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6:19 AM
1
NHK
歴史探偵
「歴史探偵 サムライたちの甲冑(かっちゅう)」
短甲,古墳時代的甲冑,鐵製鎧甲的初級階段,有受到中國影響的風味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6:19 AM
大鎧,平安時代到鎌倉時代使用的甲冑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6:22 AM
奈良春日大社收藏的日本國寶‧赤糸威大鎧 梅鶯飾,距今800年前的鎌倉時代作。看點是甲冑上裝飾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6:36 AM
頭盔上裝飾的梅花,除了滿開中的,也有花苞與正要綻放的,還有大小不足一公分的蜘蛛、虻、蝶,因為是作戰用的大鎧,考慮重量輕量化,裝飾盡量做得很小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6:44 AM
黑色的部分是札(さね),大約長七公分的板狀物,大鎧是疊起一片片的札用粗繩穿過串起,形成兼顧可動性的防護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6:49 AM
一件大鎧約使用2300片的札。胴的部分,右側是獨立板,左側是完整包覆的札(さね),為了適應騎射戰,是非對稱的構造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6:56 AM
騎射戰雙方對峙時,左脇受攻擊的可能性高,大鎧必須能保護騎射戰時會被攻擊的弱點,並兼顧可動性使騎手發揮最高的攻擊力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7:07 AM
札(さね)和札(さね)用繩串起來後稱為「威(おどし)」(原本的漢字是"縅"), 「威(おどし)」日本甲冑製作技術中最富有特徵的地方,是武士將對美的意識具現化的地方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7:09 AM
江戶時代的書籍《尚古鎧色一覽》,收集了平安‧室町時代的繪卷中出現過的甲冑的袖的威的配色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7:20 AM
「妻取威(つまどりおどし)」,像這樣斜著排列的色彩變化,其實是在模仿平安時代的貴族女性裝束中的多層單衣配色,其他還有各種模仿貴族裝束的配色與對應的名字「匂威(においおどし)」等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7:23 AM
平安時代的武士,受王朝文化的薰陶,憧憬著貴族文化與公家文化。平安時代的武士,可以說是出仕於貴族的僕人,但也想要像貴族那樣風雅,於是把這份感情表達在大鎧的設計上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7:30 AM
放大看會發現大鎧上的札(さね)有不同的大小,大的是鐵片,小的是皮革,皮革是經過長年後稍微收縮變小的,原本是與鐵片一樣大。鐵片與皮革的札交錯使用,是為了實現大鎧的輕量化與兼顧防禦機能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7:39 AM
戰國時代的甲冑當世具足,胴的部分是一枚大的鐵板圍起胸,不再是一片一片的札。當世具足的當世指的是現代,具足是全部都有了,是具備完整防護機能的現代甲冑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7:45 AM
有名的關原合戰圖屏風,可以看到有頭戴葫蘆造型頭盔的武者,也有龍的頭,戰國時代的甲冑出現了各種造型的頭盔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7:52 AM
高80公分的備後福山藩第一代藩主水野勝成所用的金箔押鯰尾形冠形兜,看起來很高很重,其實上方的部分是混合了和紙與皮革後,以金漆厚塗黏著裝飾在實際的頭盔上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7:52 AM
戰國時代後半是大規模軍勢的組織戰,需要迅速識別部隊,做出正確的指示。因此指揮率領各部隊的武將,必須戴上能在戰場上一眼快速辨別的各種特別造型的兜,這些造型各異的兜,是戰國時代武士們的智慧結晶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7:55 AM
此款造型取自毛蟲,因為毛蟲只會前進不會後退,也就是在戰場上有絕對不會向後撤退逃跑的決心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8:05 AM
