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20 AM
272
165
【AI太像人】人聲歌唱軟體 Synthesizer V AI「可不」遭聲源歌手「花譜」拒絕😱2025年停止開發🚫
前日,神椿工作室宣布旗下歌手「花譜」衍伸的人工歌唱軟體「音樂的同位體 可不collaboration with Synthesizer V AI / The Right Stuff ver.」停止販售,不僅軟體不發售,專案也完全取消。
根據官方公告,此開發中止之故,來自聲源歌手「花譜」的不認同。
【音楽的同位体】フォニイ covered by 可不(KAFU) collaboration with ...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22 AM
「你並不特別,你已經是可預測的,而且不幸的是,你也是可塑的。」
——華人歌手孫燕姿曾經這麼評論AI歌唱系統。AI取代真人歌手,是否已經進行中?
我們不只想知道Synthesizer V AI到底有多神,也將提出近兩年的AI與真人歌手鬥爭/合作的案例供大家參考——如果是你,你贊成超像人類的AI歌手出現嗎?
*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23 AM
音楽的同位体 公式【可不・星界・裏命・狐子・羽累】 (@musicalisotope) on X
神椿製作人 PIEDPIPER發表公告表示:
「2023年12月官方發表使用 Synthesizer V AI『可不』製作的翻唱歌曲〈フォニイ〉,讓歌手花譜本人表示有異樣感,希望延遲發售……
「經過後續的檢討與協議,發現難以達到花譜本人的意願及達成當初的目標,才採取這樣的決定。」
公司直接坦承人工合成軟體讓真人歌手感到不舒服、決定直接停賣, Synthesizer V AI「可不」可謂寫下人工歌聲軟體開發史的一頁。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24 AM
不過 Synthesizer V AI「可不」並非第一套「複製花譜」的軟體——廣受歡迎的神椿工作室所屬VSinger「花譜」,早擁有了自己的人工歌聲合成軟體——CeVIO「可不」。
許多音樂家都藉CeVIO「可不」創造了無數名曲〈フォニイ〉、〈きゅうくらりん〉、〈めめしぃ〉……歌手花譜本人也樂見其成,會在自己的演唱會翻唱CeVIO可不的歌曲。
きゅうくらりん / いよわ feat.可不(Kyu-kurarin / Iyowa feat.Kafu)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25 AM
*
然而,公司提出
將CeVIO「可不」升級為新技術加強版 Synthesizer V AI「可不」,為什麼花譜卻拒絕了呢?
原因在 Synthesizer V AI 歌聲合成系統採用的技術「Sing Voice Synthesis(SVS)」擁有比當前最先進、最貼近人類歌唱過程的AI生成程式。
*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26 AM
*
「SVS」是當前嶄新的歌聲合成系統,與過去我們熟知的虛擬歌手「初音ミク」使用的「VOCALOID」有不同的工作流程:
最原始的VOCALOID人工聲音合成系統,是使用某個歌手錄製聲庫(Voicebank),從中提取錄音檔、修飾、調整拼接為歌聲。
而最新的SVS「Sing Voice synthesis 」歌聲合成系統,是使用「預先訓練好的模型」來合成歌聲——SVS 並非是抓取真人歌手的「錄音」來做改造,而是抓取真人歌手的「模式」來生產一段擁有類似歌唱模式的聲音。
【雜談】虛擬歌手雜談(三):「AI孫燕姿」會唱歌嗎?近期的「AI歌手」到底是什麼? - york135的...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29 AM
*
【夏語遙 Synthesizer V AI】別人的【閩南語、AI 性能展示】
簡言之,SVS比VOCALOID還要貼近人類的歌唱方式。
打個比方:SVS系統不只是「看樂譜+把類似的錄音提取出來」的機器人,
而是把「看樂譜+把設定的歌唱技巧使用出來」的AI。
*
有趣的是,Synthesizer V AI「可不」的別名叫作「The Right Stuff ver.」(正確的資質)。意思是製作方極盡全力想要找出屬於花譜「正確的演唱模式」,並用AI程式精確演繹出「花譜的資質」。
可預想,這是為什麼花譜聽見Synthesizer V AI「可不」會有巨大的異樣感——
