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燈
趁有空還是來講一下目前對雞動畫的觀感好了,因為我覺得目前的三話看下來,觀看體驗其實是不好的,這點還是不吐不快……
當然還是要說一聲,看得出來製作組是非常用心的,我批評它也是因為它還值得被批評,很多作品是完全不及格的以至於把它拿出來討論也對我們的審美無法起到任何思考與啟發的作用
虎燈
細節多、伏筆多不等於好作品。
就像之前說過的,目前的母雞卡就是靠劇情發展在撐,它給人的觀看體驗反而是不好的。
大家喜歡戲稱買夠是八點檔,可在我看來母雞卡才有往八點檔發展的趨勢。我們把八點檔當成中性的形容來看待,不要附帶褒貶。八點檔的特徵、功能、第一要求並不是讓觀眾有好的觀看體驗,而是透過劇情布置懸念,讓觀眾好奇接下來的會發生什麼事、想知道真相到底是什麼,從而看完今晚的這一集之後,隔天遇到鄰居時可以一起討論劇情。所以說八點檔的社交功能是這種戲劇類型的一大重點,母雞卡完全是朝這個功能緊貼過去的,它給了大家每周都能興奮討論的材料,這在商業動畫上無疑是成功的,但我覺得它已經嚴重向這個部分靠攏,忽略了戲劇作品是要給予觀眾一種審美「體驗」的基本事實
虎燈
可能跟社群的發達也有關連吧,所以製作方會更願意製作這樣的作品。整個作品的重點都擺在劇情,用劇情推動所有事情。
這麼做不是不好,用劇情推動整部戲劇是一部好作品應該要做到的。然而好作品也必須兼顧其他面向,不能忽略演出,不能丟棄體驗的營造。
以往觀看動畫作品那是一種更私密的體驗,即使有跟同好交流的部分,也比較像是你看完了一部作品,你喜歡所以分享給朋友,朋友去看完了,再回來找你討論,你們就聊你們喜歡哪裡不喜歡哪裡、有什麼情緒等等。對我來說,我比較懷念這種模式,跟貴古賤今無關,只是我能在這種舊模式中得到更多和更深刻的體驗,我的體驗也更加沉浸,因為製作方是配合著這種需求在製作動畫的。
虎燈
相較之下,我覺得買夠是沒有偏掉的,它同時重視著劇情的推進與轉折,還有給觀眾的體驗。所以在看完買夠第九話徹底炸團之後,對我來說最大的感受會是「好難過」,而不是「天哪接下來會怎麼發展我需要知道我需要趕快上網看看大家怎麼說」。
我希望動畫在給我劇情懸念的同時也要給我情感體驗啊(甚至我覺得情感體驗的優先度要擺在劇情懸念之前)
虎燈
母雞卡只讓人想知道接下來會怎麼發展、想知道真相,短時間內當然很刺激,可是好奇心就只是好奇心,不會有餘韻。
虎燈
我可以感覺到製作組是以懸疑劇的方式來製作母雞卡的,懸疑劇會有這樣的問題沒錯;但好的懸疑劇不會有…那這就沒什麼好找藉口的了,體驗沒做好就是沒做好。
虎燈
超重力女同、瑪莉蘇小說一般的家道中落、精神疾病,都是噱頭而已,做出來的是酷東西,不是藝術品。
虎燈
之前提過,覺得第一話的祥子部分應該完全刪除,劇情已經太多,全塞進這只有十二或十三話的篇幅之中,當然就造成能夠呈現演出的空間極度擁擠,砍掉劇情是必須的,但製作組就是沒有砍。
可以看得出來祥子是製作方非常喜歡的角色。之前我覺得製作方認為應當呈現祥子家庭變故的劇情給觀眾看的原因,是因為大部分觀眾需要解釋、需要看到祥子有多可憐、不能滿足於買夠第十三話最末給出的那個滿是酒瓶的破屋子鏡頭。之前我認為是製作方過度在乎觀眾反應造成的。
現在我的想法有點變了,上述那點當然也是一部份理由,但我現在更傾向認為主因是製作者沒有收住。創作者收不住是一種最致命的缺陷。創作者太喜歡祥子了太疼她了,以致於,既然為她布置了背景故事,就想要豪華地、完整地展現出來,最後沒有克制住這種慾望,讓這個慾望凌駕於對審美的追求上。
虎燈
再加上母雞卡的劇情內容是沉重的主題,創作者在處理沉重的主題時也很容易因為過於興奮就收不住,直接用力過猛。很多作品都是這樣毀掉的。
處理平凡、小格局主題的最好方法是小題大作。
處理沉重、誇張、灑狗血主題的最好方法是大題小作。
虎燈
買夠小題大作(幾個女孩之間的情誼搞得像是世界大戰)的表現就很及格。
母雞卡,力道控制是完全失控的。
虎燈
我期望它能舉重若輕,更加優雅地給予我能夠沉浸其中的體驗,所以在它用重口味的劇情粗暴甩我一臉的時候感覺失望。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