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Gastby” 誠品有折扣,所以買了。既然都被老師帶過一點點,應該、應該可以嘗試閱讀看看吧。看不懂就算了。(咦) “Freedom” 很薄很吸引人,但看Goodreads上評價偏低,因為是摘錄《使女的故事》和”Hag-seed”的部分篇章,再加入論述,但我還真的蠻想看愛特伍怎麼論述自由的?反正輕薄短小當嘗試閱讀看看這英文我有沒有辦法適應也是可以的吧。 “Nine Stories” 忘記自己已經購入中文版甚至還沒開,只印象中我記得自己要買,結果( “The Lost Daughter” 艾琳娜斐蘭特還沒有中譯的作品,沒想到這麼薄,翻了一下馬上就陷進去了,未免也太好看了吧,竟然連讓我看英文都可以停不下來,真的是太恐怖😱
開工
-讀書/題目擬定
雖然放在BL也有再次消費的疑慮,但我體感是感覺不太像。不過還沒想清楚,只是覺得說不定問題不是太多,而是太淺。
您真是值得更多薪水或更多的假,上班就是漫長的苦痛與麻煩與江湖。
不過我比較沒辦法共感您的困擾是因為我底下能幫我的人總是被拔走!不!我也是需要有人幫我啊!希望您的工作可以越來越順利,或者同事能更可靠就好了~
畢竟這也只是工作而已,但信任真的好重要⋯⋯!換作是自己時,被信任感覺也比較能激發責任感。期待同事的成長,要自己養成好累!!!
沒有檢查是我的錯沒錯,但怎麼知道你的資料完全對不上,根本不能用,搞得很像我一直增加內容,但你過程中也沒給我什麼資訊確認啊,我什麼都沒拿到就要一直生出資訊來,我也是很困擾好不好。
而且懷才不遇感很重,久了可能有毒,建議去工地現場會好一點,不過工地現場可能就變成性別意識不怎麼樣。只看過染血之室,不過當時一直覺得很卡,現在看了英文卻覺得很順,感覺是因為她會羅列非常多的形容詞與名詞,在英文時都很整齊,但在中文感覺很難安排位置。
到了這個關頭好像什麼都可以
我也是沒辦法完全領會,不過課堂上看了不同作家的小說,還是明顯可感覺到看某些書更順,某些則否,我想就和中文一樣,也有更能接受的跟怎麼看都很卡的一樣。差異大概是中文很卡時,會覺得是相性不合,英文會覺得是自己英文太差(也是事實)🤣
《像這樣的小事》
書展主要目的之一,看完電子書覺得需要收藏實體,我真的是紙電雙收大戶,電子書可以隨時隨地翻,紙本書放在書櫃裡想到心情就很好。
《哀愁的預感》
高中時最喜歡的吉本芭娜娜,為了湊打折所以購入,不知道會不會跟卡爾維諾系列一樣系列再版?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
我已經有舊版了,但湊打折時,看到新版還是忍不住。可以在對寫作徬徨時拿出來看,看一本不夠可以看二本(蛤)
一月中時一口氣看完的系列,真的好看,太喜歡了覺得需要紙電雙收,也是主要目的之一,不過到現場突然猶豫了,未免也太厚,愈發覺得自己看完不可思議,因為我超討厭大長篇,只能說真的好看。
《怪誕故事集》
朵卡荻也是真的好看,《雲遊者》也讓人很想紙電雙收,現在想來沒收真是遺憾。但買了反正感覺也很好看的另一本,感覺更適合睡前看的紙本書。
《美麗大廈》
《我城》
《看小說》
去年看了西西寫的空間場景覺得很是震撼,所以把寫空間的都收了,讀起來每一個字都在閃閃發光。看小說就只是因為很好奇小說家的閱讀心得。但感覺只是更增加自己的待讀書單⋯⋯。
誠品有折扣,所以買了。既然都被老師帶過一點點,應該、應該可以嘗試閱讀看看吧。看不懂就算了。(咦)
“Freedom”
很薄很吸引人,但看Goodreads上評價偏低,因為是摘錄《使女的故事》和”Hag-seed”的部分篇章,再加入論述,但我還真的蠻想看愛特伍怎麼論述自由的?反正輕薄短小當嘗試閱讀看看這英文我有沒有辦法適應也是可以的吧。
“Nine Stories”
忘記自己已經購入中文版甚至還沒開,只印象中我記得自己要買,結果(“The Lost Daughter”
艾琳娜斐蘭特還沒有中譯的作品,沒想到這麼薄,翻了一下馬上就陷進去了,未免也太好看了吧,竟然連讓我看英文都可以停不下來,真的是太恐怖😱
而且什麼間接迂迴不管用,他一直正面對決但是總是會讓人措不及防覺得「天啊你怎麼這樣想!」,但又隨即覺得「天啊確實我也可能是這樣想!」
順便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