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鳥🐣
@bejudo
想
Thu, Jan 23, 2025 5:29 AM
Thu, Jan 23, 2025 5:31 AM
145
80
以後類似右下角的說明會不會變多呢
•冰底飄花櫻桃兔•
@cherryhand
Thu, Jan 23, 2025 5:31 AM
完了 戳到我的笑點....
•冰底飄花櫻桃兔•
@cherryhand
Thu, Jan 23, 2025 5:31 AM
我好壞
洵曜‧瑾
@flyinsora
Thu, Jan 23, 2025 5:32 AM
題外話,之前去社區大學學手語時,老師有說希望能正名為手語翻譯員,他們不是教手語的,而是翻譯給聽障朋友們,所以不該叫手語老師
阿鳥🐣
@bejudo
Thu, Jan 23, 2025 5:34 AM
老師應該只是一個尊稱?
我去一些場合有時也會被叫老師,但我沒有在教課啊?只是個畫畫的。
嶺狼狼🍓廢物暴躁獸
@yighmo72946
Thu, Jan 23, 2025 5:35 AM
大笑是不是有點沒良心……XD
朝 顏
@sherry727
Thu, Jan 23, 2025 5:37 AM
想到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也是用「手語翻譯師」稱呼這份職務。
Light★
@Lighttjc
說
Thu, Jan 23, 2025 5:41 AM
糟糕我笑了
焦炭性怡妏
@Ewinchen
Thu, Jan 23, 2025 5:42 AM
wwwww (不謹慎
洵曜‧瑾
@flyinsora
Thu, Jan 23, 2025 5:45 AM
阿鳥🐣
: 因為兩位教學的手語老師都有這樣的想法,其中一位平常也會去當手語翻譯員,我尊重他們的想法,不然我本人也不太在意稱謂的問題
電子奇美拉🐦
@Manticore
Thu, Jan 23, 2025 5:47 AM
天 ×°存錢換手機汪੯‧̀͡⬮
@s870728y
Thu, Jan 23, 2025 6:32 AM
我看完覺得有點難過……唉
๑小碗就好๑
@littlefour_yes
Thu, Jan 23, 2025 8:05 AM
但是我覺得這次行政院的記者會應該要請手語老師,然後在底下預告:以後都不會再有。感覺這樣才比較好(?
不然我覺得如此突如其來的說無法聘用手語老師,感覺很不尊重聽障朋友們🤔
同步率🏀🎤👁
@Legolasgreen
Thu, Jan 23, 2025 8:31 AM
那這次手語老師的薪資誰付?
羅羅杏.索隆
@jastwhat
Thu, Jan 23, 2025 8:44 AM
114年度的手語翻譯預算是真的被刪了,剛剛看到其他人討論
留芳.伊_謝謝小公主
@SmellyForever_E
Thu, Jan 23, 2025 8:51 AM
Thu, Jan 23, 2025 8:51 AM
沒辦法啊,刪預算的人就是這麼不尊重聽障朋友啊:)
彩虹樹
@enjoyeverything
Thu, Jan 23, 2025 10:59 AM
我有認識的人是在服務聽損者的協會裏工作,他們的確是希望正名為手語翻譯員,因為更符合這份工作的性質,也比較有種專業的印象或氣場(?)
而且專業的手語翻譯員很貴,一小時是600元起跳的,這筆支出是算在「行政院新傳處新聞傳播業務項」,而原本的預算5195萬元被刪掉98%左右...
阿鳥🐣
@bejudo
Thu, Jan 23, 2025 11:32 AM
網路晃了一圈
經濟部貼了預算被刪了之後可能造成影響的圖卡
被藍白支持者說政府開始恐嚇+情勒
唉,這是什麼無力感😂
一粒炒飯
@b2fce4
Thu, Jan 23, 2025 11:35 AM
阿路📢不拆不逆主義
@HelloCap
Thu, Jan 23, 2025 11:55 AM
所以藍白人現在還無感嗎?