聽見機器人精妙模擬自己歌聲的一舉一動,彷彿『恐怖谷』效應一樣,恐怕會激發人類最深層的恐懼與厭惡吧。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30 AM
※
「你並不特別,你已經是可預測的,而且不幸的是,你也是可塑的」——孫燕姿
*
2023年,中國動畫網站 bilibili 吹起一股「AI孫燕姿」風潮,當時華語歌手孫燕姿正值懷孕無法參與演藝活動,想念她的歌迷便使用孫燕姿的過往歌聲訓練AI程式,產出一首首「AI孫燕姿」演唱最新流行音樂的影片。
然而這份「想念」變成了孫燕姿本人的「心病」。孫燕姿在Facebook寫下文章,表示:
「我的粉絲們已正式改換門庭,接受我就是一名冷門歌手,而我的AI角色成為了目前的頂流。我想說的是,你跟一個每幾分鐘就能推出一張新專輯的『人』比還有什麼好爭的——
「諷刺的是,人類無法超越它已指日可待,這種新技術將能夠大量炮製每個人所需的一切……我不認為愛的理念可以挽救局面。」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32 AM
【AI翻唱 不是“孙燕姿”】《爱在西元前》汉谟拉比法典颁布距今已经3799年
*
不僅華語圈的孫燕姿,2024年,歐美知名流行歌手Billie Eilish、Nicki Minaj 等兩百個音樂家,共同簽署一份「反AI音樂」聲明——
此份聲明來自音樂家組成的「Artist Rights Alliance」(藝術家權利聯盟),聲明希望科技公司停止開發人工智慧音樂生成軟體,因為:
「我們必須防止有人以掠奪的態度,使用AI竊取藝術家的聲音和肖像權。」而使用AI生成音樂,是「侵犯且貶低音樂家的權利,破壞了音樂生態系統」。
200+ Artists Urge Tech Platforms: Stop Devaluing Mus...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33 AM
※
真人歌手厭惡AI似乎是板上釘釘之事,不過創作圈仍有心胸開放的音樂家:
2023年,台灣歌手陳珊妮發表了一首單曲〈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並在幾天後發出重磅消息:
這首歌裡面渾然天成的陳珊妮歌聲是由AI配唱製作,並由陳珊妮本人親自調教。
成為「AI創作者」的陳珊妮,表示他在製作過程發現,AI配唱仍極度需要音樂製作人的美學和經驗,引導AI在適當的橋段演繹歌曲情感。
要創作一首感人的歌曲依舊需要精良的算計,陳珊妮最終認為:「音樂製作人的工作是無法被取代的」。
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 - 陳珊妮AI模型 Teach Me The Ways To Be Your Lov...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35 AM
*
歐美音樂圈也有擁抱AI、完成未盡之夢的積極案例——
2023年底,傳說級搖滾樂團「The Beatles」發行了睽違二十七年的新歌〈Now And Then〉:
這首歌來自過去未完成的 demo,AI學習已過世主唱「John Lennon(約翰藍儂)」的陳舊錄音,並合成歌聲來演唱新歌詞,整首歌由披頭四當前還活著的兩位團員:Paul McCartney(保羅麥卡尼)和 Ringo Starr(林哥史達)主導完成製作。
The Beatles - Now And Then (Official Music Video)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37 AM
採用AI製作的〈Now And Then〉當前已得到兩項葛萊美獎提名——「年度製作」和「最佳搖滾演出」,今年2月即將頒獎。
假若〈Now And Then〉獲獎,可預見音樂圈採用AI技術的舉動,將躍上檯面、成為公認主流。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38 AM
※
Suno AI 作曲完整教學 | 入門到進階 | AI創作歌曲不僅好聽還可以商用
在這個AI軟體百花齊放的年代,使用AI製作音樂已經是不可避免的潮流,不僅歌聲、還有可以創作整首歌曲加歌唱人聲的「Suno」、「Udio AI」早已翻湧來襲。
即便花譜拒絕Synthesizer V AI「可不」的發售,想必她也明白:人類與AI最大的不同,便是隱藏在樂曲背後的「人性」——
人類獨立的性格和創作理念,透過傳媒行銷等總和包裝,能夠影響聽眾『主動』賦予樂曲獨具的意義。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39 AM
*
【音楽的同位体】フォニイ covered by 可不(KAFU) collaboration with ...
