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讀書寫字讀書寫字
@sqwe852123
Sat, Jan 25, 2025 4:37 AM
最近的電影隨手記!
*想到什麼講什麼,緩慢堆疊更新
*都會涉及劇情討論~
艾諾拉
失速芭蕾
沒有煙硝的愛情
✧玻璃✦讀書寫字讀書寫字
@sqwe852123
Sat, Jan 25, 2025 4:37 AM
【艾諾拉】
看完就好想跟《失速芭蕾》一起寫一篇!《失速芭蕾》的原文片名「Joika」,是Joy的俄文型態,跟「Anora」之於Annie一樣,是美國名字的俄文變形。
(《Joika》在美國好像又翻成《The American》,非常有趣的選擇)
✧玻璃✦讀書寫字讀書寫字
@sqwe852123
Sat, Jan 25, 2025 4:38 AM
相較於熟悉的「美國夢」,《失速芭蕾》寫的反而是一位芭蕾舞者的俄國夢,沒想到俄國夢碎,在異鄉被排擠、陷害,甚至幾乎陷入被迫害的情境。最後跳舞的夢想還是得回到美國才能實現。
✧玻璃✦讀書寫字讀書寫字
@sqwe852123
Sat, Jan 25, 2025 4:38 AM
而《艾諾拉》乍看之下寫了一個俄國/俄裔的美國夢:困頓的伴遊舞孃勾搭上富豪少爺,一夕之間麻雀變鳳凰;而俄國少爺來到美國,娶了美國人,以為就此逃離遠在俄國的父母。若是有錢、有美貌,或擁有對的機緣,似乎就能在美國享受快樂與自由。
✧玻璃✦讀書寫字讀書寫字
@sqwe852123
Sat, Jan 25, 2025 4:39 AM
然而俄國的陰影(?緊追不捨,自由的泡泡迅速破滅,夢很快就碎。導演最後看似仁慈的留下真誠的愛與溫柔,但愛與溫柔都拯救不了被打回現實的悲傷與絕望。愛與溫柔,以及金錢與自由的不等值與無法流通,用一種殘忍的方式被凸顯出來。俄國不是答案,美國也不是答案。
✧玻璃✦讀書寫字讀書寫字
@sqwe852123
Sat, Jan 25, 2025 4:39 AM
兩部剛好都是用婚姻買一個異國夢,《艾諾拉》讓幻象維持了幾天,用來對比之後的破滅,《失速芭蕾》則是連作夢的浪漫都沒有保留,看完散場我馬上傳訊息給朋友說「這是我在電影裡看過最不浪漫的結婚場景!」(是稱讚)XD
✧玻璃✦讀書寫字讀書寫字
@sqwe852123
Sat, Jan 25, 2025 4:40 AM
《失速芭蕾》遠超乎預期的好看,但必須抱怨,電影裡有一段是男女主角溜進劇院,說要偷看Natalia Osipova 演《天鵝湖》,結果台上演出的片段居然是《垂死的天鵝》......兩者雖然都是天鵝主題,但其實是完全沒有關聯的作品啊啊啊!
在猜如此安排是為了讓客串的Osipova可以秀獨舞,也可能是沒有預算請舞團。但這樣還是不太專業捏
✧玻璃✦讀書寫字讀書寫字
@sqwe852123
Sat, Jan 25, 2025 4:42 AM
話說Osipova本身是離開俄國輾轉到西方發展的舞者,還有很多有名的舞者像Nureyev也是從蘇聯叛逃到西方世界。Joika這種反向移民(?的例子就格外特別,感覺舞者在歐美與東歐之間的流動現象也可以是個有趣的研究主題。
也許認真查資料後會發現從西方跑去斯拉夫國家發展的舞者其實不少嗎?
✧玻璃✦讀書寫字讀書寫字
@sqwe852123
Sat, Jan 25, 2025 4:49 AM
Sat, Jan 25, 2025 4:49 AM
說到美蘇關係和叛逃藝術家就想到《沒有煙硝的愛情》。一首波蘭民謠與音樂家一起經歷了叛逃與回家的長長旅程:音樂家逃出鐵幕以為奔向自由,但又對「自由」的資本主義感到失望,最後回到故鄉,回家等待的卻只有更多絕望。藝術在這個世上竟找不到一處真正自由的土壤。
片尾跑credit時搭配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是神來之筆。體感有點緩慢,但稍微細想便能欣賞這部片有多美多絕望。
✧玻璃✦讀書寫字讀書寫字
@sqwe852123
Sat, Jan 25, 2025 4:50 AM
Absurd✁布穀町J16
@existnihil
說
Sat, Jan 25, 2025 4:51 AM
Sat, Jan 25, 2025 4:58 AM
很愛失速芭蕾!結婚那段超讚我倒抽一口涼氣XDDD
垂死的天鵝我在想是不是也有一個取象徵大於實際的意思……XD?
✧玻璃✦讀書寫字讀書寫字
@sqwe852123
Sat, Jan 25, 2025 7:12 AM
Absurd✁布穀町J16
: 結婚那段真的!!把結婚拍得平凡、混亂又恐怖.....本來還在猶豫這部要不要進電影院看,還好有去
喔喔喔想成象徵意義的話其實會很有意思!但這樣感覺可以給觀眾多一點資訊,不然平常沒有看舞的觀眾可能就以為那是天鵝湖了XD
載入新的回覆
*想到什麼講什麼,緩慢堆疊更新
*都會涉及劇情討論~
艾諾拉 失速芭蕾 沒有煙硝的愛情
看完就好想跟《失速芭蕾》一起寫一篇!《失速芭蕾》的原文片名「Joika」,是Joy的俄文型態,跟「Anora」之於Annie一樣,是美國名字的俄文變形。
(《Joika》在美國好像又翻成《The American》,非常有趣的選擇)
在猜如此安排是為了讓客串的Osipova可以秀獨舞,也可能是沒有預算請舞團。但這樣還是不太專業捏
也許認真查資料後會發現從西方跑去斯拉夫國家發展的舞者其實不少嗎?
片尾跑credit時搭配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是神來之筆。體感有點緩慢,但稍微細想便能欣賞這部片有多美多絕望。
垂死的天鵝我在想是不是也有一個取象徵大於實際的意思……XD?
喔喔喔想成象徵意義的話其實會很有意思!但這樣感覺可以給觀眾多一點資訊,不然平常沒有看舞的觀眾可能就以為那是天鵝湖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