某種程度上也不得不佩服他們
欠揍的焦阿-多仔
@cow90531
Thu, Jan 23, 2025 12:14 PM
阿鳥🐣
: 別看了,不在一個維度上,越看只會越難受
欠揍的焦阿-多仔
@cow90531
Thu, Jan 23, 2025 12:16 PM
我現在該做的做好,該分享的分享,時事自己去追進度,剩下社群和媒體的與論我全都不看了
紫姻
@noreg0074819
說
Thu, Jan 23, 2025 1:16 PM
Thu, Jan 23, 2025 1:18 PM
阿鳥🐣
: 看看就好,他們連媽媽問今年還領不領的到托嬰津貼,他們的回答居然是這樣,我就覺得很多人已經不是政治傾向的問題,根本是人格跟閱讀能力都有缺陷
紫姻
@noreg0074819
說
Thu, Jan 23, 2025 1:20 PM
而且很多回覆完全是抱持著,我沒有傘撐我就要撕爛別人的傘的那種報復心態
彩虹樹
@enjoyeverything
Thu, Jan 23, 2025 1:31 PM
阿鳥🐣
: 這樣說吧,無論有沒有手語翻譯,一般人都不會受影響,多數藍白自然也不會當一回事(老實說拉,連立場對立的民意都不放在眼裡了,怎麼還有餘力去在乎弱勢族群呢?尤其是多數人的生命經驗很可能根本沒接觸過聽損者和聾人)
真正會被影響到的是聽損社群,但是呢,這群人在台灣可是有20萬左右哦,若再算上他們的親友,這一波勢必會喚醒更多原本政治冷感者的關注,而這是從網路上暫時觀察不到的效應
阿鳥🐣
@bejudo
Thu, Jan 23, 2025 1:34 PM
彩虹樹
: 現在台灣的集體能量走向很有趣,我現在是快樂的看戲狀態🤩
彩虹樹
@enjoyeverything
Thu, Jan 23, 2025 1:37 PM
阿鳥🐣
: 我也等著看好戲中,爆米花吃起來~~
雷光的吟遊詩人
@OugaPoet
Thu, Jan 23, 2025 1:58 PM
雖然跟討論主題無關,不過這東西噗主應該也會感興趣:
遠離地球磁場! 10萬公里外傳來太空「鳥叫聲」 令科學家意外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雷光的吟遊詩人
@OugaPoet
Thu, Jan 23, 2025 1:59 PM
Chorus Waves Recorded by NASA’s Van Allen Probes
🔥小安🧡
@wang27726
Thu, Jan 23, 2025 2:01 PM
有些人事情沒燒到身上不知道痛,也有些人燒到了只會繼續怪沙包黨
例如之前某候選人沒選上,還被問你沒選上政見就不用實現了嗎
阿鳥🐣
@bejudo
Thu, Jan 23, 2025 2:08 PM
雷光的吟遊詩人
: 跟主題無關的就私噗分享給我就行了~~
呸姬
@a60419a
說
Thu, Jan 23, 2025 2:30 PM
荒謬感啊
波爾狄雅
@jerry2393174
Thu, Jan 23, 2025 4:29 PM
藍白現在就是反駁目前用的預算都是113年的,跟114年的無關
波爾狄雅
@jerry2393174
Thu, Jan 23, 2025 4:30 PM
預算才三讀完,你們就沒錢請人,騙誰阿,這是威脅+情勒
焦炭性怡妏
@Ewinchen
說
Thu, Jan 23, 2025 5:39 PM
就讓他們繼續嘴硬沒關係,還想要政治無感的人們會被迫要有感的
羅羅杏.索隆
@jastwhat
Fri, Jan 24, 2025 12:52 AM
阿鳥🐣
: 可以說一下大概是怎樣嗎? (問一下)
張阿鳥
@birdieccy
Fri, Jan 24, 2025 1:24 AM
🔥小安🧡
@wang27726
Fri, Jan 24, 2025 4:51 AM
接下來就看會有多少接政府標案的公司發現預算被砍工作沒了
板橋吳君如
@BadMom
說
Fri, Jan 24, 2025 5:47 AM
手語班昨天已經炸鍋了,裡面有聾人也有聽人,當然還有大家常常看到的手語翻譯(請正名為「
手語翻譯
」,不是「手語老師」)集結行動中。
羅羅杏.索隆
@jastwhat
Fri, Jan 24, 2025 7:22 AM
板橋吳君如
: 手語預算真的被刪到幾乎沒有...
