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西斯
@kuramihuhu - 事實上,那些容易落人口實,被批評「台灣價值」,那些結合本土歷史(甚至是使用文...
豪好看,有數字就是實在。
離題講點略不相干的,我覺得我跟北海道作家相性可能不錯,滿容易喜歡他們的作品。
並且我注意到一件事:如果一個作家連續好幾篇作品(不論長、短篇)以北海道為舞台時,很高機率他就是北海道出身。
隨即我就讀到其中一位作家的隨筆(大致摘譯):
「我雖是北海道出身,但即使同為雪國,北陸也有一種北海道所沒有的沉靜的情緒性。那種情緒性是不會出現在北海道的定山溪或阿寒的。就像大江健三郎有四國的森林這個舞台,優秀的作家都有著各自的舞台。以哪裡作為舞台,幾乎可以說就決定了作品的方向性。反過來說,或許就因為擁有這固有的舞台,才寫出了優秀的作品也不一定。從這種意義來看,(*本文談論的)這部作品已經在素材上取勝了。」
薛西斯
對作家來說,拿自己的故鄉當背景題材明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只有台灣作家,寫台灣好像自帶風險,須常時戰戰兢兢,自我檢討,用力證明「我們也寫了很多跟台灣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作品!」
載入新的回覆