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ka_integration
[摘]

一位在飯後,認為自己不必洗碗的人類,除了 ( 被媽咪寶貝地) 自以為優越之外,還包括,他們對於 張口吃飽 這件事,有一種去脈絡化的斷章視野。

他們不(必)知道食物是怎麼長出來的?
他們不(必)知道農場裡的食物是怎麼進到市場裡的?
他們不(必)知道市場裡的食物是怎麼進到他家冰箱的?
他們不(必)知道冰箱裡的食物是怎麼以菜飯的形式出現在餐桌上的?
他們簡化這一連串的不知道 (#無知 ) ,為 用錢買就有 ,以及 別人的事 ( 不關我的事 )。

當然,把這些食物掃進他們的肚子裡之後,
他們也不(必)知道盛裝食物的容器 ( 碗盤 ), 要如何從餐桌上消失
ruka_integration
他們每天吃基本三餐,如果一個現代代國家的人類平均壽命八十歲,他們這一生,至少有87,600 餐( 還不包括潤年,宵夜點心零嘴),透過食物進入身體內製造活著的能量的這個過程,他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 坐下來吃 ,以及 賺錢
ruka_integration
寫到這裡,大家有發現什麼怪怪的嗎? 💡
也就是,那些一生都不必知道,食物如何從土地出現到市場到你家冰箱到變成可食的樣態出現在你坐下來的那張桌子前的這些人類,對於 人不吃食物會死 這麼基本的生命機制,他們一生參與的只有兩件事:
1) 坐下來張口吃
2) 賺錢 ( 奪權)
ruka_integration
以及透過這種供應活著的過程,發展出另一種認知:
只要我的社會階級夠高_那些我不想做的事就是其他比我低階的人的事
ruka_integration
解構至此,看的出,為什麼 「我不必洗碗」這件事,其實是所有社會問題的根源了嗎?!!!
( 台灣社會,有一大群不必洗碗/作家事的男人,他們人生的重點就在:賺錢 + 坐下來張口吃。)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