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苓膏~
ThemisShih (@ycshih0417) on Threads
路易莎埔里門市的聲明,不是為了向大眾交代。

而是裹著「對外發聲」的外殼,實際上只考量了兩個因素。

「租賃關係」與「地方派系」。

從時間軸來看,這家門市已讓公民團體使用約兩週。

店長、店員,甚至來往顧客一定知道這情況,換句話說,店家並未對此提出異議。

這種方式與「擺攤」完全不同。

公民團體未設攤,而是純粹利用路易莎的「開放屬性」,以「最小影響」的方式使用座位。

若真是「擺攤」,店家趕人當然合理,畢竟他們未租場地。

但實情並非如此,既然這模式持續兩週,代表與「消費者行為」的慣例並無衝突。

然而,2月3日,自稱埔里酒廠的人來到門市,驅趕公民團體,並揚言報警。

(其實只是私權糾紛,報警無意義)。
掰噗~
問倒我了 (p-doh)
~龜苓膏~
關鍵是這些人最後撂下一句:「看路易莎門市怎麼處理!」

結果,埔里門市隔天便發出聲明,刻意給公民團體貼上「黨派活動」標籤,再依此宣布拒絕所有黨派活動。

路易莎的公關一定知道這操作很危險,等同一刀切,直接推走另一邊客群。

即便如此,他們仍選擇這麼做。

顯然這聲明不是為了處理公關危機,而是寫給某些利害關係人看的。

能讓生意人斬釘截鐵站隊,背後施壓的力量絕對不小。

懂的就懂。
若夜is冬起山雲化枝芽
台灣人是健忘的
這風波過去
另一邊被推走的人還是會去消費

就像很多被公布是頂新跟中國入資的集團
還是可以繼續經營銷售一樣
(例如那個麥當勞,還有性騷員工的餐飲集團,還有旺旺)
沒傷到自己本身利益,永遠痛下去,就一定會選擇遺忘,然後去消費
演算的奧特林德
台灣人自己沒有自覺、沒有醒悟,甚至沒有流血,就不用期望他們能得救想得救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