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的 Ting
兩個他如何攻陷

天啊怎麼這麼好看
Ting的漫畫心得 劇透
空空的 Ting
Note:

女性困境、解離症、謠言、創傷、自我對話、後悔、原諒、多重伴侶關係
空空的 Ting
先說真的很喜歡朱語這個角色。我覺得他就像代表了女性對於周遭「認為女性應該要怎樣」的憤怒,如奶奶、學校老師明明看到朱語是受害者,卻只會檢討他;還有他和簡亞承最一開始鬧緋聞時,只有他被罵得最兇,甚至還被朋友佳琳陷害,只因為他突顯出其他女性沒有的優秀和美麗,而這些嫉妒成為一句句惡意的謠言。以及佳琳面對朱語闡述愛慕的學長很糟糕的真相時,也因不願承認和自卑去陷害朱語,我覺得這些情緒都好真實。

我有想像過假如朱語是身邊的人,我會怎麼看待他?我可能第一印象會覺得「哇他好敢穿!身材好好」之類的😂但也會覺得他很帥氣吧?
空空的 Ting
未經證實的謠言,逐漸成為當事人的標籤,同學們各個以這些標籤去議論他們根本不熟的人們。然而,有著許多痛苦回憶的簡亞承,道出不能因為表面上的言語去定義這個人時,讓朱語對他印象深刻。這個印象深刻不只是一種另眼相看,甚至還帶著某種「你懂什麼?」的挑釁感,但我在想也許好感同時也在那深埋中。

可能也是因為朱語飽受各種標籤的折磨,因此他對於簡和亞承的同時存在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接受,也很直覺地就是當成在和兩個靈魂相處。
空空的 Ting
之前也有看過《24個比利》,也有查過一些些解離症的資料。略知當一個人無法承受當下的狀況時,就會生出新的人格幫他擋住,而原人格會睡著之類的,但這也導致兩個人格都會有記憶斷層的感受。

而在故事裡,人格之間的對話,也結合了自我對話,甚至隨著劇情推展,還能和第三個人格,也就是愧疚和後悔的起源——劉知瑤對話。

我很喜歡「融合是重獲新生」這句,因為內心的知瑤雖然是對於現實知瑤的罪惡,但同時那也是自己的一部分。自己的一部分化為人格,既像是鏡子,也像是他者。厭惡,卻又無法真正丟棄,因為那都是自己活在世上會出現的自己,只是都要學著怎麼和自己溝通。
空空的 Ting
我也很喜歡朱語對於要不要原諒奶奶的衝突側寫。奶奶曾是最疼愛朱語的人,然而他也是傷朱語最深的人。如果不奶奶是個大爛人,可能就不會那麼複雜吧?但人永遠不是只有一面,人面對的環境也是多采多姿,這些全會構成自己的價值觀。

奶奶叫做「招弟」,因此他總是認為男性一定比女性優秀,也對朱語家造成很大的壓力。但卻又在冰箱不斷地補充朱語小時候愛喝的飲料,明明其他食物都放到過期了。

朱語最後也明白,即使這個人傷害自己那麼深,但同時雙方對彼此的愛不曾消失過。或許不需要去原諒那些傷害,也無法改變彼此的價值觀,但起碼還可以重拾這些愛,重新把斷掉的線接起。
空空的 Ting
我從來不認為多重伴侶關係是不好的,甚至很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談戀愛。這部作品算是滿足我一個對這方面的好奇。

我覺得只要事先溝通好,彼此都可以接受,多重伴侶並不是不能存在。而朱語、亞承和簡都有溝通好,而亞承和簡也有著長期的默契,因此這樣的關係是幸運的,雖然也延伸更多問題,畢竟當關係越深入,就越容易觸及到彼此都深怕觸及的地方。

其中包括簡亞承之於母親,母親曾以自身的期望強加在簡亞承身上,導致他的反抗。然而這樣的反抗卻遭遇到了綁架,被當時給他最多溫暖的家教老師綁架。

母親深知自己的兒子會不時換人當,長期的照料下,逃避著對於孩子的罪惡。然而真正的罪惡是來自於他的環境,以及老師,他只是不懂得如何去愛。
空空的 Ting
也許每個人都有過悔不當初的當下,那個當下會讓人停留,無法前進。導致遭遇到類似的事件時,身體記憶就會強迫自己回到那個當下,再次經歷同樣的地獄。靈魂會害怕那個時刻,逃避自己或許是一種保護吧?只是每逃一次,那個當下也會追上來。或許,它希望被看清楚,才一直窮追不捨。

它只想被看清楚,即使痛苦,那也是推動自己的一部分。
空空的 Ting
阿嘎老師把感情描繪得很細,無論是面臨不同人格轉換時,朱語內心的調適、寂寞和不得不堅定起來很讓人心疼,同時也很佩服他的高度同理心和耐心,才能穩穩地接住兩人;而簡和亞承,不但能給予朱語許多保護、疼惜,他們也和朱語好好溝通,甜蜜打鬧,也讓朱語有勇氣想拍紀錄片,以及了解他們和自己。

這部雖然相較前兩部沉重且長篇,但一直都有老師獨有的幽默感和超展開,以及打破各種框架的脈絡,很期待阿嘎老師日後的作品。
空空的 Ting
這世界是個謊言

老師的第一部作品,也好好看!
感受到脈絡的延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