板橋吳君如
@BadMom
說
Fri, Jan 24, 2025 7:59 AM
羅羅杏.索隆
: 群組的聾人朋友很失望啊,我只能提醒大家要去罷免
雷光的吟遊詩人
@OugaPoet
Fri, Jan 24, 2025 8:10 AM
重點還是得先了解目前的相關問題是誰搞出來的,如果一個不小心被有心人帶風向轉移焦點,甚至不自覺地成為別人手中的輿論工具,那不只問題沒解決,反而會更加惡化。
阿鳥🐣
@bejudo
Fri, Jan 24, 2025 11:52 AM
Fri, Jan 24, 2025 11:54 AM
羅羅杏.索隆
:
就想像這樣因為砍預算而被影響的人數+家庭,乘以幾十幾百萬人
在過年期間大爆發
電子奇美拉🐦
@Manticore
Fri, Jan 24, 2025 12:59 PM
像爆竹一樣把髒東西給炸得乾乾淨淨吧
羅羅杏.索隆
@jastwhat
Fri, Jan 24, 2025 1:07 PM
阿鳥🐣
: 我知道預算亂刪的時候就有預計到越弱勢的越可憐...但是看到下面這篇
又覺得有點無言
Facebook
彩虹樹
@enjoyeverything
Fri, Jan 24, 2025 2:25 PM
羅羅杏.索隆
: 正常拉,就算是身障相關社群裡也是會有各自的政治立場,主要是會引起更多人關注,而且隨著影響層面的擴大,會有更多人意識到亂刪預算的嚴重性
戀上五月天的貓*ΦωΦ*願平安
@mortally
Fri, Jan 24, 2025 3:57 PM
🔥小安🧡
: 有在接政府案的公司應該都已經開始重新規劃,有網友說他朋友公司已經公布今年旅遊補助取消(因為可能接不到案導致公司收入減少的預期心態)
旅人
@tabimen
Sat, Jan 25, 2025 2:44 PM
Sat, Jan 25, 2025 2:44 PM
好奇一下現在沒手語翻譯的話聾人朋友要怎麼知道資訊?等人上字幕嗎?
彩虹樹
@enjoyeverything
Sun, Jan 26, 2025 4:12 AM
旅人
: 就要靠其他文字類的報導或詢問身邊的人了,但這樣就會容易處於資訊被動與落差的狀態,所以手語翻譯的預算被砍對聾人的權益影響是蠻大的
彩虹樹
@enjoyeverything
Sun, Jan 26, 2025 4:42 AM
來進一步分享好了,由於時空環境背景的關係,台灣現在依賴手語的聾人大多是年紀比較大的族群(40歲左右以上),這群人因為早年的教育資源與無障礙環境不夠完善,大多都是在聾人學校長大的(即啟聰學校),通常就只用手語跟同學與師長互動
而手語可說是自成一種獨特的語言,臺灣手語的文法跟中文的文法往往是不同的,例如中文說「我要去吃飯」,手語可能是這樣比「吃飯、去、我」,而且手語常常要配合表情、神態、方向等來意會
換句話說,以手語溝通為主的台灣聾人如果沒有特別訓練,他們的閱讀能力會很像是外國人在看中文,容易看不太懂中文的文法,因為這群人很多都是啟聰學校出身的,對於中文的閱讀能力常會比較弱一點(但也因人而異拉,只是說比例偏高一些)
所以,對這群手語溝通為主的聾人來說,文字與字幕還是無法完全取代手語翻譯的,是不太一樣的需求
旅人
@tabimen
Sun, Jan 26, 2025 5:27 AM
彩虹樹
: 原來如此,謝謝說明和詳細的補充
是說再好奇手語翻譯對複雜抽象情報的轉譯程度好嗎?例如一些專業用語、典故比喻或雙關語梗之類的東西會不會在翻譯過程中失真掉
曾經在夜市看到一群人圍在一起很熱烈的打著手語,覺得那裡形成了一個看似安靜卻能明顯感受到有大量情報像電波一樣在無聲快速交換的神奇時空,覺得很有趣
柏🌟
@acutemouse
Sun, Jan 26, 2025 6:33 AM
Sun, Jan 26, 2025 6:33 AM
旅人
: 剛好略知一二,來提供參考。
專業用語的部分可參考這篇:
批踢踢實業坊 - TW-language
在各專業領域裡的本土語言,手語是最跟得上時代的。原因是手語族群不會「說華語就好」,而會討論新詞與時俱進。(反過來說,台客原語的復振阻力,就是生活中有太多「請說華語」的情境。)
至於典故和雙關語,這就不限於手語,而是各種語言口譯都會遇到的問題。
旅人
@tabimen
Sun, Jan 26, 2025 6:36 AM
柏🌟
: 好專業但很有趣,謝謝分享
柏🌟
