在路上,隨後策馬離去。
法蘭德斯伯爵氣得要與威廉決鬥,沒想到瑪蒂爾達卻告訴父親,自己除了這個男人誰也不嫁,答應與威廉結婚。
1051年,23歲的威廉娶了20歲的瑪蒂爾達。
在那個時代,許多王公貴族都有情婦。但威廉對瑪蒂爾達相當忠誠,也沒有私生子(或許和他的出身有關)。許多當代文獻都表示夫妻倆鶼鰈情深。兩人育有九或十個孩子,其中四個是兒子。
根據後世測量,瑪蒂爾達身高152公分,威廉則有178公分。他高大強壯,是訓練有素的戰士,喜歡騎馬和打獵。
1066年,英王懺悔者愛德華去世。同年,夜空出現狀似長髮的彗星(哈雷彗星),被視為惡兆。
愛爾蘭的《四大師年鑑》如此描述彗星:「那顆星星出現在五月七日,小復活節後的星期二,光輝好比月亮,整整四夜,每個人都能清楚看見它。」
在英格蘭,馬姆斯伯里修道院的僧侶艾爾默研究占星術,1066年時已是一位老人。據稱他看見彗星後驚恐地俯身。
「你來了,是嗎?」他說,「你來了,令許多母親以淚洗面的泉源。我已經很久沒見到你,但現在我發現你變得更可怕了,因為你揮舞著我國家的覆滅。」
歷史學家估算艾爾默初次看見哈雷彗星時,應是76年前的989年,大概只有五、六歲,但已足以記得彗星。
威廉作為懺悔者愛德華的表親,宣稱自己是合法的英格蘭王位繼承人,獲得教宗支持。
瑪蒂爾達出資替丈夫建造指揮艦,威廉同母異父的兩個弟弟也隨他出航,率領諾曼聯軍的艦隊在英格蘭登陸。
相傳威廉踏上海岸時,曾不慎失足跌倒。眾人驚愕之際,威廉卻爬起來哈哈大笑,雙手握滿沙土。
「看啊!」他喊道,「如今我掌握英格蘭的土地。」
但威廉找到並掘開伊瓦爾的墓,發現無骨者的遺體不曾腐壞。於是他建起柴堆,燒毀伊瓦爾的遺體。諾曼征服因此成功。
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後,他遺孀的哥哥哈羅德繼位稱王。
哈羅德與愛人伊迪絲是以古老的「握手之約」儀式結為夫妻(新郎與新娘兩手交握,以繩或布綁住雙手,象徵永不分離)。因為是異教儀式,婚姻不被教會認可,伊迪絲即使是哈羅德實際上多年的妻子,與他育有四子二女,仍被外界視為情婦。
哈羅德稱王後,與威爾斯王的遺孀埃爾德吉絲政治聯姻。同年10月14日,英軍在持續整天的黑斯廷斯戰役潰敗,哈羅德戰死。
哈羅德的愛人伊迪絲於是前往黑斯廷斯,在屍橫遍野的戰場四處尋找,終於找到了他。雖然遺體已嚴重毀損,她仍認得他胸前的記號──只有她才認得的記號。後世的詩人稱那是「愛的印記」。
因為伊迪絲,死去的英王才有機會安葬。哈羅德戰死後,埃爾德吉絲的兄弟立刻把她帶走,此後再沒有相關記載。伊迪絲則於二十年後逝世。
威廉有四個兒子:羅貝爾、理查、威廉與亨利。次子因打獵意外英年早逝。諾曼第爵位傳給長子,英格蘭王位由三子繼承,最小的兒子則獲得金錢購買土地。
羅貝爾是威廉的長子,成年後與威廉感情不睦。據說威廉曾笑稱羅貝爾為「短靴」,驍勇卻懶散的羅貝爾也因貴族挑撥,時常與父親和弟弟們爭吵。
1077年,羅貝爾的兩個弟弟一時無聊,從門廊上潑了羅貝爾一身汙水。威廉試圖調解,卻沒有嚴懲兩個兒子,羅貝爾憤而發起叛亂。他在1079年的戰役將父親擊落下馬,直到認出對方的聲音,才停止攻擊。
威廉詛咒他的長子,但在瑪蒂爾達的勸說下,父子不得不與彼此和解。1083年,瑪蒂爾達病逝,威廉陪伴她到最後。
1100年,英王威廉二世死於打獵意外,被一箭射穿胸膛。趁著長兄還在十字軍東征,亨利繼承英格蘭王位,成為亨利一世。
羅貝爾在1106年的內戰被擊敗,餘生關押於威爾斯卡地夫城堡,亨利成為諾曼第公爵。
當年只分到錢財的小兒子,最後卻擁有英格蘭與諾曼第。
───────
飾演哈羅德的James Norton原本想演征服者威廉,無奈因其他片約規定,只能接會領便當的角色,於是改飾演哈羅德。
雖然找來《冰與火之歌》的「詹姆」Nikolaj Coster-Waldau飾演威廉,《哈利波特》的「花兒」Clémence Poésy飾演瑪蒂爾達,但整體扮相不是很還原那個年代
所以我就不貼劇照了。───────
哈雷彗星正好在那年經過也太戲劇性,就連紀錄諾曼征服的巴約掛毯都繡有彗星,對當時的人想必是很震驚的畫面吧。有時覺得從軼事或瑣事能看到歷史人物不同的面向,讓人物更加鮮活,也是豐富的靈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