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流汗
@nosweat0911
Wed, Jan 29, 2025 10:02 AM
9
1
netflix
迷離懸案選美小皇后之死
拉姆齊一家在聖誕節後的早晨,發現家中樓梯上有一封綁架勒贖信,內容相當冗長之外,要求的贖金11.8萬也是十分奇怪的數字。
報警後,除了始終沒有得到綁匪的進一步指示,警方不專業的表現,不僅讓親友在屋內外進進出出,甚至還讓男主人去屋子裡繞繞檢查看看有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男主人來到地下室後,便發現了瓊貝妮小小的屍體。
瓊貝妮脖子上纏著深入皮膚的繩索,後腦有一道被重擊的傷口,加上勒索信的紙張源自於屋內的筆記本,警方或是鄰居無不懷疑,根本是父母殺了女兒。逼得拉姆齊家不得不雇用公關團隊處理輿論。
然而瓊貝妮指甲與內褲上的檢測到的DNA不屬於家中任何一人,是來自一名陌生男子,但警方卻刻意按下不表,任由輿論發酵,男主人質疑警方心思不單純。
不流汗
@nosweat0911
Wed, Jan 29, 2025 10:28 AM
而這個案子裡相對有爭議的一點是,瓊貝妮一段段參加兒童選美的畫面,當中確實有許多模仿成年選美的梳妝、服飾與姿態儀態,對此拉姆齊夫婦解釋,那只是小鎮上一群父母舉辦的小型才藝比賽,並沒有外界形容的如此不堪。
而更離譜的指控出自於一個談話節目,其舉辦了一場隔空審判,並找來「專家」作證說,一段瓊貝妮模仿吹薩克斯風的搖擺片段,是瓊貝妮用薩克斯風在「自慰」,並公開蓋棺論定瓊貝妮的母親要對其死亡負最大責任。
不流汗
@nosweat0911
Wed, Jan 29, 2025 10:52 AM
Wed, Jan 29, 2025 10:53 AM
由於警方的先入為主,不僅刻意排除了對拉姆齊夫婦有利的證據,也不斷放消息給媒體帶風向,暗指拉姆齊夫婦的反應不正常,又或是暗指瓊貝妮被父親長期性虐待,然而另一位記者向瓊貝妮的醫生求證,醫生明確表示子虛烏有。
然而警方仍舊與媒體合作無間地,希望透過洗輿論的方式,迫使拉姆齊夫婦因不勝其擾而認罪。警方為了證實自己的長期性虐待理論正確,甚至找了一名曾參加美國小姐選美比賽的女性,講述自己遭到父親性虐待的經歷,以達成「小女孩>超齡打扮>選美>被性虐待」的滑坡推論。
不流汗
@nosweat0911
Wed, Jan 29, 2025 11:16 AM
Wed, Jan 29, 2025 1:28 PM
然而,地方檢察官團隊的資深調查員盧史密特則與警方看法不同,史密特仔細檢查了瓊貝妮的屍檢報告,發現了她的身上有電擊槍的痕傷口,如果是父母要抱走瓊貝妮,根本不需要電擊槍。
同時,帶風向的一種說法是,母親因為瓊貝妮尿床而大怒之下,誤殺了瓊貝妮,然後才把屍體抱到地下室故佈疑陣。但檢察官看了當晚警方拍的屋內各處的照片,發現瓊貝妮的床鋪是乾燥的之外,那條床單也不是新鋪上去的,足見因為尿床殺人的假設站不住腳。
不流汗
@nosweat0911
Wed, Jan 29, 2025 11:27 AM
Wed, Jan 29, 2025 12:03 PM
雖然是一個沒有發生過太多兇殺案的小城鎮,但是在瓊貝妮事件前後,確實都有發生過匪徒闖入屋內,待成年人熟睡後,意圖侵犯小孩子的案例。
史密特的論點便是,匪徒確實是從地下室的窗戶鑽入屋內,靜待深夜時犯案。
在瓊貝妮死後,便發生一起女孩險些遭到毒手的案件,所幸匪徒發出的聲響驚醒了母親,即時擊退歹徒。巧合的是,那位差點受害的女孩,與瓊貝妮是同一個舞蹈班的同學。由於該案件也未偵破,至今也無法肯定兩個案件之間是否有關聯。
不流汗
@nosweat0911
Wed, Jan 29, 2025 11:44 AM
Wed, Jan 29, 2025 12:05 PM