@acutemouse
Sun, Jan 26, 2025 6:40 AM
Sun, Jan 26, 2025 7:47 AM
(太快按到送出)
因為即時口譯都是要譯者當下先理解再輸出,所以都會牽涉到譯者本身知識,有時翻譯也有極限,而會直接翻「對方說了一個笑話」「對方唱歌」。
至於手語比較特別的地方,像是有些地名人名之類專有名詞會有特殊打法,不懂的譯者可能就會照字面翻譯產生差異。
我當時老師舉例的是高雄「鳳山」這個地名,當地人多半知道由來是形似鳳凰的山,所以打法是「鳳凰+山」,但是外地人可能就會打成「鳳梨+山」。
有些地名的打法,甚至來自於某個時代住在該地的聾人名字。
旅人
@tabimen
Sun, Jan 26, 2025 8:52 AM
鳳凰跟鳳梨
好酷,感覺完全自成一個語種體系跟文化了www
彩虹樹
@enjoyeverything
Sun, Jan 26, 2025 9:40 AM
旅人
: 是呢,所以在社會學上也有個專有名詞:「聾人文化」,以手語為母語,而形成有別於口語文化的社群現象
臺灣在1980年代平權意識抬頭後,聾人社群就一直在爭取屬於他們的話語權,也不遺餘力在推廣手語與資訊平權的概念w
•冰底飄花櫻桃兔•
@cherryhand
Mon, Jan 27, 2025 1:30 AM
我之前擺路邊攤的時候
發現台灣只會講母語且不識字的老人也蠻多的....
柏🌟
@acutemouse
Mon, Jan 27, 2025 3:16 AM
•冰底飄花櫻桃兔•
: 謝謝你注意到這件事
台灣現在年輕輩多半都被語言清洗到只會華語,這不是個人的錯,但是我自己會希望更多人意識到這不是正常的現象,是黨國犧牲了一兩代人用母語就學、就業、就醫等權利而來。
這次手語的事件大家比較看得見,希望會引起更多人注意語言與資訊平權的問題。
彩虹樹
@enjoyeverything
Mon, Jan 27, 2025 3:49 AM
•冰底飄花櫻桃兔•
: 是啊,這也是跟教育時空背景的變遷有關。我的長輩就有跟我分享過,我們爺爺奶奶(70歲左右)那一代的台灣生活普遍是很貧窮的,每個家庭可能都至少有5-6個以上的孩子
而那時候並沒有重視教育的觀念,尤其是鄉下會更覺得「讀書無用」而比較著重在如何賺錢養家活下去,所以很多孩子是很小時就要幫忙家裡工作的,甚至根本就沒有上學的機會
常見的現象是,一個家庭可能只會有一個長子去讀書,其他孩子就只要工作(女孩可能也會被催著盡快結婚離家),或者是長女不讀書要出去工作,賺錢給幾個弟弟讀書(可能不包括妹妹)
而隨著台灣經濟開始發展後,開始加強落實義務教育的政策,才慢慢從國小義務教育擴展到9年、12年的國民義務教育,識字率才開始普及的。現在也有開設許多社區大學,許多長輩也會趁機去上課彌補錯過的教育知識w
彩虹樹
@enjoyeverything
Mon, Jan 27, 2025 4:17 AM
再進一步分享好了,為什麼我前面會提到以手語為母語的聾人會普遍年紀較大,因為他們當時多半是在啟聰學校成長,而啟聰學校相對於一般學校,是個較封閉的教育環境,也就是這些孩子並不容易接觸到「身障生以外的學生」,其他學校的學生也沒機會去接觸與了解他們
所以那時代畢業後的聾人,其實會很難與小圈子以外的人溝通或建立連結(要考慮當時的資訊流通,沒有現在網路這麼發達)
而台灣1980年代後開始推廣「融合教育」,鼓勵身障生就讀一般學校,讓這些孩子有機會融入更大的社會團體,所以年輕世代的聽損生的口語與閱讀能力會普遍比較好一些
因為他們有較多機會與一般人練習手語以外的溝通方式,也需要跟著上一般課程(當然也會辛苦一點就是,但現在也有更多資源可輔助)
所以,現在較年輕的聽損社群,也會需要有「聽打員」協助打逐字稿,會更依賴文字和字幕
彩虹樹
@enjoyeverything
Mon, Jan 27, 2025 4:35 AM
所以現在聽損社群對於資訊平權的需求,可以大致分為「聽打員」和「手語翻譯員」這兩個項目。最理想的情況是可以兩者兼顧,不過呢,這兩者的預算與需求有時會互相排擠...而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火黒✦守る世界に君はいるのか
@koutyoulucia
Mon, Jan 27, 2025 5:02 AM
聽打員會不會逐漸被AI取代?