永遠無法發售的Synthesizer V AI「可不」最後遺作——翻唱MV〈フォニイ〉影片,如今下面充滿了聽眾留言:
「可憐的孩子」、「被開發者捨棄的機械墳墓」、「害怕複製版太像本人到可能超越本人而遭停止開發,簡直就是SF科幻世界會出現的事情呀。」
更有聽眾表示,〈フォニイ〉這首歌根本就是花譜和 Synthesizer V AI「可不」的關係寫照——歌詞唱著「這世界沒有比人造花還要更漂亮的花,一切都是由謊言塑造的世界」
「私ってなんだっけ?(我到底是什麼呢?)」
NeoTokyoRadio
@neotokyoradio
Tue, Jan 21, 2025 9:39 AM
在逐漸接近科幻的現代,要怎麼找到『自己』是誰的危機
——如此古典的自我懷疑哲學問題,正是加速人類藝術進化的契機。
*
文章最後最後:
如果今天你也能夠擁有一套『完美複製』自己歌聲的軟體,且開放給世界所有人使用,你會想要嗎?
載入新的回覆
【AI太像人】人聲歌唱軟體 Synthesizer V AI「可不」遭聲源歌手「花譜」拒絕😱2025年停止開發🚫
前日,神椿工作室宣布旗下歌手「花譜」衍伸的人工歌唱軟體「音樂的同位體 可不collaboration with Synthesizer V AI / The Right Stuff ver.」停止販售,不僅軟體不發售,專案也完全取消。
根據官方公告,此開發中止之故,來自聲源歌手「花譜」的不認同。
——華人歌手孫燕姿曾經這麼評論AI歌唱系統。AI取代真人歌手,是否已經進行中?
我們不只想知道Synthesizer V AI到底有多神,也將提出近兩年的AI與真人歌手鬥爭/合作的案例供大家參考——如果是你,你贊成超像人類的AI歌手出現嗎?
*
「2023年12月官方發表使用 Synthesizer V AI『可不』製作的翻唱歌曲〈フォニイ〉,讓歌手花譜本人表示有異樣感,希望延遲發售……
「經過後續的檢討與協議,發現難以達到花譜本人的意願及達成當初的目標,才採取這樣的決定。」
公司直接坦承人工合成軟體讓真人歌手感到不舒服、決定直接停賣, Synthesizer V AI「可不」可謂寫下人工歌聲軟體開發史的一頁。
許多音樂家都藉CeVIO「可不」創造了無數名曲〈フォニイ〉、〈きゅうくらりん〉、〈めめしぃ〉……歌手花譜本人也樂見其成,會在自己的演唱會翻唱CeVIO可不的歌曲。
然而,公司提出 將CeVIO「可不」升級為新技術加強版 Synthesizer V AI「可不」,為什麼花譜卻拒絕了呢?
原因在 Synthesizer V AI 歌聲合成系統採用的技術「Sing Voice Synthesis(SVS)」擁有比當前最先進、最貼近人類歌唱過程的AI生成程式。
*
「SVS」是當前嶄新的歌聲合成系統,與過去我們熟知的虛擬歌手「初音ミク」使用的「VOCALOID」有不同的工作流程:
最原始的VOCALOID人工聲音合成系統,是使用某個歌手錄製聲庫(Voicebank),從中提取錄音檔、修飾、調整拼接為歌聲。
而最新的SVS「Sing Voice synthesis 」歌聲合成系統,是使用「預先訓練好的模型」來合成歌聲——SVS 並非是抓取真人歌手的「錄音」來做改造,而是抓取真人歌手的「模式」來生產一段擁有類似歌唱模式的聲音。
簡言之,SVS比VOCALOID還要貼近人類的歌唱方式。
打個比方:SVS系統不只是「看樂譜+把類似的錄音提取出來」的機器人,
而是把「看樂譜+把設定的歌唱技巧使用出來」的AI。
*
有趣的是,Synthesizer V AI「可不」的別名叫作「The Right Stuff ver.」(正確的資質)。意思是製作方極盡全力想要找出屬於花譜「正確的演唱模式」,並用AI程式精確演繹出「花譜的資質」。
可預想,這是為什麼花譜聽見Synthesizer V AI「可不」會有巨大的異樣感——
聽見機器人精妙模擬自己歌聲的一舉一動,彷彿『恐怖谷』效應一樣,恐怕會激發人類最深層的恐懼與厭惡吧。