在受到州長壓力後,地方檢察官只能就警方提交的證據與推理召集大陪審團,當時他們的手上就只有拉姆齊夫婦這組嫌犯。史密特覺得這樣起訴無辜之人太過亂來,於是退出調查團隊,打算為拉姆齊夫妻作證。
而極度可疑的、留在瓊貝妮內褲上的男性DNA,反而變成檢方要極力證明其來源「無辜」,為此,他們甚至還去追查內褲製造地,中國的工廠,看看他們那邊有沒有白人男性員工,可以造成不明白人男性DNA殘留在被虐待殺害的小女孩的內褲上的可能性。
不流汗
@nosweat0911
Wed, Jan 29, 2025 11:59 AM
雖然當時最終並未起訴拉姆齊夫婦,但事後媒體調查發現,當時大陪審團有給出可以作為起訴的理由,但是是起訴疏忽照顧或是虐童,是兩夫妻造成瓊貝妮落入被虐殺的處境,且沒有積極配合調查、拖延逮住真兇的疏失而應該被起訴,並非他們殺害了瓊貝妮。
但對於檢察官而言,這樣的懷疑標準太低,無法作為起訴的理由,因此檢察官不起訴。
不流汗
@nosweat0911
Wed, Jan 29, 2025 12:52 PM
Wed, Jan 29, 2025 1:30 PM
在拉姆齊夫妻獲不起訴後,警方的調查似乎也趨緩下來,雖然後面幾年仍有幾個嫌犯,不管是為了好一點的監禁待遇而瞎頂罪的,或是真正的戀童癖性罪犯,最後都因為DNA結果不符,而不了了之。
直到一位異常積極的男子,透過電子郵件或是電話,與拉姆齊方的代表聯繫,他甚至知道一些警方沒有公布的案件細節,他也甚至滔滔不絕地講述殺害瓊貝妮那晚的性幻想,與施虐當下的過程。
當他提出需求,想要一張瓊貝妮的「最後一張照片」時,他給出一個位於泰國的快遞地址,經過一週的監視後,他們最終逮捕了這位男子,約翰馬克卡爾。
然而這個怪異無比,而且也具有猥褻兒童前科的男子,最終在DNA檢測上依舊不符而獲釋。
不流汗
@nosweat0911
Wed, Jan 29, 2025 1:04 PM
Wed, Jan 29, 2025 10:52 PM
但這時又回到案發當晚的砂鍋大盲點,即是當晚的現場管制非常糟糕,瓊貝妮的內褲上的陌生男子DNA極有可能是污染所致。因此,這些年因為DNA不符作為無嫌疑的理由都會被推翻。
最終,拉姆齊提出希望警方重新採樣檢測其他兇手接觸過的物證,並透過族譜基因資料庫尋找可能的兇嫌。
不流汗
@nosweat0911
Wed, Jan 29, 2025 1:08 PM
Wed, Jan 29, 2025 10:52 PM
當年的其中一位調查警官,仍舊堅持他的「瓊貝妮尿床而被母親打死」的理論,並出了一本書,事後被拉姆齊控告,付出一筆和解金。
而那個「因為瓊貝妮吃了哥哥的點心所以被哥哥殺了,父母佈置現場」的理論,則是源自於CBS製作的一部紀錄片。最終CBS也被瓊貝妮的哥哥控告,並付出一筆和解金。
不流汗
@nosweat0911
Wed, Jan 29, 2025 1:15 PM
早年很多懸案多因為制度不明或是觀念不清,在破壞案發現場後,對證物造成無法彌補損害。本案很大一部分也是如此,沒有管制現場,警察也沒有親自搜查屋內,卻又在事後指責父親可以那麼快在地下室發現瓊貝妮屍體的原因,就是因為人是他殺的。
而讓家長找到女兒屍體的當下,為了解救女兒,不論是撕開嘴上的膠帶,或是試圖解開手上的綁繩,都破壞了證物的完整性。
事後警方先入為主認定家長是兇手的有罪推論,也浪費了數年的時間、錯過其他可以找到兇手的途徑。
族譜基因學一戰成名就是抓到了金州殺手,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可以讓瓊貝妮案也破案。
Ripley
@ripley08
Wed, Jan 29, 2025 1:30 PM
插播一下,看完可以看[童心無歸處]一樣也是在Netflix,同樣的案子但敘事方式不一樣
不流汗
@nosweat0911