•冰底飄花櫻桃兔•
@cherryhand
Mon, Jan 27, 2025 7:16 AM
我家那個年代的長輩
家裡是有條件讓所有人都去唸書的
但因為怕白色恐怖
阿奏只讓我爺爺去念護校
其他姑婆們也沒有追究原因
只是沒機會唸書一直很惋惜
直到現在我老家內湖
識字率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高
老長輩普遍還是講母語
中文很多詞彙不太了解
•冰底飄花櫻桃兔•
@cherryhand
Mon, Jan 27, 2025 7:18 AM
他們很多是欠栽培
智慧程度其實很高
旅人
@tabimen
Mon, Jan 27, 2025 7:38 AM
Mon, Jan 27, 2025 7:41 AM
我家一邊的阿公阿嬤聽說日本時代末端出生的有上過小學校畢業,阿公到老了都還會用日文寫記事
另一邊的阿嬤則聽說不愛讀書會一直翹課逃學所以小學校只讀了一半
不過現在都不在了
阿公晚年的時候聽說很討厭馬那個天天看電視在罵(差不多在馬8年那個時期)
超可惜那時候還太小所以不懂他的想法(ry
沃夫☆別再當年剿匪不力了
@wolfgangc
說
Mon, Jan 27, 2025 9:17 AM
識字率和會説的語言數量不一定相關,也是有熟稔客語但完全不懂台語的(現在還在的話大概都超過九十歲的長輩)
彩虹樹
@enjoyeverything
Mon, Jan 27, 2025 9:27 AM
火黒✦守る世界に君はいるのか
: 要看場合與情境,如果是新聞直播可能會採用AI字幕技術,而如果是課程活動則還可能還是會偏向請聽打員,因為聽打員也能發揮陪伴協助的功能,例如幫聽損生上課發問,或是陪聽損生一起更有信心和其他人互動(因為聽損生可能因為口語能力較弱,有時在社交表達上會比較退縮點)
火黒✦守る世界に君はいるのか
@koutyoulucia
Mon, Jan 27, 2025 9:28 AM
彩虹樹
: 了解,感謝詳細說明
載入新的回覆
以後類似右下角的說明會不會變多呢
我去一些場合有時也會被叫老師,但我沒有在教課啊?只是個畫畫的。
不然我覺得如此突如其來的說無法聘用手語老師,感覺很不尊重聽障朋友們🤔
而且專業的手語翻譯員很貴,一小時是600元起跳的,這筆支出是算在「行政院新傳處新聞傳播業務項」,而原本的預算5195萬元被刪掉98%左右...