「你並不特別,你已經是可預測的,而且不幸的是,你也是可塑的」——孫燕姿
*
2023年,中國動畫網站 bilibili 吹起一股「AI孫燕姿」風潮,當時華語歌手孫燕姿正值懷孕無法參與演藝活動,想念她的歌迷便使用孫燕姿的過往歌聲訓練AI程式,產出一首首「AI孫燕姿」演唱最新流行音樂的影片。
然而這份「想念」變成了孫燕姿本人的「心病」。孫燕姿在Facebook寫下文章,表示:
「我的粉絲們已正式改換門庭,接受我就是一名冷門歌手,而我的AI角色成為了目前的頂流。我想說的是,你跟一個每幾分鐘就能推出一張新專輯的『人』比還有什麼好爭的——
「諷刺的是,人類無法超越它已指日可待,這種新技術將能夠大量炮製每個人所需的一切……我不認為愛的理念可以挽救局面。」
*
不僅華語圈的孫燕姿,2024年,歐美知名流行歌手Billie Eilish、Nicki Minaj 等兩百個音樂家,共同簽署一份「反AI音樂」聲明——
此份聲明來自音樂家組成的「Artist Rights Alliance」(藝術家權利聯盟),聲明希望科技公司停止開發人工智慧音樂生成軟體,因為:
「我們必須防止有人以掠奪的態度,使用AI竊取藝術家的聲音和肖像權。」而使用AI生成音樂,是「侵犯且貶低音樂家的權利,破壞了音樂生態系統」。
真人歌手厭惡AI似乎是板上釘釘之事,不過創作圈仍有心胸開放的音樂家:
2023年,台灣歌手陳珊妮發表了一首單曲〈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並在幾天後發出重磅消息:
這首歌裡面渾然天成的陳珊妮歌聲是由AI配唱製作,並由陳珊妮本人親自調教。
成為「AI創作者」的陳珊妮,表示他在製作過程發現,AI配唱仍極度需要音樂製作人的美學和經驗,引導AI在適當的橋段演繹歌曲情感。
要創作一首感人的歌曲依舊需要精良的算計,陳珊妮最終認為:「音樂製作人的工作是無法被取代的」。
歐美音樂圈也有擁抱AI、完成未盡之夢的積極案例——
2023年底,傳說級搖滾樂團「The Beatles」發行了睽違二十七年的新歌〈Now And Then〉:
這首歌來自過去未完成的 demo,AI學習已過世主唱「John Lennon(約翰藍儂)」的陳舊錄音,並合成歌聲來演唱新歌詞,整首歌由披頭四當前還活著的兩位團員:Paul McCartney(保羅麥卡尼)和 Ringo Starr(林哥史達)主導完成製作。
假若〈Now And Then〉獲獎,可預見音樂圈採用AI技術的舉動,將躍上檯面、成為公認主流。
在這個AI軟體百花齊放的年代,使用AI製作音樂已經是不可避免的潮流,不僅歌聲、還有可以創作整首歌曲加歌唱人聲的「Suno」、「Udio AI」早已翻湧來襲。
即便花譜拒絕Synthesizer V AI「可不」的發售,想必她也明白:人類與AI最大的不同,便是隱藏在樂曲背後的「人性」——
人類獨立的性格和創作理念,透過傳媒行銷等總和包裝,能夠影響聽眾『主動』賦予樂曲獨具的意義。
永遠無法發售的Synthesizer V AI「可不」最後遺作——翻唱MV〈フォニイ〉影片,如今下面充滿了聽眾留言:
「可憐的孩子」、「被開發者捨棄的機械墳墓」、「害怕複製版太像本人到可能超越本人而遭停止開發,簡直就是SF科幻世界會出現的事情呀。」
更有聽眾表示,〈フォニイ〉這首歌根本就是花譜和 Synthesizer V AI「可不」的關係寫照——歌詞唱著「這世界沒有比人造花還要更漂亮的花,一切都是由謊言塑造的世界」
「私ってなんだっけ?(我到底是什麼呢?)」
——如此古典的自我懷疑哲學問題,正是加速人類藝術進化的契機。
*
文章最後最後:
如果今天你也能夠擁有一套『完美複製』自己歌聲的軟體,且開放給世界所有人使用,你會想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