Wed, Jan 29, 2025 1:32 PM
Ripley
: 這部幾年前有看過報導,但內容重點好似比較偏向媒體引發的問題,比較少提到案件本身,當時就暫時沒看了
載入新的回覆
拉姆齊一家在聖誕節後的早晨,發現家中樓梯上有一封綁架勒贖信,內容相當冗長之外,要求的贖金11.8萬也是十分奇怪的數字。
報警後,除了始終沒有得到綁匪的進一步指示,警方不專業的表現,不僅讓親友在屋內外進進出出,甚至還讓男主人去屋子裡繞繞檢查看看有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男主人來到地下室後,便發現了瓊貝妮小小的屍體。
瓊貝妮脖子上纏著深入皮膚的繩索,後腦有一道被重擊的傷口,加上勒索信的紙張源自於屋內的筆記本,警方或是鄰居無不懷疑,根本是父母殺了女兒。逼得拉姆齊家不得不雇用公關團隊處理輿論。
然而瓊貝妮指甲與內褲上的檢測到的DNA不屬於家中任何一人,是來自一名陌生男子,但警方卻刻意按下不表,任由輿論發酵,男主人質疑警方心思不單純。
而更離譜的指控出自於一個談話節目,其舉辦了一場隔空審判,並找來「專家」作證說,一段瓊貝妮模仿吹薩克斯風的搖擺片段,是瓊貝妮用薩克斯風在「自慰」,並公開蓋棺論定瓊貝妮的母親要對其死亡負最大責任。
然而警方仍舊與媒體合作無間地,希望透過洗輿論的方式,迫使拉姆齊夫婦因不勝其擾而認罪。警方為了證實自己的長期性虐待理論正確,甚至找了一名曾參加美國小姐選美比賽的女性,講述自己遭到父親性虐待的經歷,以達成「小女孩>超齡打扮>選美>被性虐待」的滑坡推論。
同時,帶風向的一種說法是,母親因為瓊貝妮尿床而大怒之下,誤殺了瓊貝妮,然後才把屍體抱到地下室故佈疑陣。但檢察官看了當晚警方拍的屋內各處的照片,發現瓊貝妮的床鋪是乾燥的之外,那條床單也不是新鋪上去的,足見因為尿床殺人的假設站不住腳。
史密特的論點便是,匪徒確實是從地下室的窗戶鑽入屋內,靜待深夜時犯案。
在瓊貝妮死後,便發生一起女孩險些遭到毒手的案件,所幸匪徒發出的聲響驚醒了母親,即時擊退歹徒。巧合的是,那位差點受害的女孩,與瓊貝妮是同一個舞蹈班的同學。由於該案件也未偵破,至今也無法肯定兩個案件之間是否有關聯。
而極度可疑的、留在瓊貝妮內褲上的男性DNA,反而變成檢方要極力證明其來源「無辜」,為此,他們甚至還去追查內褲製造地,中國的工廠,看看他們那邊有沒有白人男性員工,可以造成不明白人男性DNA殘留在被虐待殺害的小女孩的內褲上的可能性。
但對於檢察官而言,這樣的懷疑標準太低,無法作為起訴的理由,因此檢察官不起訴。
直到一位異常積極的男子,透過電子郵件或是電話,與拉姆齊方的代表聯繫,他甚至知道一些警方沒有公布的案件細節,他也甚至滔滔不絕地講述殺害瓊貝妮那晚的性幻想,與施虐當下的過程。
當他提出需求,想要一張瓊貝妮的「最後一張照片」時,他給出一個位於泰國的快遞地址,經過一週的監視後,他們最終逮捕了這位男子,約翰馬克卡爾。
然而這個怪異無比,而且也具有猥褻兒童前科的男子,最終在DNA檢測上依舊不符而獲釋。
最終,拉姆齊提出希望警方重新採樣檢測其他兇手接觸過的物證,並透過族譜基因資料庫尋找可能的兇嫌。
而那個「因為瓊貝妮吃了哥哥的點心所以被哥哥殺了,父母佈置現場」的理論,則是源自於CBS製作的一部紀錄片。最終CBS也被瓊貝妮的哥哥控告,並付出一筆和解金。
而讓家長找到女兒屍體的當下,為了解救女兒,不論是撕開嘴上的膠帶,或是試圖解開手上的綁繩,都破壞了證物的完整性。
事後警方先入為主認定家長是兇手的有罪推論,也浪費了數年的時間、錯過其他可以找到兇手的途徑。
族譜基因學一戰成名就是抓到了金州殺手,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可以讓瓊貝妮案也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