猴子的造型取自猴子動作很快,能迅速抵達戰場建立戰功,從造型各異其趣的兜能看出使用的武將的個性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8:06 AM
到了和平的江戶時代,甲冑成為集江戶時代的工藝技術為一體的藝術品,而且再次出現了大鎧的特徵:左側的鳩尾板(きゅうびのいた)、右側的栴壇板(せんだんのいた)與大袖,為什麼和平的年代甲冑反而出現了大鎧的要素?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8:12 AM
根據東京國立博物館研究員佐藤寬介的研究觀點,大鎧對於武士來說是特別的存在,是正統的鎧。大鎧又被稱為式正の鎧,自古以來就是武士的正裝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8:15 AM
戰國時代屈指可數的猛將本多忠勝的肖像畫,與流傳下來本多忠勝所用的甲冑黑糸威胴丸具足。流傳下來的甲冑是典型的當世具足,對照肖像畫上多了實物沒有的大鎧要素大袖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8:15 AM
在和平無戰爭的年代,武士難以找到自已存在的意義,在甲冑上復活大鎧的要素,是為了證明自身是正統的武士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Feb 9, 2025 8:18 AM
明治時代初期奇兵隊的照片。隨著幕末推進西洋化,以步兵為主,武士不再著用笨重的甲冑,甲冑完全從日本的歷史消失了
載入新的回覆
「歴史探偵 サムライたちの甲冑(かっちゅう)」
短甲,古墳時代的甲冑,鐵製鎧甲的初級階段,有受到中國影響的風味
大鎧,平安時代到鎌倉時代使用的甲冑
奈良春日大社收藏的日本國寶‧赤糸威大鎧 梅鶯飾,距今800年前的鎌倉時代作。看點是甲冑上裝飾
頭盔上裝飾的梅花,除了滿開中的,也有花苞與正要綻放的,還有大小不足一公分的蜘蛛、虻、蝶,因為是作戰用的大鎧,考慮重量輕量化,裝飾盡量做得很小
黑色的部分是札(さね),大約長七公分的板狀物,大鎧是疊起一片片的札用粗繩穿過串起,形成兼顧可動性的防護
一件大鎧約使用2300片的札。胴的部分,右側是獨立板,左側是完整包覆的札(さね),為了適應騎射戰,是非對稱的構造
騎射戰雙方對峙時,左脇受攻擊的可能性高,大鎧必須能保護騎射戰時會被攻擊的弱點,並兼顧可動性使騎手發揮最高的攻擊力
札(さね)和札(さね)用繩串起來後稱為「威(おどし)」(原本的漢字是"縅"), 「威(おどし)」日本甲冑製作技術中最富有特徵的地方,是武士將對美的意識具現化的地方
江戶時代的書籍《尚古鎧色一覽》,收集了平安‧室町時代的繪卷中出現過的甲冑的袖的威的配色
「妻取威(つまどりおどし)」,像這樣斜著排列的色彩變化,其實是在模仿平安時代的貴族女性裝束中的多層單衣配色,其他還有各種模仿貴族裝束的配色與對應的名字「匂威(においおどし)」等
平安時代的武士,受王朝文化的薰陶,憧憬著貴族文化與公家文化。平安時代的武士,可以說是出仕於貴族的僕人,但也想要像貴族那樣風雅,於是把這份感情表達在大鎧的設計上
放大看會發現大鎧上的札(さね)有不同的大小,大的是鐵片,小的是皮革,皮革是經過長年後稍微收縮變小的,原本是與鐵片一樣大。鐵片與皮革的札交錯使用,是為了實現大鎧的輕量化與兼顧防禦機能
戰國時代的甲冑當世具足,胴的部分是一枚大的鐵板圍起胸,不再是一片一片的札。當世具足的當世指的是現代,具足是全部都有了,是具備完整防護機能的現代甲冑
有名的關原合戰圖屏風,可以看到有頭戴葫蘆造型頭盔的武者,也有龍的頭,戰國時代的甲冑出現了各種造型的頭盔
高80公分的備後福山藩第一代藩主水野勝成所用的金箔押鯰尾形冠形兜,看起來很高很重,其實上方的部分是混合了和紙與皮革後,以金漆厚塗黏著裝飾在實際的頭盔上
此款造型取自毛蟲,因為毛蟲只會前進不會後退,也就是在戰場上有絕對不會向後撤退逃跑的決心
猴子的造型取自猴子動作很快,能迅速抵達戰場建立戰功,從造型各異其趣的兜能看出使用的武將的個性
到了和平的江戶時代,甲冑成為集江戶時代的工藝技術為一體的藝術品,而且再次出現了大鎧的特徵:左側的鳩尾板(きゅうびのいた)、右側的栴壇板(せんだんのいた)與大袖,為什麼和平的年代甲冑反而出現了大鎧的要素?
根據東京國立博物館研究員佐藤寬介的研究觀點,大鎧對於武士來說是特別的存在,是正統的鎧。大鎧又被稱為式正の鎧,自古以來就是武士的正裝
戰國時代屈指可數的猛將本多忠勝的肖像畫,與流傳下來本多忠勝所用的甲冑黑糸威胴丸具足。流傳下來的甲冑是典型的當世具足,對照肖像畫上多了實物沒有的大鎧要素大袖
明治時代初期奇兵隊的照片。隨著幕末推進西洋化,以步兵為主,武士不再著用笨重的甲冑,甲冑完全從日本的歷史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