經濟部貼了預算被刪了之後可能造成影響的圖卡
被藍白支持者說政府開始恐嚇+情勒
唉,這是什麼無力感😂
真正會被影響到的是聽損社群,但是呢,這群人在台灣可是有20萬左右哦,若再算上他們的親友,這一波勢必會喚醒更多原本政治冷感者的關注,而這是從網路上暫時觀察不到的效應
例如之前某候選人沒選上,還被問你沒選上政見就不用實現了嗎
就想像這樣因為砍預算而被影響的人數+家庭,乘以幾十幾百萬人
在過年期間大爆發
又覺得有點無言
而手語可說是自成一種獨特的語言,臺灣手語的文法跟中文的文法往往是不同的,例如中文說「我要去吃飯」,手語可能是這樣比「吃飯、去、我」,而且手語常常要配合表情、神態、方向等來意會
換句話說,以手語溝通為主的台灣聾人如果沒有特別訓練,他們的閱讀能力會很像是外國人在看中文,容易看不太懂中文的文法,因為這群人很多都是啟聰學校出身的,對於中文的閱讀能力常會比較弱一點(但也因人而異拉,只是說比例偏高一些)
所以,對這群手語溝通為主的聾人來說,文字與字幕還是無法完全取代手語翻譯的,是不太一樣的需求
是說再好奇手語翻譯對複雜抽象情報的轉譯程度好嗎?例如一些專業用語、典故比喻或雙關語梗之類的東西會不會在翻譯過程中失真掉
曾經在夜市看到一群人圍在一起很熱烈的打著手語,覺得那裡形成了一個看似安靜卻能明顯感受到有大量情報像電波一樣在無聲快速交換的神奇時空,覺得很有趣
專業用語的部分可參考這篇:
至於典故和雙關語,這就不限於手語,而是各種語言口譯都會遇到的問題。
因為即時口譯都是要譯者當下先理解再輸出,所以都會牽涉到譯者本身知識,有時翻譯也有極限,而會直接翻「對方說了一個笑話」「對方唱歌」。
至於手語比較特別的地方,像是有些地名人名之類專有名詞會有特殊打法,不懂的譯者可能就會照字面翻譯產生差異。
我當時老師舉例的是高雄「鳳山」這個地名,當地人多半知道由來是形似鳳凰的山,所以打法是「鳳凰+山」,但是外地人可能就會打成「鳳梨+山」。
有些地名的打法,甚至來自於某個時代住在該地的聾人名字。
好酷,感覺完全自成一個語種體系跟文化了www
臺灣在1980年代平權意識抬頭後,聾人社群就一直在爭取屬於他們的話語權,也不遺餘力在推廣手語與資訊平權的概念w
發現台灣只會講母語且不識字的老人也蠻多的....
台灣現在年輕輩多半都被語言清洗到只會華語,這不是個人的錯,但是我自己會希望更多人意識到這不是正常的現象,是黨國犧牲了一兩代人用母語就學、就業、就醫等權利而來。
這次手語的事件大家比較看得見,希望會引起更多人注意語言與資訊平權的問題。
而那時候並沒有重視教育的觀念,尤其是鄉下會更覺得「讀書無用」而比較著重在如何賺錢養家活下去,所以很多孩子是很小時就要幫忙家裡工作的,甚至根本就沒有上學的機會
常見的現象是,一個家庭可能只會有一個長子去讀書,其他孩子就只要工作(女孩可能也會被催著盡快結婚離家),或者是長女不讀書要出去工作,賺錢給幾個弟弟讀書(可能不包括妹妹)
而隨著台灣經濟開始發展後,開始加強落實義務教育的政策,才慢慢從國小義務教育擴展到9年、12年的國民義務教育,識字率才開始普及的。現在也有開設許多社區大學,許多長輩也會趁機去上課彌補錯過的教育知識w
所以那時代畢業後的聾人,其實會很難與小圈子以外的人溝通或建立連結(要考慮當時的資訊流通,沒有現在網路這麼發達)
而台灣1980年代後開始推廣「融合教育」,鼓勵身障生就讀一般學校,讓這些孩子有機會融入更大的社會團體,所以年輕世代的聽損生的口語與閱讀能力會普遍比較好一些
因為他們有較多機會與一般人練習手語以外的溝通方式,也需要跟著上一般課程(當然也會辛苦一點就是,但現在也有更多資源可輔助)
所以,現在較年輕的聽損社群,也會需要有「聽打員」協助打逐字稿,會更依賴文字和字幕
家裡是有條件讓所有人都去唸書的
但因為怕白色恐怖
阿奏只讓我爺爺去念護校
其他姑婆們也沒有追究原因
只是沒機會唸書一直很惋惜
直到現在我老家內湖
識字率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高
老長輩普遍還是講母語
中文很多詞彙不太了解
智慧程度其實很高
另一邊的阿嬤則聽說不愛讀書會一直翹課逃學所以小學校只讀了一半
不過現在都不在了
阿公晚年的時候聽說很討厭馬那個天天看電視在罵(差不多在馬8年那個時期)
超可惜那時候還太小所以不懂他的想法(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